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212:首爾之春》│知曉歷史結局者的觀影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看畢《1212:首爾之春》,再回想幾年前的《逆權司機》、《1987:逆權公民》,以及近期的《破墓》,不禁感嘆韓國的近代歷史/政治/主旋律電影真的越拍越得心應手!

(下有劇透)


1979年韓國發生總統遇刺事件,在政治過渡期間發生歷時9小時的軍事叛亂,保安司令官全斗光(黃晸玟 飾)在12月12日發起政變,動員軍方內部的私人組織,甚至召回最前線的部隊到首爾。被權力蒙蔽雙眼的全斗光所帶領的叛軍,以及全力抵抗叛軍的首都警備司令官李泰臣(鄭雨盛 飾)麾下的鎮壓軍,兩大勢力旗鼓相當。戰爭一觸即發,人們期盼的首爾之春會否來臨?

1.
《1212:首爾之春》改篇自韓國1979年「雙十二政變」,講述一場於普羅百姓好夢正酣之際、險些演變為內戰的軍事政變,揭示貪贓枉法/膽小怕事/野心勃勃的高官將領令韓國陷入獨裁政權的契機

電影精準掌握緊湊的節奏,正邪陣營分明,即使完全不諸韓國近代歷史、記不住一串長人名、臉孔和軍隊架構(如此快速的節奏,大概也不打算讓普通觀眾慢慢消化),膚淺地把《首爾之春》當作緊張刺激的軍事對壘電影,亦會肉緊得手心冒汗(某狼之流就算數啦……)

雖然不能避免韓國電影對上級/下屬/同袍/夫妻情誼的熱愛(笑),幸好只是點綴,煽情情節所佔篇幅不多


2.
當年我因為《逆權司機》而開始了解韓國民主進程的歷史,對於不熟悉「雙十二政變」的觀眾、以及跟我一樣早已知曉結局的觀眾,兩派的觀影心情會是天壤之別嗎?當李泰臣成功螳臂擋車、局勢看似有轉機,我不禁想像另一方觀眾看得熱血沸騰、拍手稱快,這一方卻心知只是曇花一現,默然地看著歷史繼續推進

最終,觀眾沒有迎來往常正義必勝的結局,死守的將士逐一被押入牢獄,片尾credit更逐一列出每個叛軍如何升官進爵,像是被史實狠狠摑了N巴掌──惆悵嗎?可恨嗎?

失敗就是叛國,成功就是革命!

這句tagline言猶在耳,成王敗寇是歷史定律,但對於創作者而言,一場政變的失敗或成功,不僅是歷史上定義為叛國或革命的分別,公義陷落的禍害不只於此:假如獨裁政權永續,民主沒有重見光明的一天,這場政變大概一直被粉飾太平,歷史真相永遠壓在台下,這部電影及諸多藝術創作根本沒有面世的機會

繼續以史為鑑


3.
飾演叛軍將領全斗光(原型為韓國前總統全斗煥)的黃晸珉再次施展百變演技,莊諧之間的變化遊刃有餘,唯一可惜的是跟老相好李聖旻的對手戲太少www

鄭雨盛演繹正派將軍李泰臣(原型為時任首都警備司令張泰琓)非常討好,觀其名字及忠直不阿的理想形象,個人認為或多或少向朝鮮時期的愛國名將李舜臣將軍致敬,電影亦以鏡頭特寫聳立於光化門廣場的將軍銅像(即使有點畫公仔畫出腸)


4.
最後,我還是不解片商不安排《首爾之春》上正場的原因,是認為歷史題材不合香港觀眾口味?擔心電影前段一堆文戲會勸退觀眾?還是李泰臣以肉身擋在坦克面前的情節令人……


P.S. 韓國於70年代全面改用拼音文字,但90後阿姨我小時候仍稱呼韓國首都為「漢城」,直到2005年韓國官方才正式以「首爾」作為中文譯名,如果跟足歷史時序,這套電影的香港譯名應是《漢城之春》?lo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WI's FILM MURMUR
28會員
260內容數
🇭🇰閒來無事,偶爾留下自我流的電影小嘮蘇 歡迎DM聊電影或其他合作~ 📧filmiwi@outlook.com
IWI's FILM MURMUR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19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19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08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08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是哪一部電影,既精彩又令人感到憤怒,2023年在韓國票房冠軍,卻成為韓國人一輩子只想看一次的電影呢?   根據「雙十二政變」發生前後所拍攝的電影《12.12:首爾之春》,於2023年上映,以獨裁總統朴正熙遭人暗殺身亡,人民期盼的憲政改革、直選總統的這波首爾之春,卻被一場政變給摧毀。以全斗光(全斗
Thumbnail
是哪一部電影,既精彩又令人感到憤怒,2023年在韓國票房冠軍,卻成為韓國人一輩子只想看一次的電影呢?   根據「雙十二政變」發生前後所拍攝的電影《12.12:首爾之春》,於2023年上映,以獨裁總統朴正熙遭人暗殺身亡,人民期盼的憲政改革、直選總統的這波首爾之春,卻被一場政變給摧毀。以全斗光(全斗
Thumbnail
看畢《1212:首爾之春》,再回想幾年前的《逆權司機》、《1987:逆權公民》,以及近期的《破墓》,不禁感嘆韓國的近代歷史/政治/主旋律電影真的越拍越得心應手! (下有劇透)
Thumbnail
看畢《1212:首爾之春》,再回想幾年前的《逆權司機》、《1987:逆權公民》,以及近期的《破墓》,不禁感嘆韓國的近代歷史/政治/主旋律電影真的越拍越得心應手!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如題xddd 其實這三套分別來自日本、澳門及美國的電影都各有趣味,可惜時間及心力所限,部分作品只能匆忙寫下寥寥幾句感想,乾脆把幾篇觀後感集合成長文(來騙騙view數)(笑) (下文部分有劇透)
Thumbnail
如題xddd 其實這三套分別來自日本、澳門及美國的電影都各有趣味,可惜時間及心力所限,部分作品只能匆忙寫下寥寥幾句感想,乾脆把幾篇觀後感集合成長文(來騙騙view數)(笑) (下文部分有劇透)
Thumbnail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以真人真事改篇而成,香港曾經短暫上映,這是一部深刻探討韓國近現代歷史的重要電影,它重塑了1979年12月12日在韓國發生的政變,我們以2小時電影經驗了一場9小時的政變,讓我們不僅看到韓國近代民主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對韓國民主化進程的一次重大考驗的反思
Thumbnail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以真人真事改篇而成,香港曾經短暫上映,這是一部深刻探討韓國近現代歷史的重要電影,它重塑了1979年12月12日在韓國發生的政變,我們以2小時電影經驗了一場9小時的政變,讓我們不僅看到韓國近代民主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對韓國民主化進程的一次重大考驗的反思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挑選了一部1957年的老片《十二怒漢》在農曆年假期間觀賞,雖然場景單調,但透過陪審員間的討論,片中成功地說出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建議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思索答案同時,也反思自己是否也常在看到某個社會現象時,第一時間讓偏見牽著鼻子走。《十二怒漢》是一部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經典老片,真心推薦給各位!
Thumbnail
挑選了一部1957年的老片《十二怒漢》在農曆年假期間觀賞,雖然場景單調,但透過陪審員間的討論,片中成功地說出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建議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思索答案同時,也反思自己是否也常在看到某個社會現象時,第一時間讓偏見牽著鼻子走。《十二怒漢》是一部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經典老片,真心推薦給各位!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