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國光國小,1951|台中南區|中興大學中興湖|大陸湖、台灣湖|

#115,國光國小,1951|台中南區|中興大學中興湖|大陸湖、台灣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環台一周要多久時間?一週?五天?還是有人拼了24小時?其實不用,我只要10秒!輕鬆的跨著步子,10秒足矣。

在中興大學逛的時候,某娃說這邊有座湖外型就是中國大陸的形狀,我一聽頗感好奇便前往一瞧。

這湖其實不叫大陸湖,正名中興湖,一如成功大學那座成功湖。資料上說這是1977年時當時的師生一鋤一鎬一畚箕用人工挖掘出來的,為應對學校中興之名而成。

實際上在湖畔根本看不出這湖的全形,湖邊剛好詢問到該校學生,他熱心的跟我們說要到南側圖書館頂樓才可以眺望全景。不過因為種種理由,我們還是沒有爬上去。

湖畔有步道環湖,植樹密集,樹映湖光,走一圈下來挹翠攬鏡甚是優雅。

.

那日從中潭公路轉進這國光路,遠遠就看到路口那隱身在大榕樹樹冠後的椰子樹梢,更往前又看到天橋,是的,小學校門三元素出現,他很有靈犀的對我說:

「你的小學到了!」

然後停車靠邊讓我拍校門。

穿過天橋,國光國小就在天橋後仁義路口。

校門一開大口,左側是警衛室,右側則是矮襯牆一片。這門兩邊都沒有標示校名,校名是在入門校舍穿堂上的山牆上,很大很好看的橫書楷體。
這建築正面壯觀,挑高三層樓,六柱仿希臘式山頭,就是宏偉,很典型的那個年代的學校正面。

台中南區國光國小

台中南區國光國小


...

那位建議我們到圖書館頂樓看湖景的小哥還跟我說了一個秘境,那就是可以十秒環台的好地方。其實也不是啥秘境,就跟地圖位置一樣,在那中興湖的右下角,一座精緻小巧的台灣形狀小池塘。

我拉著他一起繞了一圈,又逆時針繞回來,跟他說:今年的環台旅行,成功!

他唾了我一臉不屑:「沒誠意不就是如此,還要說啥呢?」

我則是哈哈大笑!

我就是在這邊聽到某娃跟我說大陸湖的故事,拍完小學就直奔興大去。


@台中南區,國光路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6會員
733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店安坑輕軌開通後,找了一天跑去「拍火車」。從十四張站沿著111市道跟著高架走,接安捷路再轉安一路,這一路跑就在台北小城站看到這所嶄新的學校。 校面很寬,過耕莘醫院彎道左邊下坡處就看到國中部校舍,隔著鐵軌線看去,第一眼以為那是新建住家社區,等轉到僑信路口後才看到校門巍然於路口,原先看到的高大椰子樹
有次搭區間車去基隆,過了汐止站後停了一個小站,這站只有一個月台,望外瞧站標才知道這是百福站。 月台雖然小,但我注意到下車的人滿多,想來這附近應該是有大型住宅區,等回程時又搭區間車,一到這站立馬下車。 隨後跟著人群走,上了月台電梯跨過北基路到對面,見眼前一座斜張橋,多數的行人就往這邊走去,我也跟著
某娃要去中正區堤防邊的一棟日式建築「探勘」。說是探勘,實則是約了同學去那邊當半日文青,嗯,是「偽文青」,後來看了他們的影片和照片,差點讓我嘴角失守,這些年輕的娃啊,真的很搞笑、有想法。 後來我又邀請他陪我去了一趟,我也想過過文青癮,但是我要的是學校文青,我要去北邊的河堤國小。 . 這邊和另個系
台13轉126縣道,路口一個大石寫「明德水庫」,續前數十公尺左手,穿過明德水庫牌樓後的道路為明德路,續前小村落就是明德村,學校就在右手邊。 下車問了學校人員才知道這不是大門,他引我在穿堂遙指操場對面,跟我說: 「校門在那邊!」 . 這一轉,就繞著明德路往水庫大壩方向去。這明德村不大,就一條明
在澎湖似乎常碰到百年老校,這後寮國小就是在1901年創建。根據校史,學校初始稱為通樑公學校,而開始沒有校舍,是借用白沙保安宮一個廂房為教室,這保安宮就是位於通樑古榕邊,隔年又設後寮分校場,亦是借用瓦硐二村的威靈宮廂房為教室。 現今所見的校區很巧位在這兩所宮廟之間均距地方,就在203鄉道旁,附
來北投要幹嘛?來北投不就要來泡湯! 其實那天不是挺適合泡湯的天氣,秋老虎正酣,日頭下的氣溫也是有28度之高,烈陽閃閃無法躲,最適宜的活動還是在室內吹冷氣看小說比較好。 不過他唸了一段北投某知名飯店的slogan給我聽,大概就是說北投這邊有種特殊的青磺泉,全世界唯二,與日本玉川溫泉齊名等等,說想去
新店安坑輕軌開通後,找了一天跑去「拍火車」。從十四張站沿著111市道跟著高架走,接安捷路再轉安一路,這一路跑就在台北小城站看到這所嶄新的學校。 校面很寬,過耕莘醫院彎道左邊下坡處就看到國中部校舍,隔著鐵軌線看去,第一眼以為那是新建住家社區,等轉到僑信路口後才看到校門巍然於路口,原先看到的高大椰子樹
有次搭區間車去基隆,過了汐止站後停了一個小站,這站只有一個月台,望外瞧站標才知道這是百福站。 月台雖然小,但我注意到下車的人滿多,想來這附近應該是有大型住宅區,等回程時又搭區間車,一到這站立馬下車。 隨後跟著人群走,上了月台電梯跨過北基路到對面,見眼前一座斜張橋,多數的行人就往這邊走去,我也跟著
某娃要去中正區堤防邊的一棟日式建築「探勘」。說是探勘,實則是約了同學去那邊當半日文青,嗯,是「偽文青」,後來看了他們的影片和照片,差點讓我嘴角失守,這些年輕的娃啊,真的很搞笑、有想法。 後來我又邀請他陪我去了一趟,我也想過過文青癮,但是我要的是學校文青,我要去北邊的河堤國小。 . 這邊和另個系
台13轉126縣道,路口一個大石寫「明德水庫」,續前數十公尺左手,穿過明德水庫牌樓後的道路為明德路,續前小村落就是明德村,學校就在右手邊。 下車問了學校人員才知道這不是大門,他引我在穿堂遙指操場對面,跟我說: 「校門在那邊!」 . 這一轉,就繞著明德路往水庫大壩方向去。這明德村不大,就一條明
在澎湖似乎常碰到百年老校,這後寮國小就是在1901年創建。根據校史,學校初始稱為通樑公學校,而開始沒有校舍,是借用白沙保安宮一個廂房為教室,這保安宮就是位於通樑古榕邊,隔年又設後寮分校場,亦是借用瓦硐二村的威靈宮廂房為教室。 現今所見的校區很巧位在這兩所宮廟之間均距地方,就在203鄉道旁,附
來北投要幹嘛?來北投不就要來泡湯! 其實那天不是挺適合泡湯的天氣,秋老虎正酣,日頭下的氣溫也是有28度之高,烈陽閃閃無法躲,最適宜的活動還是在室內吹冷氣看小說比較好。 不過他唸了一段北投某知名飯店的slogan給我聽,大概就是說北投這邊有種特殊的青磺泉,全世界唯二,與日本玉川溫泉齊名等等,說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