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庸小說】父親的歸鄉路(連載0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就父親遺留下來有關他在大陸時期的史料,在祖父辭世後,家中尚有繼弦的吾祖母林晏(諡柔慈)時年41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三哥17歲、大姐13歲、二姐11歲、父親4歲。祖母帶著四男兩女共有七人,除父親尚幼之外,其餘都正是投入生產的年齡,雖遭父喪之不幸,卻該是充滿前進的家族。地雖貧瘠,物產不豐,但勤於勞動作息的閩南精神,讓這家子雖不至富有卻也得溫飽。

  父親生為幼子得父母兄姐疼愛,吾先祖以文儒耕讀,讀冊(讀書)是謀取功名,報效國家民族之途,或是父親自小聰穎,家人得以栽培成才。在【遺兒孫詩】中提到【吾母忍悲營生計 含辛茹苦來晟養 五歲初識三字經 二兄揹吾讀書行 幼時學習漢文字 十三離家赴民生 學習農藝識英文】五歲初識三字經便是朗朗上口如歌謠般唱曲,雖不一定知其涵義,卻已經展現父親記憶力以及理解力的確有非凡之處,嘗想父親離鄉37載(民國35年抵台)在55歲臨終之年猶能在記憶中搜尋縷剖出幼時成長的脈絡,其智商之高可窺一斑。

  在祖母的帶領下,一家和樂,父親正沉浸在學習的快樂。父親說13歲(父親當用虛歲計,時西元1940年)離家赴民生學習農藝識英文。當時國內已經展開所稱的八年對日抗戰(西元1937~1945年)在吾良庵黃氏家廟【良庵祖祠史記】提及「抗日時期,民生農校內遷於斯。勝利後,農校返泉,…」當時民生農校究竟是為在泉州舊校,抑或在南安縣埔心村的黃氏家廟,我認為當是後者。雖說高塘村距埔心村同在南安縣,不過,以鄉村地大偏遠的情況推論,中學生住校讀書截至目前為止,仍是吾家鄉普遍的現況。

  姑且不論父親所稱【十三離家赴民生】是到泉州還是埔心村的黃氏家廟,總之,父親已經正朝著讀書學習的路上前進著。

【1932~1940】


台灣記事:

1934年(日昭和9年):

 5月6日台灣文藝協會成立。

 6月3日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

 9月2日持續15年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終止。

1935年(日昭和10年):

 4月21日新竹台中大地震。7月17日竹南、苗栗地震。

 10月10日-11月28日適逢日本統治台灣40週年,舉辦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10月25日南迴公路竣工。

 11月22日首屆台灣地方議員選舉。

1937年(日昭和12年):

 4月1日台灣總督府開始禁止新聞的漢文欄。

 7月7日中日戰爭爆發,日政府派武官總督。

 12月27日大屯國立公園、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成立。

 台灣軍伕奉召至中國戰場。

1939年(日昭和14年):

 9月25日新高港開工典禮在梧棲舉行。

1940年(日昭和15年):

 2月11日台灣人的改姓名開始。

 10月25日台灣第一座交通號誌在台北御成町開始運轉。


中國記事:

1928年至1937年 國民政府「黃金十年」。

1931年9月 日本於九一八事變發動佔取中國東北的戰爭,1932年建立由前清朝皇帝溥儀為首的滿洲國傀儡政權。

1936年5月5日 國民政府籌畫《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發表五五憲草。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爆發後,周恩來、葉劍英、博古代表共產黨開始和國民黨展開合作談判抗日。

1937年7月7日 蘆溝橋七七事變。日本攻陷華北。8月淞滬會戰。12月南京市淪陷。國軍台兒莊大捷。

1938年8月至10月武漢會戰,日軍攻下武漢市。同期間又登陸大亞灣,攻下廣州市並侵略華南。

1939年期間中日雙方於豫鄂湘桂各省交戰。國軍長沙大捷。


父親記事:

1940年離家赴民生學習農藝識英文。

avatar-img
6會員
48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培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靜:分財產中種事情真的如果兄弟姐妹不合,真的是會弄得家庭雞犬不寧。   嗯,家母是沒啥錢分,她是我們兄弟供養的。妻子梅安大器把媽媽給她的房子讓給她二姐,她大姐家又是豪級,根本不在乎媽媽那點遺產,所以,我們家兩邊都順利下莊。 靜:有時候我真覺得:父母留財產給孩子,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
三   父親于民國17年農曆11月17日(西元1928年12月28日)出生於福建省南安縣羅東鎮高塘村許厝西高墘厝,為家中幼子。上有三位兄長大哥黃種和(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成器(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振作(五女黃玉琴招贅鄭石泉傳祀)是吾祖父黃禝財(諡華亭)長室潘勤娟所生。次有兩位姐姐黃參治(適後洋坑柄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一   父親的歸鄉路,我走了兩萬兩千三百九十日,合計是61年3個月又17天。我直到我看見 父親家鄉那宅破落剝離的土角厝時,我才深深覺得 我帶著 父親的靈父親的魂回到家鄉了。   我似乎蠻幸運的,至少,我不必像美國黑人作家亞歷克斯.哈里經過12年的考察研究和尋根探源後才溯源非洲尋找到《根》。《根》
之一 走過浪拓俠少的江湖 尋覓凡塵倚笑的紅顏 綺麗的少年夢幻 未曾有過的歡愉 心已漸闌珊 恣憑伊世間情緣浮沉 今秋一場雨 笑談世事浮雲 紅塵三十年 方將我心來予   之二 驛站約盟 一襲翠衫染醉梅安 小館歡言 盡把那風雨帶去 伴伊行 走過紅塵嚷嚷喧嘩 別伊行 愁愴恨夜早已迷濛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靜:分財產中種事情真的如果兄弟姐妹不合,真的是會弄得家庭雞犬不寧。   嗯,家母是沒啥錢分,她是我們兄弟供養的。妻子梅安大器把媽媽給她的房子讓給她二姐,她大姐家又是豪級,根本不在乎媽媽那點遺產,所以,我們家兩邊都順利下莊。 靜:有時候我真覺得:父母留財產給孩子,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
三   父親于民國17年農曆11月17日(西元1928年12月28日)出生於福建省南安縣羅東鎮高塘村許厝西高墘厝,為家中幼子。上有三位兄長大哥黃種和(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成器(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振作(五女黃玉琴招贅鄭石泉傳祀)是吾祖父黃禝財(諡華亭)長室潘勤娟所生。次有兩位姐姐黃參治(適後洋坑柄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一   父親的歸鄉路,我走了兩萬兩千三百九十日,合計是61年3個月又17天。我直到我看見 父親家鄉那宅破落剝離的土角厝時,我才深深覺得 我帶著 父親的靈父親的魂回到家鄉了。   我似乎蠻幸運的,至少,我不必像美國黑人作家亞歷克斯.哈里經過12年的考察研究和尋根探源後才溯源非洲尋找到《根》。《根》
之一 走過浪拓俠少的江湖 尋覓凡塵倚笑的紅顏 綺麗的少年夢幻 未曾有過的歡愉 心已漸闌珊 恣憑伊世間情緣浮沉 今秋一場雨 笑談世事浮雲 紅塵三十年 方將我心來予   之二 驛站約盟 一襲翠衫染醉梅安 小館歡言 盡把那風雨帶去 伴伊行 走過紅塵嚷嚷喧嘩 別伊行 愁愴恨夜早已迷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我的母親,出身於外省家庭。 我外公是福建廈門茶商之子, 外曾祖父是當時的地主階級, 擁有不少土地租給佃農種茶。 外曾祖父膝下有兩男一女, 我外公行大,自幼送去私塾讀書, 通四書五經,習得一手好毛筆字。
Thumbnail
小慧意外地遇見榮叔,榮叔談及自己、林小姐與家人的關係。榮叔在經歷了一段離愛、自省後,真正過上退休後的新生活。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
Thumbnail
阿爸親象山 2023年12月18日老爸走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我的母親,出身於外省家庭。 我外公是福建廈門茶商之子, 外曾祖父是當時的地主階級, 擁有不少土地租給佃農種茶。 外曾祖父膝下有兩男一女, 我外公行大,自幼送去私塾讀書, 通四書五經,習得一手好毛筆字。
Thumbnail
小慧意外地遇見榮叔,榮叔談及自己、林小姐與家人的關係。榮叔在經歷了一段離愛、自省後,真正過上退休後的新生活。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
Thumbnail
阿爸親象山 2023年12月18日老爸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