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測試介面大廠穎崴如何受惠 AI 晶片出貨成長趨勢,帶動營運重回成長?(附穎崴財測)- 法說會解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測試介面大廠穎崴近日召開多場法說會,雖然近幾月營收持續疲軟,但經營層展望 2024 年營運將顯著回溫,近期股價亦自先前低點上漲逾 30%,以下針對穎崴法說會內容和 2024 年展望狀況進行分析。

穎崴 2023Q3 營運表現和 2023Q4 展望

受產品組合轉差和稼動率下滑影響,穎崴毛利率持續下滑

穎崴 2023Q3 營收為 9.84 億元新台幣(以下同),QoQ-3.2%、YoY-36.7%;毛利率 34.9%,QoQ+0.1ppts、YoY-12.1ppts,主因高毛利率之探針卡出貨占比下滑,以及高雄探針新廠之折舊和產能利用率較低影響。

營業利益率 13.5%,QoQ-2.9ppts、YoY-14.6ppts;稅後淨利為 1.3 億元,QoQ-6.6%、YoY-65.6%;EPS 為 3.70 元,QoQ-0.26 元、YoY-7.09 元。

產品組合部分,2023Q3 營收占比為同軸測試座(Coaxial)41%、RF 測試座(RF)20%、老化測試座(Burn-in)9%、接觸元件(Contact Element)16%、探針卡(Probe Card)6%、其他 8%。

產品組合在這幾季持續轉差,毛利率較高的 Probe Card 和 Coaxial 占比下滑、毛利率較低的 Burn-in 則提升,以致毛利率表現遠不如過往水準。

穎崴營收占比 Source: 穎崴

穎崴營收占比 Source: 穎崴

營收應用占比部分則為 HPC/AI 53%、網通與其他 21%、PC/Gaming 12%、Smartphone 13%。HPC/AI 案件量持續維持穩健,然 PC/Gaming 與網通等應用則仍在等待回溫。

預期受客戶提早關帳影響,2023Q4 營運狀況將進一步衰退

管理層認為,在多數客戶提早關帳盤點下,大量訂單將遞延到明年,因此 2023Q4 應會是「最辛苦」的一個季度。不過隨著 2024Q1 新產品開始貢獻,加上整體複雜封裝、HPC/AI 測試需求在 CoWoS 產能瓶頸緩解下將顯著提升,未來幾季營運有望逐步回溫。

以下將進一步針對整體產業狀況及公司產品佈局進行分析。

2024 年營運展望

公司重點經營 HPC/AI 相關產品,隨兩大美系客戶推出新品,Coaxial 出貨有望成長

攤開穎崴客戶對其之營收貢獻來看,全球前十大 IC 設計公司即貢獻高達 82% 營收、北美 Tier 1 公司(推測即為 NVIDIA 和 AMD 等)亦超過 60%。穎崴近年來積極參與兩大美系 HPC/AI IC 業者開發工作,已躋身其主要供應商。

然目前多數 HPC/AI 晶片出貨瓶頸來自台積電之 CoWoS 產能不足(尤其是前段 CoW 部分),然在台積電積極擴充 CoWoS 產能(包含投資 900 億元於苗栗銅鑼建立先進封裝廠、更改竹南廠 InFO 設備轉移產能至 CoWoS 使用等),預計將在 2024 年底擴充至 3.2 萬片/月下,產能供不應求情況有望明顯舒緩,將同步帶動穎崴 Coaxial 營收成長

多數 HPC/AI 晶片採用異質整合架構設計,晶片設計之複雜度大幅提升,導致其所需測試的功能數目顯著增加;另外單一晶片製造成本的提升亦推動業者投入更多成本和時間於測試工序,以確保最終產品性能及降低總生產成本。因此 HPC/AI 晶片將會導入更多的 System Level Test(系統測試,通常會結合軟體以測試 IC 的主要功能,可思考為更加完整的測試方法),其測試時間也較傳統 Final Test 的 3~5 分提升至 15~30 分以上,將帶動 Coaxial Socket 用量增加 10 倍以上

參考調研機構 Yole 預估,SLT 市場規模 2021~2027 年將以 CAGR +13.2% 成長,其增長幅度顯著超過整體測試產業之 CAGR +5.1%,而穎崴於 SLT 應用佈局完整且營收占比高,將較同業受惠程度更高。

小結以上,在 HPC/AI 晶片 2024 年出貨瓶頸預期將隨台積電 CoWoS 產能開出而逐步緩解,其產生之後續 SLT 需求及其中使用到的 Coaxial 需求將隨之增加,而穎崴作為兩大美系客戶之主要供應商可直接受惠,帶動其營收規模和毛利率(Coaxial 毛利率優於公司平均值)成長。

隨自製探針產量持續攀升,毛利率具優化空間

目前公司高峰期每月需消耗 650 萬支探針,經常性需求亦高達 400 萬支,然過去穎崴之探針多來自外購,為降低產品成本和供應風險,公司近年來則積極提升其探針自製率,例如於 2023Q2 落成的高雄二廠即是為了提高自製比率。

管理層預估 2023 年底自製探針產能可達

(歡迎付費訂閱,解鎖更多筆者針對公司分析和財測內容)

-

更多內容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 帳號

-

本帳號內容並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要約招攬或建議,投資人應自行判斷投資標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2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新聞短評 & 法說會解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是 Alex,臺大材料系出身的投資研究員 & 投資者 具備四年以上二級市場研究經驗,曾在券商、創投擔任實習研究員 希望透過「Alex 的投資研究記事本」從解讀產業、科技的角度出發,帶你認識趨勢的同時,也掌握和挖掘潛在投資機會,並透過分享自己投資研究的成果和心得,與讀者一同在追求財富增長的路上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電源雙雄光寶科、台達電本週陸續公布 2023Q3 財報,在用於 AI 伺服器之高階電供產品出貨成長下,毛利率雙雙爬升。隨著 AI 伺服器出貨放量,電源供應器之需求也將快速成長,此外,在電動車趨勢延續下,車用電子和充電樁亦具備成長空間,如何解讀光寶科、台達電 2024 年營運展望?
北美四大 CSP 業者公布 Q3 財報,雖然 Google 雲端業務增速放緩使其大跌,但四家業者均透露出2024年資本支出將增加的訊息。隨著企業採購力道恢復,伺服器排擠效應或可緩解,對台灣伺服器供應鏈將形成正面利多。近期數個台廠伺服器廠商營收已現回溫跡象,下一步可持續觀察 Q3 庫存和毛利率表現
台積電日前召開 2023Q3 法說會,以超出公司財測和市場共識的獲利數字,打破了市場預期公司調降資本支出的疑慮。隨著各產業終端庫存恢復正常,各節點產能利用率有望觸底反彈,此外在 2024 年多位客戶開始採用 3nm 製程下,公司良率提升速度預期將加快,且可持續保持與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
記憶體顆粒大廠美光 FY2023Q4 整體虧損狀況持續好轉,包含出貨量、單價下跌幅度都可看出觸底反彈跡象明顯,隨著各終端產業庫存水平逐漸恢復正常,如何解讀 2024 年記憶體族群展望?顆粒廠又在何時有機會損益兩平?
欣興近期參與法說會,針對 Q3 業績以及 Q4 和 2024 年營運提供展望,雖然提到整體 ABF 載板訂單仍偏保守,但綜合供應鏈看法,預期欣興營運狀況依舊可隨伺服器 CPU、GPGPU 放量而逐步回溫。另針對 Intel 近日發表的玻璃基板,如何解讀對 ABF 載板的影響?
臺灣 IC 通路二哥文曄在 9/14 宣佈公司將併購以 38 億美元購併加拿大通路商 Future Electronics(富昌電子),預計在 2024 年上半年完成交割,期望透過兩間公司的高度互補性,發揮合併後的綜效提升整體集團競爭力。該如何評估此次併購案之綜效以及併購價格是否合理?
電源雙雄光寶科、台達電本週陸續公布 2023Q3 財報,在用於 AI 伺服器之高階電供產品出貨成長下,毛利率雙雙爬升。隨著 AI 伺服器出貨放量,電源供應器之需求也將快速成長,此外,在電動車趨勢延續下,車用電子和充電樁亦具備成長空間,如何解讀光寶科、台達電 2024 年營運展望?
北美四大 CSP 業者公布 Q3 財報,雖然 Google 雲端業務增速放緩使其大跌,但四家業者均透露出2024年資本支出將增加的訊息。隨著企業採購力道恢復,伺服器排擠效應或可緩解,對台灣伺服器供應鏈將形成正面利多。近期數個台廠伺服器廠商營收已現回溫跡象,下一步可持續觀察 Q3 庫存和毛利率表現
台積電日前召開 2023Q3 法說會,以超出公司財測和市場共識的獲利數字,打破了市場預期公司調降資本支出的疑慮。隨著各產業終端庫存恢復正常,各節點產能利用率有望觸底反彈,此外在 2024 年多位客戶開始採用 3nm 製程下,公司良率提升速度預期將加快,且可持續保持與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
記憶體顆粒大廠美光 FY2023Q4 整體虧損狀況持續好轉,包含出貨量、單價下跌幅度都可看出觸底反彈跡象明顯,隨著各終端產業庫存水平逐漸恢復正常,如何解讀 2024 年記憶體族群展望?顆粒廠又在何時有機會損益兩平?
欣興近期參與法說會,針對 Q3 業績以及 Q4 和 2024 年營運提供展望,雖然提到整體 ABF 載板訂單仍偏保守,但綜合供應鏈看法,預期欣興營運狀況依舊可隨伺服器 CPU、GPGPU 放量而逐步回溫。另針對 Intel 近日發表的玻璃基板,如何解讀對 ABF 載板的影響?
臺灣 IC 通路二哥文曄在 9/14 宣佈公司將併購以 38 億美元購併加拿大通路商 Future Electronics(富昌電子),預計在 2024 年上半年完成交割,期望透過兩間公司的高度互補性,發揮合併後的綜效提升整體集團競爭力。該如何評估此次併購案之綜效以及併購價格是否合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週,英特爾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報。然而,英特爾的財報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不僅是強調『美國製造』的晶圓代工利潤下滑,或是在目前最紅的AI領域中默默淡出,更重要的是英特爾在自己最強的護城河—『PC 晶片』上,推出災難性的產品,可能會把英特爾的主要獲利一併丟掉。
Thumbnail
**目前A I產業的發展應該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大部分以晶片製造商為主,這個是以Nvidia 公司為主要的製造供應以及受益者;其他的就是應用在製造晶片及運轉或是依其使用的設備供應鏈,像是網通設備或是冷卻系統等等。因此依此論點來看,大概可以含括了一大範圍供應鏈的一籃子的企業廠商,不管在美國公司或是台灣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 先進製程、先進封裝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AI未來發展狀況?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而且對於台灣民生消費、房市更是
Thumbnail
該文章分析了半導體市場趨勢,包括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測、臺灣IC產業產值預期、晶圓代工、記憶體、IC設計和封測的產值預估。並且,文章介紹了半導體產業鏈的概況,包括上游(IC設計)、中游(製作設備、IC製造、原物料等)、下游(IC封裝、測試)的介紹,以及產業近況、產能預測、需求預測和獲利分析。
Thumbnail
鴻海2024年第二季營收報告顯示一些值得注意的趨勢和數據。第二季營收表現強勁,遠高於預期,尤其是AI伺服器的增長趨勢顯著。AI伺服器營收有望達到1兆新臺幣,有望改變鴻海以往的營收慣例。總的來說,鴻海仍展示出強勁的成長勢頭和穩定的市場地位。
Thumbnail
1.AI營收會以CAGR 50%成長,2027伺服器AI處理器會佔高十位數營收佔比,更何況還有網通、手機、PC等相關產品。 2.intel 18A效能接近N3E,落後台積電數年。會以最悲觀的角度看待intel外包量。 3.除三星外,所有人皆與台積電在2nm合作,客戶積極度比同期3nm高。
Thumbnail
本文第一部分從半導體產業角度分析台積電、群聯去年營收表現。第二部分從租賃股角度分析中租、裕融去年營收表現。
Thumbnail
ABF歷經一年的低潮後,市場有越來越多人期待它的復甦,因為其最大應用PC/NB的市場需求將於2024年陸續回溫。 除此之外,在AI伺服器帶動在先進封裝需求那麼強烈下,對ABF的需求也將呈現高速成長,而伺服器應用佔比的上升才是重點。
Thumbnail
AI PC在CES展發酵,昨晚Nvidia創了拆股後的新高帶動台估相關概念股抗跌,手中持股其紅回了一點血。 目前等候技嘉12月營收。 【公告】亞力 2023年12月合併營收12.89億元 年增45.79% 亞力營收符合預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週,英特爾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報。然而,英特爾的財報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不僅是強調『美國製造』的晶圓代工利潤下滑,或是在目前最紅的AI領域中默默淡出,更重要的是英特爾在自己最強的護城河—『PC 晶片』上,推出災難性的產品,可能會把英特爾的主要獲利一併丟掉。
Thumbnail
**目前A I產業的發展應該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大部分以晶片製造商為主,這個是以Nvidia 公司為主要的製造供應以及受益者;其他的就是應用在製造晶片及運轉或是依其使用的設備供應鏈,像是網通設備或是冷卻系統等等。因此依此論點來看,大概可以含括了一大範圍供應鏈的一籃子的企業廠商,不管在美國公司或是台灣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 先進製程、先進封裝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AI未來發展狀況?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而且對於台灣民生消費、房市更是
Thumbnail
該文章分析了半導體市場趨勢,包括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測、臺灣IC產業產值預期、晶圓代工、記憶體、IC設計和封測的產值預估。並且,文章介紹了半導體產業鏈的概況,包括上游(IC設計)、中游(製作設備、IC製造、原物料等)、下游(IC封裝、測試)的介紹,以及產業近況、產能預測、需求預測和獲利分析。
Thumbnail
鴻海2024年第二季營收報告顯示一些值得注意的趨勢和數據。第二季營收表現強勁,遠高於預期,尤其是AI伺服器的增長趨勢顯著。AI伺服器營收有望達到1兆新臺幣,有望改變鴻海以往的營收慣例。總的來說,鴻海仍展示出強勁的成長勢頭和穩定的市場地位。
Thumbnail
1.AI營收會以CAGR 50%成長,2027伺服器AI處理器會佔高十位數營收佔比,更何況還有網通、手機、PC等相關產品。 2.intel 18A效能接近N3E,落後台積電數年。會以最悲觀的角度看待intel外包量。 3.除三星外,所有人皆與台積電在2nm合作,客戶積極度比同期3nm高。
Thumbnail
本文第一部分從半導體產業角度分析台積電、群聯去年營收表現。第二部分從租賃股角度分析中租、裕融去年營收表現。
Thumbnail
ABF歷經一年的低潮後,市場有越來越多人期待它的復甦,因為其最大應用PC/NB的市場需求將於2024年陸續回溫。 除此之外,在AI伺服器帶動在先進封裝需求那麼強烈下,對ABF的需求也將呈現高速成長,而伺服器應用佔比的上升才是重點。
Thumbnail
AI PC在CES展發酵,昨晚Nvidia創了拆股後的新高帶動台估相關概念股抗跌,手中持股其紅回了一點血。 目前等候技嘉12月營收。 【公告】亞力 2023年12月合併營收12.89億元 年增45.79% 亞力營收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