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漢》- 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經典老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十二怒漢》劇照

《十二怒漢》劇照

今年農曆年假期間,挑了部 1957 年的老片《十二怒漢》來看。

《十二怒漢》的主場景是間小小的評議室,12 名陪審員在評議室內,基於在法庭上得到的案件資訊,裁決被告是否犯下殺人罪。被告是個 18 歲的孩子,被控在家中殺害父親。法庭上有兩個目擊證人,一個是受害者的鄰居,他聲稱在案發時聽到有人倒地的聲音,並看到被告逃離案發地;而另一個是住在案發地對面大樓的老太太,她聲稱親眼看到被告殺人的過程。

陪審團評議剛開始,先辦了個假投票,看看全體陪審員是否早已有共識,假投票結果是 11(有罪):1(無罪)。這 12 個陪審員裡,只有 8 號陪審員(亨利方達飾)獨排眾議,且這 11 個認為被告有罪的陪審員之中,有好幾個人只想趕快結束評議工作,有的趕著去看棒球賽,有的認為證據確鑿,被告又是個在貧民窟長大的壞孩子,做壞事被送上電椅一點都不需要額外討論,但因為 法律規定陪審團必須達成集體共識( 12 票一起認定「有罪」或「無罪」),才能把評議結果交給法官,因此,這群陪審員只好繼續待在評議室裡,企圖說服不合群的 8 號陪審員加入支持被告「有罪」的行列,以儘速結束評議。

《十二怒漢》的劇情,網路上已經有很多相關討論,在此就不繼續透露劇情了。我想分享的是《十二怒漢》帶給我的驚喜,這部 1957 年的老電影,片長僅一個半小時,且其中光是拍「陪審員魚貫步入評議室」就拍了好幾十秒,但這好幾十秒內, 12 人僅用零星的台詞搭配肢體動作,即清楚演繹出陪審員中多數對於當天炎熱氣候(及陪審工作)的不耐,而從 8 號陪審員第一個鏡頭就看得出他心事重重,為他之後投下關鍵的「無罪」票,進而引發一連串針對案情細節的討論埋下伏筆。

《十二怒漢》既無特效、場景又單調,多數時間放在陪審員的特寫鏡頭。但這部片僅靠陪審員間針鋒相對的討論,已讓觀眾如我看得痛快淋漓,而片中穿插的陪審員針對關鍵疑點的提問,更是神來一筆,讓觀眾在思索答案的同時,也反思自己是否也常在看到某個社會現象時,第一時間讓偏見牽著鼻子走?

近年來的電影多以史詩場面、燒腦劇情及複雜場景交錯為號召,但有時看完一部塞滿聲光效果與劇情的電影後,內心反而感到很空虛,或許是因為整個觀影過程中,完全沒有思考的時間,只是不停地接收各方面傳來的資訊。甚至有時看完電影,也不是很確定自己到底從過去的三小時內得到什麼。但《十二怒漢》不僅沒有上述問題,更證明只要有好的劇本及好的演員,不需要場景切換,不需要血腥畫面,只靠對話就可以說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十二怒漢》是一部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經典老片,真心推薦給各位!









內容總結
十二怒漢
5
/5
avatar-img
20會員
51內容數
這裏是我收藏書籍讀後感的地方,文章或為長篇大論,或為幾句短評,皆屬肺腑之言,歡迎大家看看,更歡迎發表意見,一同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h-Yu 的書架 的其他內容
《成功的反思》從一起美國的升學舞弊案說起,此舞弊案主角是大學入學顧問 William Singer, 他名為入學顧問,實為升學仲介,專替富裕家長賄賂頂尖大學的體育教練,助其成績不夠優異的子女走側門,以體育特招生名義錄取進頂尖大學就讀。
《化學課》是一部刻劃六零年代美國女性奮力求生的小說,主角伊麗莎白·佐特是一位聰明、努力又敢言的女性,立志成為化學家但在充滿性別歧視的社會中遭遇種種困難。透過烹飪節目,她指陳社會對女性的錯誤認知及歧視,鼓舞了成千上萬的美國女性勇敢追尋夢想,活出真我。
印象最深刻的「音樂劇翻拍電影」觀影經驗,是在《悲慘世界》的首映場,這一切得從當天看同場電影的音樂劇鐵粉表現說起。
《奧本海默》並非我首次以IMAX螢幕觀看的電影,但它是第一部讓我體驗到IMAX價值的電影。IMAX除了讓爆炸的畫面更為震撼,其精緻的畫質更細膩展現出飾演奧本海默的Cillian Murphy隨著角色人生起伏的臉部線條變化,以及他那雙湛藍眼睛透射出的慧黠與糾結。
前些日子才跟朋友聊到台灣餐飲業在疫情後大復甦的情形,以及台灣人過度依賴外食的現況。我們都認為,當今台灣,尤其是台北的部分餐廳、小館,以及「個性拉麵店」姿態越來越高,用餐規定越來越多,就是因為仰賴外食的客人已多到餐飲業不缺客人所致。
今年,小孩終於學會講簡短的句子了,詞彙不多,有時候會鬧笑話,逗的大人們笑呵呵。不知不覺,日子好像就在繞著孩子打轉的生活中飛快的過去了。
《成功的反思》從一起美國的升學舞弊案說起,此舞弊案主角是大學入學顧問 William Singer, 他名為入學顧問,實為升學仲介,專替富裕家長賄賂頂尖大學的體育教練,助其成績不夠優異的子女走側門,以體育特招生名義錄取進頂尖大學就讀。
《化學課》是一部刻劃六零年代美國女性奮力求生的小說,主角伊麗莎白·佐特是一位聰明、努力又敢言的女性,立志成為化學家但在充滿性別歧視的社會中遭遇種種困難。透過烹飪節目,她指陳社會對女性的錯誤認知及歧視,鼓舞了成千上萬的美國女性勇敢追尋夢想,活出真我。
印象最深刻的「音樂劇翻拍電影」觀影經驗,是在《悲慘世界》的首映場,這一切得從當天看同場電影的音樂劇鐵粉表現說起。
《奧本海默》並非我首次以IMAX螢幕觀看的電影,但它是第一部讓我體驗到IMAX價值的電影。IMAX除了讓爆炸的畫面更為震撼,其精緻的畫質更細膩展現出飾演奧本海默的Cillian Murphy隨著角色人生起伏的臉部線條變化,以及他那雙湛藍眼睛透射出的慧黠與糾結。
前些日子才跟朋友聊到台灣餐飲業在疫情後大復甦的情形,以及台灣人過度依賴外食的現況。我們都認為,當今台灣,尤其是台北的部分餐廳、小館,以及「個性拉麵店」姿態越來越高,用餐規定越來越多,就是因為仰賴外食的客人已多到餐飲業不缺客人所致。
今年,小孩終於學會講簡短的句子了,詞彙不多,有時候會鬧笑話,逗的大人們笑呵呵。不知不覺,日子好像就在繞著孩子打轉的生活中飛快的過去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甯甯跟隨著巴克塔沿著街道一路向西,穿過亞里亞罕的城門。巴克塔的腳程飛快,似乎根本沒有考慮甯甯能否跟上。「這人走路怎麼跟在跑步似的……」甯甯一邊抱怨,一邊努力加快腳步,但仍然被巴克塔甩開了一段距離。 一段時間後,他們走上一處小土丘。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杜夏榆妳今天到底做了什麼啊!』 離開嘉豪家的杜夏榆搭上回家的公車,坐在後排的位置,為剛才的衝動行為,還有不懂拒絕的自己感到深深懊悔。 『每次都這樣!沒辦法拒絕別人……杜夏榆妳給我振作點!』 冷靜一點後,杜夏榆往剛剛嘉豪摸的位置一碰,濕黏的觸感直衝腦門。 「啊……怎麼這樣!要
Thumbnail
今天想來簡單輕鬆聊聊兩部前陣子看過的電影,不正經的短短稍微閒聊那樣。這兩部電影如果流水帳似的逐一解說會很乏味,我就聊聊我覺得很扯的地方。 這兩部電影都是日本電影旬報當年的十佳片選入電影,兩片都是片長3小時的劇情片,兩部電影在當年都是重量級的製作,兩片都與真實事件有關,兩部片子我都覺得很好看也很喜歡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看畢《1212:首爾之春》,再回想幾年前的《逆權司機》、《1987:逆權公民》,以及近期的《破墓》,不禁感嘆韓國的近代歷史/政治/主旋律電影真的越拍越得心應手! (下有劇透)
這是一部好電影🎬,不可以錯過,如果想要打開自己思考的維度,可以看看。
Thumbnail
挑選了一部1957年的老片《十二怒漢》在農曆年假期間觀賞,雖然場景單調,但透過陪審員間的討論,片中成功地說出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建議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思索答案同時,也反思自己是否也常在看到某個社會現象時,第一時間讓偏見牽著鼻子走。《十二怒漢》是一部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經典老片,真心推薦給各位!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甯甯跟隨著巴克塔沿著街道一路向西,穿過亞里亞罕的城門。巴克塔的腳程飛快,似乎根本沒有考慮甯甯能否跟上。「這人走路怎麼跟在跑步似的……」甯甯一邊抱怨,一邊努力加快腳步,但仍然被巴克塔甩開了一段距離。 一段時間後,他們走上一處小土丘。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杜夏榆妳今天到底做了什麼啊!』 離開嘉豪家的杜夏榆搭上回家的公車,坐在後排的位置,為剛才的衝動行為,還有不懂拒絕的自己感到深深懊悔。 『每次都這樣!沒辦法拒絕別人……杜夏榆妳給我振作點!』 冷靜一點後,杜夏榆往剛剛嘉豪摸的位置一碰,濕黏的觸感直衝腦門。 「啊……怎麼這樣!要
Thumbnail
今天想來簡單輕鬆聊聊兩部前陣子看過的電影,不正經的短短稍微閒聊那樣。這兩部電影如果流水帳似的逐一解說會很乏味,我就聊聊我覺得很扯的地方。 這兩部電影都是日本電影旬報當年的十佳片選入電影,兩片都是片長3小時的劇情片,兩部電影在當年都是重量級的製作,兩片都與真實事件有關,兩部片子我都覺得很好看也很喜歡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看畢《1212:首爾之春》,再回想幾年前的《逆權司機》、《1987:逆權公民》,以及近期的《破墓》,不禁感嘆韓國的近代歷史/政治/主旋律電影真的越拍越得心應手! (下有劇透)
這是一部好電影🎬,不可以錯過,如果想要打開自己思考的維度,可以看看。
Thumbnail
挑選了一部1957年的老片《十二怒漢》在農曆年假期間觀賞,雖然場景單調,但透過陪審員間的討論,片中成功地說出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建議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思索答案同時,也反思自己是否也常在看到某個社會現象時,第一時間讓偏見牽著鼻子走。《十二怒漢》是一部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經典老片,真心推薦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