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請說明芽休眠(bud dormancy)是什麼?有哪三種類型?打破休眠有哪些方法?草本植物的簇生化(rosette)與木本植物的休眠有何差異?
具分生組織的植物體或其器官(種子或芽),在發育過程中暫時停止可見生長的狀態,即可稱為休眠。
休眠主要可以分為外生性、內生性以及相關性休眠。同一時間內可能有多種休眠同時進行,且在不同地區的植物也會有不同的休眠表現:
- 外生性休眠(ecodormancy):環境因子所引起之休眠,當環境恢復成適合生長時,休眠即會結束。
- 內生性休眠(endodormancy):休眠組織本身產生物質抑制其生長。
- 相關性休眠(paradormancy):休眠組織以外的組織產生抑制物質抑制休眠組織生長。ex. 植物的側芽因為頂芽優勢的關係,在頂芽存在時處於相關性休眠。
打破休眠的方法主要為溫度、植物激素以及化學藥劑處理:
- 人工降低溫度以滿足打破休眠之低溫需求,並維持適合生長的溫度。
- 施用植物激素,一般認為施用 GAs (混以細胞分裂素)能打破植物休眠。但生長激素的施用效果會受到施用時機及作物種類的影響。
- 化學藥劑能取代價格較高的植物激素,目前常用的有氰氨、夏油乳劑、硫尿以及硝酸鉀。多用於落葉果樹如葡萄、蘋果、梨等作物。
簇生化係指草本植物遇到逆境後,植物變得低矮、叢生狀的樣子,須在低溫需求滿足後才會抽苔開花。與木本植物的不同之處在於:
- 生長:簇生化的植物雖然低矮但仍然在生長,休眠的植物則無肉眼可見的生長。
參考資料:宋馥華、張育森(1997)。木本植物之芽休眠機制及其調節。中國園藝,43(4),281-294。https://doi.org/10.6964/JCSHS.199712.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