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6傅佩榮教授談莊子內篇-應帝王 (討論題綱--劉興來作)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照片拼圖製作--引自網站  

http://www.lishixinjie.com/lishi/5307.html

--------------------------------------------------------------------------

親友網路讀書會20170406傅佩榮講座--莊子~應帝王

(第137次書會討論錄音--15段影片分享,連結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5Gv853lcTs&list=PLQOyviawqUL4noTqnPRUFQ1hUYrsDMH2H&t=0s&index=2

-------------------------------------------------------------

【親友網路讀書會第137次課程—討論題綱】

20170406傅佩榮談莊子—應帝王

由鄭也津推薦,劉興來引言。

討論題綱/作者: 劉興來

 

《應帝王》是《莊子》內篇中的最後一篇,它表達了莊子的為政思想,以及修道所要得到真能作主的逍遙境地。 莊子對宇宙萬物的認識基於「道」,他認為整個宇宙萬物是渾一的,因此也就無所謂分別和不同,世間的一切變化也都出於自然,人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虛假不實的。 基於此,莊子的政治主張就是以「不治為治,無為而治」,便是本篇的中心。什麼樣的人應成為能作主的帝王呢?那就是「用心常在虛」,能夠聽任自然、順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人。

 

「聖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虎豹之文來田,猿狙之便來藉。」

「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以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

            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

「於事無與親,雕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紛而封哉。」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遊無朕;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一、  觀賞《傅佩榮教授談莊子內篇~應帝王》後當中那一部分與你最相應,讓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請跟大家分享如何!

二、  虎豹因為自己的花紋漂亮,引來獵殺;猿猴擁有敏捷的身手,招來繩索套捕;鯊魚有鰭美味,常招獵捉;人具足專業長才,也會帶來忌妒,而快速消隱於舞台。 難道美紋、敏捷、魚鰭、長才有錯嗎? 如何保有自己的優勢,而缺點又不現行呢? 你對莊子的見解,怎樣看待呢?

三、  莊子認為統人治國或修道,要「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身心修養,也要1. 恬淡無欲無所求 2. 胸懷寬闊無邊應虛空 3. 隨順自然包容無私,心不執著 毫無沾黏,這句德治人治之術或修心要道,你如何來理解?

四、  「於事無與親,雕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紛而封哉。」 莊子提出學道之人,完成修煉工夫之後,對於世間人事物,一視同仁毫不偏私;拋棄浮華莊飾和人為塑造,而回歸素樸的本質,無染污的本真。 獨處而安然的活在塵世之外,擁有純然的自我,在紛擾大環境裡,依然保持樸實的本性,卻能和光同塵的融入人群中。

這一段能應時應機的於人間世中,作主而無礙,應該就是道家所要證得的「乘物而遊心」的逍遙境地。 這種與老子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似乎相通,怪不得老莊思想和學說傳承一貫,請你分享這一句的體會!

五、  莊子說人有兩大欲望:名與利,本篇也鼓勵人不要追求功名,不要去當智曩策劃謀略,不要承擔重責,不要賣弄知識聰明,寡欲與無為思想,是否很消極呢?老莊的「虛、靜、淡」你是否有些體悟呢? 管理階層若能帶頭清心寡欲,民眾自會奮力追隨,整體社會風氣就會成為風潮。 若上位者勇於追逐名利,貪污腐敗唯利是從,精神領域也自然荒廢了,上行下效的結果,必然物欲橫流、道德敗壞、人心不古,處處與道相違,生命本質也就自然淪墮了。

改變大環境或高位的領導者,非我們能力所及。 為今之計,自求多福,自我修煉,「改變自己」才最重要。 無需憂國憂民,也沒必要憤世忌俗,「自我安頓」則天下自平,你同意嗎?

六、  莊子提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為政之道或管理之學或應物之方,清明如「鏡子」的我們的一顆「心」,沒有自我的偏見或價值判斷,只是如實地「顯現萬物而已」,它含容一切,那是多麼高的境界,你嚮往嗎?你認識心嗎? 道家「以鏡喻道」、佛家「以鏡喻心」是否很妙?請分享你對「用心如鏡」的觀點如何!

七、南北海二帝,為報答中央之帝-「渾沌」,好心日鑿一竅,結果是七日而渾沌死。 世間的小聰明,卻破壞了大智慧,有為的干預或介入,越幫越忙越遭糕。 「渾沌」是指生命本來和諧全體完整,合於一之道,對萬物沒有成見或偏愛,自在逍遙 全然開放自己,也全盤接納一切,它是自由的、本來自在的、無限可能的、圓融完整的。 一旦開了竅,眼可見 卻執取美醜,耳能聽 卻分別善惡音,鼻可齅 卻取著香臭,口能吃能說 卻辨別是非好壞,就活在虛假的感官欲望中,不能自拔,離核心的根源之地就越遠了。

    從此由「圓融一體」的無限和圓滿,經過人文創造、人文分析、切割、分化、限縮、對立、分別、判斷,最後變成生命的有限存在、本質污染、殘缺衰敗和重覆輪迴。 已開七竅的我們,能回到如同嬰兒一般的渾沌嗎? 莊子「渾沌之死」的故事,你的見解是如何?請分享!

 八、傅佩榮教授講解完《莊子》,提出四點結論:

1. 與自己要安 (人要安時處順)

2. 與別人要化 (外化而內不化,隨機化物)

3. 與自然要樂 (拋卻世間比較,融入自然純樂)

4. 與大道要遊 (道無所不在,一切皆可逍遙)。

學習了《莊子》內七篇,我們是否建立了自主逍遙的生活,繁喧時代中,持守自我的心靈安頓並從容應外,請提出你的體驗,你的感受!

 

本次討論不採逐條探討,請大家選擇其中一、二點自由發言!

    閱讀廣學善思惟
    閱讀廣學善思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傅佩榮:「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我要就可以做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真誠地由內而發去行善。」
    Thumbnail
    傅佩榮:「把哲學視為『從人的理性出發,尋找他最深的關懷的一種過程』,而不是把近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所發展的那一套哲學,這樣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一種哲學。」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傅佩榮:「『明德』是一個古代經常使用的術語⋯⋯你現在有兩個選擇,你如果唸〈大學〉這篇文章,它出現在秦漢之際所編成的《禮記》這本書裡面,你要參考什麼?你要參考一千多年之後朱熹的解釋?還是參考在它之前《尚書》裡面的解釋?」
    Thumbnail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安排開“百場聖會”,立這個名稱來定法會的命名,實在讓人啼笑皆非,因為大家沒有弄清楚什麼是“百場聖會”才搞錯了的。你們開的不是法定名稱的“百場聖會”,而是一種法會。開一百場法會是成立的,是好事,但是,要開“百場聖會”是不成立的,因為“百場聖會”是固定的聖人、緣起、地點、時間...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傅佩榮:「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我要就可以做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真誠地由內而發去行善。」
    Thumbnail
    傅佩榮:「把哲學視為『從人的理性出發,尋找他最深的關懷的一種過程』,而不是把近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所發展的那一套哲學,這樣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一種哲學。」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傅佩榮:「『明德』是一個古代經常使用的術語⋯⋯你現在有兩個選擇,你如果唸〈大學〉這篇文章,它出現在秦漢之際所編成的《禮記》這本書裡面,你要參考什麼?你要參考一千多年之後朱熹的解釋?還是參考在它之前《尚書》裡面的解釋?」
    Thumbnail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安排開“百場聖會”,立這個名稱來定法會的命名,實在讓人啼笑皆非,因為大家沒有弄清楚什麼是“百場聖會”才搞錯了的。你們開的不是法定名稱的“百場聖會”,而是一種法會。開一百場法會是成立的,是好事,但是,要開“百場聖會”是不成立的,因為“百場聖會”是固定的聖人、緣起、地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