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長週報 #49 旅遊攝影的盲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學室友曾經對著我,整整講了兩小時的北美旅遊經驗,我聆聽的同時領悟到:「啊,原來遊記是最無聊的話題。」

十年前帶著一位外國旅人遊台北,恰巧在誠品看到陳綺貞的攝影展,拍的是古巴。「Anna,誰去古巴都可以拍的跟她一樣好,再說我不確定她想透過這些照片講什麼觀點?」

---

我從以上兩件事得到一個結論:旅拍的五感只存在旅人眼裡(或曾有相同旅行經驗的人),旁人看來不外乎形式優美但內容無討論價值的影像。所以,想將旅行照片提升至 #創作,就特別難編輯。

有解嗎?

有,拿掉所有與旅行有關的異國情境解釋與主觀感受,看看剩下些什麼,朝那個模糊不清的語境往下深掘,也許是新主題的起點。想寫這篇,是因為最近重拾旅拍的熱情,但這些照片真的只對同行的旅伴們有意義,有感而發~


avatar-img
1.0K會員
139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筠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要正式且簡潔地回應這項萬年提問:「攝影要先學技術嗎?」
我是 Photoshop 重度調色派,我認為畫面拍好只算完成一半,顏色與裁切調整得宜,才能好好把話講完。本週分享的這本書《GELATIN SILVER SESSION―21世紀の銀塩写真》,透過攝影寫真家之間的底片攝影暗房印製,完美體現「個人風格靠調色」的重要性!
本週想跟大家分享一項高段數的技能:修辭。千萬不要認為修辭只能用在寫作上,我就是提升修辭能力來精煉自己的攝影風格與攝影創作。
本週 #室長週報 想跟大家分享一組學員 #宜彣 的作品《背後的錢》。 宜彣在敘光室持續上課超過一年了,這組照片是 #關鍵字攝影史 的其中一堂作業,我覺得呈現上、執行上、概念上等等都拿捏到位,所以私心想與大家分享。 宜彣是背上貼現金的那位,即使他不是按快門的人,這組依然是她的創作。 以下來自 @
請幫我交給這本書的作者,翻完她的作品之後,我受傷了,但我想給她力量。 我在想,做作品的目的,就是能遇到理解自己的相對少數,然後帶著這份動能繼續下去。草率季那三天,我也發現群眾來現場的目的之一,是期盼與創作者有直面的交流,想親自聽聽他們的靈感與創作源頭。無論角色是什麼,會來的人,應該都是樂於分享與聽
大二的時候,西洋文學概念課換到我這組報告《傲慢與偏見》的其中一小節,還記得我那週真的功課太多,玩全沒心力把原文看完再做報告,於是偷懶找了影集來看。
這篇要正式且簡潔地回應這項萬年提問:「攝影要先學技術嗎?」
我是 Photoshop 重度調色派,我認為畫面拍好只算完成一半,顏色與裁切調整得宜,才能好好把話講完。本週分享的這本書《GELATIN SILVER SESSION―21世紀の銀塩写真》,透過攝影寫真家之間的底片攝影暗房印製,完美體現「個人風格靠調色」的重要性!
本週想跟大家分享一項高段數的技能:修辭。千萬不要認為修辭只能用在寫作上,我就是提升修辭能力來精煉自己的攝影風格與攝影創作。
本週 #室長週報 想跟大家分享一組學員 #宜彣 的作品《背後的錢》。 宜彣在敘光室持續上課超過一年了,這組照片是 #關鍵字攝影史 的其中一堂作業,我覺得呈現上、執行上、概念上等等都拿捏到位,所以私心想與大家分享。 宜彣是背上貼現金的那位,即使他不是按快門的人,這組依然是她的創作。 以下來自 @
請幫我交給這本書的作者,翻完她的作品之後,我受傷了,但我想給她力量。 我在想,做作品的目的,就是能遇到理解自己的相對少數,然後帶著這份動能繼續下去。草率季那三天,我也發現群眾來現場的目的之一,是期盼與創作者有直面的交流,想親自聽聽他們的靈感與創作源頭。無論角色是什麼,會來的人,應該都是樂於分享與聽
大二的時候,西洋文學概念課換到我這組報告《傲慢與偏見》的其中一小節,還記得我那週真的功課太多,玩全沒心力把原文看完再做報告,於是偷懶找了影集來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本次徵件展「離焦出走」圓滿結束,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以李侑鋌的作品〈林徑〉為主題,展現了焦點與逃離的深層意義。透過道路反射鏡,作品呼應了逃避城市注視的渴望。本次展覽鼓勵觀眾思考「離焦」與「出走」,讓攝影以新角度進入我們的視野。
Thumbnail
在《激讚網紅》第四集的平面照片攝影比賽中,參賽網紅們以創作獨特照片為目標。八個拍攝場景,兩人一組的合作模式,讓比賽充滿創意與挑戰。這場比賽更特別的是,評審透過眼球追蹤技術評價每張照片的吸引力,讓我們思考注意力的重要性。在社群時代,如何讓目光停留是成功的關鍵,這集值得大家關注!
Thumbnail
探討自助遊在歐洲的體驗,包括巴塞隆納和里斯本的旅行經歷,以及作者對旅行的觀感和感受。
旅途中的我的相機記錄了每個值得紀念的時刻,讓我在回味時更加珍惜。街拍雖然困難,但我堅持以尊重為前提,記錄著旅途中的美好景色。旅程結束後,雖然身體不適,但回顧照片時,還是湧現了離愁別緒,讓我更加珍惜這段珍貴的旅程。
Thumbnail
我真的就只喜歡看別人的生活日常,看一座城市為觀光做的努力以及行銷自己城市的方式,什麼夜景、海景、網美打卡處、拍膠囊車哪裡最美的點、要去哪裡吃什麼、一定要吃到買到看到什麼⋯⋯呃!你們瘋了嗎?我才不要把時間花在那些擺拍、排隊,或是吃個飯都不能吃熱的、喝個飲料冰都融了還沒拍完的行為上。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本次徵件展「離焦出走」圓滿結束,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以李侑鋌的作品〈林徑〉為主題,展現了焦點與逃離的深層意義。透過道路反射鏡,作品呼應了逃避城市注視的渴望。本次展覽鼓勵觀眾思考「離焦」與「出走」,讓攝影以新角度進入我們的視野。
Thumbnail
在《激讚網紅》第四集的平面照片攝影比賽中,參賽網紅們以創作獨特照片為目標。八個拍攝場景,兩人一組的合作模式,讓比賽充滿創意與挑戰。這場比賽更特別的是,評審透過眼球追蹤技術評價每張照片的吸引力,讓我們思考注意力的重要性。在社群時代,如何讓目光停留是成功的關鍵,這集值得大家關注!
Thumbnail
探討自助遊在歐洲的體驗,包括巴塞隆納和里斯本的旅行經歷,以及作者對旅行的觀感和感受。
旅途中的我的相機記錄了每個值得紀念的時刻,讓我在回味時更加珍惜。街拍雖然困難,但我堅持以尊重為前提,記錄著旅途中的美好景色。旅程結束後,雖然身體不適,但回顧照片時,還是湧現了離愁別緒,讓我更加珍惜這段珍貴的旅程。
Thumbnail
我真的就只喜歡看別人的生活日常,看一座城市為觀光做的努力以及行銷自己城市的方式,什麼夜景、海景、網美打卡處、拍膠囊車哪裡最美的點、要去哪裡吃什麼、一定要吃到買到看到什麼⋯⋯呃!你們瘋了嗎?我才不要把時間花在那些擺拍、排隊,或是吃個飯都不能吃熱的、喝個飲料冰都融了還沒拍完的行為上。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