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在書展忙進忙出,不是買書的讀者多到應付不來,而是許多朋友趁機見面,你來我往串門子,好不熱鬧。
昨天在沙龍講座上見到幾位許久不見的朋友,有同學,有前同事,還有曾合作過卻從未見面的出版友人,備感溫暖。
而在展位上,也有很多同業好友來探班,感嘆出版艱難之餘,也必定買幾本書帶走。
有朋友來買書,我總是有點不好意思。或許是舊習未改,覺得朋友之間只講交情,哪有讓人買書的道理。所以常常只送不賣。
但慢慢的,我覺得這樣的態度也不對。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朋友出版了好書,我自己在第一時間就買下,因為買書,就是對朋友最大的支持。
因此,朋友來買我的書,也是一種以實際行動表現的支持,我拒賣而送書,不只辜負了朋友的好意,更讓對方不好意思。
這次書展因為有本話題書,朋友們紛紛恭喜。但也聊起,市場真是難以捉摸,有些費盡心力,寄予厚望的大書,反應平平,而有些沒怎麼使力的書,卻突然爆紅。追問原因,卻沒人說得上來是為什麼。
但撇開這難以理解的市場力不談,大家感受最深的都是閱讀人口的大幅下滑。
都說閱讀是綜合國力的指標,政府部門也砸下大筆預算推廣閱讀。但是,閱讀是一種習慣,靠的是長久浸淫的成長環境,整體的閱讀環境未能養成,想擴大閱讀人口恐怕很難。
我們會不會成為有文字閱讀習慣的最後一代人呢?或許不會,但文字閱讀的人口減少,也許也很難改變。
我就是個這麼悲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