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被影響的選擇 - 錨定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好,我是Laz拉茲

錨定效應簡介

錨定效應,又稱為錨定偏見、錨定陷阱(The Anchoring Trap),屬於認知偏差的一種,由心理學家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於1974年提出。人們常過於依賴「第一訊息」,並將當時的感受作為後續判斷事情的「錨點」進行快速思考,就容易出現認知上的偏誤。

最初的實驗

最初始的實驗要求實驗者對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所占席位的百分比進行估計,他們先用轉盤隨機決定一個數字,並由實驗人員暗示實際數字更大或更小。實驗結果發現,轉到10、65的組別猜測值平均分別是25、45,可以推測出一開始接觸到的數字,如果跟最後的決策產生關聯,就會影響到最終的決策。

回頭看來,可惜此實驗沒有討論不轉轉盤的組別猜測會是多少,也沒有提到轉到更接近中間數字的組別是不是會猜測的更加隨機,或是其他的情境有何狀況,所以後續還有許多研究給出更完整的解釋。

後世的實驗與理論

選擇通達模型

在此之前,讓我們先對之前的實驗進行分析。在做決策或回答問題時,大概可以區分成幾種情況

  1. 情況一:我們完全知道正確答案 此時我們只需直接調用長期記憶 將正確答案挑出來 就沒有不確定的部分需要考慮
  2. 情況二:我們不直接知道正確答案 但是知道相關的資訊 此時我們會將"目標值類別"的知識進行提取與加工 以現有的資料去猜測未知的資料
  3. 情況三:我們不知道正確答案也沒有相似的資料可以猜測 此時就需要更複雜的選擇通達模型(selective accessibility model, SA模型)進行猜測

選擇通達模型事由Strack和Mussweiler,從信息的情境效應等社會認知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他們認為當我們要回答與錨的比較問題時,會進行正性的假設檢驗加工(hypothesis testing) ,也就是猜測"錨"就是目標值,並在此之上蒐集相關資訊來進行檢驗並修正猜測,並因此導致跟"錨"相似的資訊會更容易被提取,導致最終的猜測會落在一開始的"錨"的附近。

不充分調整啟發式模型

Jacowitz和Kahneman(1995)進一步提出不充分調整啟發式模型對SA模型補充,他們認為除了SA模型提到的以錨為原點會進行提取、加工與猜測,進行的加工調整會在某個邊界停下,最終成為並不充分的調整,因此我們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會很大的影響最終的判斷,從而產生判斷誤差。

自生錨與外部錨

後來的Epley等人則將"錨"分為"自生錨"與"外部錨","自生錨"指的是我們心中對未知數據的猜測給予的錨定,猜測的根據是其他相似性值、相似單位的資料;"外部錨"指的是在進行猜測時,外部(實驗者、他人回饋、搜尋資訊等)提供的相似性質、相似單位的資料,不同來源的兩者分別有著不同的特性。

例如在上述的情況二中,我們會利用自生錨對情況進行猜測,但其實可以在事前就知道自生錨的答案必定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對自身錨的信任度不高、錨的效用較低,就更不容易把自生錨當成最終目標值來搜尋相關的支持證據;但如果在猜測時有外部的實驗者提供相關的資訊,不論資訊多麼離譜,都會因為是外部資訊來源提供,所以不得不認為有值得信任的可能性,導致後續更容易以外部錨為基礎搜尋其他證據。

Jacowitz和Kahneman(1995)對不充分調整啟發式模型的調查還發現 警告、時間壓力、獎勵、認知負荷、認知需求等因素,對自生錨影響顯著,但對外部錨影響效果不顯著。

錨定效應的形成條件與效果

  • 產生條件
    • "錨" 只要受到注意就會產生作用
  • 增強條件
    • 參照物(得到的資訊)與目標(想猜測的東西)之間越相似高效果越強
    • 最佳效果出現在各個性質都很相似的參照上
  • 削弱條件
    • 如果單位不同、或單位相同但應用的層面不同效果會比較差極端參照物也有效果 但參照越極端效果越差
  • 無效的調節條件
    • 與認知能力、學識程度無關
    • 事後給予獎勵也無法減少錨定效應

如何避免陷入錨定效應

想完全避免錨定效應是不可能的,因為錨定效應只要意識到就會產生,並且無法透過給予獎勵、給予壓力等方式減少其效果,換言之,只要搜尋資料就已經受到錨定效應影響。

這並不代表我們該因噎廢食,放棄所有學習,反之,最佳策略是以「事實」為基礎進行思考、參考不同立場的觀點,才有助於跳脫有限的思考框架,減少單一視角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偏誤。

使用反向思維,也就是多判斷一次這個猜測是否合理,也可以減少錨定效應的影響。

總結

錨定效應指的是人們傾向於依賴收集到的「第一訊息」作為後續判斷的錨點,影響搜尋資料、下決策的中立性。在已經知曉正確答案的時候沒有影響,但現實中進行不完全資訊決策時,錨定效應就會有重大影響,且只要"錨"被注意到就會產生作用。

所以,當我們要下決策時,除了搜尋資料,以事實為基礎進行思考、使用反向思維進行判斷、並參考不同立場的觀點,就能有效減少錨定效應的負面影響。

感謝觀看,歡迎在留言區分享您的想法


參考資料

錨定效應. MBA智库百科. https://wiki.mbalib.com/zh-tw/%E9%94%9A%E5%AE%9A%E6%95%88%E5%BA%9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z拉茲的沙龍
3會員
14內容數
這裡記錄了一位貓派人士的奇妙發想,期待著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迷你發想能給予你一點樂趣、一點啟發。
Laz拉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5
Notion資料庫除了直接使用,其實有提供許多自訂功能可以開啟,適當搭配自訂功能,可以提供全新的工作流程與更高的任務、專案管理效率。
Thumbnail
2025/02/25
Notion資料庫除了直接使用,其實有提供許多自訂功能可以開啟,適當搭配自訂功能,可以提供全新的工作流程與更高的任務、專案管理效率。
Thumbnail
2025/02/22
在 macOS 上也能自由更換游標樣式!透過免費開源軟體 Mousecape,輕鬆實現游標自訂,讓你的 Mac 游標更顯眼、更具個人風格。本文提供了macOS 與 Windows 游標名稱對照表,讓你快速上手,打造獨一無二的 macOS 游標!
Thumbnail
2025/02/22
在 macOS 上也能自由更換游標樣式!透過免費開源軟體 Mousecape,輕鬆實現游標自訂,讓你的 Mac 游標更顯眼、更具個人風格。本文提供了macOS 與 Windows 游標名稱對照表,讓你快速上手,打造獨一無二的 macOS 游標!
Thumbnail
2025/02/18
還在為 Tana 筆記的網頁資料收集煩惱嗎?複製、貼上、打標籤... 無止盡的手動整理讓你崩潰?本文教你一個超強秘技,利用 Chrome 擴充功能,將網頁資訊「無痛」匯入 Tana,自動建立結構化筆記!告別剪貼地獄,效率直接翻倍!
Thumbnail
2025/02/18
還在為 Tana 筆記的網頁資料收集煩惱嗎?複製、貼上、打標籤... 無止盡的手動整理讓你崩潰?本文教你一個超強秘技,利用 Chrome 擴充功能,將網頁資訊「無痛」匯入 Tana,自動建立結構化筆記!告別剪貼地獄,效率直接翻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關於搶劫的真實故事和心理學效應《達克效應》的分享。文章描述了無知者過度自信的現象,並提醒人們擁有智慧成長的自信。文章橫跨科學、社會和心理學等領域,用淺顯易懂的例子解釋複雜的心理學效應。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關於搶劫的真實故事和心理學效應《達克效應》的分享。文章描述了無知者過度自信的現象,並提醒人們擁有智慧成長的自信。文章橫跨科學、社會和心理學等領域,用淺顯易懂的例子解釋複雜的心理學效應。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普蘭斯特•馬福德說:『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你的每個思想都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它是一種力量。』泰戈爾曾說:『認識自己,最難。』我對這句話很有感觸,一度讓我忍不住想開口說:『淦!真的好難。』我們日常覺醒的意識狀態,是比較容易掌握跟熟悉的,難就難在隱藏在背後的潛意識想法。
Thumbnail
普蘭斯特•馬福德說:『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你的每個思想都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它是一種力量。』泰戈爾曾說:『認識自己,最難。』我對這句話很有感觸,一度讓我忍不住想開口說:『淦!真的好難。』我們日常覺醒的意識狀態,是比較容易掌握跟熟悉的,難就難在隱藏在背後的潛意識想法。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吸引力法則:改變生活的思維運動Q&A中提到,引力法則是一種信念,認為我們的思想和情緒可以影響我們吸引到生活中的事物,包括人際關係、健康、財富等。而呼吸,是我們生活中最基本的行為,它可以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態和情緒狀態。 在吸引力法則中,呼吸可以被視為一種工具,幫助我們更好地控制和調整我們的情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吸引力法則:改變生活的思維運動Q&A中提到,引力法則是一種信念,認為我們的思想和情緒可以影響我們吸引到生活中的事物,包括人際關係、健康、財富等。而呼吸,是我們生活中最基本的行為,它可以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態和情緒狀態。 在吸引力法則中,呼吸可以被視為一種工具,幫助我們更好地控制和調整我們的情
Thumbnail
重新探討吸引力法則及其應用。吸引力法則是一種新的思維運動,它透過改變限制性想法和現實生活中的框架,去吸引各種人、各種事情,實現自己的夢想。無論是想提高文章流量、改變生活狀況,還是實現夢想,吸引力法則都可以幫助你。想學習吸引力法則的人可以通過網路搜尋瞭解相關資訊,並不斷地練習和堅持。
Thumbnail
重新探討吸引力法則及其應用。吸引力法則是一種新的思維運動,它透過改變限制性想法和現實生活中的框架,去吸引各種人、各種事情,實現自己的夢想。無論是想提高文章流量、改變生活狀況,還是實現夢想,吸引力法則都可以幫助你。想學習吸引力法則的人可以通過網路搜尋瞭解相關資訊,並不斷地練習和堅持。
Thumbnail
《思考101》深度研究人們容易犯的認知偏誤,將其分為八種類別,並透過大量例子,說明每一種認知偏誤。本文分享了其中五種偏誤,並提供解決方式。透過學習這八大認知偏誤,糾正帶有偏見的思考,做出更正確的選擇,改變人生軌跡。
Thumbnail
《思考101》深度研究人們容易犯的認知偏誤,將其分為八種類別,並透過大量例子,說明每一種認知偏誤。本文分享了其中五種偏誤,並提供解決方式。透過學習這八大認知偏誤,糾正帶有偏見的思考,做出更正確的選擇,改變人生軌跡。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外外篇 吸引力法則的究極原理──是你在這個世界的鏡像,藉由你內心的種種信念和情緒,投射在外的現實環境。我們可以看見、可以感受,並且可以改變的,只是需要時間與行動。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外外篇 吸引力法則的究極原理──是你在這個世界的鏡像,藉由你內心的種種信念和情緒,投射在外的現實環境。我們可以看見、可以感受,並且可以改變的,只是需要時間與行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