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米夏埃爾.納斯特:《愛無能的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購買此書前,我幾經掙扎。因為這題目完全擊中了近年我對人際關係的無力感,但看看目錄又像是純粹探討男女關係的書本而已。

然而這書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又見有書評寫到這不只是一本探討男女關係,而是一針見血的寫出我們這一代的內心。擾攘好一陣子後,我才決定買來閱讀。

因為閱讀時間太珍貴了,所以近年我選書越來越謹慎,有空再寫寫這題目吧。

話回正題,內容到底寫什麼?這本書確實不止是寫現代男女關係,也寫到了這代人的心態。

也許我看慣專家分析的論文,我總覺得這書提出的都是個人觀點,未有足夠論據。不過有些觀點確實一針見血,解答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給我一點啓發。

例如:我們談戀愛時總有點自私心態,就算我無法自愛,對象也要堅定的愛著我。說穿了,我們只追求被愛,用他人的愛突顯自身價值。

作者也提到,我們總覺得工作就是「實踐自我」的使命,深信事業有成就等如是一個優秀的人。我們盲目追求自我實現,渴望達至完美,結果我們無法兼顧身邊人,無力維持關係。

更糟糕的是我們同時相信,關係若影響到自我,代表那人根本就不適合我,所以我們無力,更無意去維繫任何感情😢

raw-image

我們就是愛無能,怎麼辦?作者在總結就寫得明白,這個標籤可以是自私的緣故,決不可以因此忽視「自私」這問題。

實情是,在強烈推崇消費文化的資本社會之下,我們根本不知道何謂幸福,總以為有樓有車有美食有愛人有事業就等如幸福。物質固然可令人快樂,但我們不要再尋求有效的止痛藥,而是解決痛楚根源呀。

說來說去,這書同樣是提醒各位多多反思自己的內心,認真思考自己人生到底為了什麼。雖然當中沒什麼複雜而創新的思維,但我讀到這書才發現到忽視內心會造成了種種問題,根本人類面對的問題總是大同小異呀😞


avatar-img
2會員
88內容數
From HK to UK // Instagram: yuduyujia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讀愚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文提到自己不再翻閱的書籍就會爽快捐贈出去,而近年實行這規則也十分順利。 但為何書櫃仍會年年爆滿?主因是我珍藏的書籍一直佔用了七成位置。 說穿了,第二項條件:是否捨得永別,就是給自己的灰色地帶。那我到底珍藏了什麼書籍? 稍稍研究過書櫃,我的珍藏大致可分為四類: 一、學習戰友 比方中學的教材
所謂「年廿八,洗邋遢」,可惜時間太傖促,我想今年也來不及打掃房間,慶幸至少已整理好心愛的書櫃。 面對長期爆滿的小書櫃,我每年都會捉緊捐書的大好機會,緩和一下災情。隨著多年的經驗,我現在捐書的決定過程絕對快狠準。 基本上我對書本的去留只有兩大準則: 一、我會否重讀這本書? 二、我是否準備好與這
這次我想討論一下「我最喜愛的書籍」,深信這也是每個愛閱讀的人最常遇到的題目。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道題非常難答,因為我只會分辨喜歡與否,甚少思考對其喜歡的程度,甭說為過去讀過的所有書籍去排名。 再者,我比較慢熱,有時讀完不以為然,但隨著心境與環境的變化,我才頓悟到書中的真義,繼而發覺這本書的啟發與重
一如以往渡邊老師的作風,故事的劇情發展不多,主力是非常細膩的描寫主角所有思潮起伏。這次男主角是五十多歲的久木,家庭生活乏味,又遭公司投閒置散,唯有轉去追求情愛刺激作為生活重點。
延續渡邊淳一系列,外遇夫婦的閱讀之旅來到第二本:冰紋。這次角度一轉講述太太出軌。
早前我忽然對渡邊淳一的出軌故事大感興趣,一口氣買下其三本作品,朋友還擔心我是否受到什麼打擊😂 我就是純粹好奇出軌的夫婦何去何從,同時好想八卦這種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 結果這本不負所望,節奏相當明快,一開始就寫到丈夫發現太太的日記,得知自己東窗事發,展開兩夫婦諜對諜的緊張關係。夫婦互相偷窺,讀者
前文提到自己不再翻閱的書籍就會爽快捐贈出去,而近年實行這規則也十分順利。 但為何書櫃仍會年年爆滿?主因是我珍藏的書籍一直佔用了七成位置。 說穿了,第二項條件:是否捨得永別,就是給自己的灰色地帶。那我到底珍藏了什麼書籍? 稍稍研究過書櫃,我的珍藏大致可分為四類: 一、學習戰友 比方中學的教材
所謂「年廿八,洗邋遢」,可惜時間太傖促,我想今年也來不及打掃房間,慶幸至少已整理好心愛的書櫃。 面對長期爆滿的小書櫃,我每年都會捉緊捐書的大好機會,緩和一下災情。隨著多年的經驗,我現在捐書的決定過程絕對快狠準。 基本上我對書本的去留只有兩大準則: 一、我會否重讀這本書? 二、我是否準備好與這
這次我想討論一下「我最喜愛的書籍」,深信這也是每個愛閱讀的人最常遇到的題目。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道題非常難答,因為我只會分辨喜歡與否,甚少思考對其喜歡的程度,甭說為過去讀過的所有書籍去排名。 再者,我比較慢熱,有時讀完不以為然,但隨著心境與環境的變化,我才頓悟到書中的真義,繼而發覺這本書的啟發與重
一如以往渡邊老師的作風,故事的劇情發展不多,主力是非常細膩的描寫主角所有思潮起伏。這次男主角是五十多歲的久木,家庭生活乏味,又遭公司投閒置散,唯有轉去追求情愛刺激作為生活重點。
延續渡邊淳一系列,外遇夫婦的閱讀之旅來到第二本:冰紋。這次角度一轉講述太太出軌。
早前我忽然對渡邊淳一的出軌故事大感興趣,一口氣買下其三本作品,朋友還擔心我是否受到什麼打擊😂 我就是純粹好奇出軌的夫婦何去何從,同時好想八卦這種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 結果這本不負所望,節奏相當明快,一開始就寫到丈夫發現太太的日記,得知自己東窗事發,展開兩夫婦諜對諜的緊張關係。夫婦互相偷窺,讀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她她》書名很直接,試讀文稿卻很跳躍。 文字很簡潔,反覆閱讀卻每一次都會有另一種領略。 女性間是否「不只是朋友」,其實並不容易在事實上畫出分隔線,「友情以上,戀人未滿」在客觀性別上的互動差異,某種意義而言是極為不同的。所以我會覺得在閱讀《她她》時,如果可以先把性別抹除,單純感受書中主配角們的相處
Thumbnail
與其說本書重點著重在女性之間的愛情,不如說是藉由女生的敏感來凸顯對愛情的不安與誤解等情感。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一段充滿爭執與關懷的故事,描繪了兩個人之間的微妙關係。他們的互動充滿了挑釁、照顧和不滿,但在這一切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情感。
Thumbnail
有見電視劇掀開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從書櫃搬出來閲讀。(這書實在厚重,當真要用個「搬」字。) 其實我當初購買這書與劇集無關,倒是因爲之前閲讀胡晴舫的散文集,引用到其中一句讓我對這書產生興趣。 結果一翻開就嚇一大跳,因為這書的文句與用字都讓我非常陌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她她》書名很直接,試讀文稿卻很跳躍。 文字很簡潔,反覆閱讀卻每一次都會有另一種領略。 女性間是否「不只是朋友」,其實並不容易在事實上畫出分隔線,「友情以上,戀人未滿」在客觀性別上的互動差異,某種意義而言是極為不同的。所以我會覺得在閱讀《她她》時,如果可以先把性別抹除,單純感受書中主配角們的相處
Thumbnail
與其說本書重點著重在女性之間的愛情,不如說是藉由女生的敏感來凸顯對愛情的不安與誤解等情感。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一段充滿爭執與關懷的故事,描繪了兩個人之間的微妙關係。他們的互動充滿了挑釁、照顧和不滿,但在這一切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情感。
Thumbnail
有見電視劇掀開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從書櫃搬出來閲讀。(這書實在厚重,當真要用個「搬」字。) 其實我當初購買這書與劇集無關,倒是因爲之前閲讀胡晴舫的散文集,引用到其中一句讓我對這書產生興趣。 結果一翻開就嚇一大跳,因為這書的文句與用字都讓我非常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