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點時間,重新再看"投資最重要的事"這本書。
想先說的是,我兩年多前看過這本書的前面一小部分,覺得超好,看得當時就對很多觀點心有戚戚焉,但是後來因為家裡的事停了兩年沒有時間看書。
這幾天再拿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翻到我之前看時印象深刻也很認同的一個觀點-因為跟我想的一樣(有點臭美),於是很想分享一下給讀者,同時也推薦一下這本書(雖然我還沒有看完)。
裡面我印象很深也心有戚戚焉的一段,講的是投資思考必須與眾不同,必須有"第二層思考"。他所謂的第二層思考是甚麼呢? 摘一段他的文字讓大家理解:
記得我兩年前看到這一段時驚為天人心有戚戚焉。
想到我自己的經歷。
記得我在某篇說過有些股票在某些時候會成為資金的避風港,雖然其實我盡量避免在我的文章中講到個股,但這邊我想用這支股票來說說為何我當初對霍華馬克思提到的第二層思考心有戚戚焉的原因。
十幾二十年前我待過遊戲產業,那個產業很封閉,似乎轉來轉去就那些人(或者應該說那些做遊戲產業的人就是在國內那幾家大廠轉來轉去,智冠、橘子、華義,然後也不會去其他產業),然後產業裡面的人都彼此似乎也算熟悉,對其他家在做甚麼也算熟悉。不過那時我某次因為談合作的關係,遇到一家大家反而比較少接觸的公司-鈊象,他當時還是以做賭博機台為主的,甚麼"明星三缺一"這種線上遊戲是後話了。為何提到他,我只印象那時跟我們談合作的那個人,突然提到要談要快決定因為過一陣子他們公司要"放暑假了",問了之後才知道鈊象每年七八月會先發全公司一筆獎金,然後就全公司放個10幾20天暑假,還提到在更早之前,該公司創始期賺的超多,那時代的元老每次放暑假錢要領獎金還得拿個布袋去裝才行。
那時我聽到大驚(心想這麼好的公司有沒有缺這樣:P)。
好了,這跟第二層思考有甚麼關係。
是這樣的,其實鈊象一直是在我的自選名單中的,航海王時代我身邊的人也因著我的推薦也靠他賺了一筆(雖然他那年的分紅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小氣),原因就是上述的放暑假事件讓我對他印象深刻,然後在我離開遊戲產業後持續的觀察他,這家公司是上櫃公司的績優股,然後不管他怎麼往下跌,最後都會再站起來然後還會持續創新高,在這十幾二十年間,每次有人跟我講到股票,即使在我沒有買股票的那些年,我也總是推薦他們買鈊象就對了,不同的是,以前我總是跟它們說只要鈊象掉到200元以下,你不管怎樣都要買進,但是從航海王那一年開始,我想他不會再有200元的價格了,航海王過後的一年,我又跟人家推薦他,人家問我多少,我說400以下你都可以買(原因是他在前一年增資一大半,所以我認為應該打折減半到400),那時在400上下,你可以去查查現在多少錢?
其幾篇文章我提到有些股票是資金的避風港,其實說的就是鈊象。而我說在此篇文章提到他,原因就是因為在過去,因為我對鈊象的信心,在某次我持有他的時候,那時記得前一天晚上看到一個全球股市重大利空的新聞,然後美股一開盤也大跌了,於是那天睡覺前,我在盤算著明天我手上的持股我想怎麼操作,但那時我想到鈊象時,我的想法是:其他股可能都會因為這重大利空跌,但是鈊象不會,反而會漲,一是因為他很穩定獲利也沒問題,二是當其他股票都跌時,鈊象反而是很好的資金避風港,他還沒漲到應有的股價而且遊戲股比較不受當時那一波的利空影響(我忘記那一波利空是甚麼引起的,現在猜想是半導體或電子利空之類的我才會這樣判斷),所以她反而會是資金避風港反而會漲,然後隔天在一片綠之下,他果然是極少數紅色的股票。
這也是我在看到本書第二層思考時心有戚戚焉的緣故。
我一直在我的文章說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股市中(或人生中也是)有獨立思考可以讓你辨別資訊是不是該/可參考,但再加上第二層思考(或者我會說是"進一步思考"),才比較好做出好的投資策略。
當然,也不是會第二層思考就會戰無不克。
其實對我來說,因為投資股市而去了解政經趨勢,或其他諸如其他人(股民)可能會是甚麼反應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基本上我可以說投資是我的興趣,而因為投資很自然的會去關注世界的局勢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有太多因素可以影響股市大盤漲跌、影響個股漲跌。而因為這麼多的不確定性造成的不可捉摸,對我這種人來說,真的是充滿了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