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正確跟隨上師的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師的教言才是真正的印記,像真正的印記,要印在心上,要記得永不或忘。因為上師如果是三寶總集,三寶給你的教言就是跟你最有緣,也最契機的教誡,當然要烙印在自己的相續中。

你如果破了這個如同印記一般的教言,然後「生金剛地獄」,當然就墮在金剛地獄中了。

續中云:「雖不具功德,依止上師後,若人捨彼師,則謗諸上師,亦謗三世佛,彼過不可言。」

你皈依的上師,不是非常有名的大成就者,可能也不是非常有名的宗教領袖,沒有特殊的功德;或你的上師可能口才沒有你好;可能你讀經典讀得比上師快,比上師還要順;或者你的上師顯現出來,好像比較沒有特別顯現的功德,比較平凡一點。

但是依止他以後,奉他為你的上師之後。「若人捨彼師,則謗諸上師。」你就開始捨棄了對上師的三昧耶戒,或者離棄他、背離他,這樣的罪過就好像在毀謗一切的具德上師一樣,也毀謗了十方三世諸佛。

「彼過不可言。」這樣的過失是非常深重的。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9會員
2.9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藏傳佛教,藏曆的一月一號到一月十五號是殊勝的「神變節」。很多的佛教經論都有提到「神變月」的功德。 神變月的期間,做任何一件善事或者是利他的善行,都比平常做相同的善事所獲得的功德增長十億倍。 所以,修行人或者覺得自己福氣很薄、業障很重,或者想要修積福德的人,要把握這段期間好好地懺悔業障。
憶念持誦佛號,一直到證得佛果以前,都不會再投生為貧窮下劣、具有五漏的女人之身。有些人說,我夢到我過去生有學佛,但為什麼我今生會有很多的疾病、違緣痛苦、經濟不好的時候呢?為什麼這一世,我又投生成為女人之身呢? 那就是因為,過去雖然有念佛,但不認真修持或是一邊造業。有很多精神疾患的人,過去曾經謗法、捨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 此部教法名為《心匙》意即是一部擷取生命實相精華之法,可以滋養心靈,安定躁動不安的心,此生得安樂,同時令我們趣向解脫輪迴,乃至成佛之道。 慈悲 龍德嚴淨
《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中記載,爾時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如來常以幾種神變調伏眾生?」有一個商主天子問佛陀,佛常以幾種神變、幾種神變的方法,來調伏眾生?佛回答天子說:「我以三種神變調伏眾生,一者說法,二者教誡,三者神通。」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座下神通第一,可以瞬行千里,一個腳拇趾的力量,便足以搖撼尊勝天宮,可是當業力現前時,竟被裸形外道打得粉身碎骨。曾經,有一對婆羅門夫婦的兒子娶了媳婦,媳婦時常挑撥丈夫,使得兒子對自己的父母異常的冷淡。有一次,這兒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坐在一起,當下非常生氣地口出惡言說:「真該將你們粉身碎骨。
動機是不想浪費食物,但烹調的時候會跟動物結下緣。除非這時候的情境是真的有人快要餓死了,旁邊剛好一隻羊也死了。為了要救人活過來,你動念頭:「我要救命。」藉羊的腿來煮東西,把他餵活、救活了再說。如果有這一類的情節在其中,要救人命、要利益有情,狀況很緊急,我覺得就算有罪業、有過失也是很小。
藏傳佛教,藏曆的一月一號到一月十五號是殊勝的「神變節」。很多的佛教經論都有提到「神變月」的功德。 神變月的期間,做任何一件善事或者是利他的善行,都比平常做相同的善事所獲得的功德增長十億倍。 所以,修行人或者覺得自己福氣很薄、業障很重,或者想要修積福德的人,要把握這段期間好好地懺悔業障。
憶念持誦佛號,一直到證得佛果以前,都不會再投生為貧窮下劣、具有五漏的女人之身。有些人說,我夢到我過去生有學佛,但為什麼我今生會有很多的疾病、違緣痛苦、經濟不好的時候呢?為什麼這一世,我又投生成為女人之身呢? 那就是因為,過去雖然有念佛,但不認真修持或是一邊造業。有很多精神疾患的人,過去曾經謗法、捨
《心匙》亦稱醒世無常歌,勸人念死無常,即時起修佛法之訣。「匙」是一種食器,可以將食物置於其上,再放入口中食用,以此達到長養色身,令身體充滿活力。 此部教法名為《心匙》意即是一部擷取生命實相精華之法,可以滋養心靈,安定躁動不安的心,此生得安樂,同時令我們趣向解脫輪迴,乃至成佛之道。 慈悲 龍德嚴淨
《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中記載,爾時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如來常以幾種神變調伏眾生?」有一個商主天子問佛陀,佛常以幾種神變、幾種神變的方法,來調伏眾生?佛回答天子說:「我以三種神變調伏眾生,一者說法,二者教誡,三者神通。」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座下神通第一,可以瞬行千里,一個腳拇趾的力量,便足以搖撼尊勝天宮,可是當業力現前時,竟被裸形外道打得粉身碎骨。曾經,有一對婆羅門夫婦的兒子娶了媳婦,媳婦時常挑撥丈夫,使得兒子對自己的父母異常的冷淡。有一次,這兒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坐在一起,當下非常生氣地口出惡言說:「真該將你們粉身碎骨。
動機是不想浪費食物,但烹調的時候會跟動物結下緣。除非這時候的情境是真的有人快要餓死了,旁邊剛好一隻羊也死了。為了要救人活過來,你動念頭:「我要救命。」藉羊的腿來煮東西,把他餵活、救活了再說。如果有這一類的情節在其中,要救人命、要利益有情,狀況很緊急,我覺得就算有罪業、有過失也是很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佛陀三種神變,第一種「說法神變」,佛陀以說法的事業來度化眾生,令眾生行持上、中、下品的善業,斷除所有上、中、下品的不善業。眾生一念,如來悉知而應機為之說法,這是無礙大智的「說法神變」,真正的佛陀說法。眾生他起心動念,心裡有什麼問題,如來就知道了。
Thumbnail
現在是末法,很多顯、密的法師傳戒、傳皈依有他的目的性,可能是吸納徒眾希望人多一點。比如,今天是一個運動會,操場、運動場有三千人,他跟運動會的主辦人講:「我是某某上師,今天給我十分鐘跟大家講講話。」主辦人說:「好啊!某某上師要來給大家祝福一下,給你十分鐘演講。」
Thumbnail
凡夫俗子能力很淺薄,常常把「幫忙上師」、「幫忙三寶」、「幫忙道場」掛在嘴邊,會有不好的暗示和導引。實在我們幫忙 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大黑天、財寶天王什麼事?給祂什麼,祂都有!而且,祂都可以不要,都不想要。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士當初要出家修行的時候,祂的父親很迷惘:「這個獨生子,一輩子行善求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可是在這三業裏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20240706 < 上師總說 - 永遠的北極星 > 現場與線上課程 密教弟子,都知道「四皈依」。 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為什麼「上師」排在第一順位?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過去在印度、藏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資訊不通。 有關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這一位很恭喜你,憂鬱症、躁鬱症都好了。你說:「還有殘餘,常常起負面等那一些。」這就是要修行,要修好心,修行不要修到僵化。比如修放生,「我要戒殺護生。今天要出放生的錢,我捐一千元希望這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能離苦得樂。」把這一份祝福透過一千元的布施,一直到真的生靈都解脫,而且得到佛法的利益為止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佛陀三種神變,第一種「說法神變」,佛陀以說法的事業來度化眾生,令眾生行持上、中、下品的善業,斷除所有上、中、下品的不善業。眾生一念,如來悉知而應機為之說法,這是無礙大智的「說法神變」,真正的佛陀說法。眾生他起心動念,心裡有什麼問題,如來就知道了。
Thumbnail
現在是末法,很多顯、密的法師傳戒、傳皈依有他的目的性,可能是吸納徒眾希望人多一點。比如,今天是一個運動會,操場、運動場有三千人,他跟運動會的主辦人講:「我是某某上師,今天給我十分鐘跟大家講講話。」主辦人說:「好啊!某某上師要來給大家祝福一下,給你十分鐘演講。」
Thumbnail
凡夫俗子能力很淺薄,常常把「幫忙上師」、「幫忙三寶」、「幫忙道場」掛在嘴邊,會有不好的暗示和導引。實在我們幫忙 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大黑天、財寶天王什麼事?給祂什麼,祂都有!而且,祂都可以不要,都不想要。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士當初要出家修行的時候,祂的父親很迷惘:「這個獨生子,一輩子行善求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可是在這三業裏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20240706 < 上師總說 - 永遠的北極星 > 現場與線上課程 密教弟子,都知道「四皈依」。 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為什麼「上師」排在第一順位?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過去在印度、藏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資訊不通。 有關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這一位很恭喜你,憂鬱症、躁鬱症都好了。你說:「還有殘餘,常常起負面等那一些。」這就是要修行,要修好心,修行不要修到僵化。比如修放生,「我要戒殺護生。今天要出放生的錢,我捐一千元希望這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能離苦得樂。」把這一份祝福透過一千元的布施,一直到真的生靈都解脫,而且得到佛法的利益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