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離開以後,才覺原來我比想像中更懷念香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離開以後,才覺原來我比想像中更懷念香港。出走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你將會發覺你和你本土的根,比想像中牽纏得更深。


在私人的IG裡,我會裝作不在乎,「扮無野」。每天在story裡,假裝自己在異地過得逍遙快活,貼滿旅行、美食,醉生夢死。


但在內心深處,我卻仍一直為那些我錯過了,只能在香港參加的事耿耿於懷:達明一派演唱會,黃子華舞臺劇(聽說現在有些人挺狠毒的説:好呀!反正我都搶不到飛,那大家一起看不到演出啦!完美印證了黃子華的魚蛋論。),MLA演唱會,春光乍洩電影重映.......還有那些朋友聚會的合照,總會在一次次向右劃後張牙舞爪。


其實我根本很思鄉,但我不太敢表露出來。


留在香港的人,會說我自取其咎;離開了的人,一部份會覺我在無病呻吟,另一部分則痛恨我在把他們的深思熟慮的決定,塑造成無可奈何的悲劇,並同時揭露了他們或多或少不太願意面對的現實。


這份糾結若不夠熱鬧的話,還可加上我腦海內的理性。她會告訴我別矯情,自古至今,世界上比我更苦的難民多的是。我不停去搜尋比我置身於更差境地的人的故事:大屠殺丶天災人禍、貧窮、疾病……越慘越好,聽說人類的幸福都是反襯出來的。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時燼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1會員
    35內容數
    🚬 時間的灰燼 ✍️ Columnist&guest editor at 電笠 🤝 歡迎合作/邀約/約稿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記得我應徵過一間旅遊公司,面試題目是選一個曾經到過最沉悶的地方寫推薦稿。我選了新加坡,因為即便只是去旅行,我也深感這城市的一切太可預測太實在,毫無刺激可言。 那為什麼之後我會到了新加坡呢?一當然為謀生,二也為想放逐自己到他鄉,不想再理香港的那些愛恨情仇糟心事。但即使避世如我,也是不可能孤獨一人
    大學學籍失效了,意味著我已不能再去見那陪伴過我四年間走過不少情緒低谷的大學輔導員。每次見面前,我總期待是否能在隱蔽於廣場大樓某一角,佈置舒適、溫馨的素色房間裡,把內心中壓得我寸步難行、透不過氣來的厭世陰暗面卸下一小塊,換回一點點對未來前路盼望的火花。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1997年5月17日,《春光乍洩》於康城上映。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記得我應徵過一間旅遊公司,面試題目是選一個曾經到過最沉悶的地方寫推薦稿。我選了新加坡,因為即便只是去旅行,我也深感這城市的一切太可預測太實在,毫無刺激可言。 那為什麼之後我會到了新加坡呢?一當然為謀生,二也為想放逐自己到他鄉,不想再理香港的那些愛恨情仇糟心事。但即使避世如我,也是不可能孤獨一人
    大學學籍失效了,意味著我已不能再去見那陪伴過我四年間走過不少情緒低谷的大學輔導員。每次見面前,我總期待是否能在隱蔽於廣場大樓某一角,佈置舒適、溫馨的素色房間裡,把內心中壓得我寸步難行、透不過氣來的厭世陰暗面卸下一小塊,換回一點點對未來前路盼望的火花。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1997年5月17日,《春光乍洩》於康城上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掐指一算,麥克回歸Windows作業系統也一個月了。在此期間麥克想了很多,最終決定還是以Windows作為主要的作業系統。
    Thumbnail
    一個從年輕就準備好得離別, 等到真正實現時,還是捨不得說再見, 一路陪伴直到路的盡頭, 只願歸來之時,我還能勾起你的笑容
    Thumbnail
    What to do when I’m gone 我明確知道我不是母親心裡最好的版本 因為昨天母親節媽媽跟我說:「如果我死了,你們全家都會死掉」 哈哈哈哈其實,她只是要說,我們沒有她,絕對無法自理 這是絕對有道理的,我不會否認。 - 有一天我做夢,夢到一通電話打來說媽媽走了 非常明
    Thumbnail
    我是一直覺得日劇屬於劇透也沒關係的類型哈哈哈,反正我就是要不管不顧的寫我的心得了。但以防有人想看,還是先簡單用一句話推薦: 很溫暖的劇,讓人想要重新好好生活。想要很認真的度過每一秒,也想要更加珍惜身邊的人。
    你走後的那一週最難熬,常常會想,上周的某天你還活著、還在做什麼事... 默默地也滿一個月了,你沒有離開家、離開我們這麼久過 以前你離開家最久的時候就是帶你去寵物美容, 早上帶去、中午帶回,這半天的時間就已經是很長的時間 光是這半天就覺得家裡空空的,好安靜 更何況是整整一個月... 你的離開~
    Thumbnail
    刪除臉書三個多月,每天賺回人生1.5小時,沉浸在主動探索書籍跟方格子文章,不再接收恐攻式的假病毒資訊與偏激政治議題、挑釁的廢言酸語,當然還有那些讓臉書越趨強大的廣告頁面。
    Thumbnail
    「媽媽,我能為妳做甚麼?」之後的我很常說這句話。 陪伴一個乳癌末期的病人,家屬究竟能做甚麼,我想就是一起面對死亡,並且提前做好準備。討論後事、討論死亡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家庭(包含我家)都避諱討論死亡的議題,當下覺得不必要或不吉利,然而死亡往往是無預警的。因此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病人的想法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竟可以這樣活到六十五歲啊,一路上都覺得自己不適合當演員,要想法沒想法,要才華沒才華,一直認為這可能是最後的演出了吧。只是,不論活了多久,身為一個人,該怎麼說呢,比起做為演員該下什麼功夫,我對於想要成為一個層次豐富的人該朝哪個方向前進,還比較有興趣。--樹木希林
    Thumbnail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樹木希林。 這本書是因為樹木希林拍攝寶島社企業形象廣告的緣分而得以出版,廣告以名畫作〈奧菲莉亞〉為概念,沿用作為這本書的封面,廣告詞「讓我以喜歡的方式死去吧」在當年(2016年)大獲好評。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掐指一算,麥克回歸Windows作業系統也一個月了。在此期間麥克想了很多,最終決定還是以Windows作為主要的作業系統。
    Thumbnail
    一個從年輕就準備好得離別, 等到真正實現時,還是捨不得說再見, 一路陪伴直到路的盡頭, 只願歸來之時,我還能勾起你的笑容
    Thumbnail
    What to do when I’m gone 我明確知道我不是母親心裡最好的版本 因為昨天母親節媽媽跟我說:「如果我死了,你們全家都會死掉」 哈哈哈哈其實,她只是要說,我們沒有她,絕對無法自理 這是絕對有道理的,我不會否認。 - 有一天我做夢,夢到一通電話打來說媽媽走了 非常明
    Thumbnail
    我是一直覺得日劇屬於劇透也沒關係的類型哈哈哈,反正我就是要不管不顧的寫我的心得了。但以防有人想看,還是先簡單用一句話推薦: 很溫暖的劇,讓人想要重新好好生活。想要很認真的度過每一秒,也想要更加珍惜身邊的人。
    你走後的那一週最難熬,常常會想,上周的某天你還活著、還在做什麼事... 默默地也滿一個月了,你沒有離開家、離開我們這麼久過 以前你離開家最久的時候就是帶你去寵物美容, 早上帶去、中午帶回,這半天的時間就已經是很長的時間 光是這半天就覺得家裡空空的,好安靜 更何況是整整一個月... 你的離開~
    Thumbnail
    刪除臉書三個多月,每天賺回人生1.5小時,沉浸在主動探索書籍跟方格子文章,不再接收恐攻式的假病毒資訊與偏激政治議題、挑釁的廢言酸語,當然還有那些讓臉書越趨強大的廣告頁面。
    Thumbnail
    「媽媽,我能為妳做甚麼?」之後的我很常說這句話。 陪伴一個乳癌末期的病人,家屬究竟能做甚麼,我想就是一起面對死亡,並且提前做好準備。討論後事、討論死亡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家庭(包含我家)都避諱討論死亡的議題,當下覺得不必要或不吉利,然而死亡往往是無預警的。因此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病人的想法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竟可以這樣活到六十五歲啊,一路上都覺得自己不適合當演員,要想法沒想法,要才華沒才華,一直認為這可能是最後的演出了吧。只是,不論活了多久,身為一個人,該怎麼說呢,比起做為演員該下什麼功夫,我對於想要成為一個層次豐富的人該朝哪個方向前進,還比較有興趣。--樹木希林
    Thumbnail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樹木希林。 這本書是因為樹木希林拍攝寶島社企業形象廣告的緣分而得以出版,廣告以名畫作〈奧菲莉亞〉為概念,沿用作為這本書的封面,廣告詞「讓我以喜歡的方式死去吧」在當年(2016年)大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