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龍欽巴尊者談上師功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修學密宗、密乘的人一定要守十四條戒律。修密乘會不會成就,就看這十四條有沒有違犯,守得有沒有精嚴,或者如果有違犯是不是有懺悔還復清淨,相當的重要。

「對上師身、口、意的不恭敬。」這是第一條,為什麼是第一條呢?

「金剛上師」就是你的密宗上師。「上師」這兩個字,又叫「靈性的導師」,你的心靈、你的靈性的導師,要來攝受、引導你的靈性達到證悟解脫,乃至成就無上佛道的導師,所以非常重要。

在密宗稱為「嚴厲的對境」,在續部有許多教證的依據。全知無垢光尊者在《獅子妙力圓滿續》裡面有講到,其他的罪業通過懺悔有清淨的機會,而上師是一切壇城的主尊,所以如果毀謗了上師,這種罪業無法得以清淨。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7會員
2.6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
為什麼這個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那有很多原因。 第一個原因最多:「假的、虛張聲勢。」 有這一方面問題的法師,喜歡藉用神聖的名說自己是 蓮花生大士再來,文殊菩薩再來, 觀世音菩薩的真實化身等,連鬼神都有。
「離間語」:是用言語挑撥人與人之間的和睦關係。《勸發勝心經》云:「何處有諍及戲論,遠離百由旬為佳,何處若有諸煩惱,頃刻亦莫留住此。」現今大多數的人都是信口雌黃、搬弄是非,為了一己之私,四處搜集八卦,東家長、西家短,在家人之間、鄰里內,甚至是在寺廟等清淨處...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
為什麼這個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那有很多原因。 第一個原因最多:「假的、虛張聲勢。」 有這一方面問題的法師,喜歡藉用神聖的名說自己是 蓮花生大士再來,文殊菩薩再來, 觀世音菩薩的真實化身等,連鬼神都有。
「離間語」:是用言語挑撥人與人之間的和睦關係。《勸發勝心經》云:「何處有諍及戲論,遠離百由旬為佳,何處若有諸煩惱,頃刻亦莫留住此。」現今大多數的人都是信口雌黃、搬弄是非,為了一己之私,四處搜集八卦,東家長、西家短,在家人之間、鄰里內,甚至是在寺廟等清淨處...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像墮胎的「水兒」肯定就跟著你。有一個小朋友看得到鬼。有的小朋友看的是幻象,這個小朋友真的看到。他到家都看得到很多無形的小朋友,從地底浮出來,跑來跑去。他看的都是他們家這些長輩墮胎的水兒,統統都在家裡。那可不是同樂會,因為他們的長相就不是同樂會。
Thumbnail
國王向佛陀頂禮跪拜,恭敬地說:「母后長年臥病,看遍了全國名醫,祈求神靈都沒有效果。今日特別殺生祭拜,希望天地山神、日月星宿為母后祈福,希望他早日脫離病苦。」佛陀告訴國王:「人想要得到穀物,就要耕田播種;想得富貴,就要力行布施;想要長壽,就應該心存慈悲,要戒殺護生;想得智慧,應該努力地學習。
Thumbnail
觀音山 光明燈祈福‧點亮心光明。慈悲 龍德上師:佛前點燈,親子關係更融洽。為人父母對待子女,對待老大、老二,甚至還有老三、老四,有的時候自覺,自己的心是很公平的。有的父母還很怕人家說自己偏心,覺得對待小孩一視同仁,心都很公正。
Thumbnail
有的時候大家是冤冤相報而來的,父母、子女也不例外。子女常常跟父母有冤欠,報仇、報怨的時候是在父母剛結婚的時候,生小孩一直找父母親的麻煩;有的小孩是少年的時候,一直找父母的麻煩,跟人同居、墮胎、飆車、吸毒、私奔,讓父母傷透心;有的是青年的時候、老年的時候。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20240706 < 上師總說 - 永遠的北極星 > 現場與線上課程 密教弟子,都知道「四皈依」。 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為什麼「上師」排在第一順位?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過去在印度、藏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資訊不通。 有關
Thumbnail
母親節要到了!五月第二個禮拜天。母親健在的人(你有福母親健在),無論你跟她的關係如何、住得遠近、有沒有話講,應該用各種方法表示你的關懷、感念。如果跟母親或其他的親眷關係不好,想念經迴向給她,這也分成消極跟積極的。念經迴向給她,是感念她、迴向給她。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像墮胎的「水兒」肯定就跟著你。有一個小朋友看得到鬼。有的小朋友看的是幻象,這個小朋友真的看到。他到家都看得到很多無形的小朋友,從地底浮出來,跑來跑去。他看的都是他們家這些長輩墮胎的水兒,統統都在家裡。那可不是同樂會,因為他們的長相就不是同樂會。
Thumbnail
國王向佛陀頂禮跪拜,恭敬地說:「母后長年臥病,看遍了全國名醫,祈求神靈都沒有效果。今日特別殺生祭拜,希望天地山神、日月星宿為母后祈福,希望他早日脫離病苦。」佛陀告訴國王:「人想要得到穀物,就要耕田播種;想得富貴,就要力行布施;想要長壽,就應該心存慈悲,要戒殺護生;想得智慧,應該努力地學習。
Thumbnail
觀音山 光明燈祈福‧點亮心光明。慈悲 龍德上師:佛前點燈,親子關係更融洽。為人父母對待子女,對待老大、老二,甚至還有老三、老四,有的時候自覺,自己的心是很公平的。有的父母還很怕人家說自己偏心,覺得對待小孩一視同仁,心都很公正。
Thumbnail
有的時候大家是冤冤相報而來的,父母、子女也不例外。子女常常跟父母有冤欠,報仇、報怨的時候是在父母剛結婚的時候,生小孩一直找父母親的麻煩;有的小孩是少年的時候,一直找父母的麻煩,跟人同居、墮胎、飆車、吸毒、私奔,讓父母傷透心;有的是青年的時候、老年的時候。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20240706 < 上師總說 - 永遠的北極星 > 現場與線上課程 密教弟子,都知道「四皈依」。 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為什麼「上師」排在第一順位?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過去在印度、藏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資訊不通。 有關
Thumbnail
母親節要到了!五月第二個禮拜天。母親健在的人(你有福母親健在),無論你跟她的關係如何、住得遠近、有沒有話講,應該用各種方法表示你的關懷、感念。如果跟母親或其他的親眷關係不好,想念經迴向給她,這也分成消極跟積極的。念經迴向給她,是感念她、迴向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