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如何與「中國」劃上等號(下):一個多重涵義的政治詞彙,歷 史上日本與越南皆曾自稱「中國」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本文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1/14/2024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7413


「中國」的概念出自儒家的天下觀

周人自稱「有夏」或「時夏」,周王室分封建立的諸侯國,稱為「諸夏」,儒家之天下觀認為天下是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周天子之王畿居天下之中心,是為「中國」。儒家天下觀的核心概念是「天子居中國,受天命,治天下」如董仲舒(西元前179年-前104年)在其「春秋繁露」中言:「傳曰: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中國(天子直接統治的王畿)及諸夏,為詩書禮義之邦,居天下之中央;蠻夷戎狄如同禽獸,居於四方邊遠之處。

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經典,以孔子所作之春秋為代表,皆強調必須嚴明「夷夏之辨」、「內諸夏而外夷狄」、「尊諸夏而卑夷狄」。

春秋戰國時期之儒者依託商朝(實為自創?)的五服制(服:服事),將王畿以外的地區按其與王朝的血緣關係及親疏遠近以層狀劃分區域,最能表現華夏之天下中國觀。

《國語》及《尚書》說明五服制

《國語》:「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尚書》則明確其範圍,從王都向外圍每五百里為一服,依序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第一圈「甸服」是天子直轄地區;圍繞甸服之第二圈「侯服」,是與周天子血緣關係最親近之同姓諸侯國;第三圈「綏服」,是異姓諸侯國(周室之母族、妻族等);第四圈「要服」,是異族諸侯國,(如秦國、楚國);最外圍「荒服」,則是蠻夷戎狄。

raw-image

圖:中文百科 - 華夷之辨


這種一服圍繞一服,每服相距五百里的畿服制,可說是古代儒者理想化的空談,不僅不符實際情況,實務上也不可行。這些儒者擅長政治哲學之論理,但似乎較欠缺自然地理方面的常識。

解釋《春秋》的三傳之一《公羊傳》言:「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內為接納、團結,外是擯斥之意。「這種親疏內外的劃分法,是一種強調部族的血緣主義。而從周代以降,夷、戎、蠻、狄等名稱帶有文化低賤的意味來看,此種貶低對方,強調我族的文化高於他族的心態,正是典型的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註13】而部族血緣主義且優先於我族中心主義,華夏的天下中國觀可說是一種更為狹隘的民族主義。

先秦之儒者應該不知,與其同時期,當諸夏列國正忙於彼此合縱連橫,交相征伐之際,被華夏貶為文化低賤的戎狄之一的波斯人,已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西元前550年-前330年),或直稱為「波斯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東起印度河平原,西至巴爾幹半島的色雷斯,西南至埃及和利比亞,佔地約875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萬,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44.5%,疆域面積與世界人口佔比甚至超越後來的羅馬帝國【註14】

帝國建立20個行省,統一貨幣和度量衡、鑄造金幣、統一官方語言、採取多元文化政策、修築道路和建構郵政設施,促進商業和貿易、建立官僚行政體系以及龐大的專業軍隊。阿契美尼德帝國之成功偉大,激發後來的帝國模仿,採用類似的體系。或許秦始皇就是其中之一 ?

以今觀之,當時的華夏與波斯的王畿,何者足稱「天下之中心」,應該是不言自明吧!

「中國」是一個多重涵義的政治詞彙

「中國」之涵義原本僅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王畿),如《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毛傳」解釋:「中國,京師也。四方,諸夏也。」

然而同一時期的儒者又有將此概念擴展為包含了諸夏列國全境。如《詩經.小雅.六月》毛〈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左傳》成公七年:「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這種視全國境皆為中國之概念,最為後世中原各朝代所樂用。

戰國時期,因周王室式微,各國各自稱王,交相征伐。為增加自身的正統性與權威,遂自稱為「夏」或「中國」,將敵對的一方貶低為夷狄【註15】。如成書於韓的《左傳》,便將齊國排除在「諸夏」或「中國」之外;成書於齊的《公羊傳》所指涉的中國,只限宋、周、齊、魯;魯人所著之《穀梁傳》中,晉國因為聯合被視為夷狄的楚國伐鮮虞,本為白狄的鮮虞竟被其視為中國,晉反倒成為狄。

《穀梁傳.昭公十二年》:「楚子伐徐。晉伐鮮虞。其曰晉,狄之也。其狄之,何也?不正其與夷狄交伐中國,故狄稱之也。」【註16】此時,「中國」一詞又成為各國為了取得正統性及民族優越性的制高點,貶低敵對方,而加以利用的政治詞彙。

日本與越南皆曾自稱「中國」

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朝鮮,日本及越南皆深受儒學影響,但各國並非照單全收儒家的價值理念,而是經過新的詮釋及調整,以適用於本國的文化風土以及社會政治特性。如16世紀朝鮮朱子學大師李退溪之《朱子節要》(成書於1556 年)所言:「況今生於海東數百載之後,又安可蘄(同祈)見於彼,而不為之稍加損約,以為用工之地」。

至於「以華夏為天下中心」、「尊諸夏而卑夷狄」等概念,日本與越南自有其獨立的中心思想。日本江戶時期儒者伊藤仁齋(1627-1705)批駁「華夷之辨」云:「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蓋聖人之心,即天地之心,遍覆包涵無所不容,善其善而惡其惡,何有於華夷之辨。後之說《春秋》者,甚嚴華夷之辨,大失聖人之旨矣。」【註17】,此段話前四句「 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並非孔子所言,而是出自漢朝韓愈(《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一一《原道》)的註解。伊藤仁齋駁斥此言為歧視,大失天地之心、聖人之道。

日本與越南不以中華為天下之中心,認為中華早已非華夏,中原在很早以前即已淪為接續不斷的夷狄統治。此觀點並非無理,因為自漢朝滅後,定都於洛陽的最後一個漢族政權「西晉」(266-316年)為南匈奴人建立的國家「前趙」滅亡後,中原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其中的北魏 (386-534年)-西魏-東魏-北齊-北周,以及隋(581-619年)、唐(618-907年),皆為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國家,日學者杉山正明及森安孝夫稱此為「拓跋國家」時期;而接續唐帝國之後的五代十國,以及宋帝國(960-1279年),又幾乎都是突厥語系的沙陀人建立的政權【註18】;其後的大帝國:大元、大清,又是蒙古人、女真人等夷狄所立。

而未曾被夷狄統治的日本與越南,認為本國才是繼承了儒家之正統,始終保持禮樂仁義之邦於不斷,本國才是天下之中心,在史書中常見其自稱「中國」及「華夏」:

日本

續日本紀/卷第一:「秋七月辛未 ~~ 夜久、菴美、度感(以上為琉球諸島)等人。從朝宰而來貢方物。授位賜物各有差。其度感嶋(同島)通中國於是始矣。」

續日本紀/卷第九:太政官奏曰:「是以,聖王立制,亦務實邊者,蓋以安中國也。」

日本書紀/卷第十四:「七年(中略)思欲求援而入新羅。於時。新羅不事中國。」;「八年, 自天皇即位至於是歳。新羅國背誕。苞苴不入。於今八年。而大懼中國之心。(略)」

越南

越南在其史書中從未以「中國」稱呼過中華,而是以「北朝」、「北國」 稱中華;或以「宋帝」、「漢帝」、「明帝」稱之;或書為「元 國」、「清」等,而以「中國」自稱,與中華「各帝其國」。陳朝裕宗 (在位1341-1369)曰:「先朝立國,自有法度,不遵宋制,蓋以南北各帝其國,不相襲也。」《大越史記》編纂條例曰:「北朝歷代主皆書帝,以與我各帝一方也。」【註19】越南甚至稱宋人為「宋韃」、元人為「胡虜」【註29】

《大越史記》記載:

宋熙寧十年(1077年)載: 「三月,又大舉伐宋欽、廉州,聲言宋行清苗役法,殘害中國民, 興師問之,欲相救也。」欽、廉二州(位於今廣西)已為宋有,越南稱居此地之越南人為「中國民」。

元軍入侵越南時,抗元名將興道王陳國峻(?- 1300),傳檄諸將曰:「汝等坐視主辱,曾不為憂,身嘗國恥,曾不為愧,為中國之將 ,侍立夷酋,而無忿心!」其中「中國」指越南,夷酋指元將。

1427年越南與明朝戰爭,黎太祖諭天下曰:「賊在中國,民猶未定,於汝安乎?」,自稱中國,稱明軍為賊。

1687年,「旨准外國人不得雜居華夏。」


「China」之譯名由「支那」改為「中國」,是國家公權力之干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對日本實施軍事佔領,駐日盟軍總司令部,日人簡稱為GHQ (General Headquarter),對日本政府掌握絕對之主導權(現今的日本憲法是由其制定)。1946年,GHQ接受中華民國軍事代表團之請求,下令日本政府禁止媒體使用「支那」一詞。

1946年6月6日,日本外務省發佈〈關於迴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支那ノ呼称ヲ避ケルコトニ関スル件)要求各新聞出版單位避免使用「支那」,稱:「往昔通常使用『支那』二字作為中華民國之國名,今日應改用「中國」等稱號。查『支那』之稱素為中華民國所極度厭惡者。鑒於戰後該國代表曾多次正式及非正式要求停止使用該詞,故今後不必細問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該國所憎惡之名稱。」【註21】公文中所說: 「故今後不必細問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該國所憎惡之名稱。」面對軍事佔領方的行政命令,有口難辯,只能接受,戰敗國之無奈,表露無遺。

由美國主導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又有何人通曉東亞之歷史,遑論瞭解「支那」一詞之由來?禁止使用「支那」,本質上猶如禁止使用「China」一般的無理。

此後「支那」一詞完全從日本政府的公文、教科書及報刊雜誌中消失,「支那」被改寫成為「中國」 。日本如此,韓國及越南亦復如是。「支那」一詞即不再出現於漢字文化圈的國家,改由「中國」取代之。


China 如何與「中國」劃上等號(上):

https://vocus.cc/new-editor/65a61c62fd89780001094f27

註釋

[13] 陳健文(2006) 〈先秦至兩漢胡人意象的形成與變遷〉

[14] Wiki: 最大帝國列表

[15] 高津純也〈先秦時代の「諸夏」と「夷狄」〉

[16] 陳健文(2006) 〈先秦至兩漢胡人意象的形成與變遷〉

[17] 伊藤仁齋《論語古義》- 黃俊傑〈東亞儒學如何可能?〉2004年

[18] 唐帝國於西元907年滅亡,先後在華北建立政權的「 五代 」,除了後梁為 黃巢舊將朱全忠所建立,其後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十國中的北 漢之建國者, 皆是出身於突厥語系沙陀部建立的軍事集團 。大宋帝國的建立者趙匡胤及趙光義兄弟也是出身於此沙陀軍事集團。日本研究內亞史學者森安孝夫稱其為「 沙陀系王朝 」。張雅婷譯,森安孝夫著《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19] 張崑將 〈越南「史臣」與「使臣」對「中國」意識的分歧比較〉

[20] 平兆龍 〈越南史籍中華僑華人的稱謂與界定〉(2021)

[21] 国立公文書館:日本外務省文合第三五七號《支那ノ呼称ヲ避ケルコトニ関スル件》。日本外務省以總務局長岡崎勝男之名向東京各大報社發出公文。該文件抄送樞密院及其他各公部門。




    2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Intends to Deregister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Intends to Deregister and Terminate Its Reporting Obligations Under the U.S.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avatar
    EQS Newswire
    2023-12-11
    China is a leading force for world peaceChina is a leading force for world peace Recently, US President Joseph Biden called on G7 leaders to oppose Chinese "aggression". Mike Turner, the Re
    Thumbnail
    avatar
    Birdie May
    2023-09-09
    China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building clean, beautPhoto shows the China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Baseline Observatory on the top of Waliguan Mountain, northwest China's Qinghai province. (Photo from Ch
    Thumbnail
    avatar
    Canadian Red Leaf Farms
    2023-08-09
    China 的古漢譯之一「支那」有歧視的意思嗎?若是參考古代字書《說文解字》對於漢字「篆」的音韻記載「持兖切」(按反切式發音來唸,也就是「持兖」兩字唸若 China 的 Chin 之發音方式),也許採用這個純粹音韻式的表達來轉譯 China 一名為「持兖地」或「持兖邑」,可能會是比較中性、同時又能擺脫歧視與否之爭議的措詞之一。……
    Thumbnail
    avatar
    羅聖爾
    2021-11-17
    China 鳴沙山 - 大陸旅行基本生存技能 Vol.1 逃票先前在廣播公司擔任特派主持人時,常有聽眾問我: 「Chester,你旅行這麼多地方,應該花不少錢吧?有沒有省錢又能參觀到景區的方式!!」 (READ MORE)
    Thumbnail
    avatar
    倆倆:那一年,我在世界遇見的兩人旅行事
    2021-07-12
    china 與「瓷」的轉換密碼......代表「瓷」的 china 和作爲地理或專有名詞的 China ㄧ字,兩者可能是無關的。China 可能是起源自「岐邑」或「秦邑」、「秦國」、「秦地」、......等,若要避免混淆,也許可以參考前述的橋接式,將 china 改回還沒有省寫ㄧ個 i 時的組合 chiina。......
    Thumbnail
    avatar
    羅聖爾
    2019-05-03
    China Canton Fair 2014 2014/4/24–27, 2014/4/14–15 http://www.cantonfair.org.cn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biggest supplier fair in China, for To
    Thumbnail
    avatar
    LaFenice
    2019-04-03
    China Won. 典範移轉前,回首時代雜誌亞洲版用「中國贏了」做標題,宣示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的時代即將來臨 在過往20年,全世界用各式各樣的預言看衰中國,中國卻用自己的方式,在世界舞台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美國如何走下神壇?中國如何站到舞台中央? 這一刻,我想用共產黨的語言表示:我們來「總結一下…」
    Thumbnail
    avatar
    Edward's 心情超市
    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