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夢想集中營》:當天堂與地獄比鄰而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他想起祖母曾說,以前在院子裡採草莓,一定要洗得很乾淨。祖母沒多說,現在他知道了,甜美的草莓上頭,恆常附著一層煙灰。
房慧真〈草莓與灰燼〉

我們該如何定義邪惡?在過去,人們相信邪惡指的是那些外貌醜陋、行為怪異之人。但隨著時代演進,人們逐漸發現,邪惡並沒有專屬的面容,一如漢娜.鄂蘭所指出:行惡之人可能平庸到令人失望,甚至往往無能且愚蠢,迷信於官僚與威權。自此之後,邪惡經過除魅,不再專屬於惡魔,不再只是特殊條件之下的特殊案例,更可能作為一種離奇的常態而存在,亦即無論男女老幼,每個人都有「成惡及行惡」的潛力。

而《夢想集中營》正以此為題,聚焦於納粹高官 Rudolf Höss 一家,細細談述他們的美好日常,好比豐茂的花園、歡快的郊遊、輕盈的午茶時光,對照比鄰而居的鐵絲網、頻繁排放廢氣的高聳煙囪、一輛輛有去無回的列車,在烽火連天的歐陸,究竟是多麼奢侈、不合時宜的違常。甚者,鏡頭之下的 Höss 作為追尋高效「處理」猶太人的指揮官,亦有展現關照妻子需求、愛護狗與戰馬的溫柔一面。若只擷取電影的部分片段,觀眾很難意識到在這座日耳曼烏托邦裡,竟然同時藏有遍地的血跡與塵囂。

於是乎,電影特別讓「焦點之中的歲月靜好」跟「焦點之外的不詳符號」互相映照,藉此使暴力看似缺席,但又時時在場,屢屢挑動觀影者的神經。而後,整部作品雖然不流一滴血,張力卻絲毫不減,不斷地刺激人們對於善惡的想像與體會。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從未遠去的法西斯主義,蟄伏於每個人心底的惡意

想當然,對於 Höss 一家或是納粹而言,猶太人的處境,或者說日漸習慣的打擾,無疑是清理世界的過程,身為高貴的日耳曼民族不得不去承擔(忍受)的責任及義務(不快與不便)。也因此,誠如電影所呈現,邪惡不僅確實存在,而且平庸,還總是理所當然,甚至師出有名。換句話說,邪惡不完全是純然的黑暗,更像是一種傲慢與無知的綜合體,經常以正義為名,披著糖衣,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亦即剛剛好的合理性,恰恰足以抵銷「行惡」以及「旁觀痛苦」所造成的不適。

另外,也正如電影所描繪,Höss 一家並非沒有道德良知、同理之心,比如說採丁香花(花語為純潔)時不忘永續、教養兄妹相處時必須互相體諒,或是一同可憐遭到家暴的鄰居,都能指向人類較為良善的一面。遺憾的是,這些良善終究因為極端思考與團體極化而一步步走向失靈,讓人逐漸分不清何謂善惡、何謂瘋狂。只不過,從系統的觀點去討論何以為惡,自然不是為了粉飾太平,而是要把「責任」還給每個人。

到頭來,《夢想集中營》承襲過往相關作品之精神,諸如《吸特樂回來了》、《惡魔教室》等作,皆認為法西斯主義從未遠去。只要分裂、極端思考繼續存在,過於狹隘的正義觀就有可能不斷重生,如同癌細胞一般,四處擴散,悄悄滋養每個人心底的惡意;直到暴行發生,人們才會發現世界早已嚴重歪斜,卻也來不及擺正了。

依此來說,電影之所以刻意在開頭與結尾都擺入一段漫長,並且除了黑暗,毫無視覺訊息的段落,同時搭配令人不安的強烈配樂,不僅追求頭尾呼應,更試圖告訴觀眾:不管是在過去或未來,一同穿越歷史的我們,皆得一再警惕納粹的捲土重來。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凝視深淵,才能避免被深淵吞噬

是故,選擇不刻劃集中營的慘狀,不僅可以視為一種塑造張力的電影手法,從社會學的角度,它同樣是我們不得不深入的一條未盡之路。關注痛苦,雖然有其必要性,卻仍舊不足以預防暴行降臨。我們不能只凝視問題的後果,還得做出牴觸直覺的選擇,鼓起勇氣潛入那些違常裡的日常、邪惡裡的正義、瘋狂中的理智,藉此釐清問題如何形成,如何得以被實踐,才有機會遏止人類兌現那一份「成惡及行惡」的集體潛力。

特別的是,前述提到的討論,其實在二戰結束之後,皆有相關心理學實驗提出實證,而非流於理論假設、創作遐想。比如在心理學家 Milgram 的「服從實驗」中,人類擁有將近 65% 的可能性會服從權威,即使拒絕執行,也無法挺身對抗不公不義的系統(註1)。再者,當我們被賦予某種角色職位時,好比成為監獄裡的獄卒,就算原本是人畜無害的一般大學生,同樣不到四天即能變成「享受(濫用)特權與羞辱」的執法者(註2)。

綜合來講,作為一部反納粹作品,《夢想集中營》的貢獻正在於:它又一次定義並闡明「納粹的平凡性」。或許《夢想集中營》長得不太討喜,卻也不可或缺,要對抗超越個體經驗的群體之惡,正好就需要位處於不同戰鬥位置的人,一起努力。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邪惡的盲目性,以及創傷的失語性

不過,談回情節本身,雖然作品主要以「反襯」的方式去勾勒主題,但也描繪了人在面對龐大惡意時,除了服從之外,可以做出的不同決定。其一是逃避,好比 Höss 之妻的老母親,因為無法承受漫天的火光,連夜奔出種族屠殺的第一線;其二則是抵抗,在夜視鏡頭之下(代表不可視的相反存在)的波蘭少女,無視警告標示擅闖禁域,偷偷提供蘋果給猶太工人續命。以此來講,《夢想集中營》並未完全放棄人類,只是想要提醒:堅守良善的不容易,以及邪惡侵佔日常多輕易,甚或是正義、英雄主義等等有關於權力的論述,其中暗藏著多少危險,一不小心失重,就會使人墜入腐敗。

以此延伸,還可以發現對抗集體之惡的過程,除了要具備勇氣,更重要的是勤奮於自主思考。若是怠惰而盲目地追尋他人,隨時都有可能滑入良善的對立面,成為一個盲目的劊子手。

然而,就手法安排來說,蓄意模糊(省略)受害者的輪廓,非但在強調 Höss 一家的麻木與殘忍,也在呼應受害者的多重失語困境,包含:不能敘說、無人能說、就算說了也難以被理解。

為此,電影的留白,一方面是刻意為之,二方面也因為那些苦難過於龐大,我們只能想像,即使展示再多的血與泥濘,相比實際的折磨,始終太便宜行事,貧瘠且蒼白。這也讓人聯想到心理治療時常提到的:創傷所帶來的癱瘓效應。創傷不僅可能讓人失憶,藉此自我保護;就算記得,依然會受制於表達的局限性,因而無法精確地再現曾經體驗到的衝擊全貌,好似任何的描述都太過輕描淡寫,甚至褻瀆痛苦本身。

我們或許可以想像焚化爐運作的樣子,還有灰燼落地的瞬間,卻怎麼也拼湊不出焚燒之前的肉身恐懼與絕望。不僅死亡代表生命的結束,創傷亦然,同樣使人生命停擺,更都是想像力所能指涉的極限,屬於他人無法觸及的未知(私密)領域。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夢想集中營》劇照/車庫娛樂

結語:選擇一個不用嘔吐的未來

綜上討論,足以見得克制視覺表現的手法,巧妙為電影帶出兩項主題。一為惡之平庸(banality of evil),看似離奇的邪惡,其實遠比我們想得還要靠近自己;二為創傷的失語性,也就是說個人的痛苦,有時超越集體的共識經驗。接著,假如再將前述兩個主題結合起來看,又能發現它們互為表裏,亦即群體總是源自於個體,但個體一樣無法被群體代言。或許命運並非不可違背之事,僅僅因為它來自於集體的力量,才令人望而生畏。可是集體,終究又是來自每個人的選擇。

相同地,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至於最後那一顆乾嘔鏡頭,代表的是良知覺醒?或是一種事前準備?先卸去人心的溫暖,才有辦法行入地獄?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全文劇照:車庫娛樂


註釋1:米爾格蘭的服從實驗,詳細內容請參考 PanSci 泛科學 所整理。

註釋2:史丹佛監獄實驗,詳細內容請參考《路西法效應》一書。



raw-image

!釀電影 重生與發光:2024 奧斯卡專題,請往此去!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觀看《我的完美日常》,更多的是體認到生命本真的存在,役所廣司飾演的平山,其肉身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無明所繫,愛緣不斷。單單只用「詩意」一詞並不足以呈現平山生命中的靜謐與哲思,隨著日日循環的生活,以及細密牽引於心底與人的連結,文溫德斯是在低限度的表現方式中,展現生命更為強大的有機性和精神力。
〈創世紀 2:11-12〉原文描述:「在那裡有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對照文中隨手可拾的貴金珠寶,電影裡,魯道夫帶子女到河邊玩耍,不經意地在這條「人間比遜河」中淘洗出受難者的骸骨。金子、珍珠、紅瑪瑙,在這變成了無名亡者們遺留的財產、骨骼、牙齒,悄聲地流經故事當中。
你知道有件事是時間到了一定得去做、但它又沒有具體的意義。這倒像是一種慣性,時間到了你就有相對應的行為出現。這種行為在外人眼中似是家人間的凝聚力,但參與其中的人只當是盡責任。
由綾野剛、齋藤潤主演的真人版改編電影,在 2023 年的金馬影展搶先上映即獲得大量好評,連續 11 日高居觀眾票選排行榜冠軍。許多看過的觀眾走出影廳後都忍不住說:「好想趕快在院線上再看一次!」我就是被這群人拐進電影院的。現在,我也要來當那個拐你進影廳的人。
初看這部電影後的十數年間,香港與台灣各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今的天水圍、現今的香港、現今的世界,大多已非當時電影中的樣貌。但即使外在如何變動,大多數人還是早出晚歸,過著日子,在每個人的天水圍。我們看著時代,但也不要忘記看見彼此,看見自己,如同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The Way We Are。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觀看《我的完美日常》,更多的是體認到生命本真的存在,役所廣司飾演的平山,其肉身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無明所繫,愛緣不斷。單單只用「詩意」一詞並不足以呈現平山生命中的靜謐與哲思,隨著日日循環的生活,以及細密牽引於心底與人的連結,文溫德斯是在低限度的表現方式中,展現生命更為強大的有機性和精神力。
〈創世紀 2:11-12〉原文描述:「在那裡有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對照文中隨手可拾的貴金珠寶,電影裡,魯道夫帶子女到河邊玩耍,不經意地在這條「人間比遜河」中淘洗出受難者的骸骨。金子、珍珠、紅瑪瑙,在這變成了無名亡者們遺留的財產、骨骼、牙齒,悄聲地流經故事當中。
你知道有件事是時間到了一定得去做、但它又沒有具體的意義。這倒像是一種慣性,時間到了你就有相對應的行為出現。這種行為在外人眼中似是家人間的凝聚力,但參與其中的人只當是盡責任。
由綾野剛、齋藤潤主演的真人版改編電影,在 2023 年的金馬影展搶先上映即獲得大量好評,連續 11 日高居觀眾票選排行榜冠軍。許多看過的觀眾走出影廳後都忍不住說:「好想趕快在院線上再看一次!」我就是被這群人拐進電影院的。現在,我也要來當那個拐你進影廳的人。
初看這部電影後的十數年間,香港與台灣各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今的天水圍、現今的香港、現今的世界,大多已非當時電影中的樣貌。但即使外在如何變動,大多數人還是早出晚歸,過著日子,在每個人的天水圍。我們看著時代,但也不要忘記看見彼此,看見自己,如同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The Way We Are。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與其說《夢想集中營》演繹並指向了對「惡的庸常性」的思辨,不如說電影其實呈現、又撥開了視線可能造成的蒙蔽,用聲響和氛圍直抵我們內心的道德直覺。有時候,處在尚未足以回望的當下,或者當道德判斷原則相互矛盾而失準,我們能夠仰賴的,也僅有這樣的直覺,以及將直覺化為「蘋果行動」的勇氣。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Thumbnail
乍看之下很無聊的電影, 但所有一切寓意都在畫面之外, 「無聊」正是這部片有趣之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看似日常的生活,其實隱藏了諸多恐懼。背景設定在希特勒統治時期下的一個家庭生活日常,吃飯、慶生、庭院玩耍、泳池嬉戲等等。在家園外,則是電影中的人物避而不談,鋪天蓋地的恐懼。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可說是我今年目前看到最恐怖的作品。郊區的獨棟樓房與夢幻的後花園,這無疑是人類最嚮往的夢想家園,《夢想集中營》的霍斯一家人,他們在郊區野餐嬉戲、在河上滑行獨木舟,在庭院裡的泳池辦派對,邀請其他孩子一同慶生。這群孩子受到父母栽培,猶如院子種的天藍繡球,初生的嬰孩聞著玫瑰花香,看著大理花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則是大部分以極度清晰,幾乎沒有景深的方式,敘述著因為要建蓋滅絕營,一牆之隔則是一旁長官與家屬們的「夢想生活園區」,一種以IKEA型錄般的現代生活「版型」。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長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與家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隔壁旁建立屬於他們的夢想家園。畫面聚焦於美好的田園式家庭生活,透過視覺以及聽覺的調動,使觀眾自己拼湊出「畫面之外、聲音之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全貌,一次看見兩種歷史敘述以及邪惡/平庸的共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的故事主要描述居住在集中營外的德國軍官一家人的生活,並環繞著關於幸福和罪惡的命題逐步展開。幸福是否必然與罪惡有關呢?如果從歷史和社會層面來看,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某種索引,並讓我們重新追問:某些「幸福」與罪惡之間,究竟形成了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與其說《夢想集中營》演繹並指向了對「惡的庸常性」的思辨,不如說電影其實呈現、又撥開了視線可能造成的蒙蔽,用聲響和氛圍直抵我們內心的道德直覺。有時候,處在尚未足以回望的當下,或者當道德判斷原則相互矛盾而失準,我們能夠仰賴的,也僅有這樣的直覺,以及將直覺化為「蘋果行動」的勇氣。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Thumbnail
乍看之下很無聊的電影, 但所有一切寓意都在畫面之外, 「無聊」正是這部片有趣之處。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看似日常的生活,其實隱藏了諸多恐懼。背景設定在希特勒統治時期下的一個家庭生活日常,吃飯、慶生、庭院玩耍、泳池嬉戲等等。在家園外,則是電影中的人物避而不談,鋪天蓋地的恐懼。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可說是我今年目前看到最恐怖的作品。郊區的獨棟樓房與夢幻的後花園,這無疑是人類最嚮往的夢想家園,《夢想集中營》的霍斯一家人,他們在郊區野餐嬉戲、在河上滑行獨木舟,在庭院裡的泳池辦派對,邀請其他孩子一同慶生。這群孩子受到父母栽培,猶如院子種的天藍繡球,初生的嬰孩聞著玫瑰花香,看著大理花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則是大部分以極度清晰,幾乎沒有景深的方式,敘述著因為要建蓋滅絕營,一牆之隔則是一旁長官與家屬們的「夢想生活園區」,一種以IKEA型錄般的現代生活「版型」。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長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與家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隔壁旁建立屬於他們的夢想家園。畫面聚焦於美好的田園式家庭生活,透過視覺以及聽覺的調動,使觀眾自己拼湊出「畫面之外、聲音之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全貌,一次看見兩種歷史敘述以及邪惡/平庸的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