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婚前該知道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應該是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前就應該要看清楚的事吧!我跟親家第一次吃飯時,噣咐女兒一定要看清楚親家翁的言談、飲食習慣。因為女婿老了以後,會像他爸爸;同時間,對方家庭也特別注意我妻子的言行舉止,一樣的道理,女兒會逐漸像媽媽。

這個像,不是讀書多少或者社會歷練可以更改的,就好像飲食口味一樣,酸甜苦辣各有所愛,自己也找不出什麼理由,就是喜歡吧!而重點不是對方好不好,而是自己能不能接受。

見過一個例子,夫妻剛蜜月旅行回來,丈母娘已經住在家裡了。女婿也沒說什麼,逐漸的她家親戚的許多事情,本來是她兒子該去處理的,變成都是女婿在做了。畢竟是外人,親戚也不熟,處理的事情多了,也無法件件㘣滿。那可不得了,他丈母娘就去跟她兒子和其他女兒說這女婿有多差!這些事情是女婿該做的嗎?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當他的妻子到當初他丈母娘的年紀時,同樣的情況又再來一次了!

差別是,丈母娘的做事態度,畢竟是長輩,他必須忍。但是換成妻子,他就忍不下去了。所以吵架和彼此不爽,是家常便飯。到這把年紀了,說離婚也太晚了一點。重點是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那種彼此嫌棄,會讓人覺得日子過得很不順當。同桌吃飯都是一種折磨!

那位女婿在五十八歲時,應聘去中國大陸工作了,每年回台灣一次,容光煥發,很多人以為他包二奶,只有我知道他沒有,因為他已經怕到了。重點是他只留五千台幣做零用錢,其他匯回家裡了,拿什麼去養二奶?年輕時,我們被肉體和慾望影響了我們的觀察力。有些事情也許早就有所警惕,但是我們選擇了忽視。

如果是已婚但是還年輕,趕快去想想公公或丈母娘是什麼樣的人吧!提早了解共度一生的人,未來是什麼樣子。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學著接受。如果自己做不到,有些該自私的就自私一點。名下要有存款和一間小套房,距離美是確實存在的!

avatar-img
4會員
365內容數
生命不是變動的水流,終究只是固定河道的一灣。偶爾飄零的落花,才稍微增添一抹顏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除夕過去了,大年初一,又把《模擬市民4》下載來玩, 熟悉的Daily routine。
出生在家庭浮動不安的我,從小到大我一直記得,總有許多人灌輸我「讀書才能反轉階級」,就這樣我從國中開始沒日沒夜的讀書、補習,人家享受他們的童年,而我卻在補習班跟如何當一個更負責任的孩子,爸爸是更生人,我有意識以來我跟他一直都像是陌生人,媽媽早婚,18歲就奉子成婚,而我成為他們年少輕
再次感受到一股無法忽略、難以言明的空虛,很像是我忘了什麼,也很像是我丟失了某一部分。 :「雖然跟過往那一類的交往對象在一起,很開心,但總有股難以忽略的空虛感
Thumbnail
開啟人生新階段,迎接新的挑戰與學習機會。有所得必有所失,選擇了夢想,必然便捨棄了部分的現實;選擇了事業,便失去了生活與情感,這就是經歷的選擇。
第三章講述作者分享探索、認識與連結自己的經驗。 我的感想是:「每個人都是有選擇的」。 薩提爾女士曾說過: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因此關鍵在於如何面對問題,而每個人都是可以選擇的。 “每一個選擇,都定義著你的生命,決定你要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當你多花一點
說起婚姻,你覺得... 先結婚再規畫生(育)兒 v.s. 等懷孕再確定結婚 ? 後者又可分為 有規劃性的懷孕 or 驚喜包
1.結婚前務必要觀察另一半的用錢價值觀與自己合不合,婚前不敢討論,婚後也不會討論,婚後所有的東西都需要花錢(使用洗髮、沐浴、衛生紙、衣物、寢具、水電費等),交往時買不合價值觀的產品,另一半的心態大多是覺得不是夫妻,所以就不放在心上,結婚後心態因身份轉變而開始會有衝突。 2.婚前覺得浪漫或是好的行為
跟配偶相差了5歲,女大男小,在20年前還是會讓親朋好友擔憂和取笑,就憑著任性和執著,在交往的第11年,結婚了! 婚後父母也是把我的配偶自然當家人,但在單獨與父母聊天時,媽媽曾語重心長說過,我就不聽話,如果可以當初他們希望安排我的婚事,婚後也住離娘家近點,但他們也尊重我自己做的選擇,跟配偶在一起快2
Thumbnail
關於怎樣才會有一個正常和健康的婚姻關係,主要應該是看結婚對像吧!尤其是我有個女兒,有些事很想她知道的。當兩個人熱戀當中,很多事情是看不見的,每人也有不同程度的迷失,當看清楚一個人時可能已經是結婚了一段時間之後,那時才發覺對方並不適合自己,想脫身已經不容易,需要有很大勇氣才能做到。
Thumbnail
關於婚姻是從兩個人走到一家人 不知不覺也到了30歲,好像也是大家口中「適婚的年紀」了,雖然晚婚的人很多,但看到朋友、同學一個一個都結起了婚、生起了小孩,還是逃不過關心與期待。 在我的朋友圈裡面比較特別的是,大家對於婚姻好像都抱持著比較悲觀的想法,尤其是女孩子。 我想是可能一個女孩子轉變成女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除夕過去了,大年初一,又把《模擬市民4》下載來玩, 熟悉的Daily routine。
出生在家庭浮動不安的我,從小到大我一直記得,總有許多人灌輸我「讀書才能反轉階級」,就這樣我從國中開始沒日沒夜的讀書、補習,人家享受他們的童年,而我卻在補習班跟如何當一個更負責任的孩子,爸爸是更生人,我有意識以來我跟他一直都像是陌生人,媽媽早婚,18歲就奉子成婚,而我成為他們年少輕
再次感受到一股無法忽略、難以言明的空虛,很像是我忘了什麼,也很像是我丟失了某一部分。 :「雖然跟過往那一類的交往對象在一起,很開心,但總有股難以忽略的空虛感
Thumbnail
開啟人生新階段,迎接新的挑戰與學習機會。有所得必有所失,選擇了夢想,必然便捨棄了部分的現實;選擇了事業,便失去了生活與情感,這就是經歷的選擇。
第三章講述作者分享探索、認識與連結自己的經驗。 我的感想是:「每個人都是有選擇的」。 薩提爾女士曾說過: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因此關鍵在於如何面對問題,而每個人都是可以選擇的。 “每一個選擇,都定義著你的生命,決定你要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當你多花一點
說起婚姻,你覺得... 先結婚再規畫生(育)兒 v.s. 等懷孕再確定結婚 ? 後者又可分為 有規劃性的懷孕 or 驚喜包
1.結婚前務必要觀察另一半的用錢價值觀與自己合不合,婚前不敢討論,婚後也不會討論,婚後所有的東西都需要花錢(使用洗髮、沐浴、衛生紙、衣物、寢具、水電費等),交往時買不合價值觀的產品,另一半的心態大多是覺得不是夫妻,所以就不放在心上,結婚後心態因身份轉變而開始會有衝突。 2.婚前覺得浪漫或是好的行為
跟配偶相差了5歲,女大男小,在20年前還是會讓親朋好友擔憂和取笑,就憑著任性和執著,在交往的第11年,結婚了! 婚後父母也是把我的配偶自然當家人,但在單獨與父母聊天時,媽媽曾語重心長說過,我就不聽話,如果可以當初他們希望安排我的婚事,婚後也住離娘家近點,但他們也尊重我自己做的選擇,跟配偶在一起快2
Thumbnail
關於怎樣才會有一個正常和健康的婚姻關係,主要應該是看結婚對像吧!尤其是我有個女兒,有些事很想她知道的。當兩個人熱戀當中,很多事情是看不見的,每人也有不同程度的迷失,當看清楚一個人時可能已經是結婚了一段時間之後,那時才發覺對方並不適合自己,想脫身已經不容易,需要有很大勇氣才能做到。
Thumbnail
關於婚姻是從兩個人走到一家人 不知不覺也到了30歲,好像也是大家口中「適婚的年紀」了,雖然晚婚的人很多,但看到朋友、同學一個一個都結起了婚、生起了小孩,還是逃不過關心與期待。 在我的朋友圈裡面比較特別的是,大家對於婚姻好像都抱持著比較悲觀的想法,尤其是女孩子。 我想是可能一個女孩子轉變成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