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頂前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1/20/2010

崗頂前地

澳門對於觀光事業的發展,真的是不遺餘力.

這點由到處可見的公廁就可得知.

 

走到崗頂前地時

所謂的前地就是廣場.

每每遇到這種文化上差異,而有不同的名詞時,我都覺得很有趣.

所以有人說,還好當時秦始皇只有統一了文字,而不是語言.

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有趣的方言了.

太陽灑在廣場上,兩個老外,直接就躺在椅椅子上睡起了午覺.

今天不是週末,整個廣場沒什麼人

旅遊,還是要選在平日,遊客少,旅遊的品質也好.

我們走著斜坡上來

看到WC想說可以去上個廁所

走近一看

WC的上面還畫了條狗.

原來是給狗用的.

澳門的狗

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這下子

再也不能隨地便便了

avatar-img
2會員
922內容數
在家是爸爸,工作是Mars,山上是當歸。 記錄自己走過的路,作過的夢,擁有過的回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記憶的延續 的其他內容
01/20/2010 鎖起來的消防栓 在澳門,除了看見有像廣東人一樣,有人拿著個鳥籠去溜鳥. 澳門人也喜歡養狗 走在澳門的街上,才經過一家門口栓著條狗. 走到隔壁,看見有個籠子,心想怎麼把狗籠放在門口 走過,原來裏面是根消防栓 把消防栓關在籠子裏,還用鎖鎖起來. 看到這個,我倒覺得倒
01/20/2010 看不懂的號誌 在個不起眼的角落 看到了一個看不懂的交通號誌 我以為是一個沒有印好的號誌   對台灣過去的旅客來說,在澳門過馬路是個不簡單的事. 我們早己習慣了,過馬路先向左看,再向右看. 在澳門剛好相反.    再看到第二個時. 我想不可能是印錯了,那來這
01/20/2010 鹹魚街 走過這條街,看到這個街名. 想到了一句成語.鹹魚翻身. 我想不知道那一天,這棟老舊的建築,可以有個什麼都更計畫時 是否真的就能鹹魚翻身了. 最近台北市不就很流行這個嗎. 老房子一經都更. 馬上翻好幾翻. 這不是大多數的人的夢想嗎? 說真的,我也不例外
01/20/2010  公車司機 自助旅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是什麼? 當然就是公車了 看了地圖,原本威尼斯人就有公車可以搭到今日的第一站媽祖閣. 在威尼斯週圍“繞了一圈“都沒找到. 去過澳門威尼斯人酒店的人,應該了解我所說的繞了一圈是什麼意思.  基本上和跑了 三千公尺 或是健走 五公
01/20/2010 25個世界文化遺產   二十五個世界文化遺產,逛了二十四個. 漏了一個,不過在我走完二十四個之後. 我發現這一點也不重要了. 其實我對過程中所見的人事物的興趣比這些文化遺產還要大多了.
01/20/2010  賭場   來澳門,說不進賭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啦. 以威尼斯人為例,要進房間,就會先經過賭場. 不過,大部份人是來玩玩就好. 我們可是真的去賭. 賭博真的也是門學問. 不是那麼容易,光是要了解這些林林總總的賭法,就不簡單了.   更別說 我們猜大,他就
01/20/2010 鎖起來的消防栓 在澳門,除了看見有像廣東人一樣,有人拿著個鳥籠去溜鳥. 澳門人也喜歡養狗 走在澳門的街上,才經過一家門口栓著條狗. 走到隔壁,看見有個籠子,心想怎麼把狗籠放在門口 走過,原來裏面是根消防栓 把消防栓關在籠子裏,還用鎖鎖起來. 看到這個,我倒覺得倒
01/20/2010 看不懂的號誌 在個不起眼的角落 看到了一個看不懂的交通號誌 我以為是一個沒有印好的號誌   對台灣過去的旅客來說,在澳門過馬路是個不簡單的事. 我們早己習慣了,過馬路先向左看,再向右看. 在澳門剛好相反.    再看到第二個時. 我想不可能是印錯了,那來這
01/20/2010 鹹魚街 走過這條街,看到這個街名. 想到了一句成語.鹹魚翻身. 我想不知道那一天,這棟老舊的建築,可以有個什麼都更計畫時 是否真的就能鹹魚翻身了. 最近台北市不就很流行這個嗎. 老房子一經都更. 馬上翻好幾翻. 這不是大多數的人的夢想嗎? 說真的,我也不例外
01/20/2010  公車司機 自助旅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是什麼? 當然就是公車了 看了地圖,原本威尼斯人就有公車可以搭到今日的第一站媽祖閣. 在威尼斯週圍“繞了一圈“都沒找到. 去過澳門威尼斯人酒店的人,應該了解我所說的繞了一圈是什麼意思.  基本上和跑了 三千公尺 或是健走 五公
01/20/2010 25個世界文化遺產   二十五個世界文化遺產,逛了二十四個. 漏了一個,不過在我走完二十四個之後. 我發現這一點也不重要了. 其實我對過程中所見的人事物的興趣比這些文化遺產還要大多了.
01/20/2010  賭場   來澳門,說不進賭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啦. 以威尼斯人為例,要進房間,就會先經過賭場. 不過,大部份人是來玩玩就好. 我們可是真的去賭. 賭博真的也是門學問. 不是那麼容易,光是要了解這些林林總總的賭法,就不簡單了.   更別說 我們猜大,他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新中央酒店隆重開幕,活化後共設114間房,將成為互動的橋樑,並向公眾展示澳門深厚的歷史,提供歷史城區體驗之旅,對外還有著名影視藝人任達華加持,將營地街打造成新的商圈入口,貢獻最大的力量。期待未來助力澳門成為國際大都市。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連續3天假期,沒有外遊,留港遊玩及消費。第一天,去大館參觀,遊客不算多,慢遊與古建築群内真不錯。由於較少去港島,順便在街上逛逛,走去碼頭順便坐船去尖沙咀,在尖沙咀海濱長廊就感覺到處處都係內地遊客,我們趕快避開人潮。 第二天,早上暴雨,留家做肉包子。 中午雨停後,去文化博物館參館。由於仔仔對歷史的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也許會啞然失笑,這間厠所還能引發你什麼正面思考或有意思的「觀感」?是的,我很正經地說,館方很有景觀設計的概念,其設想還真的有見地~。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年餘未訪鋼骨長到三十三層 重劃甫畢忽驚建商百家爭鳴 巨幅看板描繪遠景宛如夢幻 我懷念不被遮蔽的雲天視屏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
Thumbnail
新中央酒店隆重開幕,活化後共設114間房,將成為互動的橋樑,並向公眾展示澳門深厚的歷史,提供歷史城區體驗之旅,對外還有著名影視藝人任達華加持,將營地街打造成新的商圈入口,貢獻最大的力量。期待未來助力澳門成為國際大都市。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連續3天假期,沒有外遊,留港遊玩及消費。第一天,去大館參觀,遊客不算多,慢遊與古建築群内真不錯。由於較少去港島,順便在街上逛逛,走去碼頭順便坐船去尖沙咀,在尖沙咀海濱長廊就感覺到處處都係內地遊客,我們趕快避開人潮。 第二天,早上暴雨,留家做肉包子。 中午雨停後,去文化博物館參館。由於仔仔對歷史的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也許會啞然失笑,這間厠所還能引發你什麼正面思考或有意思的「觀感」?是的,我很正經地說,館方很有景觀設計的概念,其設想還真的有見地~。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年餘未訪鋼骨長到三十三層 重劃甫畢忽驚建商百家爭鳴 巨幅看板描繪遠景宛如夢幻 我懷念不被遮蔽的雲天視屏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