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含有「儒家」共 26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原來孟子這樣說 傅佩榮  2010 九歌出版社 分類:論說--實用  ★★★☆☆
Thumbnail
本文探討制度與禮儀的關係,從英國議會與臺灣立法院的對比,反思制度設計的重要性。文章並以「低頭閉眼文化」、「婚禮習俗」等案例,說明禮俗演變及如何重新詮釋。最後,透過學生的婚禮想像實驗,探討如何設計符合人性且能承載情感的制度。
Thumbnail
老子與孔子的哲學思想比較: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順應自然;孔子強調仁愛、禮義,注重社會秩序。本文探討兩者思想的異同,並分析其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
Thumbnail
彼得-avatar-img
2025/04/02
漢高祖劉邦登基後,採用叔孫通的建議,恢復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用蕭何為丞相,採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的黃老治術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文帝、景帝也是採行「無為而治」,締造了大一統帝國時代以來,第一次被傳統歷史學家讚譽的時期,史稱「文景之治」。   景帝駕崩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武帝在位共五十四年(西元前141年—西元前87年),是清朝康熙皇帝以前以及漢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也就是歷史上在位第三長的皇帝。承上啟下,開創了漢武盛世,並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使得西漢的政治、經濟及軍事大展新風貌,開創前所未見的波瀾盛世。   可惜漢武帝好大喜功,在其政治生涯中留下了一大汙點。文化上,廢除過去以「黃老學說、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積極治國;並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家思想成為幾千年來的「主流思想」。
Ean連苡安-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2
彼得 新知識要收藏起來😌👍
仁的思想:在任何一个环境条件下,人们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发现其中与此环境条件最相符合的行为 (简称最适者),它就是仁的行为。行动依照最适者,就做到仁。
本文探討儒家「禮」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行為規範,而是內在情感的真實表達,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文章透過《禮記》、《論語》以及歷史案例,闡述「禮」如何從制度演變,以及如何避免其淪為空殼,並強調理解其初衷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中國武術歷史悠久,融合儒釋道思想,涵蓋多種流派,如太極拳、詠春拳、洪拳等。本文介紹中國武術發展歷史、三教合一理念,以及葉問、李小龍等武術大師的生平和成就,並提及香港四大武打演員李連杰、洪金寶、甄子丹和成龍,及其對中國武術的貢獻。
Thumbnail
葉師傅XDD~
Ean連苡安-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1
心裡住著小男孩 哈哈哈😂
2025年2月5日至3月30日,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合作舉辦「筆耕不輟、俠骨仁心:石之瑜教授著作展」。
Thumbnail
2025年2月5日至3月30日,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合作舉辦「筆耕不輟、俠骨仁心:石之瑜教授著作展」。
Thumbnail
2025年2月5日至3月30日,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合作舉辦「筆耕不輟、俠骨仁心:石之瑜教授著作展」。
Thumbnail
回答:仁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如何做到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