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的文章中,雪大有意無意地透露出自己即將要達成「財富自由」,果不其然引來了許多粉絲的好奇詢問,甚至還有媒體朋友來詢問我是否願意接受採訪。
大家百思不解的是: 雪大又不是富二代,更不是高收入族群,只是個普通又平凡的文科小資族,怎麼有本事在32歲就達成「財富自由」?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早在上一篇文章中就有詳細說明過,如果您剛好也是文科小資上班族,那麼這篇文章或許對您有幫助。
至於媒體採訪那些活動,雪大原本就做人低調,「財富自由」之後勢必會變得更加不願拋頭露面,還請大家多理解包容。
關於「財富自由」,我知道大家都很嚮往、很好奇,所以這邊再囉嗦兩句。
其實「財富自由」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特別是對於那些高收入族群來說,只要不犯什麼大錯誤基本上都能達成。
但是對於文科小資打工族來說可能會稍微複雜一點,不過也不至於遙不可及,先不說別人,雪大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咱們講「財富自由」,時候,沒有套路或話術,就是扎扎實實的通過投資理財和斜槓,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
提到「財富自由」,每個人心中的概念和理解都不同,但比較一致的想法是:「財富自由」是難以獲得。
剛出社會那幾年,我的想法與大家比較相似,但是隨著年齡漸長,我逐漸覺得「財富自由」並非那麼困難的事情。
「財富自由」是否能達成,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你如何定義他。
假設我們今天把「財富自由」定義為「不再為金錢擔心的狀態」又或是「被動收入足夠負擔生活開支的狀態」,那麼符合「財富自由」的人其實非常多。
不要扯太遠,看看我的父母就好,他們現在皆已退休。
從某種意義上,他們就是「財富自由」的狀態。
他們的退休金足夠日常生活所需,甚至遠超他們生活所需,畢竟子女的生活早已無需他們在經濟上給予幫助,而他們自己的生活又非常節儉。
至於那些可能需要花大錢的地方,例如醫療,又有健保和保險之稱,所以他們對此也不擔心。
如果說父母的例子不具有說服力,那麼再來說一下我以前在上海身邊朋友和同事的例子。
我90後有個朋友,他是極簡生活的信仰者。
每月個人的所有日常開支竟然可以只花2000元人民幣(約台幣9000元左右),即使加上租房開支,他的支出仍遠遠小於自己的收入。
起初聽到他的每月開支數目,身邊的人都感到大為吃驚,但是聽完他對自己生活狀態的說明,卻又覺得非常合理。
按照計畫,他在40歲左右就能過上某種程度的「財富自由」生活。
還有一位同事,40幾歲育有一位女兒,家裡除了有房子給他住之外,還有一套內環的房收租。
人家來上班就是交朋友,工資多少無所謂,開心就行。
當然前提是每月開銷也不能太高,只要稍加控制一下物慾,等他女兒大學畢業之後,他就能真正過上「財富自由」的生活。
總結來說,身為文科小資打工族又怎樣?
只要我們對物質欲望稍加克制,搭配適當的投資理財,想要達成「財富自由」並非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