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看2024網路使用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趨勢調查 #網路趨勢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近日發布2023年的網路使用的調查報告,針對幾個結果來分享:

raw-image

第一、網路普及5G等在2020-2022使用率大幅提升以外,2023進入高原期,基本上2024也會進入「緩步」但持續成長,因為網路使用的年齡層已經明顯下降,未來一兩年內國小生任意使用網路的情情況將會氾濫。

#comment 但政府和民間對於這個市場需求,並沒有太多創新作為。

raw-image

第二、在整體網路使用的現況調查,上網者已達85%以上,59歲以上皆達快90%,而依照地區分布也會依照不同地區人口結構有不同的使用狀況(好像是廢話)

raw-image

第三、而由於詐騙越來越多,防不勝防,電子商務的使用有些微下降,而內容平台的快速成長也變得趨緩,更強調使用者的實際體驗,不過行動支付將會持續上升。

#comment 消費者會依照自己的使用習慣和生活需求進行動態性的調整,類似校正回歸

raw-image

第四、臉書使用率依照是最高的社群平台,但其他平台的崛起瓜分了部分使用時間,但臉書在影像的投入和reels的整合,使用率不會下降太多,也會讓IG的使用率逐漸提高,而提高的是因為更多的粉絲專頁商業客戶增加了IG帳號的開啟等等。

#comment 社群的遷徙狀況,我是不太相信抖音跟推特使用的比例和上升幅度,應該實際使用上升幅度會更大,而推特的狀況也是要加以注意。

raw-image

第五、tiktok使用者佔全台灣人口約兩成多,18-29歲佔最多,但事實上沒有問到18歲以下,目前應該是18歲以下使用率最高的平台,而中彰投相對其他地區來得高,不曉得真正的原因,但是猜測是成長型網紅、美食部落客等(廟會幫派網紅)多數在中部地區,透過短影像的傳遞達到更好的效果。

#comment 比我預期的還要少

raw-image

第六、網路上的政治對立越嚴重應該是大家習以為常,但2023有越來越嚴重,也代表網路上的資訊過於多元,同溫層越來越厚,大家對於媒體的正確判讀也越來越難。

綜合如上,所以不管在公部門、民間企業,對於網路使用者的操作必須要更細膩,分眾的狀況已經越來越確立,該做短影音的也不要再等,從過去大撒幣、大撒網的操作方式,漏斗理論已經越來越難用在分眾行銷上面。

沒有電商平台沒關係,但不能沒有行動支付,想在社群平台經營帳號就想爆紅的機會已經越來越低,網紅遍地都是,而現在大平台都在幹嘛?都在做資料搜集,確保每次推出來的東西能夠達到一定的市場需求,這樣就不會有賣不掉的東西,或者推出市場不喜歡的東西。

傳統媒體努力活著之餘,也透過大量的金權,朝著新媒體方向大步前進,無論是T台、東森、三立,哪怕是華視跟台視都一樣,中天在原本領先的地位也將會被迫需要提早再次升級。

發布簡報原址:

https://www.twnic.tw/doc/twrp/202308b.pd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典倡-見微知顯的行銷筆記
44會員
67內容數
2025/04/28
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困難 #品牌是什麼 因為公司又有新血的加入,我就要重再重新梳理一下,提供給新同仁參考。 它不只是一個Logo,也不只是一句口號。 品牌是—— 當別人想到你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感覺。 是你傳遞的價值、你說故事的方式、你如何讓人感到信任與期待。回到市場面,品牌就是難
Thumbnail
2025/04/28
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困難 #品牌是什麼 因為公司又有新血的加入,我就要重再重新梳理一下,提供給新同仁參考。 它不只是一個Logo,也不只是一句口號。 品牌是—— 當別人想到你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感覺。 是你傳遞的價值、你說故事的方式、你如何讓人感到信任與期待。回到市場面,品牌就是難
Thumbnail
2025/03/08
本文探討行銷5.0與即將來臨的行銷6.0,分析其挑戰與企業因應策略。行銷5.0強調以數據分析與科技應用,達到精準傳遞、減少步驟、降低成本等目標,但面臨世代差異與數位落差等挑戰。行銷6.0則將重點放在AI應用、永續發展及新興平臺等。企業需評估自身現況,才能有效超前部署。
Thumbnail
2025/03/08
本文探討行銷5.0與即將來臨的行銷6.0,分析其挑戰與企業因應策略。行銷5.0強調以數據分析與科技應用,達到精準傳遞、減少步驟、降低成本等目標,但面臨世代差異與數位落差等挑戰。行銷6.0則將重點放在AI應用、永續發展及新興平臺等。企業需評估自身現況,才能有效超前部署。
Thumbnail
2024/12/10
在數位時代,行銷運營(MOps)角色愈加重要,涉及數位行銷、數據分析及數據洞察等多重職能。這篇文章探討了MOps在企業中的地位,分析了行銷運營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以及未來數位行銷的趨勢。透過Uber的案例,深入剖析現代行銷環境中的挑戰與機會。
Thumbnail
2024/12/10
在數位時代,行銷運營(MOps)角色愈加重要,涉及數位行銷、數據分析及數據洞察等多重職能。這篇文章探討了MOps在企業中的地位,分析了行銷運營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以及未來數位行銷的趨勢。透過Uber的案例,深入剖析現代行銷環境中的挑戰與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三個人、一個點子,一個新時代。
Thumbnail
三個人、一個點子,一個新時代。
Thumbnail
Threads是現今台灣最熱門的社群平台,每天都有素人文章爆紅,打破原有的社交圈,將各式各樣年齡層關注的議題、話題推薦給你,簡單來說台灣人聚集在這裡、消費者在這裡、年輕人的話題也在這裡!
Thumbnail
Threads是現今台灣最熱門的社群平台,每天都有素人文章爆紅,打破原有的社交圈,將各式各樣年齡層關注的議題、話題推薦給你,簡單來說台灣人聚集在這裡、消費者在這裡、年輕人的話題也在這裡!
Thumbnail
2~4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2~4)總流量為346.9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2.92M次瀏覽,方格子為17.59M次瀏覽。 1~3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4/1~3)總流量為330.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3.61M次瀏覽,方格子為18.1
Thumbnail
2~4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2~4)總流量為346.9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2.92M次瀏覽,方格子為17.59M次瀏覽。 1~3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4/1~3)總流量為330.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3.61M次瀏覽,方格子為18.1
Thumbnail
2月份的平台流量觀察因為個人因素並未撰寫,僅有場外的「各家使用者興趣」的分享。 在3月各平台數據分享前,我會先簡短分享1到2月份各家平台的流量數據變化。 2月份正逢過年假期,但和2023年節時期各家流量大漲的狀況相反,除了蕉園、POPO、鏡文學流量小有增長之外,
Thumbnail
2月份的平台流量觀察因為個人因素並未撰寫,僅有場外的「各家使用者興趣」的分享。 在3月各平台數據分享前,我會先簡短分享1到2月份各家平台的流量數據變化。 2月份正逢過年假期,但和2023年節時期各家流量大漲的狀況相反,除了蕉園、POPO、鏡文學流量小有增長之外,
Thumbnail
1~3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1~3)總流量為330.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3.61M次瀏覽,方格子為18.12M次瀏覽。 12~2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3/12~2024/2)總流量為321.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5.16M次瀏覽,方
Thumbnail
1~3月總流量 首先,從下方的圖表來看,聯合報的三月(2024/1~3)總流量為330.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3.61M次瀏覽,方格子為18.12M次瀏覽。 12~2月總流量 聯合報的三月(2023/12~2024/2)總流量為321.8M(百萬)次瀏覽,痞客邦為95.16M次瀏覽,方
Thumbnail
#趨勢調查 #網路趨勢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近日發布2023年的網路使用的調查報告,針對幾個結果來分享
Thumbnail
#趨勢調查 #網路趨勢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近日發布2023年的網路使用的調查報告,針對幾個結果來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