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不被淹沒」:面對現代無名焦慮的生存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個世代充斥著無以名狀的焦慮,以各種型態存在在我們周圍。關於這焦慮是怎麼來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心理學家,上班族,學生,大概就算是上流社會也有自己的焦慮。在這裡我想試著討論的是,我們能如何面對這樣的焦慮,是否可以有除了靈性以外的作法。而我之所以想討論,也是因為我本身也深受所苦。

我沒有任何心理背景,這篇文章單純是想作為一個被焦慮困擾的普通人,分享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還有我自行思考出的觀點。


什麼是「無以名狀的焦慮」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無以名狀的焦慮」吧。


最經典,也最常見的形式,我想是「一整天一事無成的時候,會有股罪惡感」。又或是完成一些容易取得的娛樂之後,人們說「我又不小心滑了 2 小時手機」、「今天又是一事無成的一天」的當下。我一直覺得,這句話背後其實有一句潛台詞:「我應該去做點些什麼才對」,而在應該二字背後,藏得更深的則是「所有人好像都在往前,只有我停留在原地」。


它可能不會跟一個明確的議題有關。它不會是讓你說出「我在為明天的面試感到焦慮」、「要是我拒絕了這項工作會不會被開除」、或「說這句話會不會被討厭」。它不是工作、金錢、人際這些具有明確場景的焦慮。


當你處在其中,你可能不會直接說出「我覺得自己好像沒有在進步」。它不會如此明確。它比較像是身體在發低燒,雖然溫度很低,但是你就是感覺有哪裡不對勁,好像手腳有點酸但又不是太酸。


它喜歡否定你正在做的事,尤其是當你冒出「或許我該休息了」的念頭時,它會跟你說幾句悄悄話。你甚至沒聽清楚它說了什麼,但你確實打消了休息的念頭。


它不太喜歡你待在原地。如果你又不小心花太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上,或躺在床上發呆(即使你真的認為自己需要一點悠閒時光),它就會試圖用一個低沈而隱約的音量對你耳語:「喂,你該做點什麼了吧?」


即使在我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它也持續地「提醒」我一些事:「你寫這些會有人看嗎?」「你是不是該換個寫法,甚至換個主題?」


它就是不允許你的注意力停留在此刻。


這是我所感受到的「無以名狀的焦慮」。


那麼,該怎麼辦呢?

我一開始試著面對無以名狀的焦慮時,看到不少書的關鍵字都寫著「克服焦慮」、「解決焦慮」、「消除焦慮」。這樣的用詞雖然很有力,卻有一個問題:焦慮能夠被消除嗎?


心理學家會告訴你,也是我個人看得最多的方法,是「共處」,而不是「消除」。消除二字,讓我一直以為焦慮是一種可以被永久消除的東西,也因此在我沒辦法克服它的時候,我會感到相當挫折。或許你覺得我在玩文字遊戲,不過我認為用詞的差異,確實會影響我們的想法。


你永遠沒辦法解決焦慮,也沒辦法消除焦慮。它很大概率、總是會在某處、某個時間點出現,就像你沒辦法控制什麼時候會有突如其來的工作或會議一樣。這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是身而為人的本能。如果稍微用生物學的詞來說,這是我們的原始大腦(蜥蜴腦)做的好事。只要我們還需要生存的一天,原始大腦就會持續對我們施加壓力,讓我們對於生存感到焦慮,因而動起來做點什麼。


焦慮是不會永久消失的。不管我們多麼希望,它也會在某個時間點向我們襲來。雖然我自己也還在嘗試接受,但我想這大概不會錯。


如果這是對的,難道我們就對焦慮束手無策了嗎?


雖然不能消滅,卻有程度的區別

好消息是,雖然它無法被永久消滅,但我認為焦慮有程度的區別。它就像海水一樣,有漲潮退潮之分。有時候我們就是快要被它淹沒,有時則沒有。它既不會永久消失,卻也不會永久維持。我們沒辦法控制焦慮何時來臨,程度多強。我們唯一能做的,恐怕只有試著去承認它的存在而已,而我想這大概就是「共處」的意義。


有時候焦慮的力道很強勁,有時則平靜。有時候它可能會打在你身上,讓你覺得自己快要站不住腳,但你其實比自己想的還能站得更穩。就算真的站不穩了,轉身就跑也完全沒什麼可恥的。總之就是不把焦慮視為一個敵人,雖然它會使我們感到不舒服,但它並沒有惡意。


焦慮的本質是死亡

在談如何面對焦慮之前,我想先談焦慮的本質是什麼。我不確定這是否有科學證據支持,僅僅只是我消化各種來源的書、自己思考之後得到的觀點。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元宇宙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12會員
25內容數
這是一份想要「給予能量」的電子報。 我是一個需要透過寫作,才能感受到我究竟經歷了甚麼情緒的人。 我在挖掘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讀了一些好書。有一天我發現,我講的話原來可以幫助到我的朋友們,幫他們更看清自己的情緒——即使我連自己的情緒都不太了解。 我想將這些故事和經驗分享出來,希望你可以從中獲得一點共鳴和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元宇宙 的其他內容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這幾年我顯得特別容易感到焦慮或不安,有自身的也有來自外在的,簡短分享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焦慮的本質在於我們過度遵循社會規則和自我設定的“禁區”。本文將探討焦慮的根本原因,提供減輕焦慮的方法,幫助找到更輕鬆的生活方式。透過減少自我設立的禁區,接受並重新定義發生的事件,我們可以找到更輕鬆、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焦慮」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從孩子到大人,從社會各個不同領域跟階層,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焦慮 我跟家裡老大都是很容易焦慮的性格,想到有事還沒做會焦慮,事情做完了也會焦慮😖 除了對於事情的焦慮感以外,更多的是對人生的焦慮 很多時候在人生的路口,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好像GPS有點失控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這幾年我顯得特別容易感到焦慮或不安,有自身的也有來自外在的,簡短分享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焦慮的本質在於我們過度遵循社會規則和自我設定的“禁區”。本文將探討焦慮的根本原因,提供減輕焦慮的方法,幫助找到更輕鬆的生活方式。透過減少自我設立的禁區,接受並重新定義發生的事件,我們可以找到更輕鬆、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焦慮」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從孩子到大人,從社會各個不同領域跟階層,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焦慮 我跟家裡老大都是很容易焦慮的性格,想到有事還沒做會焦慮,事情做完了也會焦慮😖 除了對於事情的焦慮感以外,更多的是對人生的焦慮 很多時候在人生的路口,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好像GPS有點失控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