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或投機股票概略有兩種評估方向,其中之一是以企業價值與營運績效為主,另一種是以市場動能為主,前者是以基本面為評估依據,後者偏向於技術分析、資金層面的評估,兩種角度的評估可能出現不同的判斷,但未必是哪一種方法有錯誤,而是時間觀點不同,但在新聞裡經常混淆各項不同的判斷因素,按股價表現見漲說漲、見跌說跌,這是在追逐股價,結果常會是追高殺低,使得新聞名嘴或雜誌封面經常成為反指標。
投資風險的來源不一定是外在環境有什麼意外變化,而是投資人自身的評估判斷不合宜,追逐股價就是常見的一種由投資人自己所造成的風險,評估判斷股市必需先關掉新聞的噪音,想清楚是以什麼角度當決策依據,例如這幾天的上漲出現許多追逐股價而看好前景的新聞,不過如果是依據基本面的評估,整體本益比仍然偏高,外銷訂單還負成長,從選舉到台積電法說期間,基本面的情況並未出現大幅改變,若是關掉新聞的噪音而由基本面評估的思考角度,股市的風險仍舊偏高、機會還是在於個股的表現,差別是資金動能增強,但資金動能是否能擴散到更多族群股票表現,還有待觀察,暫時不必因市場氣氛而追逐波動。
市場氣氛轉變時就會出現許多替股價說故事的新聞,市場氣氛轉變的本質是資金動能改變,資金來得快也會走得快,有時候在技術面爆出大成交量之後就無力續漲,但新聞還會繼續說著樂觀的故事,而樂觀的新聞成為散戶腳麻不願退場的理由,資金動能推動的行情,判斷依據就該以成交量為主,當成交量無法持續擴增時就是行情的危險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