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故事』智齒造成的蛀牙...黃邦定醫師

黃邦定-avatar-img
發佈於活髓治療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4.03更新)

上顎篇

raw-image


病人後來終於拔掉#28,可內可直接看到我之前在X光片看到的蛀牙,照給他看,他才相信

病人後來終於拔掉#28,可內可直接看到我之前在X光片看到的蛀牙,照給他看,他才相信




下顎篇

raw-image


#38智齒拔完後,惡夢還沒結束,還要面對#37的根管治療(抽神經)

#38智齒拔完後,惡夢還沒結束,還要面對#37的根管治療(抽神經)

一年後,病人回來說,補的掉了

一年後,病人回來說,補的掉了


2018時我就已跟病人說的很清楚了,這裡就不贅言,直接引用張添皓醫師的文章說明『根管治療後,不做牙套,是多麼的危險,會導致前功盡棄(保留牙齒廢物利用,不要拔牙)』,何況他的情況,還不能直接做假牙,要先做『牙冠增長術』......所以,為了幫智齒擦屁股、收拾爛攤子,您看事後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他後來當然就自動消失啦,去找願意幫他便宜處理的所謂良心牙醫啦,只不過,撐不到一年(才幾個月...),他就又回來找我啦(所以我才有這珍貴的歷史紀錄)....


下面這篇文章裡有平行時空裡的另一個下顎智齒造成蛀牙的臨床故事喔!




Bonus,再討論一下網路好評一堆的所謂的良心牙醫。我的結論是,跟看政論新聞一樣,聽聽就好,不必太認真,媒體的素質,你知我知,而網路好評負評,那個年齡層最多?生活經驗跟您的一樣嗎?適合嗎?參考就好。

2023年初的新聞,為何有如此價差?我在猜,就是前一位醫師,應該用考慮較周延的方案(包含SSC+舒眠麻醉),至於老醫師,可能是求快速解決的補起來以求小孩不吵而已....我很好奇此事的後續發展,補的應該撐不了多久(小朋友會需要到舒眠麻醉,你就可以猜測他的配合度,而牙科補牙的材料是很怕口水的,口水是天然的隔絕劑),但台灣嗜血而健忘的媒體,應該不會報導此事。幾天或幾個星期就掉了吧,我猜,那是很合理而正常常見的,到時家長往往會換另一家,輪迴再開始。

醫療是藝術,每一種治療計畫選項,都有其相對應的代價,有的是要花大錢,有的是只能撐一段時間。這很公平吧!

文中的老牙醫,果然是有江湖歷練的老狐狸,知道有些事能做,卻不能說破,大家以和為貴,只好露出姨母笑,裝傻說不知道啊不知道.....





avatar-img
43會員
130內容數
一般傳統矯正,或許是為了美觀、或許是為了做假牙等不同的目的,把硬組織(牙齒)排成我們想要的樣子,但這不一定符合人體自然,因為是外力所致,往往需要維持器等被動矯正期。 功能性矯正,著重在軟組織(舌頭、口腔面部肌肉等等)失調功能的改善,齒列排整齊,反而只是水到渠成的副產品,改善並增進影響一生顏質、健康,才是我們更在乎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邦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姨還是不想拔牙,只同意、只想把#34掉下來的假牙裝回去。 阿姨終於受不了,同意拔牙了 故事還沒完
以下內容生成自Microsoft Windows 中的 Copilot ,真是令人驚艷,連缺牙區的處理方式有哪幾種(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才寫這篇),都整理好了,回答的比ChatGPT 3.5 還好,還完整,所以直接引用再改寫。
細菌性牙齒傷害,指的就是蛀牙(英文較常用的字其實是decay/cavity,caries太正式了,母語人士反而少用,有點像中文的『齲齒』),大家一目了然,還避之唯恐不及。 四大類非細菌引起的傷害,常常會因為若同時有這些不良習慣,造成更快速的牙齒崩壞,嚴重影響咀嚼功能及美觀,並且常常是不可逆的傷害,
【為了更方便閱讀,我把這篇的原文,改寫更新,拆成8篇請記得繼續閱讀喔。】 油漱口,實做,有病人跟我講,有美白牙齒的效果 牙齒照顧是自己的事,不是牙醫的事,牙醫只是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牙齒照顧是自己的事,不是牙醫的事,牙醫只是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牙齒照顧是自己的事,不是牙醫的事,牙醫只是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為了更方便閱讀,我把這篇的原文,改寫更新,拆成8篇。所以請記得繼續閱讀喔。】 我完全《不》建議去買兒童專用牙膏,理由主要有二: 會養成『以為牙膏都是可以吃的』的壞習慣.... 牙齒照顧是自己的事,不是牙醫的事,牙醫只是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阿姨還是不想拔牙,只同意、只想把#34掉下來的假牙裝回去。 阿姨終於受不了,同意拔牙了 故事還沒完
以下內容生成自Microsoft Windows 中的 Copilot ,真是令人驚艷,連缺牙區的處理方式有哪幾種(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才寫這篇),都整理好了,回答的比ChatGPT 3.5 還好,還完整,所以直接引用再改寫。
細菌性牙齒傷害,指的就是蛀牙(英文較常用的字其實是decay/cavity,caries太正式了,母語人士反而少用,有點像中文的『齲齒』),大家一目了然,還避之唯恐不及。 四大類非細菌引起的傷害,常常會因為若同時有這些不良習慣,造成更快速的牙齒崩壞,嚴重影響咀嚼功能及美觀,並且常常是不可逆的傷害,
【為了更方便閱讀,我把這篇的原文,改寫更新,拆成8篇請記得繼續閱讀喔。】 油漱口,實做,有病人跟我講,有美白牙齒的效果 牙齒照顧是自己的事,不是牙醫的事,牙醫只是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牙齒照顧是自己的事,不是牙醫的事,牙醫只是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牙齒照顧是自己的事,不是牙醫的事,牙醫只是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為了更方便閱讀,我把這篇的原文,改寫更新,拆成8篇。所以請記得繼續閱讀喔。】 我完全《不》建議去買兒童專用牙膏,理由主要有二: 會養成『以為牙膏都是可以吃的』的壞習慣.... 牙齒照顧是自己的事,不是牙醫的事,牙醫只是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之前有提過的急診檢傷制度,就是急診並不是誰先掛號先看誰,急診是先看病患嚴重度,有危及生命的,不管前面有幾個病人,就是可以優先...........
Thumbnail
Dentists (牙醫師) 牙醫師「診斷」(識別問題或疾病的來源)並治療患者的牙齒、「牙齦」(幫助固定牙齒的柔軟、粉紅色的材料)以及口腔相關部位的問題。
小學時因為新門牙在舊門牙後蠢蠢欲動,但舊門牙堅持在自己崗位屹立不搖,於是我第一次看牙醫就是在小學,眼睛被蓋著的我,感官變得好清楚,牙醫北北說:現在幫你做一個泡泡,再來就不會痛囉,長大我才知道那是麻醉針 再度去看牙醫是大學的時候,因為長出來的其中一顆智齒躺著安穩,所有能想到的菜渣肉渣都會卡在上面
Thumbnail
個案近期因為智齒處不適,在考慮是否拔智齒,因此前來找我諮詢。 與造物主連結後,一開始感應要拔的話是因為它妨礙個案滿多的會影響生活,會讓個案不安心。如果真的決定要拔之前可以開始多休息喝水,然後在拔的時候不要因為很痛就去動身體,因為它很靠近神經會影響醫師拔的過程,而且要找一個可以信任的醫師
Thumbnail
上週赫然發現,自己決定暫時放慢腳步的這段生活,某方面其實也是留餘裕讓身心「維修」的好時間。 怎麼說呢? 前幾週,我「終於」趁著空閒時候到巷口的牙醫診所檢查牙齒,醫生提醒我有兩顆牙齒可能需要根管治療 (泣) 另外,牙縫也有小蛀牙待補。 仔細回想,去年看了十幾年的老醫師因病過世後,我便沒再進過
Thumbnail
病人2023.12終於去拔了#38左下智齒,但今年冬天很濕冷,他開始又不舒服,忍了幾天,還是還找我?疑問智齒不是拔掉了嗎?為何還會作怪(讓人不舒服)?
Thumbnail
我忘了這位病人後來是否有來做後續的治療,我猜應該是沒有,因為我沒印象。但我那時都已經幫他精心劃好治療計畫的圖(方便他理解龐大的工程,對,這就像預售屋之類的藍圖)。 就不浪費了,剛拿來紙上談兵,模擬計畫,what if一下。
Thumbnail
說明『根管治療後,不做牙套,是多麼的危險,會導致前功盡棄(保留牙齒廢物利用,不要拔牙)』,何況他還要先做『牙冠增長術』....所以,為了幫智齒擦屁股、收拾爛攤子,您看事後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後來當然就自動消失啦,去找願意幫他便宜處理的所謂良心牙醫啦,只不過,撐不到一年,他就又回來找我啦....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之前有提過的急診檢傷制度,就是急診並不是誰先掛號先看誰,急診是先看病患嚴重度,有危及生命的,不管前面有幾個病人,就是可以優先...........
Thumbnail
Dentists (牙醫師) 牙醫師「診斷」(識別問題或疾病的來源)並治療患者的牙齒、「牙齦」(幫助固定牙齒的柔軟、粉紅色的材料)以及口腔相關部位的問題。
小學時因為新門牙在舊門牙後蠢蠢欲動,但舊門牙堅持在自己崗位屹立不搖,於是我第一次看牙醫就是在小學,眼睛被蓋著的我,感官變得好清楚,牙醫北北說:現在幫你做一個泡泡,再來就不會痛囉,長大我才知道那是麻醉針 再度去看牙醫是大學的時候,因為長出來的其中一顆智齒躺著安穩,所有能想到的菜渣肉渣都會卡在上面
Thumbnail
個案近期因為智齒處不適,在考慮是否拔智齒,因此前來找我諮詢。 與造物主連結後,一開始感應要拔的話是因為它妨礙個案滿多的會影響生活,會讓個案不安心。如果真的決定要拔之前可以開始多休息喝水,然後在拔的時候不要因為很痛就去動身體,因為它很靠近神經會影響醫師拔的過程,而且要找一個可以信任的醫師
Thumbnail
上週赫然發現,自己決定暫時放慢腳步的這段生活,某方面其實也是留餘裕讓身心「維修」的好時間。 怎麼說呢? 前幾週,我「終於」趁著空閒時候到巷口的牙醫診所檢查牙齒,醫生提醒我有兩顆牙齒可能需要根管治療 (泣) 另外,牙縫也有小蛀牙待補。 仔細回想,去年看了十幾年的老醫師因病過世後,我便沒再進過
Thumbnail
病人2023.12終於去拔了#38左下智齒,但今年冬天很濕冷,他開始又不舒服,忍了幾天,還是還找我?疑問智齒不是拔掉了嗎?為何還會作怪(讓人不舒服)?
Thumbnail
我忘了這位病人後來是否有來做後續的治療,我猜應該是沒有,因為我沒印象。但我那時都已經幫他精心劃好治療計畫的圖(方便他理解龐大的工程,對,這就像預售屋之類的藍圖)。 就不浪費了,剛拿來紙上談兵,模擬計畫,what if一下。
Thumbnail
說明『根管治療後,不做牙套,是多麼的危險,會導致前功盡棄(保留牙齒廢物利用,不要拔牙)』,何況他還要先做『牙冠增長術』....所以,為了幫智齒擦屁股、收拾爛攤子,您看事後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後來當然就自動消失啦,去找願意幫他便宜處理的所謂良心牙醫啦,只不過,撐不到一年,他就又回來找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