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西稜 隨遇而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6/28/2020

逆轉西稜 隨遇而樂

 

今年是台灣脊樑山脈旅遊年。

台灣雖擁有世界級的高山風景,但觀光局推動起來却並不容易。

登山的議題包山包海,登山口開始到下山這期間的各項安排就已經夠複雜了。

更別說如何到達登山口和下山後如何回家的交通問題,每條路線就需要分別去設計。

 

縱走行程如果是A進B出,沒大眾交通工具時就只能包車,

如果有公車可搭,那我還是選擇搭車。

也因此,我在前幾次登山時就開始練習搭車去登山了。

 

受限於班次,所以我提前了一天出發,住到東勢的民宿。

台北捷運便利之益,讓我搭上比預期早一班的巴士。

台北往東勢的路上,我舒服的坐在寬大的坐位上。

確定了班次,我撥通電話,告之民宿連絡人我到達的時間。

 

昨日連絡時,她告訴我因為民宿主人去墾丁旅遊,所以民宿沒人在家開門。

但她會找人去開,因此需要我提前告之抵達時間。

 

車子過苖粟,下起了大雨。

氣象預報,梅雨到今天結束,

現在雨勢雖大,我也只是先將雨衣由背包中翻出。

車子到了后里,電話響了,

連絡人告訴我,她找不到預定要幫我開門人時。

 

我沒說什麼,但心裏就浮現兩個備案了。

聽她語氣充滿了焦慮,反而安慰她,不用緊張,到時再說吧。

 

這種狀況,一群人跟著我都沒在怕了。

何況現在我只有一人。

 

雨勢又大了,巴士過橋右轉將到終點站。

我看著河邊立起的地標,迅速的在腦中定位,

穿好雨衣,

背上背包,

踏門而出。

avatar-img
2會員
922內容數
在家是爸爸,工作是Mars,山上是當歸。 記錄自己走過的路,作過的夢,擁有過的回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記憶的延續 的其他內容
04/03/2020 畢羊縱走 樂天知命   天是大勢所趨,命是個人遭遇。   這段期間,收到許多朋友的關心詢問, 人在台灣嗎? 是否會出國? 其實家人也都擔心,希望我不要出國。 然而,實際狀況是, 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團全都取消。   因此,目前已知有三個月的空閒。 利
11/23/2019 能高.安東軍   人活著只要能, 走得動, 吃得下, 睡得著。 這道理,人人都懂。   這六天, 我走在中央山脈的深山裏, 才知曉,這道理,登山者才能體會。   東北季風的鋒面來臨, 雲霧圍繞著三千公尺的高山。 潮濕的世界中, 讓我多體會了一個道
11/30/2018 玉山的那一邊   玉山群峰的攀登行程, 暗藏於易理的爻詞之中, 於第二十五次的攀登, 在玉山的那一邊, 推開每一扇門, 一探玉山群峰的力與美。   塔塔加登山口到玉山主峰的山徑, 是高海拔山徑中我最熟悉的。 期間曾因排雲山莊整修,因此多走了到圓峰山屋的步
10/11/2018 下志佳揚 撤退   我們三人站在雪山主峰南緣下的溪溝上。 看著埋在雲霧中的南稜支脈,志佳揚山頭已不可見。 回頭看著高聳的主峰,再看看雲深不知處的稜線。   我們決定撤退了。   費力的背著重裝走回主峰, 剛才下切時的戰戰兢兢,已成為揮汗如雨的陡上。 才回到
09/28/2018 大霸隨走   大鹿林道 大鹿林道東線長二十公里,全程坡度起伏不大,步道多半在森林之中,加上沿路水源充足,還設有多處的石桌石椅,生態豐富, 我還看見一群猴子在路上曬太陽。 上次走這條路線是九年前了,可以說幾乎沒有印象了。 我大約以一小時四公里的速度前進,走起來輕鬆愉
09/15/2018 人が澄む 不思議之旅途之三   下了山後,在富山市車站和蕃茄道別。 他將繼續旅程,而我則是直接回家。 搭上巴士再轉電車到名古屋機場附近的小城市。 距離機場只有五分鐘的車程。 明天中午就可以搭機回家了。   找到了旅館,辦理入住後,回到房間,我傳了簡訊給老婆說。
04/03/2020 畢羊縱走 樂天知命   天是大勢所趨,命是個人遭遇。   這段期間,收到許多朋友的關心詢問, 人在台灣嗎? 是否會出國? 其實家人也都擔心,希望我不要出國。 然而,實際狀況是, 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團全都取消。   因此,目前已知有三個月的空閒。 利
11/23/2019 能高.安東軍   人活著只要能, 走得動, 吃得下, 睡得著。 這道理,人人都懂。   這六天, 我走在中央山脈的深山裏, 才知曉,這道理,登山者才能體會。   東北季風的鋒面來臨, 雲霧圍繞著三千公尺的高山。 潮濕的世界中, 讓我多體會了一個道
11/30/2018 玉山的那一邊   玉山群峰的攀登行程, 暗藏於易理的爻詞之中, 於第二十五次的攀登, 在玉山的那一邊, 推開每一扇門, 一探玉山群峰的力與美。   塔塔加登山口到玉山主峰的山徑, 是高海拔山徑中我最熟悉的。 期間曾因排雲山莊整修,因此多走了到圓峰山屋的步
10/11/2018 下志佳揚 撤退   我們三人站在雪山主峰南緣下的溪溝上。 看著埋在雲霧中的南稜支脈,志佳揚山頭已不可見。 回頭看著高聳的主峰,再看看雲深不知處的稜線。   我們決定撤退了。   費力的背著重裝走回主峰, 剛才下切時的戰戰兢兢,已成為揮汗如雨的陡上。 才回到
09/28/2018 大霸隨走   大鹿林道 大鹿林道東線長二十公里,全程坡度起伏不大,步道多半在森林之中,加上沿路水源充足,還設有多處的石桌石椅,生態豐富, 我還看見一群猴子在路上曬太陽。 上次走這條路線是九年前了,可以說幾乎沒有印象了。 我大約以一小時四公里的速度前進,走起來輕鬆愉
09/15/2018 人が澄む 不思議之旅途之三   下了山後,在富山市車站和蕃茄道別。 他將繼續旅程,而我則是直接回家。 搭上巴士再轉電車到名古屋機場附近的小城市。 距離機場只有五分鐘的車程。 明天中午就可以搭機回家了。   找到了旅館,辦理入住後,回到房間,我傳了簡訊給老婆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真的沒有想到,沒有爬山經驗的我,竟然能在三個月內完成了台北大縱走八段的路線,故事要從 3 月說起,朋友告訴我有這個活動,我稍微爬文一下感覺可以挑戰一下。
Thumbnail
#小百岳 096 都大老遠跑去台東了,只爬一座山也太可惜了,當天下午先去住的地方Check in 稍作休息後,又驅車往巴塱衛山而去了。 在健行筆記上說基本上能直接騎上山,所以去那主要也只是解鎖個點,然後看能不能看個日落。可惜山上的瞭望平台整修中,不走上去又會被平台本身擋到視野,整體視野滿受影響的
Thumbnail
國境開放,後疫情時代 國旅進入戰國時期 人都飛出國了,前幾年幾乎要被踏平的每條山徑 也成了這副模樣 這是第二次的卯木山 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先爬升陡上(我走大禹嶺車站旁進入),接著陡升陡降拉繩都來 然後會進入一段平坦好步行的松針步道 前有挑戰、後有愜意,歷經辛苦後會有大景 但這次前往 可能因
Thumbnail
這是一趟登山旅程的記錄,包括民宿住宿以及行程中的登山路線。文章描述了整個旅程的景點和所見所聞,提供了非常詳盡的資訊。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20240323-24 3月份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橫爬山,預計走完二星“關山嶺山.塔關山“ 由於登山口停車位不多,加上梅山口管制到早上7點才放行,除非預約接駁,否則 自行開車前往的話,建議要提早到梅山口前排隊等放行。 於是週六凌晨1點在全隊沒睡的狀況下從台北出發。 6:43 準時抵達梅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去走 不曾走過的地方 去看 不曾看過的風景 時間再往前推,去年的最後一趟,原本是參加登山社的神阿縱走行程,但因那幾天左腳就開始怪怪的,有點猶豫要不要去走,怕走到一半,腳突然卡住,沒辦法行走,而拖累到其他人,剛好有幾個人也沒有要走行程,將要爬山的人在新中橫公路上轉接駁車,遊覽車會開到阿里山裡等
Thumbnail
臺北大縱走路線全新開幕,優化了原本的七段縱走路線,並新增第八段河濱自行車道,串連臺北綠帶與藍帶。本文記錄了作者的爬山經驗及所見所聞,並分享了對於購買市值型 ETF 的觀點。希望能給予投資者一些思考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你說~你愛爬山 你說~生命也像是座高山,山路彎彎又曲曲 彎道有長也有短,有急更有緩。 你是那旅者,繞過一彎又一彎的小路,跨過一道又一道的小溪。 一路上,你賞過生意盎然的春景; 一路上,你走過夏蟬喧鬧的夏日; 一路上,你俯拾楓紅葉落的秋景; 行到轉彎處-- 你還來不及瞧見冬雪皓皓的潔白
Thumbnail
我真的沒有想到,沒有爬山經驗的我,竟然能在三個月內完成了台北大縱走八段的路線,故事要從 3 月說起,朋友告訴我有這個活動,我稍微爬文一下感覺可以挑戰一下。
Thumbnail
#小百岳 096 都大老遠跑去台東了,只爬一座山也太可惜了,當天下午先去住的地方Check in 稍作休息後,又驅車往巴塱衛山而去了。 在健行筆記上說基本上能直接騎上山,所以去那主要也只是解鎖個點,然後看能不能看個日落。可惜山上的瞭望平台整修中,不走上去又會被平台本身擋到視野,整體視野滿受影響的
Thumbnail
國境開放,後疫情時代 國旅進入戰國時期 人都飛出國了,前幾年幾乎要被踏平的每條山徑 也成了這副模樣 這是第二次的卯木山 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先爬升陡上(我走大禹嶺車站旁進入),接著陡升陡降拉繩都來 然後會進入一段平坦好步行的松針步道 前有挑戰、後有愜意,歷經辛苦後會有大景 但這次前往 可能因
Thumbnail
這是一趟登山旅程的記錄,包括民宿住宿以及行程中的登山路線。文章描述了整個旅程的景點和所見所聞,提供了非常詳盡的資訊。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20240323-24 3月份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橫爬山,預計走完二星“關山嶺山.塔關山“ 由於登山口停車位不多,加上梅山口管制到早上7點才放行,除非預約接駁,否則 自行開車前往的話,建議要提早到梅山口前排隊等放行。 於是週六凌晨1點在全隊沒睡的狀況下從台北出發。 6:43 準時抵達梅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去走 不曾走過的地方 去看 不曾看過的風景 時間再往前推,去年的最後一趟,原本是參加登山社的神阿縱走行程,但因那幾天左腳就開始怪怪的,有點猶豫要不要去走,怕走到一半,腳突然卡住,沒辦法行走,而拖累到其他人,剛好有幾個人也沒有要走行程,將要爬山的人在新中橫公路上轉接駁車,遊覽車會開到阿里山裡等
Thumbnail
臺北大縱走路線全新開幕,優化了原本的七段縱走路線,並新增第八段河濱自行車道,串連臺北綠帶與藍帶。本文記錄了作者的爬山經驗及所見所聞,並分享了對於購買市值型 ETF 的觀點。希望能給予投資者一些思考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你說~你愛爬山 你說~生命也像是座高山,山路彎彎又曲曲 彎道有長也有短,有急更有緩。 你是那旅者,繞過一彎又一彎的小路,跨過一道又一道的小溪。 一路上,你賞過生意盎然的春景; 一路上,你走過夏蟬喧鬧的夏日; 一路上,你俯拾楓紅葉落的秋景; 行到轉彎處-- 你還來不及瞧見冬雪皓皓的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