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無明時,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都會起煩惱心,比如,看到有些老人家為了替兒子女兒佔停車位,拉了凳子坐在停車格一整天,不眠不休的,有時坐累了,拉盆栽來佔,反反覆覆做著一件自私自利的事。無明時看到這種情況會起瞋心,現在不會了,現在會替對方感到遺憾,因為他們沒有好的因緣與善知識來提點,只能用愚心和私心在苦海中不斷對自己、對他人苦苦相逼。
有一名婚姻不如意的女人,每天清晨四點起床炒米粉備料,準時六點出門做生意。女人開著一輛改裝的電動三輪車到市場邊賣炒米粉,她將每天第一筆收入投入存錢筒用無名義的名字布施,回饋社會也回饋客人。女人說,出門做生意之前都要聽老法師講半小時的法,她想知道從前的賢人如何修行,年輕時如果有人跟她講聖賢道理,教她修行方法,她不會一直愚癡造罪,她是真不懂,不是故意為之。
女人忙完生意就去做公益,剛開始付出也是用習氣在做,用自己的無明在做,功德還沒入庫,就先結一堆惡緣。她說自己非黑即白的個性吃了很多苦頭,在公益團體中要隨和、要包容、要善解,她統統沒有。跟著眾人學習好久,才慢慢將自己的習性摘除,不順眼是自己的心有分別和執著,是自己的心不清淨,不是別人的問題太多。
許多人沒有好因緣來牽,沒有善知識來引導,所以「不懂真理」,我們能做別人的貴人、當別人的善知識,千萬不要吝嗇牽成,真心為別人好,我們自己才會好,別人成就了,我們也能同沐喜悅。
#善知識
#修行的真諦
#不修不懂
#有修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