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穎—《忘憂森林》 大睛睛裡的藝術解藥 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忘憂」源自神秘異獸「鵸鵌」──吃掉噩夢的奇鳥

袁青時尚學-avatar-img
發佈於時尚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描繪,不應是事物,而是它帶來的效果」(to paint, not the object, but the effect it produces)

——19世紀法國詩人/斯特凡·馬拉美。

 

今天,「忘憂」成了奢侈的願望。

2020年以來,天候異常、病毒、戰火恐懼連連,世界彷彿成了憂慮漫溢的混沌時代。所幸,現實世界,張嘉穎試圖以藝術的描繪,引領觀者來到一座隱藏於時間裂縫的秘境、一處遠離喧擾的場域,帶來她宇宙療癒的故事。


 

秉持一貫挪用東西童話的創作風格,張嘉穎探究「時間」與「空間」的解構及聚合;透過鏡像無限反射的原理化為視覺藝術,有著更難以取代的層次和語意,得以跳脫「動漫美學」框架。

 

1982年次,畢業南藝大藝術研究所,擅長細膩油畫筆觸和嚴謹構圖,交纏出不可能的時空,而看似脫離現實的奇幻世界,充滿神話符號,上演文明歷史不斷重演的影射;透過張嘉穎虛構、隱晦而獨特的敘事藝術語彙,反映著甜美之外,內在世故的潛意識。

 

「忘憂森林」張嘉穎延續繪畫的古典構圖,但角色和敘事則像是經歷不同宇宙穿越到畫布。如夢境般的忘憂森林裡,眾角色參與著、窺視著,天使化的「蘋果希達」、「鵸鵌」…和昔日配角之一的狼少女,首次以「面具半開」的模樣示人,帶來隱匿與真實的微妙關係,似乎也在暗示,更要勇敢面對「內在真實」的投射。


 

雖然每次作畫,光打底就要5次的張嘉穎笑著說,她從來不打草稿;而邊畫邊想的心境反而是她「很放鬆」的享受。在現實和夢境之際,畫中肖像總是睜著虛空而淡定的凝視,「沒有眉毛的大眼睛,更像進入我療癒之境的神祕通道,」張嘉穎以多重意涵的觀照,召喚觀者來到暗潮洶湧的荒誕情節或靜默冥想的水晶球,一起沉浸。

 

張嘉穎的藝術家想像力,將不同故事的角色融會成詭譎的童趣,但因為角色內化、演繹與排列組合,甚至進一步變成象徵意義的「符碼化」,她所建構的多元宇宙,有別於古典的寫實,而有一種異幻的真實感。

 

再焦躁的時代也要過年!

「忘憂森林」領銜主演的2024新春最美紅包袋,張嘉穎彩筆下那對避世的大眼睛仍舊,但你是否看見彩虹彼端那袋藝術的「解藥」。

 

#張嘉穎#忘憂森林#ARTWORK #收藏紅包袋

【展訊】

CHANG, Chia-Ying

張嘉穎—忘憂森林

采泥13 Jan 2024-10 Mar 2024

【即日起至3/10,每人限領一次紅包袋,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袁青時尚學的沙龍
11會員
132內容數
致力「日子過到極致就是藝術」。 跑過20年新聞;編過6本雜誌;寫過5本著作。 緃橫圈內,如入無人之境;跨界多元,我說了就算!
2025/02/02
19世紀末,一群玄學愛好者,運用歷史上關於數字的神秘理論發展出一套「數字命理學」;就像占卜,用來了解自我、他人以及和世界的因果關係,進而推算命運,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所謂 「生命流年數」,是以9為一個循環,從1-9依序推演流年。2025年,地球整體環境的「生命流年數」正好是整個週期最後一年的9
2025/02/02
19世紀末,一群玄學愛好者,運用歷史上關於數字的神秘理論發展出一套「數字命理學」;就像占卜,用來了解自我、他人以及和世界的因果關係,進而推算命運,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所謂 「生命流年數」,是以9為一個循環,從1-9依序推演流年。2025年,地球整體環境的「生命流年數」正好是整個週期最後一年的9
2025/01/26
同場加映 「一件好衣服可以穿很久,」服裝設計師柯靉廷,以實踐“可持續” 理念的自創EMORA品牌,與國際同步的綠色時尚正夯!! 長期以來採用符合對環境永續的回收纖維織品製衣,兼具實穿和耐用的體驗,証明“可持續”設計,台灣也跟上了腳步。
Thumbnail
2025/01/26
同場加映 「一件好衣服可以穿很久,」服裝設計師柯靉廷,以實踐“可持續” 理念的自創EMORA品牌,與國際同步的綠色時尚正夯!! 長期以來採用符合對環境永續的回收纖維織品製衣,兼具實穿和耐用的體驗,証明“可持續”設計,台灣也跟上了腳步。
Thumbnail
2025/01/24
每到過年,就教人不免想起花團錦簇的「中國風」;但我認得一位堅守"手工訂製"的李冠毅;以「職人」之姿,分享了他融貫東西,做了一輩子的"東方風"。 走,來去迪化街,再訪現代中國風!
Thumbnail
2025/01/24
每到過年,就教人不免想起花團錦簇的「中國風」;但我認得一位堅守"手工訂製"的李冠毅;以「職人」之姿,分享了他融貫東西,做了一輩子的"東方風"。 走,來去迪化街,再訪現代中國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馬拉旅程中,須樹鶥是一隻很不怕人的小小鳥,牠們的外表不怎獨特,但歌聲卻很悅耳。
Thumbnail
在馬拉旅程中,須樹鶥是一隻很不怕人的小小鳥,牠們的外表不怎獨特,但歌聲卻很悅耳。
Thumbnail
每天讀讀寫寫像貓科練習撲咬 領悟時會像海龜優游汪洋大海 還能吃咬水母 或如同鷹隼以王者之姿翱翔天際 彷彿獵豹跟鯊魚那樣迅捷 宛若獅子和老虎一般強壯 比花豹比章魚更靈巧 從夢裡悄悄搬磚頭到現實建築 童話心靈滲入天地萬物
Thumbnail
每天讀讀寫寫像貓科練習撲咬 領悟時會像海龜優游汪洋大海 還能吃咬水母 或如同鷹隼以王者之姿翱翔天際 彷彿獵豹跟鯊魚那樣迅捷 宛若獅子和老虎一般強壯 比花豹比章魚更靈巧 從夢裡悄悄搬磚頭到現實建築 童話心靈滲入天地萬物
Thumbnail
常常說:心情不愉快 常常覺得:生活不開心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常常說:心情不愉快 常常覺得:生活不開心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丟煩] 有煩惱時 記得 找個適當的地方 把它給丟了 別往心裡留   --------------------------------------- 最近煩惱多了 有些低落 畫了隻怪獸 丟丟煩惱   如果你們也有些煩惱 可以在留言 喊:「我丟」 一併
Thumbnail
[丟煩] 有煩惱時 記得 找個適當的地方 把它給丟了 別往心裡留   --------------------------------------- 最近煩惱多了 有些低落 畫了隻怪獸 丟丟煩惱   如果你們也有些煩惱 可以在留言 喊:「我丟」 一併
Thumbnail
繼上次白眉鵐後,今次再畫白眉的鳥,有白眉的鳥總是給人有仙氣的感覺,氣質優雅。
Thumbnail
繼上次白眉鵐後,今次再畫白眉的鳥,有白眉的鳥總是給人有仙氣的感覺,氣質優雅。
Thumbnail
這一回介紹的小相思,遇到了不少困難,原來文學中表達相思之情有許多,但是真的有提到相思鳥的確是少之又少。
Thumbnail
這一回介紹的小相思,遇到了不少困難,原來文學中表達相思之情有許多,但是真的有提到相思鳥的確是少之又少。
Thumbnail
小鴨。。 游呀游。。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小鴨。。 游呀游。。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山藍仙鶲 讓人神往,體態優雅的小鳥。
Thumbnail
山藍仙鶲 讓人神往,體態優雅的小鳥。
Thumbnail
「描繪,不應是事物,而是它帶來的效果」(to paint, not the object, but the effect it produces) ——19世紀法國詩人/斯特凡·馬拉美。   今天,「忘憂」成了奢侈的願望。 2020年以來,天候異常、病毒、戰火恐懼連連,世界彷彿成了憂慮漫溢的
Thumbnail
「描繪,不應是事物,而是它帶來的效果」(to paint, not the object, but the effect it produces) ——19世紀法國詩人/斯特凡·馬拉美。   今天,「忘憂」成了奢侈的願望。 2020年以來,天候異常、病毒、戰火恐懼連連,世界彷彿成了憂慮漫溢的
Thumbnail
[面對] 睜開眼睛 看看我們逃避、恐懼的事物 或許 他們跟我們想像的樣子 長得不太一樣
Thumbnail
[面對] 睜開眼睛 看看我們逃避、恐懼的事物 或許 他們跟我們想像的樣子 長得不太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