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閱讀回顧暨電子書使用心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

如何變成電子書讀者

我是在2019年就買了mooink閱讀器,當初會買是因為在一些產業諮詢會議,常聽到讀墨執行長在分享台灣電子書產業趨勢與市場分析,想說要瞭解臺灣電子書產業,總該試看看電子書,然後也順便支持臺灣業者,所以就下手買了moonink,收到貨後就開始下訂買了一堆書,然後這些在2019年底2020初買的電子書,一直到2021年8月才看完第一本。

電子書的好處就是會留記錄,查一查就知道啥時買啥書,啥時看完哪本書

raw-image

其實剛用mooink,用得很不習慣,覺得還是紙本書比較容易看,特別是我是個很愛邊看書邊畫線的人,電子書很不好畫重點,為了順利在電子書畫線經常打亂我的閱讀節奏,加上閱讀器翻頁又很慢,還要一頁一頁翻非常不方便,不能一次多翻幾頁,或是心急按太多次多跳了好幾頁,所以mooink玩個一陣子就被我晾在一旁生灰塵了,當時覺得我是一個被時代淘汰的老人,無法成為新時代的數位閱讀者。

不過當臺灣疫情變嚴峻時,去逛書店買書變成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加上公司德政每年開始補助員工自我進修費用,原本是要補助員工去外面上各種專業課程,不過看戲劇,看電影,跟買書也算在補助範圍,我就一口全部all in買電子書,線上點一點花個幾分鐘就可以把補助費用全部花完,核銷非常方便。另一個原因是家中書籍太多,除了書房、睡覺地方堆滿書,連陽台都是一袋又一袋書堆積在一起,每次買新書回來都要重新整理空間想辦法找出空位擺新書,甚至不得不選些看完或覺得以後不會再看的書丟掉,其實疫情前每年買書量就變少,這幾年下來少說一百本以上書丟給垃圾車了。

連三年用公司補助金買了的電子書當然不能不看,要不然就浪費了,2021年就開始努力看電子書,慢慢能忍受翻頁速度慢的閱讀器,也找出些小技巧去處理操作介面的不便,然後發現很多習慣逐漸轉變。

第一個就是買書習慣的轉變,原本都是逛書店東看看西翻翻,買書就像在檢寶,覺得封面或內容喜歡就買回來,另外還有書展大特價時,會去書展買了幾千元書,然後辛苦扛回家。疫情前每年的台北書展都一定會去書展撿便宜,不過歷經疫情的停辦,書展復辦後我就沒去書展買書,現在去書店閒逛時,看到想買得就用手機查看看有沒有電子書,有就直接下單,沒有就算了。目前大部分的書都是網路上看到介紹或推薦就下手買了,買書時間不再是週末放假時間,而是集中於上班時候。

第二個就是看書變得習慣電子書的操作方式,情緒心態上可以接受電子書翻頁的速度,不會起煩躁,算是有修身養性的功能,畫線方式也熟悉用手指或滑鼠去畫線的動作。然後以前看一本紙本書,如果沒有一口氣看完,只要中間間隔比較長的時間沒看,不確定上次看到哪裡,都會往前從前幾章節重頭看,甚至從第一頁開始,現在都是直接從電子書記錄的頁面開始看。

另外,以前都會隨手拿起剛好擺在身邊,方便拿取的書來看,所以有些書會重看好幾次,現在幾乎沒有再重看,因為打開到閱讀介面,所有書都可以看到,自然會選還沒看,或看到一半的書來看。

不過這種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所有書籍的封面與閱讀狀態,也提高了書籍的完讀率,以前很多紙本書都是看一半就沒看,沒看原因可能是沒興趣了,文筆或翻譯太爛,或是大概掌握書的重點覺得沒必要再看,但更多是塞到家中某個神秘地方忘了,甚至買回來就沒再看到那本書長怎樣,幾年後才發現,蛤!我有買過這本書。

現在看電子書打開書櫃看到有書籍狀態沒看完,就會覺得要把他看完,即時興趣不太,還是沒事翻翻把書本看完,現在平均看十本會有七、八本看完,以前大概只有一半會看完。透過電子書介面看書多了一種RPG打怪解任務的壓力。因為2023年已經完全都在看電子書,沒再看紙本書(除了工具書或工作上要看的報告書),雖然書桌上還堆了一堆前兩年還在看的紙本書,不少還沒看完,但2023年就完全沒拿起來翻閱過,然後電子書已讀完了33本,平均一個月看完2本半。

raw-image


raw-image

2023年完讀書籍推薦

讀完的33本書大多是人文社會類的書籍,基本上大多滿推薦,雖然有幾本書寫了推薦文,但有些完讀書也滿推薦,但剛好看完那時候沒空寫,或是不知道如何寫,所以就趁這次回顧推薦幾本沒寫心得的好書。

  1. 東歐百年史三大冊-共同體的神話:這本是我不知道如何寫心得,因為內容涵蓋太廣,涉及的主題太多太雜,雖然涉及的歷史很複雜,但作者整理爬梳的非常精彩,很容易看懂進入狀況,不過在看得時候會感覺到作者有一股很清楚強烈的對話對象,就是霍布斯邦,雖然二人都是民族建構論,看到第三冊的最後,作者就直接表明他認為霍布斯邦對於民族建構的概念與理論過於西歐中心論,忽略東歐特殊的歷史經驗,所以透過東歐的民族創建過程來指出霍布斯邦理論的偏見與不足部分。而且東歐百年史處理的歷史階段涵蓋了19世紀與20世紀,剛好對應霍布斯邦的19世紀三部曲(革命年代、資本年代與帝國年代)跟20世紀的極端年代,對於同一個歷史事件,二者著墨的重點往往天南地北。
  2. 黃土水與他的年代:這本書作者是日本人,很厲害,在中研院待過,這算是她的博士論文改寫,相較於陳澄波等畫家的生平,我對雕刻家黃土水的生平就陌生很多,畢竟他沒活到228前就掛了,比較沒有切入點去瞭解他。而本書也不是單寫黃土水的生平以及他作品創作特色與動機,也透過黃土水的生平耙梳日本時代甚至到戰後台灣藝術家的交往網絡,作者翻閱大量台日相關文獻,想辦法找出黃土水留下的蛛絲馬跡,還實地找尋黃土水雕刻品的下落,並訪談到當時相關人物的後人。
  3. 翻譯偵探事務所:對於小時候看了很多遠景,遠流與志文等出版社出的世界文學,這本書特別有感,因為裡面提到的一些書我都有看過或買過,不少還是在解嚴後興起的路邊書攤買的,一本書五十元,八十元就買得到,書中有很大部分是針對解嚴前台灣出版社出的外國文學作品,找出翻譯者的真實身分,很多翻譯者真身都是匪區文人或是白色恐怖受害者,受限於當時台灣政治氛圍,這些書出版時都用假名,然後同一翻譯版本不同出版社、不同年代可能翻譯者名字都不一樣。出版書這種用假名出書的行為,現在看來當然是盜版侵權的行為,不過在當時除了商業利益,還混雜各種政治上的考量。這本書提供了一個不同視角去看台灣白色恐怖那段歷史。
  4. 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很微妙的書,不是很嚴謹考據的學術著作,而是類似現在網路打臉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引了很多史料去證實八國聯軍是清朝自作孽,自己找打,八國只是被迫保衛自己子民順便幫清朝平定義和團之亂,解救身受團亂所害的大清子民,因為往往引用幾段史料文獻來詮釋整個局勢,駁斥中國人傳統上對八國聯軍的觀點,其實就是一種標準網路打臉套路,看得時候不用太認真。八國聯軍雖不是純粹的邪惡之師,但也不是完全無辜的正義之師。所以看本書重點不在八國的功過評價,而是凸顯清朝不只是無辜的受害者,也是殘暴的加害者。
  5. 日本經典動畫指南:是一本瞭解日本動畫產業發展的參考書,是兩個阿豆仔寫的,裡面選了30部日本經典動畫電影做介紹,一人寫歷史背景介紹,一人寫藝術美學評論,雖然只涉及電影部分,並沒有涵蓋電視動畫,但看完後也長了不少知識,日本動畫世界真是深奧啊。我窺視到的只是其中一小小部分。
  6. 請說「國語」:這大概是2023年度我讀過最有感的一本書,看到一半讓我重新複習寫台語羅馬字,開始看公視台語台節目,書中描寫的很多場景在台灣也都出現過,歷歷在目,原書名《Speak Not: Empire,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翻成《請說國語》真得很接地氣,也感覺比翻成《我不說方言》更簡潔有力。本書主要介紹了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廣東話三個母語在殖民政權與帝國霸權下如何受到壓制瀕臨滅絕,以及母語運動如何覺醒興起,進而抵抗國家官方語言霸權,另外三大語章節之間也有兩篇小篇章介紹了南非的阿非利卡語與以色列的希伯來語如何與國家政權結合壓制其他語言。本書充分解釋說啥語言其實與文化認同、經濟利益與國家權力密不可分,語言絕不是一個單純的溝通工具。



87會員
126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菜有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是看到readmoo跑出推薦專文,因為峇峇娘惹這個詞很常看到,但不是很清楚其具體內涵,只知道是在指稱東南亞的華裔的一種特殊群體,覺得很有興趣,就下單了。
Netflix最新上映的《PLUTO 冥王》,看了好幾個禮拜終於看完,我是沒看過《原子小金剛》的漫畫原作,手塚治虫的漫畫原作中,我只有在小時候看過《怪醫秦博士》,那時候阿拉蕾還叫丁小雨,多拉a夢還叫小叮噹,所以我雖然認得出小金剛的照型,但漫畫在演啥,其實不是很清楚。
本來是想找看公視台語台《派對咖孔明》的播放資訊,看完yt預告片後,逛了一下公視台語台的yt,看到《大港ê台灣》的鹿港篇,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一直看下去,把整系列10集看完,真好看,主持人張耀仁雖然是演員出身,不過台語口條還算順暢,不會令我反感,很多年輕藝人或油土伯講的台語都讓我聽了就想哭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蒼鷺與少年》上映前完全沒有宣傳片與劇情介紹,僅靠一張海報做宣傳,相當大膽,不過作為宮崎駿第N次告別作,其實新聞還是很有賣點,八十幾歲的宮老出來講個幾句話,掛上吉卜力的招牌,就夠了。 不過併購案新聞出來後,這種行銷策略就顯得更很有道理
其實是看到readmoo跑出推薦專文,因為峇峇娘惹這個詞很常看到,但不是很清楚其具體內涵,只知道是在指稱東南亞的華裔的一種特殊群體,覺得很有興趣,就下單了。
Netflix最新上映的《PLUTO 冥王》,看了好幾個禮拜終於看完,我是沒看過《原子小金剛》的漫畫原作,手塚治虫的漫畫原作中,我只有在小時候看過《怪醫秦博士》,那時候阿拉蕾還叫丁小雨,多拉a夢還叫小叮噹,所以我雖然認得出小金剛的照型,但漫畫在演啥,其實不是很清楚。
本來是想找看公視台語台《派對咖孔明》的播放資訊,看完yt預告片後,逛了一下公視台語台的yt,看到《大港ê台灣》的鹿港篇,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一直看下去,把整系列10集看完,真好看,主持人張耀仁雖然是演員出身,不過台語口條還算順暢,不會令我反感,很多年輕藝人或油土伯講的台語都讓我聽了就想哭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蒼鷺與少年》上映前完全沒有宣傳片與劇情介紹,僅靠一張海報做宣傳,相當大膽,不過作為宮崎駿第N次告別作,其實新聞還是很有賣點,八十幾歲的宮老出來講個幾句話,掛上吉卜力的招牌,就夠了。 不過併購案新聞出來後,這種行銷策略就顯得更很有道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週年慶限定優惠,10/24 前加入年訂閱再送 1 個月權限!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
Thumbnail
從2023年閱讀的書中,挑選幾本書並簡要介紹其內容,可供大家做為參考
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了,也來覆盤一下! ​ 這一年,我花費最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兩件事上。 ​ 分別是在臉書分享讀書心得,以及訓練甜甜自行完成作業。另外,也加入了創意閒聊好朋友群組。 ​ 一、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 ​ 年初,在自己的臉書公開要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後,轉眼
Thumbnail
在今年的最後一天 回顧今年內閱讀的書籍中 有兩本最讓我難以忘懷
Thumbnail
📍綜觀今年閱讀 神奇的是,接下來一個個事件都加倍地喚醒我的意識,我還記得在某個魔幻時刻,我的心中突然狂熱翻騰,我在那個瞬間,似乎切身實際感受到哲學家-海德格所說的【抉斷 de-cision】與【本真的死亡】。
Thumbnail
除了網路上的類型文學,似乎是大學後就幾乎沒有碰過設定完全架空的虛構作品,這也算是一種長大和田調嗎?近年獎項趨勢大多與議題、文化、歷史緊密相關,像是這個世代寫作者的某種使命。但對於新手社畜來說,承載過多的文字有時消化困難。
Thumbnail
2023年對作者來說是發生很多變化的一年,首次感覺到自己不再年輕,開始愛上閱讀是作者的一大改變。文章分享了30本書籍對作者的啟發,涵蓋自我成長、職涯發展、愛情觀等多個主題。作者期待與讀者分享心得,並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Thumbnail
2023年6月底至7月初,共有四本詩集出版,包含去年因〈一袋米要扛幾樓〉而受矚目的洪萬達(1997-)、中國青年詩人王徹之(1994-)、已有多本詩集的龍青,以及活躍於各詩社的靈歌(1951-)。
Thumbnail
一轉眼2022年就結束了,在2021年的閱讀回顧裡面我還有特別提到希望可以找更多時間來寫方格子。結果一整年不是在工作就是在面試新的工作,完全忘記寫方格子這檔事。不過2022我也是利用閒暇時間讀了不少書,按照慣例用這篇文章一起來回顧一下2022年我讀的書吧。
Thumbnail
我曾經訂了目標,看完《衛斯理系列》編號1~71,並選出自己推薦的故事,今年完成了這個目標。 有陣子我迷上了看配色的書,看著書上各式色彩搭配、圖樣展示,好像可以釋放能量,或從中獲得能量。今年閱讀的關鍵字還有同志。
Thumbnail
🎉週年慶限定優惠,10/24 前加入年訂閱再送 1 個月權限!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
Thumbnail
從2023年閱讀的書中,挑選幾本書並簡要介紹其內容,可供大家做為參考
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了,也來覆盤一下! ​ 這一年,我花費最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兩件事上。 ​ 分別是在臉書分享讀書心得,以及訓練甜甜自行完成作業。另外,也加入了創意閒聊好朋友群組。 ​ 一、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 ​ 年初,在自己的臉書公開要閱讀50本書並發表讀書心得後,轉眼
Thumbnail
在今年的最後一天 回顧今年內閱讀的書籍中 有兩本最讓我難以忘懷
Thumbnail
📍綜觀今年閱讀 神奇的是,接下來一個個事件都加倍地喚醒我的意識,我還記得在某個魔幻時刻,我的心中突然狂熱翻騰,我在那個瞬間,似乎切身實際感受到哲學家-海德格所說的【抉斷 de-cision】與【本真的死亡】。
Thumbnail
除了網路上的類型文學,似乎是大學後就幾乎沒有碰過設定完全架空的虛構作品,這也算是一種長大和田調嗎?近年獎項趨勢大多與議題、文化、歷史緊密相關,像是這個世代寫作者的某種使命。但對於新手社畜來說,承載過多的文字有時消化困難。
Thumbnail
2023年對作者來說是發生很多變化的一年,首次感覺到自己不再年輕,開始愛上閱讀是作者的一大改變。文章分享了30本書籍對作者的啟發,涵蓋自我成長、職涯發展、愛情觀等多個主題。作者期待與讀者分享心得,並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Thumbnail
2023年6月底至7月初,共有四本詩集出版,包含去年因〈一袋米要扛幾樓〉而受矚目的洪萬達(1997-)、中國青年詩人王徹之(1994-)、已有多本詩集的龍青,以及活躍於各詩社的靈歌(1951-)。
Thumbnail
一轉眼2022年就結束了,在2021年的閱讀回顧裡面我還有特別提到希望可以找更多時間來寫方格子。結果一整年不是在工作就是在面試新的工作,完全忘記寫方格子這檔事。不過2022我也是利用閒暇時間讀了不少書,按照慣例用這篇文章一起來回顧一下2022年我讀的書吧。
Thumbnail
我曾經訂了目標,看完《衛斯理系列》編號1~71,並選出自己推薦的故事,今年完成了這個目標。 有陣子我迷上了看配色的書,看著書上各式色彩搭配、圖樣展示,好像可以釋放能量,或從中獲得能量。今年閱讀的關鍵字還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