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傴僂》書評:我想追趕上那些墮胎的女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raw-image

然而,這些問題終究反映發問的我受限於生理性別和學術背景的自我認同,而難道我又了解所有健全女性的性?研讀女性主義理論的這些年來,這些理論又有使我更了解各式各樣的性嗎?我經常覺得,所謂了解都是「紙上談兵」。恰巧《傴僂》中就有一段從重度身障者角度對紙本書發出的批判:

「對脊椎來說,用雙手壓著三到四公分厚的書並且埋頭閱讀,比其他任何動作造成更大的負擔。我厭惡紙本書籍。眼睛看得見、能握著書、能夠翻頁、能保持閱讀姿勢、能自由前往書店購書──要求具備這五項健全條件的讀書文化優位主義,是我深惡痛絕的。我厭惡那些沒有察覺到這種特權性的『愛書人』們無知的傲慢。彎曲的脖子勉強支撐著的頭顱沉重又劇痛,扭曲的腰部在擠壓著內臟的同時,因前傾姿勢而在與地球的拔河中節節敗退。每次閱讀紙本書籍,我都會感覺我的脊椎正在一點一滴地逐漸彎曲。」(頁46-47)

本身為重度身障者的作者市川沙央把「愛書人」對紙本書的執著比作健全主義,這是我這個未必稱得上「愛書人」,但參考書以外還是傾向紙本書的讀者此前沒有的想法。對我而言,這個想法甚至比被引作宣傳語的那句「我的夢想,就是像普通女人一樣懷上孩子然後墮掉」更陌生。畢竟,必須有生育經驗才算「正常的」、「完整的」或「真的」女人──即把女性的生育能力與她的性別角色乃至人生志業劃上等號──不論任何派別的女性主義者都理應會批判此說背後的父權意識吧?

──應該是吧?理論上是吧?

然而,身障者的角度問題化了上述的理所當然,此理所當然包括父權對女性生殖的理解,也包括女性主義對女性生殖的理解。市川顯然熟悉從女性主義、酷兒等性別理論切入的身障研究,小說中藉由主角參加大學遠距課程的情節,提及「身障議題與酷兒研究」、「身障女性的生殖健康和權利」(頁67)、「從女性主義和身障者視角論述」(頁79)等學術用語。對具有相關學術背景的我來說,這些用語固然引起共鳴,但我更欣賞市川雖然提及它們,卻無意深入理論。她所寫的畢竟是小說、是文學創作,從文學創作的角度看,她的目的更在於揉合自身經驗於虛構的故事中,以驗證並也質疑這些理應要能夠被實踐的理論。因此,在《傴僂》中,身障經驗──尤其是性經驗──不見得是女性主義/身障研究的介入對象;更貼切的說法也許是,虛實並存的身障經驗反過來介/亂入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者普遍反對以生殖定義女性,但在主角身上反而要反向操作,因為她的身障首先把她定義為「非女性」──「身障者不具有性的意義。」(頁87)在主角「在我扭曲的身體中,胎兒應該無法健康成長吧」、「身體應該也無法承受分娩的辛苦」、「當然育兒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頁29)的身障脈絡下,懷孕及墮胎──墮掉一個反正也不可能出生和成長的胎兒──反而成為她達成平權的手段。正如她寫道:「一九九六年,法律終於承認了身障者也有生育的權利,但隨著生殖技術的進步和商品普及化,殺害身障的胎兒最終仍然成為許多男女司空見慣的日常。不久後,或許就會成為平價的消費行為吧。」(頁81)

「既然如此,身障者為了殺害而懷孕應該也沒關係吧?」(頁82)

只是,作為讀者的我們並不會知道主角最後是否真的懷孕、墮胎。為免爆雷,我就只說到墮胎並非小說的結局,而透過轉換視角的寫作手法,此結局不只貫徹了以假亂真的虛實交錯,也提供了健全人讀者介入身障者世界的可能性。


註:標題改寫自原句:「我想追趕上那些女孩。即使無法生產,至少在墮胎這件事上,我想要追上她們。」(頁49)

出版資訊:

作者/市川沙央
譯者/談智涵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4年6月27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酷異影誌
6會員
5內容數
《映畫手民》曾是以香港為基地的學術型影評網站,成立於2014年5月3日。我於開站之初受邀設立專欄「酷上癮」,專欄名稱即點明從性別角度看電影、結合性別研究與電影研究的寫作目的。網站運作十年,終於在2024年5月2日因各種限制而關閉。目前我正逐步將曾於其上發表的專欄文章搬運至此。
酷異影誌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殺夫》作為一個反映在極端父權下,女性命運注定悲慘,即使反抗也頂多同歸於盡、別無出路的文本,尤其能凸顯出這個「理所當然」的矛盾。指出這個矛盾便是在問:要如何從這類文本中讀出女性培力、翻轉性別權力關係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4/10
《殺夫》作為一個反映在極端父權下,女性命運注定悲慘,即使反抗也頂多同歸於盡、別無出路的文本,尤其能凸顯出這個「理所當然」的矛盾。指出這個矛盾便是在問:要如何從這類文本中讀出女性培力、翻轉性別權力關係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2/04
我想以「雌競」作為三十多年後重新切入《青蛇》的方法,正是因為當年沒有這個「名字」,但女性之間的競爭想必存在已久。如今,我們有了形容這種競爭關係的「名字」,是否就能更精準地描述、更深入地了解白素貞和小青的關係呢?
Thumbnail
2025/02/04
我想以「雌競」作為三十多年後重新切入《青蛇》的方法,正是因為當年沒有這個「名字」,但女性之間的競爭想必存在已久。如今,我們有了形容這種競爭關係的「名字」,是否就能更精準地描述、更深入地了解白素貞和小青的關係呢?
Thumbnail
2024/12/10
這些年來,我偶爾會想起這封遺書,每次也都得出差不多的解讀和對愛的看法。最近一次,發生在看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隔壁的房間》時,我驚喜地意識到兩者之間的微妙呼應,而這場文學與電影的相遇,也促使我重新思考吳爾芙在死前對愛的讚美,與她終究選擇死亡之間的矛盾性。
Thumbnail
2024/12/10
這些年來,我偶爾會想起這封遺書,每次也都得出差不多的解讀和對愛的看法。最近一次,發生在看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隔壁的房間》時,我驚喜地意識到兩者之間的微妙呼應,而這場文學與電影的相遇,也促使我重新思考吳爾芙在死前對愛的讚美,與她終究選擇死亡之間的矛盾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位娼妓倖存者的真實告白,包含她痛苦的過往以及對社會底層黑暗面的反思。書中詳盡描述了她遭受的身心痛苦和不幸經歷,以及她對自己人生和社會的深刻反思。作者以勇氣將這些痛楚化為文字公諸於世,希望能讓世人對社會上的黑暗面更加認識。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位娼妓倖存者的真實告白,包含她痛苦的過往以及對社會底層黑暗面的反思。書中詳盡描述了她遭受的身心痛苦和不幸經歷,以及她對自己人生和社會的深刻反思。作者以勇氣將這些痛楚化為文字公諸於世,希望能讓世人對社會上的黑暗面更加認識。
Thumbnail
自認直男異性戀的我,生平第一次接觸的同志文學,是白先勇的《孽子》。在剛解嚴的時代偷偷讀這本書,其實是很掙扎的:一個就讀男校的高中生,萬一被人發現在讀這種「娘娘腔」的東西,一定會被直男同學們覇凌的。但是《孽子》所描寫的同志世界實在迷人,在台北新公園的夏夜裏揮汗尋覓真心的過程,在社會的異樣眼光下奮力求生
Thumbnail
自認直男異性戀的我,生平第一次接觸的同志文學,是白先勇的《孽子》。在剛解嚴的時代偷偷讀這本書,其實是很掙扎的:一個就讀男校的高中生,萬一被人發現在讀這種「娘娘腔」的東西,一定會被直男同學們覇凌的。但是《孽子》所描寫的同志世界實在迷人,在台北新公園的夏夜裏揮汗尋覓真心的過程,在社會的異樣眼光下奮力求生
Thumbnail
在這本開創性的作品中,瑪莎‧ 納思邦為性侵害和性騷擾這類重大的社會挑戰,提供了法律學者的清晰視野,並取材自哲學的思考路徑,詳細闡述了驕傲與貪婪如何導致男性物化與支配他人。
Thumbnail
在這本開創性的作品中,瑪莎‧ 納思邦為性侵害和性騷擾這類重大的社會挑戰,提供了法律學者的清晰視野,並取材自哲學的思考路徑,詳細闡述了驕傲與貪婪如何導致男性物化與支配他人。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