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慣性的使用某些指標來預測股市的漲跌,例如KD或是景氣對策訊號,但股價本身是投資人對未來的投票機,視為景氣的超級領先指標,從此觀點,似乎沒有領先股價的指標來進行預測,基於此,本篇文章想換一種思維,用股價來確認現在的景氣位階,如此便能了解未來1-2年的經濟週期。
附圖範例是2021年至今台積電逐年的回報率,像台積電這種成長股的回報來源主要由2部份組成,分別是淨利潤(EPS)和估值(PER),所謂淨利潤是台積電真實的獲利部分,而估值是市場投資人對台積電未來的評價,就類似我前幾天所寫的三國志電玩的例子,孫策託付周瑜後的東吳。我來簡單解釋一下附圖,2022年台積電股價跌了39%,事實上EPS還是持續成長的,大約成長了16%,但市場對台積電的負評-54%(估值;PER)賣低了台積電的股價,由此可知,市場投資人在2022年即便台積電還是賺錢的時期,看淡它未來的業績。
我不是很精確的劃分,我把半導體設備支出金額成長(SSI)依據GEE模型的結論方便分成了:2021年高點震盪、2022年下降、2023年谷底U轉、2024年上行4個趨勢形成一個完整循環。在先前探討GEE的哪幾篇文章當中,我們結論:買點在U轉處(例如2023年),賣點在震盪尾聲(例如2021年)。
要如何應用該圖的訊息?依照週期循環,2025年將會回到2021年的型態,也就是股價由淨利EPS所驅使,市場擔憂的評價拉低的股價,有留意美股財報的同學可以發現,明明微軟的財報獲利不差,當天股價卻還是下跌,這就是典型獲利驅使股價上漲,但估值卻拉低了股價的上漲,所以,此時我們仔細的觀察未來台積電的財報發布,看看獲利有無成長?也要看看財報公告後股價的表現,若是財報一般而股價上漲,這是個典型2024年的型態,表示週期還停留在2024年的估值驅使股價的類型,但如果財報都呈現了公司賺錢,但股價依然不理想,我們就要有所警惕,是否已經進入了下一個週期的位階,也就是類似2021年的情況。
剛好上週五台積電公告了營收,藉此我算了一下近3個月的本益比PER成長約14%,而EPS成長相比之下較少,如此還是2024年的型態,尚未到達SSI的高點震盪賣出階段,所以我們還是維持原來看法,短期之內還不到下跌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