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有、無:談拍攝《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紀錄片

2024/01/0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我是陳正勳導演。

這部紀錄片在2023年9月17日在〈慈光圖書館〉首映之後,就在台灣北中南東全台巡迴放映16場之多,曾在學校、協會、美術館、念佛會、也曾在佛寺裡放映。2024年1月1日,全片就公開在 Youtube頻道上,期待發揮更多的影響力,讓更多人,尤其是海外的朋友們可以線上觀看。全片觀看(在這裡)

有師長說:參加過放映座談會之後,覺得有導演的講解,觀眾才更能夠深入。

所以透過這篇文章,我把演講內容在這裡做分享。當然沒有辦法一字不漏,最好的方式還是邀請導演親自出席。邀請方式(在這裡)。

這部紀錄片與這篇文章的觀看對象,除了對李炳南居士很熟悉的師長們之外,其實更期待的是,有更多不認識以及年輕的一代能夠知道他是誰,以及他為什麼重要。如此才能有所傳承,因此扼要介紹如下:


李炳南居士的重要

民國38年,他跟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當時擔任孔子奉祀官府主任秘書,他專弘淨土宗,主張一心不亂老實念佛。為什麼這部紀錄片的標題叫做〈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呢? 原因如下:

  1. 在戒嚴的年代,政治動盪,他能夠集眾念佛與講經,是很不容易的事。
  2. 在朱炎煌與許克綏居士的護持下,民國39年成立〈台中佛教蓮社〉。
  3. 民國47年成立台灣第一個佛教圖書館:〈慈光圖書館〉
  4. 民國49年成立慈光育幼院,救助87水災孤兒。
  5. 民國55年設立台灣第一個佛教醫院:〈菩提醫院〉
  6. 推動台灣佛青運動,讓大專青年親近佛法。
  7. 積極培養人才,其中代表人物有淨空和尚與果清律師等。

上述都是他在民國55年之前就完成的工作,為台灣日後佛法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因此才說他是先行者。


raw-image

「無、有、無」的影片結構

如果您已經看完全片了,讀完這篇文章可以更掌握這部影片的關鍵。或者您也可以先讀這篇文章,再回頭去看影片,相信這樣的順序更能夠幫助您,細細品味影片裡的每個鏡頭背後的用心。

這部影片的結構,可以分為三段,分別用「無、有、無」這三個字代表。第一個「無」,代表的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終有一天會消失不見。所以不能執著,才能回到般若空性。片頭以李炳南居士的書房,來鋪陳「無」這個意念。他為自己的書房取名叫做「寄漚軒」,「寄漚」這個詞來自於「楞嚴經」。「漚」這個字,是三點水再加上一個區。意指人生就像是一個小水泡,我們都只是暫時寄住在這裡而已。

影片來到第二段,來到「無、有、無」的「有」。這個「有」要傳達的是,正因為明白人生有限,所以他更能夠在有限的人生之中,有所行動。因此影片接下來透過多位居士的訪談,回顧他一生為台灣佛教奠定的基礎,以及成立了那些機構。

導演要傳達的是,李炳南居士用行動立下了一個榜樣。他沒有因為年紀大,或是有政府官職的退休保障,就選擇獨善其身。相反的,他用行動不畏困難的捨身渡眾,在那個艱困的時代下成立許多弘法機構與培養人才。因為民國38年,他來到台灣的時候已經是60歲,當時男性的平均壽命是67歲。只有真正明白人生有限,才能有這樣的行動力。(民國38年星雲法師也從大陸來台,當年他22歲。)

但是這部影片並不是要歌頌他成立了那些機構,而是要傳達影片結構裡「無、有、無」之中,最後一個「無」。最後這一個「無」跟第一個「無」是不同的,第一個「無」說的是人生就像小水泡,只是暫時寄住,人生是有限的。最後這一個「無」要說的是,李炳南居士真正留下的「無形精神」是什麼?

因為有形的資產與名利總會毀壞與引來紛爭,如同李炳南居士這首詩的隱喻:

東風桃李繡成堆,園叟芸鋤日幾回。

不向遊人話秋果,知他都為看花來。


有一位居士為這首詩做了最好的詮釋。他說:慈善事業要出錢出力的時候,沒有人。做好的時候,大家都要來爭名奪利了。 李炳南居士最後要留下的「無形精神」是什麼呢?


縱使滿身瘡疤,還是站在別人的角度幫助他們 。

導演用一句話詮釋,李炳南居士留下這最珍貴的「無形精神」是什麼?這句話是「縱使滿身瘡疤,還是站在別人的角度幫助他們 」。在這句話裡有三件事情,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件要學習的事情是:忍。

因為做對的事情,不見得會有掌聲。往往做的愈對,愈容易遭受到批評與詆毀。這時候如果沒有忍辱,該做的事情反而沒有做好。當時的李炳南居士遭受到什麼樣的攻擊呢?有外界戲謔他是四寶,佛教的三寶之外還有一寶。為什麼呢?因為外界看到他德行好,事業一一建立了起來。因此李炳南居士在開示的時候,說到:他是滿身瘡疤,他的瘡疤是從那邊來的,都是辦佛教事業來的。

第二件要學習的事情是:不放棄

李炳南居士沒有因為被詆毀與攻擊,就選擇獨善其身,放棄他要度化眾生的信念。他不僅忍了下來,更是不放棄的有所行動。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他選擇獨善其身的話,台灣早年就沒有機會奠定這麼好的基礎,讓往後的佛法能夠更加茁壯興盛。

第三件要學習的事情是:站在別人的角度幫助他們

影片中提到數個例子,例如為了吸引大專青年親近佛法,不只成立國樂隊,還成立西樂隊,有吉他表演。甚至在佛堂裡,讓大專青年男女學習跳現代舞。這樣的活潑與貼近年輕人的需求,就如聖之時者一樣,是跟著時代走的,是現今的道場應該學習的。

不但如此,弟子們整理了李炳南居士的全集,呈給李老師看了之後。李老師說:這個論語要推廣,上面有佛法的地方都把它拿掉。因為如果上面有佛法,基督教的人拿到了,他不看。不信佛的人拿到了,他不看。所以你把佛法的東西全部拿掉,大家會看。

身為導演的我,當時在整理受訪影片時,看到這一段是非常震驚的。一個致力弘揚佛法的人,怎麼會叫弟子在推廣時要拿掉佛法。後來我想通了,李炳南居士真正要拿掉的不是佛法,而是我慢(自大)。只有拿掉我慢(自大),不同宗教之間才能彼此學習。只有拿掉我慢(自大),愛才能真正的彰顯。只有拿掉我慢(自大),才能真正站在別人的角度幫助他們。

影片最後以一個概念做為結尾,就是「把自己的痛苦,轉化成幫助別人的力量」。正如影片最後表達的:在佛教界,我們所尊敬的大老師,都是從戰亂中從大陸來到台灣,例如星雲法師、惟覺法師、印順法師與李炳南居士等,他們都是親眼所見生死離別的無常與痛苦。但是他們把大時代的無常與自己的痛苦,轉化成一種力量,一種幫助別人的力量。正是這股轉化的力量,讓他們能夠真正放下名與利,弘揚佛法利益眾生。


完成而不完美的作品

這部紀錄片歷經十年的波折才完成,它是一部完成而不完美的作品。因為人世間原本就不完美,所以才需要宗教的存在。這是一部完成而不完美的作品,也期待這部作品能夠拋磚引玉,期待更多的機構與導演接力拍出不同詮釋角度的作品。

這部紀錄片在2023年9月17日在〈慈光圖書館〉首映之後,就立刻到各地巡迴。有許多觀眾問導演:為什麼拍一部影片要費時10年之久?因為這裡有我的堅持,10年之前,我的初衷是這部紀錄片要完整包括李炳南居士,來到台灣之後成立的主要聯體機構。例如台中佛教蓮社、慈光圖書館、菩提醫院、慈光育幼院與雪心文教基金會等。

正是為了堅持這個初衷,才吃足了不少苦頭與花費這麼多年的時間。雖然在這部紀錄片裡,這些機構出現的時間長度與介紹的深度不一,但沒有遺漏任何一個機構。人與團體之間都會有紛爭或是本位主義,但是做為一個紀錄片導演,我期待留下的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足跡。

也有師長說:這部紀錄片才35分鐘,好想再多知道一些。當初在規劃片長的時候,就是設定在30分鐘左右。這裡有三點考量,一是,一般人看影片的時間,大約30分鐘就是極限了。二是,讓不認識李炳南居士的年輕朋友們,可以先完整看完這一部影片。有了第一步的理解,才有第二步的靠近。三是,在各地巡迴放映的時候,通常活動時間是二個小時以內,所以片長30分鐘,其他時間就可以透過導演或是師長們的分享,讓觀眾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個深深的期待

做為堅持10年才完成這部影片的導演,這一路上要感謝的人很多,謝謝慈光圖書館在最後這二年的支持。記得慈光圖書館許欽鐘董事長,在一次巡迴放映的場合之中,他說:我突然發現一個巧合的數字,這個數字是37。李炳南居士23歲在大陸的時候,組織「通俗教育會」,擔任會長,積極推動社會教育。他來到台灣是60歲,因此在大陸總共待了37年。他60歲來到台灣,民國75年,97歲往生,在台灣的時間也是37年。

《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紀錄片首映會的2023年,這一年正是他往生的第37週年。3個37年,這似乎有一種老天巧妙的安排,期待這部紀錄片的首映與後續的傳播,能夠再次弘揚他真正要留下的無形精神。

對於這部紀錄片,導演有五個深深的期待:

  1. 重溫真正的精神調整步伐

期待李炳南居士成立的聯體機構們,可以再次重溫他真正的精神調整步伐,就像倒木更新一樣,一起合作弘揚佛法。

  1. 認識台灣有這麼一位居士

讓年輕一代或是只知道他的名字,但對他不是太清楚的人,可以透過這部紀錄片知道他的重要。

  1. 飲水思源感謝奠定的基礎

讓所有的蓮友與信徒們,可以飲水思源的知道,現在所享受的一切,除了感恩李炳南居士之外,還要謝謝這些早年護持的人,沒有他們出錢出力,就沒有可以為台灣佛法扎根的道場

  1. 佛教可以跟上時代發展

信仰佛教的人口比例,在全世界只佔7%。主要的原因,出在弘揚佛法的時候並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沒有貼近年輕人,更沒有讓信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許多道場大多數都是長輩。如果再一直保守封閉下去,最後就像是少子化之後的大學,曾經輝煌,最後也得面臨關閉的命運。期待大家都可以在這部紀錄片之中,學習到李炳南居士,那種跟上時代腳步前進的榜樣。

  1. 做一個有所行動的信徒

做一個有所行動的信徒。因為完成比完美重要,每一次的完成都讓我們更靠近完美一點。也期待大家要給願意做事的人,更多的鼓勵與肯定。

李炳南居士與許多宗教領袖一樣,他們都是「因信而行」,有了信念就有所行動。跟隨者的信眾是「因行而信」,我們看見他們無私付出的行動,所以相信之後才有了信念。不論是「因信而行」或是「因行而信」,最後他留下的無形精神或是往生之後能否有佛祖接引,都取決他的行動。透過這部影片,最終我的期待是:

在有限的人生裡,人人應做一個有所行動的人,老實念佛才有意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