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月日誌~念佛入門~16

觀月日誌~念佛入門~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薰修

 念佛漸漸得力之後,除了要注意比較微細的昏沈掉舉之外,會增加一個來自修行得力所產生的執著,由這份味著執取,所以大部份有真修行的人,都不建議去取證比較深的禪定,佛法的修學,畢竟還是要經由戒定而生慧,不是經由戒定而取證甚深禪定,禪定愈深執著就愈深,這是勸不動的,我若有遇到,最多也只勸一次,勸不動就隨緣,不會勉強。

raw-image


 所謂念佛得力,在還沒有往生成功之前,都還是很有可能退轉的,但其實退轉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經歷了一次成功的經驗,如果能持續累積這樣的效果則會更好,這就是經由修行,確保了真實的信願,而不是只由開示所得的仰信。

 如實經歷過,退轉了可以再修回去,方法歷程知道了,進步過程就不會慢,第一次還要需要很多摸索與練習,確實比較困難,再來一次就容易多了。如果沒有證三昧的根器,那麼在這裡進進退退的,其實完全不會妨礙往生,也不會退失信心,就只是品位上不去而已,這樣的信心決定,是很珍貴的,而且相較於一般的修行人,確確實實就是「用力少而成效大」。

 所以,不念佛,就念五欲六塵,不思解脫道,就會沈淪迷惑於三界,念佛的法喜不是想像營造出來的,菩提道上雖然佛菩薩的加持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努力。


avatar-img
逸蓮精舍~念佛人的家
10會員
73內容數
念佛人的家,有關念佛修行,逆流而上的點點滴滴。 也會寫一些有關運動健康相關的紀錄。 其他生活中的心得日誌。 註:由於談的佛法心得比較多,不適合營利,所以就暫時以多寫文章就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吊詭的提問(3) 建道場度眾生 問題敏感省略  建道場與度眾生,都是功德無量的菩薩事業,然而在實際的運作中,菩薩事業也可能是擔誤修行的元兇。 從自修行的角度來談,我對自己的觀察,「容易退轉」終究還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也因此我時常勸人要有每日功課,每日念佛等等,這也是堅持蕅益大師所說的每日念
吊詭的提問(2) 念佛感應  問:有不少地方,大量的運用念佛感應故事來增強念佛人的信心,請問如何看待?
有幾個吊詭的提問,只能是簡述自己的看法,並不能代表正確的答案,因此如果認為這些問題對您的修行有很深遠的影響,那麼更精確的理解還是留給大家繼續反覆參詳吧! 問:如果大家都修學淨土宗,那麼佛法豈不是會更快走向滅亡?
吊詭的提問(3) 建道場度眾生 問題敏感省略  建道場與度眾生,都是功德無量的菩薩事業,然而在實際的運作中,菩薩事業也可能是擔誤修行的元兇。 從自修行的角度來談,我對自己的觀察,「容易退轉」終究還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也因此我時常勸人要有每日功課,每日念佛等等,這也是堅持蕅益大師所說的每日念
吊詭的提問(2) 念佛感應  問:有不少地方,大量的運用念佛感應故事來增強念佛人的信心,請問如何看待?
有幾個吊詭的提問,只能是簡述自己的看法,並不能代表正確的答案,因此如果認為這些問題對您的修行有很深遠的影響,那麼更精確的理解還是留給大家繼續反覆參詳吧! 問:如果大家都修學淨土宗,那麼佛法豈不是會更快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