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對決筆記21】季配打造月月配高股息 v.s 直接買月月配ETF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高股息在台灣成為一個很驚人的現象,這篇想要研究如果我要達到每個月月配3萬,我總共需要多少錢,又要多少股票才能達到呢?

季配高股息組合成月月配

月月配組合1:
0056(1,4,7,10月)+00878(2,5,8,11月)+00713(3,6,9,12月)

基本資料如下:(2024/03/04)

0056 |發行17年|股價38|2023總配息2.2元|現金殖利率1.84%(2024季配)

raw-image


00878|發行04年|股價22.07|2023總配息1.24元|現金殖利率1.81%(2024季配)

raw-image


00713|發行07年|股價51.9|2023總配息1.24元|現金殖利率1.7%(2024季配)

raw-image

資料來源:玩股網

承上,三組平均殖利率是1.78,每月要達到3萬臺幣的話,一年36萬(3萬*12個月)除以7.12%(殖利率*4)需要505萬才能達到。

月月配組合2:

0056(1,4,7,10月)+00878(2,5,8,11月)+00919(3,6,9,12月)

0056 |發行17年|股價38|2023總配息2.2元|現金殖利率1.84%(2024季配)

raw-image

00878|發行04年|股價22.07|2023總配息1.24元|現金殖利率1.81%(2024季配)

raw-image


00919|發行02年|股價24.61|2023總配息1.63元|現金殖利率2.19%(2024季配)

raw-image

承上,三組平均殖利率是1.94,每月要達到3萬臺幣的話,一年36萬(3萬*12個月)除以7.76%(殖利率*4)需要463萬才能達到。

直接買月月配

00929|發行02年|股價19.82|2023總配息1.63元|現金殖利率0.55%(2024月配)

raw-image

每季要達到3萬臺幣的話,一年36萬(3萬*12個月)除以6.6%(殖利率*12)需要545萬才能達到。

結論

按照現在算起來,應該是0056+00878+00919,可以用最少的資金達到最大的配息效應,另外風險上也比較分散。不過如果我真的要選擇,應該還是會選擇0056+00878+00713,因為其他的ETF成立的時間真的都太短了,會有點害怕,而且在產業分布上也比較分散,因此在避險上會選擇月月配1的組合。

今年其實出現了很多其他的月月配ETF,之後如果有時間再來比較一下。


參考資料:

00929 vs 0056+00878+00713月月配息怎麼選?「自組」月配息績效、配息、投資產業大比拚!



希望透過這個系列一一介紹我在理財上所學習到的筆記跟選擇困難歷程,慢慢達到人生自由的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3/05
謝謝您的分享!(萬事皆美好,只是欠資本😆)
最近高股息真是兵家必爭之地,這邊就來列出美國跟台灣的高股息ETF的不同標的,以及如果購買美股的高股息的成本大約是如何。
比較完美股的,接下來來比較台灣券商的定期定額手續費差別。
之前說過如果要投美股的話會比較想要用複委託的模式下去投,這篇就來稍微比較一下坊間的各家複委託優缺點(資料隨時更新中)。
身為已經有點年紀的小資族,來看看這本書,順便懊悔一下自己為何沒有提早投資,略微取暖一下。這本書總結了一個理財專家的經驗,分享了理財、工作、買房等多方面的建議,對於要買房的年輕小資族來說非常實用。
很多人開始買股票後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股票漲了後,該不該賣出、獲利了結呢?但一旦賣出後,有可能再也買不回當時的價格了;但是不賣出的話,難保有一天不會跌落,損失財富。老實說這個問題的煩惱其實還蠻奢侈的,因為代表股票沒有套牢,反而上漲,才有這種奢華的煩惱。但停不停利其實網路上說法很多,沒有標準答。
之前大多都是閱讀自己比較有興趣的理財書,但最近比較想來讀一些眾人都很推薦的理財讀書清單,看看大神們的思維如何。就開始吧! 這本書是美國經濟學家墨基爾從他1973年出版的《漫步華爾街》裡面再轉化出來的書。因為時間年代都有點久遠,而且市場也跟台灣不一樣,所以我覺得這邊就記錄下觀念。
3/5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經理人不告訴你,但投資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最近高股息真是兵家必爭之地,這邊就來列出美國跟台灣的高股息ETF的不同標的,以及如果購買美股的高股息的成本大約是如何。
比較完美股的,接下來來比較台灣券商的定期定額手續費差別。
之前說過如果要投美股的話會比較想要用複委託的模式下去投,這篇就來稍微比較一下坊間的各家複委託優缺點(資料隨時更新中)。
身為已經有點年紀的小資族,來看看這本書,順便懊悔一下自己為何沒有提早投資,略微取暖一下。這本書總結了一個理財專家的經驗,分享了理財、工作、買房等多方面的建議,對於要買房的年輕小資族來說非常實用。
很多人開始買股票後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股票漲了後,該不該賣出、獲利了結呢?但一旦賣出後,有可能再也買不回當時的價格了;但是不賣出的話,難保有一天不會跌落,損失財富。老實說這個問題的煩惱其實還蠻奢侈的,因為代表股票沒有套牢,反而上漲,才有這種奢華的煩惱。但停不停利其實網路上說法很多,沒有標準答。
之前大多都是閱讀自己比較有興趣的理財書,但最近比較想來讀一些眾人都很推薦的理財讀書清單,看看大神們的思維如何。就開始吧! 這本書是美國經濟學家墨基爾從他1973年出版的《漫步華爾街》裡面再轉化出來的書。因為時間年代都有點久遠,而且市場也跟台灣不一樣,所以我覺得這邊就記錄下觀念。
3/5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經理人不告訴你,但投資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最近一週大概全球的企業和金融股市等都大亂了,在這麼肅殺的氣氛下。有沒有什麼族群是相對有「希望」的呢?今天我們也來談談在後「對等關稅」時期,台股的可能操作方式。 台股跌勢中止的時間點預測 下圖是台股的走勢,我們可以條列一下前波的低點,前波的空頭市場是從 2022 年的 1 月,跌了 9 個月,一路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最近一週大概全球的企業和金融股市等都大亂了,在這麼肅殺的氣氛下。有沒有什麼族群是相對有「希望」的呢?今天我們也來談談在後「對等關稅」時期,台股的可能操作方式。 台股跌勢中止的時間點預測 下圖是台股的走勢,我們可以條列一下前波的低點,前波的空頭市場是從 2022 年的 1 月,跌了 9 個月,一路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開始利用槓桿放大財富,將股票質押借出更多的錢,買入更多的資產,計劃利用高股息季配 ETF打造月月配現金流。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這一陣子的台股衝上24000以上,而這時在很多的台股ETF一直在新出不間斷,而花樣也越來越多,每一次的新聞看了之後,我真心覺得現在的小資族選高股息ETF越來越難懂了,不免有憂心感受。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月月配實在有太多種選擇了,但除了高股息之外,是不是透過配置債券或市值型ETF也可以達到月月配的目的呢?這邊就來看看三種的排列組合。
Thumbnail
槓桿型ETF是一種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達到放大報酬倍數的交易型基金,通常提供2倍或3倍的指數報酬率,例如納斯達克100指數上漲1%,槓桿型ETF就會上漲3%。這篇文章就比較台灣兩個槓桿型ETF的報酬率跟資金規模,給想投資的朋友作為參考。
Thumbnail
前篇講到投資高股息ETF,這篇來討論如果是有一大筆資金要買市值型ETF,比較起來狀況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Thumbnail
對於投資高股息ETF,你可以考慮以下兩種投資方式:單筆投入(lump-sum)和定期定額(dollar-cost averaging, DCA)。每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具體選擇取決於你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狀況。網路上也有很多討論,下面就來比較兩者的優缺點,以及我最後的決定。
Thumbnail
之前已經討論過自組月月配的組合,目前市面上最多推薦的就是0056+00878+00919,也有一種選擇是搭配0056+00878+00713,就來稍微討論怎麼做分散風險,還有最後的選擇。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開始利用槓桿放大財富,將股票質押借出更多的錢,買入更多的資產,計劃利用高股息季配 ETF打造月月配現金流。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這一陣子的台股衝上24000以上,而這時在很多的台股ETF一直在新出不間斷,而花樣也越來越多,每一次的新聞看了之後,我真心覺得現在的小資族選高股息ETF越來越難懂了,不免有憂心感受。
Thumbnail
【領息是為了提供更好的現金流,投資=(時間+紀律)。投資=(配息+資本利得)】
Thumbnail
月月配實在有太多種選擇了,但除了高股息之外,是不是透過配置債券或市值型ETF也可以達到月月配的目的呢?這邊就來看看三種的排列組合。
Thumbnail
槓桿型ETF是一種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達到放大報酬倍數的交易型基金,通常提供2倍或3倍的指數報酬率,例如納斯達克100指數上漲1%,槓桿型ETF就會上漲3%。這篇文章就比較台灣兩個槓桿型ETF的報酬率跟資金規模,給想投資的朋友作為參考。
Thumbnail
前篇講到投資高股息ETF,這篇來討論如果是有一大筆資金要買市值型ETF,比較起來狀況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Thumbnail
對於投資高股息ETF,你可以考慮以下兩種投資方式:單筆投入(lump-sum)和定期定額(dollar-cost averaging, DCA)。每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具體選擇取決於你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狀況。網路上也有很多討論,下面就來比較兩者的優缺點,以及我最後的決定。
Thumbnail
之前已經討論過自組月月配的組合,目前市面上最多推薦的就是0056+00878+00919,也有一種選擇是搭配0056+00878+00713,就來稍微討論怎麼做分散風險,還有最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