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分享|每個女性都有活出自我的權力 《她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將劇情和人物刻畫得更符合現代水平。

《她們》故事發生於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出身同家庭的四姊妹,彼此個性迥異,在相處中爭執、在爭吵中相互扶持,她們追尋著不同的夢想,卻相互影響。如此不同的她們,人生又會有什麼不同的發展呢?

raw-image

故事聚焦於二姊喬,那個有著不受女性包袱束縛的叛逆,堅持著創作,在「女性應該要結婚」的年代,拒絕了向她表白的帥氣小夥子,儘管在失去三妹後的她,感到孤獨,一度感到後悔,但最終,她堅持了自己的選擇,抬頭挺胸的和出版社議價,得到了出版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大姊瑪格不同,從小就保有女性傳統思維的她,選擇嫁給了愛情,四妹艾美則現實的認為愛情是一門經濟課題,她們都為自己的人生選擇了不同的道路,而就像瑪格說的,「我的夢想跟妳的不同,不代表它們就不重要。」

raw-image

《她們》以倒敘和穿插時間線的手法呈現,以冷、暖色調區分現今和過往,那些成長和選擇,造就他們的不一樣,每個角色的性格鮮明,拍攝手法相當細膩。而我很喜歡《她們》的開放式結局,與其他版本的《小婦人》不同,喬最終究竟有沒有結婚也留給觀眾遐想;或許她結了婚,就如同出版社要求作者給予的夢幻結局;也或許她沒有,就如同作者本人一樣。

我們似乎都能在四姊妹身上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你或許崇尚傳統女性思維,也或許不受拘束,但都做了最符合自己的選擇,就如同電影《她們》試圖傳遞的訊息,不論你的選擇為何,每個女性都有活出自我的權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部我超愛的!改編非常成功,反而原著因為太過「古代」說教意味濃厚,我沒那麼喜歡。
庭庭兒-avatar-img
2024/01/29
這個版本還沒看過呢~四姐妹各有特色也走出自己選擇的模樣,謝謝分享~
Carol-avatar-img
2024/02/23
謝謝分享!我喜歡主角寫小說那一段劇情😊😊
珍妹妹-avatar-img
2024/02/15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妳總會做下決定界定自己
彼得-avatar-img
2024/01/31
嗯,沒錯,女人撐起半邊天啊!
avatar-img
維克絲的沙龍
180會員
182內容數
閱讀,可以很享受。 找一本吸引你的書,配上一杯咖啡,一起度過美好的一下午吧!
維克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美,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但那份多元逐漸被「主流審美」單一化,陰柔、柔弱、小鳥依人成了女人味的特質。陽剛之美呢?或許有些人無法認可,但那位留著大鬍子的女人也很美。 20世紀時,曾有位多毛症的女子克蕾蒙汀德磊(Clémentine Delait),她經營的咖啡館事業有成,也不忌諱向別人展示自己真實的樣
Thumbnail
2025/04/22
美,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但那份多元逐漸被「主流審美」單一化,陰柔、柔弱、小鳥依人成了女人味的特質。陽剛之美呢?或許有些人無法認可,但那位留著大鬍子的女人也很美。 20世紀時,曾有位多毛症的女子克蕾蒙汀德磊(Clémentine Delait),她經營的咖啡館事業有成,也不忌諱向別人展示自己真實的樣
Thumbnail
2025/04/10
英文中有句格言是這樣說的:「Fake it ‘til you make it」,大致可對應中文的諺語「弄假成真」,意即在達成目標前,透過假裝或模仿其心態、氣度和想法,最終成為自己想變成的樣貌。而電影《冒牌死黨》以此格言為概念,透過盡職演員的身分,演出一部勵志又無俚頭的喜劇,原來,身分認同到身分轉變,
Thumbnail
2025/04/10
英文中有句格言是這樣說的:「Fake it ‘til you make it」,大致可對應中文的諺語「弄假成真」,意即在達成目標前,透過假裝或模仿其心態、氣度和想法,最終成為自己想變成的樣貌。而電影《冒牌死黨》以此格言為概念,透過盡職演員的身分,演出一部勵志又無俚頭的喜劇,原來,身分認同到身分轉變,
Thumbnail
2025/03/31
從前我很納悶,為什麼有些遭遇家暴的女生們不願意離開施暴者呢?有一就有二,就算對方道了歉,也很難奢求他做到「下次不會了」的承諾。然而,放下並轉身離開或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有許多考量和牽掛,但我們都該看看電影《到我們為止》,和女主角莉莉布魯學習,儘管兩人間有了孩子,但當對方對了你動手之後,沒有一個錯誤
Thumbnail
2025/03/31
從前我很納悶,為什麼有些遭遇家暴的女生們不願意離開施暴者呢?有一就有二,就算對方道了歉,也很難奢求他做到「下次不會了」的承諾。然而,放下並轉身離開或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有許多考量和牽掛,但我們都該看看電影《到我們為止》,和女主角莉莉布魯學習,儘管兩人間有了孩子,但當對方對了你動手之後,沒有一個錯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Thumbnail
書寫中世紀女性的故事,是懷心數年的想望,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整理資料,以書寫計畫的名義略作紀錄,希望有朝真能整合成更完整的作品。最初的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幾年更大量接觸到的歷史資訊,發現除了聖女貞德以外,中世紀其實還有許多出類拔萃、行跡獨特的女性人物和傳奇,他們以超出我有限想像力的方式回應了艱困的情況。
Thumbnail
書寫中世紀女性的故事,是懷心數年的想望,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整理資料,以書寫計畫的名義略作紀錄,希望有朝真能整合成更完整的作品。最初的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幾年更大量接觸到的歷史資訊,發現除了聖女貞德以外,中世紀其實還有許多出類拔萃、行跡獨特的女性人物和傳奇,他們以超出我有限想像力的方式回應了艱困的情況。
Thumbnail
女人們總是在人生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茫然。
Thumbnail
女人們總是在人生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茫然。
Thumbnail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斟酌”服用”!※ 本片片名中文翻譯叫「她們」,其實是因為《小婦人》(Little Women)已經在20多年前被改編成電影;而今又再次被改編,因此翻譯為「她們」以免混淆。 本片雖然被改編多數次,但這次由文青女神葛莉塔·葛薇(Greta Gerwig)改編與導演而成,會有很不一
Thumbnail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斟酌”服用”!※ 本片片名中文翻譯叫「她們」,其實是因為《小婦人》(Little Women)已經在20多年前被改編成電影;而今又再次被改編,因此翻譯為「她們」以免混淆。 本片雖然被改編多數次,但這次由文青女神葛莉塔·葛薇(Greta Gerwig)改編與導演而成,會有很不一
Thumbnail
幸好妳寫下來,因為這個故事如此重要,它讓百年後的女性們在對自身價值感到懷疑的時候,仍能在文字裡找到一點救贖,仍能相信有一天,我們不再只有結婚老去這樣的選項。 未來,只要女性在社會的不平等與落差繼續存在,《她們》的故事就會持續影響著更多的人。故事的最後,希望總有一天,我們都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幸好妳寫下來,因為這個故事如此重要,它讓百年後的女性們在對自身價值感到懷疑的時候,仍能在文字裡找到一點救贖,仍能相信有一天,我們不再只有結婚老去這樣的選項。 未來,只要女性在社會的不平等與落差繼續存在,《她們》的故事就會持續影響著更多的人。故事的最後,希望總有一天,我們都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相隔25年,名著《小婦人》再度改編翻拍成電影,中文片名捨棄深植人心的「小婦人」、改用「她們」,似是巧妙呼應導演Greta Gerwig堅持以現代人視角回看與叩問--該著作完成時的時空背景下,19世紀末的女性們,自主意識的抬頭是如何萌芽;又、她們在勇敢突破傳統性別框架時是如何奮力掙扎卻時有挫折迷惘..
Thumbnail
相隔25年,名著《小婦人》再度改編翻拍成電影,中文片名捨棄深植人心的「小婦人」、改用「她們」,似是巧妙呼應導演Greta Gerwig堅持以現代人視角回看與叩問--該著作完成時的時空背景下,19世紀末的女性們,自主意識的抬頭是如何萌芽;又、她們在勇敢突破傳統性別框架時是如何奮力掙扎卻時有挫折迷惘..
Thumbnail
文學經典《小婦人》問世至今超過150年,作者露意莎.梅.奧爾柯特在1868年的提出了「女人可不可以不結婚?」的世代之聲,至今被七度翻拍成電影,《她們》更成為史上獲得最多奧斯卡提名的Little Women。電影不僅沒有過時,更超越了經典,從女性走向性別,導演葛莉塔.潔薇重新詮釋了四姊妹的人生哲學。
Thumbnail
文學經典《小婦人》問世至今超過150年,作者露意莎.梅.奧爾柯特在1868年的提出了「女人可不可以不結婚?」的世代之聲,至今被七度翻拍成電影,《她們》更成為史上獲得最多奧斯卡提名的Little Women。電影不僅沒有過時,更超越了經典,從女性走向性別,導演葛莉塔.潔薇重新詮釋了四姊妹的人生哲學。
Thumbnail
此次電影譯名《她們》,一方面可視為和改編一同帶來新的詮釋,一方面或許也可作為長久以來翻譯迷思的突破吧。
Thumbnail
此次電影譯名《她們》,一方面可視為和改編一同帶來新的詮釋,一方面或許也可作為長久以來翻譯迷思的突破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