國語

含有「國語」共 17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援引20世紀初留聲與傳媒新技術所留下的檔案,包括留聲片錄音、電影和廣播節目的文字紀錄;作者也挖掘《國語日報》、台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的歷史沿革等資料,經過多方蒐集與考究,寫成這本關於中文世界語言、民族和身分認同的歷史普及作品,為讀者開拓獨特且慧眼獨具的視野。
Thumbnail
今天的文章是前一篇的延續,我想繼續討論有關華語的文法。因為網路上總有一群人說華語(中文、國語、漢語)沒有文法,學起來一點也不難。但事實正好相反,華語其實有一套複雜的語法系統喔!
Thumbnail
Reva-avatar-img
4 天前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教華語的老師聽到「中文沒有語法」時,我就想拿出華語課本,請他解釋XD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Reva 沒錯!我每次聽到這種言論都想拿華語語法砸過去😂
親友中有華裔混血參加學校沉浸式的文化學習,從美國到北京、上海、蘇州,順道返台省親。 據小孩子的媽媽告訴我們,同行中有美國出生的華裔子女,他們的國語在學校已經是很熟稔了,對於導遊的解說都能吸收。回到台灣,我們與之對話完全沒有問題,國語說的很有韻味。是北京腔兒。 3月下旬,在洛陽-上海的列車中,一上
前兩章節從『時間』和『空間』的面向,解構『台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統戰咒語。這章節討論的『人間』參數,則涉及中國文化統戰所主張的『同文同種』魔咒,找回台語是破除的唯一方法。至於,台灣的祖先是否從中國來?也會在這裡探討。不去辯論宏觀的歷史,而是回歸到你我自身的家庭經歷。
Thumbnail
你知道一個簡單的詞語,背後也可能包含很複雜的表達嗎?例如華語的疑問詞「怎麼」,究竟是詢問原因,還是詢問方式,它問原因的時候,又和「為什麼」有什麼不一樣呢?這篇文章來告訴你與法學家怎麼說。
Thumbnail
匿名投票
下面哪句話有否定預設呢?
4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一邊看一邊傻笑點頭!華語的用法就是這麼奧妙XD 但被佚名提醒才領悟到:喔?原來我們對母語的習以為常,變換了原本的字意,還能繼續溝通耶~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月影紗💫 沒錯,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用法背後其實有很多有趣的現象😅!
今天這篇貼文是網友發現形容詞「的」和副詞「地」合二為一,感嘆自己確診老人,底下留言吸引了一堆「老人」紛紛討論。我想身為也會區分「的、地」的國文系老人,應該也要來談談這個話題!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5 天前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手寫機會少了 鍵盤輸入多了就會錯用同音字 再在不分已經很常見 覺“得”用對的也不多了 倒是童年看“群星會”唱歌 會把“的”唸成“地” 自己在ktv也是這樣唱 感覺較通順 沒去研究其中的道理。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1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1
彼得潘 這其實也沒辦法,不過語言自有其發展方法啦!當同音字無法分辨時,可能就會搭配不同詞語,或是改變讀音來使意義表達明確。至於為什麼念成「地」其實我也很好奇,或許我之後有時間再來翻文獻好好瞭解一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