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讀書、觀影,常可惜台灣缺少像「豆瓣」這種大規模匯聚並留存讀者和閱聽人集體經驗的網站。就讀書來說,台灣一些網路書局(或者該說現在已是網路百貨)和書架網站都有書籍評分及評論的功能。但也許是閱讀風氣低迷,又或者人口基數少,是以讀者基數更少,大概只有一些流行書或話題書才有人給分或留言。至於文史書籍,特別是古典原典或學術論著,那就想都不用想。
在豆瓣上,冷門書還是冷門書,但因為整體規模大,有評分可參考的冷門書也比較多。若是有讀者評論,就更好了。其實不管評分或評論,我最看重的都是負面表述。也就是,高分或可為憑,而分數太低,購買前更得三思。讀者負評則最為要緊,可看出一本書的缺點,又或者從其他讀者的抱怨來判斷這本書適不適合自己。之前讀《林徽音年譜》覺得有意思,於是下決心買了同樣感興趣的《林紓年譜》,卻沒有先查一下豆瓣。結果就像豆瓣讀者所評論的,後者的編纂實在很糟糕,同樣一件事居然重複繫於不同的年份,讓人感到很錯亂,大大減損年譜作用。由於林紓的相關研究不多,目前能透過網路購得的更少,《年譜》我或許終究還是會入手,但起碼對書的缺點會先有心理準備,而不是有種被暴擊的感覺。
至於影視方面,台灣不乏好的影視作品。但觀影觀劇的集體感動未聚合保存於一處,就船過水無痕,難以回溯、傳承,並促進作品的經典化。在溯往啟後上,國外IMDB一類網站做得很好。而華語劇,尤其我較喜歡古裝、歷史一類電影或劇集,那就真的只能去豆瓣。
不過,這樣一來一個意外的好處是,時不時可以感受到兩岸政治體制不同所形塑的觀眾感知結構與意識形態差異,在評分就我看來莫名其妙高或者低的時候更是如此。閱聽人長期處於政治左右文藝,甚至在多方面隱隱形成一封閉體系的環境,真的是會受很大的影響。搜尋有百度,雲端亦百度,問事有知乎,影音有B站,影評有豆瓣,傳訊有微信,貼文有微博,購物有淘寶;豆瓣作為封閉體系一環,就不是值得欣羨或效法的面向了。
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一月八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