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一幅連環圖畫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看莊子時,覺得這傢伙怎麼這樣愛說故事?

    後來看韓非子時,也覺得這傢伙為什麼也愛說故事?

    後來,同學找我看宗教經典時,更是覺得為什麼大家都這麼愛說故事?

    我看了很久、很久,終於發現,故事,其實,是一幅連環圖畫,就是一個繪本故事。

    古代,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受教育識字,更何況是讀四書五經或哲學道理,所以利用故事來代替千言萬語,既簡單又方便,而且有時候,效果奇佳。

    何況,很多故事除了可以與人交流外,還可以流傳很久………

    以前的我愛聽故事,長輩也喜歡說故事給我聽,後來這些故事中,許多故事成為我跟朋友、長輩,甚至是自己孩子溝通時的一個橋樑,

    因為愛聽故事,所以喜歡讀歷史,要讀歷史,就要學古文。

    有些東西看起來不起眼,或是自己不喜歡,或許當下在學的時候用不上,但未必未來就用不上。

    例如,莊子秋水篇中,指出莊子欲拜會老友,也就是當時是魏國丞相的惠施,但這時候,就有人向惠施說了一些不好的話,指出莊子來是要奪惠施相位,惠施聽了相當恐懼,派兵在城中搜索三天三夜。

    但莊子拜訪惠施時,告知「鴟得腐鼠,鵷鶵過之」故事,就是說一隻烏鴉抓到一隻死老鼠,正要享用時,一隻鳳凰飛過,烏鴉以為鳳凰是要來搶牠的食物,於是就對鳳凰大叫,以驅逐鳳凰來維護自己的食物,但卻不知道,這鳳凰並不吃老鼠,更對老鼠一眼都不看。

    這個故事很妙,之前很多人聽過,因為某個名人才剛用過。

    很多人說,現代搜尋引擎這麼多,我需要的時候查一下電腦就好了,何必花腦筋學?

    這是很方便的投機取巧法,只是,很多人忘了一件事。

    對岸的電子軟體多,平時使用很方便,但人有旦夕禍福,誰知道一場大水,整個月都用不上電時,還能使用電子軟體?

    很多時候,當人要用這些書上的知識時,身邊多半是沒有電腦或手機用,或是根本沒時間讓你去查閱後使用。

    名人在記者當街訪問時,他可以請記者等一下,他查一下搜尋,然後再回答問題?

    這時,只能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多學,可以放著當庫存,或許以後用不上,至少,不必先定位自己將來一定用不上。

    以前長輩總告訴我,你還小,是不懂這些事,就先記著,以後會懂的。

    這句話很真,有很多當年長輩告訴我的事情,真的是當我長大後,遇過、看過的事情多了才懂。

    一個教授曾經告訴我,「人生就像採礦,年輕有力氣時,多採集礦料,等到年紀漸長,就像到了冶煉的時候,礦料多,冶煉出的器械就多,等到更年長的時候,就該是精鍊的時候了」。

    而現在的你,是在哪個階段呢?

    2會員
    18內容數
    故事,存在人類社會已經千百年,不但實際應用廣泛,內容五花八門,上至頂尖菁英,下至販夫走卒,甚至古代的王公貴族,都曾經應用過,或是聽聞過。所以這個值得深究的文體,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樂一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愛聽故事,很多長輩也愛說故事,而說故事的長輩中,有些人並沒有耀眼的學歷,卻有一身的本領,但,很多時候,他們也是一身故事的人。     而這些一身都是故事的人,有時候,自己本身就是一則故事……     2008年上映的《貧民百萬富翁》(英語:Slumdog Millio
    之前所提到,關於人類社會的研究,為什麼大多是人類學家或社會學家?     因為人類學,就是研究人類,社會學,就是研究社會……     就字面上來說,確實是這樣,然而事情真的就是這樣。     就像是電機系研究的就是電機相關事物,美術系所學的就是美術相關事物,道理是一樣的。     人
    以前曾聽說過,南韓某集團曾招募過一種職務,這種職務限定為人類學科系及社會學科系畢業的人,他們將招募來的人派往歐美國家,集團提供生活費用,這些人在歐美國家生活,參與社會裡的一切活動,並每天紀錄及回報自己參與過的活動及生活日常……     聽起來,很像在做某種調查活動……    
          多年前,看過一部日本的影片<催眠>,多數的劇情都忘記了,可是,片中被催眠後的可怕,至今想起來,仍然會哆嗦幾下。     催眠其實有很多種方法,並非只有電視上看到的那種,有一種是用說話引導,很常被心理師所用。     雖然催眠需要專業人員操作,但其實在平常中,就有很多微催眠的
        多年前,被公司派往中國內地出差三個月,自己興奮得睡不著覺。     覺得可以到不同的地方看看,是一件令人愉悅又能成長的事情。     畢竟讀萬卷書,還要走萬里路,人生才有廣度。     果然,到了目的地,生活了一陣子,真的是大開眼界。     首先,山的大小不同。
    很多人都有算命的經驗,也有很愛算命的親朋好友,尤其是長輩。 不知道是因為對人生無力掌控的恐懼,或是出自對於未知的好奇,喜歡算命的真不少,只是程度的多少而已。 可是,聽過很多人一直說,那個很準, 哦,你聽我說,我都沒說,他就說了一些只有我知
    我愛聽故事,很多長輩也愛說故事,而說故事的長輩中,有些人並沒有耀眼的學歷,卻有一身的本領,但,很多時候,他們也是一身故事的人。     而這些一身都是故事的人,有時候,自己本身就是一則故事……     2008年上映的《貧民百萬富翁》(英語:Slumdog Millio
    之前所提到,關於人類社會的研究,為什麼大多是人類學家或社會學家?     因為人類學,就是研究人類,社會學,就是研究社會……     就字面上來說,確實是這樣,然而事情真的就是這樣。     就像是電機系研究的就是電機相關事物,美術系所學的就是美術相關事物,道理是一樣的。     人
    以前曾聽說過,南韓某集團曾招募過一種職務,這種職務限定為人類學科系及社會學科系畢業的人,他們將招募來的人派往歐美國家,集團提供生活費用,這些人在歐美國家生活,參與社會裡的一切活動,並每天紀錄及回報自己參與過的活動及生活日常……     聽起來,很像在做某種調查活動……    
          多年前,看過一部日本的影片<催眠>,多數的劇情都忘記了,可是,片中被催眠後的可怕,至今想起來,仍然會哆嗦幾下。     催眠其實有很多種方法,並非只有電視上看到的那種,有一種是用說話引導,很常被心理師所用。     雖然催眠需要專業人員操作,但其實在平常中,就有很多微催眠的
        多年前,被公司派往中國內地出差三個月,自己興奮得睡不著覺。     覺得可以到不同的地方看看,是一件令人愉悅又能成長的事情。     畢竟讀萬卷書,還要走萬里路,人生才有廣度。     果然,到了目的地,生活了一陣子,真的是大開眼界。     首先,山的大小不同。
    很多人都有算命的經驗,也有很愛算命的親朋好友,尤其是長輩。 不知道是因為對人生無力掌控的恐懼,或是出自對於未知的好奇,喜歡算命的真不少,只是程度的多少而已。 可是,聽過很多人一直說,那個很準, 哦,你聽我說,我都沒說,他就說了一些只有我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真實的體會虛構的分離,也許可以再次看看那個,被掩蓋住就以為不存在的傷口。
    Thumbnail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長住在山中,哪有不撞詭。記得在我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家庭因素,所以搬到南投山上的某個小鄉鎮住過一段時間。當時承租的房子是在一座很大的檳榔園裡面,如果開車的話,需要先把車子停在馬路邊,在沿著被檳榔樹包圍的蜿蜒小徑走五分鐘後,才會看見叉路旁有一間小平房,那就是我跟妹妹還有媽媽三
    前言 <盆栽故事>有點意思,因此看完且寫完後,想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比較有意思的故事,於是上網用"故事”來查找,結果出來了一個所謂的”故事結構”,點進去一看,原來故事是有結構的(我之前曾描述過類似的主題,但已是好久前了),那,能否找個什麼然後套用這個結構看看是否吻合呢?
    Thumbnail
    啟發童年的讀物──《古文觀止》 小時候物資缺乏,家中沒有什麼童書,爸爸書架上的《古文觀止》,就是我的課外讀物。 那時哪裡讀得懂文言文,都是讀白話翻譯而已,加上有許多篇章選自《左傳》、《戰國策》、《國語》,我就將這些古文當成歷史故事來讀,覺得興味盎然,語文力不知不覺就進步了。 用清新的文筆改寫 但是只
    Thumbnail
    看圖說故事純粹是一種期待與想像,需要故事的背景、理由、邏輯才能推測其中的風險。心理預期的特性就是可能很快速的轉變,說不定隔兩天有新的訊息出現,或是聯準會有新的說詞,市場的想法又截然不同。
    Thumbnail
    #梁靜茹勇氣 #聽的是當年的故事中的自己 #致青春 #找回你的勇氣 「終於做了這個決定,別人怎麼說我都不理⋯」 以前不明白,為何有的大人總是愛聽老歌⋯ 終於,在我年過三十以後明白了, 原來聽的不是歌曲,而是聽著當年的故事當年的自己吧。 近期的我, 重複聽的就是梁靜茹的「勇氣」。 - 勇氣, 致青春
    Thumbnail
    家裡跟孩子說故事的是老爸。 小時候多數的時間我跟弟弟會在屋內三樓最前間,陽光灑得進來的房間玩。一天下班的午後,老爸興奮的帶了五本書回來,是半套的希頓動物故事集。 爸爸的童書 那是老爸第一次跟我們說故事,那一天講的故事叫「山峰之王克拉克」;故事敘述一隻逃過獵人追殺的小羊,長大成為該山頭最雄壯美麗的大
    Thumbnail
    越來越多所謂重生活化,而實際都是新的建築 新裝置說老故事,好像老故事都叫歷史 真實性不可考也不必要 不必吹毛求疵吧~~那是政見發表才要追根究底的 動了手腳,考古性就有了~~
    Thumbnail
    時尚,這似乎是個人人憧憬的名詞。米蘭、巴黎、紐約、倫敦,當布料、染料、飾品相互碰撞,鑲嵌在了人體放出了火花。然而,絢爛之後,我們又留下了什麼?快時尚或許豔麗、繽紛,但其帶來的污染與人道危機,儼然已非這片絢爛帷幕能夠遮掩的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真實的體會虛構的分離,也許可以再次看看那個,被掩蓋住就以為不存在的傷口。
    Thumbnail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長住在山中,哪有不撞詭。記得在我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家庭因素,所以搬到南投山上的某個小鄉鎮住過一段時間。當時承租的房子是在一座很大的檳榔園裡面,如果開車的話,需要先把車子停在馬路邊,在沿著被檳榔樹包圍的蜿蜒小徑走五分鐘後,才會看見叉路旁有一間小平房,那就是我跟妹妹還有媽媽三
    前言 <盆栽故事>有點意思,因此看完且寫完後,想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比較有意思的故事,於是上網用"故事”來查找,結果出來了一個所謂的”故事結構”,點進去一看,原來故事是有結構的(我之前曾描述過類似的主題,但已是好久前了),那,能否找個什麼然後套用這個結構看看是否吻合呢?
    Thumbnail
    啟發童年的讀物──《古文觀止》 小時候物資缺乏,家中沒有什麼童書,爸爸書架上的《古文觀止》,就是我的課外讀物。 那時哪裡讀得懂文言文,都是讀白話翻譯而已,加上有許多篇章選自《左傳》、《戰國策》、《國語》,我就將這些古文當成歷史故事來讀,覺得興味盎然,語文力不知不覺就進步了。 用清新的文筆改寫 但是只
    Thumbnail
    看圖說故事純粹是一種期待與想像,需要故事的背景、理由、邏輯才能推測其中的風險。心理預期的特性就是可能很快速的轉變,說不定隔兩天有新的訊息出現,或是聯準會有新的說詞,市場的想法又截然不同。
    Thumbnail
    #梁靜茹勇氣 #聽的是當年的故事中的自己 #致青春 #找回你的勇氣 「終於做了這個決定,別人怎麼說我都不理⋯」 以前不明白,為何有的大人總是愛聽老歌⋯ 終於,在我年過三十以後明白了, 原來聽的不是歌曲,而是聽著當年的故事當年的自己吧。 近期的我, 重複聽的就是梁靜茹的「勇氣」。 - 勇氣, 致青春
    Thumbnail
    家裡跟孩子說故事的是老爸。 小時候多數的時間我跟弟弟會在屋內三樓最前間,陽光灑得進來的房間玩。一天下班的午後,老爸興奮的帶了五本書回來,是半套的希頓動物故事集。 爸爸的童書 那是老爸第一次跟我們說故事,那一天講的故事叫「山峰之王克拉克」;故事敘述一隻逃過獵人追殺的小羊,長大成為該山頭最雄壯美麗的大
    Thumbnail
    越來越多所謂重生活化,而實際都是新的建築 新裝置說老故事,好像老故事都叫歷史 真實性不可考也不必要 不必吹毛求疵吧~~那是政見發表才要追根究底的 動了手腳,考古性就有了~~
    Thumbnail
    時尚,這似乎是個人人憧憬的名詞。米蘭、巴黎、紐約、倫敦,當布料、染料、飾品相互碰撞,鑲嵌在了人體放出了火花。然而,絢爛之後,我們又留下了什麼?快時尚或許豔麗、繽紛,但其帶來的污染與人道危機,儼然已非這片絢爛帷幕能夠遮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