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也要蓋輕軌?BRT與輕軌的終極二選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繼之前談到六都跟彰化的捷運規劃,最近也有一座城市爭取相關建設的呼聲、躍上許多新聞版面,那就是嘉義。而嘉義對於興建輕軌的盼望,其實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畢竟早在高鐵正式通車前,原本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之間,是打算以輕軌落連接,不過後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計畫取消,並且換成現在我們看到的BRT系統。


究竟目前嘉義輕軌的推動進度到哪裡?對於這個計畫,目前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以及周遭還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h7dwGZjDOjM


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

嘉義,主要是地圖中途上顏色的範圍,依照不同的行政劃分又分成嘉義市與嘉義縣,總人口數截止到2024年2月統計,分別是嘉義市的26.3萬人,以及嘉義縣的48.3萬人,這些數字跟以前相比,都有明顯的下滑趨勢,顯示有一定程度的人口流失情況。

raw-image


不過相對於人口流失,這裡的觀光景點可說是相當著名,尤其嘉義縣有包括阿里山、雲嘉南濱海以及西拉雅三大國家風景區,並且以阿里山的日出跟小火車最引人注目,每年都會吸引大批遊客到此觀光、甚至觀賞新年日出歡迎新的一年到來,而且除了山景,面海一側也有東石、布袋等等港口,可說是個同時擁有山海景色的城市。


當然,上面這些內容是滿簡略的,但其實不管是當地居民還是觀光客,進出嘉義始終會碰到一個大問題,那就是跨區交通。如果暫時撇開道路、從目前經過嘉義縣市的軌道建設來看,最主要是從雲林縣斗南一路往下,經過嘉義縣大林、民雄與嘉義市的台鐵路線,站點以嘉義車站為主,以及往山區走、觀光取向的阿里山林業鐵路,再來則是比較靠近海岸的高鐵,站點主要是高鐵嘉義站,是高鐵第一批通車的站點,因此嘉義目前對外的軌道建設,可以說是以台鐵嘉義車站以及高鐵嘉義站為兩個大宗。

raw-image


如果調出兩個站的運量數據來看,首先是高鐵嘉義站在2023年的進出站旅客人數統計,全年進站約為296.2萬人次、出站約為296萬人次,在總共12座車站中排名第9,超越彰化、苗栗與雲林,台鐵嘉義站則是2022年的數字,全年進站人次約為272.2萬人次、出站約為273.4萬人次,大約排在第18名,兩座車站算是具有一定的運量規模。


不過說到軌道建設,就必須得提到轉乘的方便程度,畢竟台鐵跟高鐵所服務的旅客性質,可說是大不相同,一個偏台灣北中南長途運輸、一個則是中程或短程的距離,因此究竟要怎麼讓抵達高鐵站的旅客,使用大眾運輸系統前往目的地,或是到最近的台鐵車站,就是一大課題,反過來也是一樣,畢竟許多台鐵車站的周圍,就等於當地的精華發展區與人口聚集地,從市區前往高鐵站的需求也很龐大。但從地圖上就能發現,這兩座對於嘉義相當重要的車站,兩個算是差的滿遠的,用GoogleMap做預估,距離大約是來到14.5公里,開車需要約24分鐘左右,如果這樣的距離沒有大眾運輸系統可以搭,就只剩下計程車、請人來載、或是本來自己就有交通工具停在附近,相當的不方便。

raw-image


當然,這個問題其實在2008年高鐵通車前,就有做過研究與規劃,整個過程簡單來說,原本是規劃了一條輕軌路線,打算把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連接起來,但因為擔心當時的運量不足、沒什麼人搭,因此改成現在看到的BRT形式,同時認為如果後續運量足夠,可以再升級成輕軌。

而從路線來看,目前嘉義正在運行的BRT總共有兩條,分別是往返朴子轉運站與嘉義公園的7211路線,以及往返故宮南院與宏仁女中的7212路線,並且另外在早上,還有從嘉義公園開往高鐵站的7212A支線,成為從嘉義市市區往返高鐵嘉義站的主要運輸方式,不過這個BRT的規劃,卻成為目前嘉義輕軌的爭議之一。

raw-image


嘉義整體路網

根據嘉義市政府去年2023年釋出的施政報告,主要在2022年9月,完成了嘉義地區軌道整體路網規劃,並且總共歸納出9條潛力路廊路線,分別是主線藍線,由高鐵嘉義站-台鐵嘉義站、以及4條延伸線,分別是高鐵嘉義站-朴子、台鐵嘉義站-蘭潭、台鐵嘉義站-港坪與台鐵嘉義站-角仔寮。

raw-image


並且還有4條支線,分別是太保-馬稠後、嘉義市竹村里-新港、台鐵民雄站-大埔美及台鐵嘉北站-中埔,不過因為沒有公布詳細的路線圖,所以究竟路線會怎麼走完全沒有個底,這些路線規劃,後續也有可能出現其他更新。

raw-image


不過,這幾條路線中最受人矚目的,還是以運量密度最高、希望優先推動的藍線,也就是往返高鐵到台鐵的重要路線。那從推動時程來看,主要是在2023年完成簽約並且進行可行性研究案,目前則是在等報告出爐,所以還沒辦法畫出現階段的藍線究竟要怎麼走,但目前在網路上是有出現兩個版本,一個是從高鐵橋下嘉義段道路開始,沿著台18線一路往東,並且繼續走到高鐵大道後轉進中興路,最終接上台鐵嘉義站。另一個版本則是在一開始都是走一樣的路線,只是在台18線的交叉口轉往世賢路,隨後接上自由路、博愛路,終點站在台鐵嘉義站北側。

raw-image


可以看到其實不管是哪條路線,拿來跟剛剛提到的BRT路線相比,在高鐵與台鐵間其實差距不大,最大的不同還是過了台18線後,要怎麼接到台鐵嘉義站的路線選擇上。當然,詳細路線究竟會怎麼走,還要等後續報告公開才知道。


而這條藍線跟BRT的主要爭議,就是出在前面說到的,其實原本高鐵嘉義站到台鐵嘉義站,當初規劃是以輕軌銜接,後續因為擔心運量不足而改成BRT,因此對於贊成興建輕軌的一方認為,目前BRT的年運量逐年成長,已經證明這條路線具有一定的需求與搭乘人數,所以應該要恢復先前的輕軌計畫。

raw-image


其次則是高鐵第一批通車的各個站點裡,高鐵嘉義站是少數沒有聯外軌道系統的車站,以及如果輕軌建成,想要搭阿里山小火車的遊客,就能搭高鐵到嘉義後,轉乘輕軌與林鐵直達阿里山,整體交通會變得相當方便。

raw-image


當然,有贊成方就有反對方,站在反對興建輕軌立場的人則主張,現在的BRT其實已經足夠,尤其BRT並不是每個時段人都很多,如果是尖峰時刻人太多上不了車,只要在尖峰時刻加開班次、把間隔時間縮短就行,不需要多花經費興建輕軌,同時認為在軌道建設上,串接越多路線帶來的轉乘效果越強,目前其他有輕軌或捷運路線的縣市,都有興建N條主要路線的潛力,但嘉義看來看去就只有一條、也就是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案的藍線,其他都是延伸線與支線,甚至究竟未來能不能撐起運量,都還是未知數。而上述正反方所提出的論點,都成為嘉義輕軌興建與否的一大挑戰。

raw-image


不過,從前面的說法應該就能知道,BRT改輕軌,其實已經是個長期存在的呼聲,為甚麼最近又突然出現在許多新聞版面上呢?最主要的,就是台積電的CoWoS先進封裝廠,確定要在鄰近的嘉義科學園區設廠,並且根據新聞媒體報導,預計最快今年就能開始動工、2028年量產,整體面積來到約20公頃,大約會有3000-4000名工程師進駐,而科學園區的進駐,就引來造成交通衝擊的擔憂,因此連帶讓BRT升級成輕軌的呼聲再度出現。

raw-image


不過,這條藍線輕軌根據嘉義市政府目前的時程預估,是2024年6月可以完成期末報告送交通部審查,代表整體時程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周圍開發案+你是贊成還是反對?

而除了嘉義輕軌的議題外,其實鄰近區域在這幾年、也有多建設在進行或已經完成。像是軌道建設就有施工中的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工程,路線主要從牛稠溪北側附近開始,向南經過嘉北站、嘉義站,銜接至嘉義水上車輛基地,路線總長約為10.9公里,於2017年開工、預計2025年通車。但是目前似乎因為挖到早期嘉義人骨骸跟日本時期轉車台,還有車輛調度基地發包問題,完工進度可能要先打上問號。

raw-image


而除了這段路線外,另一段的民雄段先期工程,也在2023年12月開工,路線主要從頂寮路平交道北側開始,到嘉北高架車站北端,路線總長來到8.92公里,目前預定2031年通車,而這兩段路線,算是台鐵在嘉義的重大工程。

raw-image


除了軌道建設,周圍已經完成的重要開發,包括2015年開始試營運的故宮南院、以及存在一段時間的蒜頭糖廠,尤其糖廠跟高鐵嘉義站間還有五分車路線串聯,並且在2023年延伸到故宮南院內,算是個滿特殊的觀光列車。老實說在還沒很詳細看這條路線前,我自己腦海閃過一個「如果嘉義要做輕軌把高鐵嘉義站跟台鐵嘉義站串起來,地圖上這條路線其實完全可以合併到輕軌裡面,這樣不僅可以做道路線整合、還能省資源」,不過稍微看了一下整個糖廠歷史,加上列車的觀光與歷史價值後,其實是有滿大的存在必要,所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好啦,回歸正題,除了已經完成的計畫之外,未來附近地區還有包括高鐵嘉義車站特定區的產業專用區開發經營案,講簡單一點就是高鐵嘉義站前方這塊土地,有Outlet購物中心進駐的規劃,並且預計在今年2024年3月27日簽約,也就是本片上線前沒幾天,預計投入金額來到約48億元,規劃引進200間以上的店鋪,第一期預計2028年營運,全部則是預計2032年完工,並且其他地方還有地方政府在推動的西區北港路兩側整體開發計畫、以及嘉北車站周邊的區段徵收計畫。

raw-image


最後我們回歸嘉義的輕軌計畫來看,其實軌道建設的興建與否,一直是中央與地方政府,甚至是當地居民熱烈討論的項目,不管是蓋與不蓋、用哪種系統、運量足不足夠、補助多少經費等等,每個議題都是個非常艱難的題目。而藍線目前主要就是從BRT升級成輕軌,以及維持並改善BRT兩個主要選項在選擇,其他方案則是有將阿里山林業鐵路,再往高鐵嘉義站延伸的呼聲,但不管哪種方案,都一定會提到運量兩個字,但這個部分,我自己是沒有找到官方公布的BRT歷年運量統計數據,只有新聞媒體報導年運量已經超過百萬人次,如果這個數據為真,對於其他路線僅用模擬的預估數據,的確藍線在運量上,會更有說服力些,但從實際層面來看,不管哪個縣市的軌道建設,也不是運量一個指標通過就能順利興建通車,還有整體路線鄰近居民的意見、經費來源、機廠設在哪、土地取得是否順利等等問題,也是好幾道關卡。


而在最終軌道建設通車營運後,最重要的還是希望當地居民跟觀光客,能多加利用,畢竟越多人使用,整條路線才能經營的更好、也更有機會興建其他延伸線與支線,相對來說要怎麼樣讓喜歡自己開車、騎車上路的人轉來搭輕軌,就是個非常重要的挑戰。尤其嘉義還有個很特別的一點是,阿里山與其他周遭的觀光景點,是台灣相當知名的旅遊勝地,如何把大眾運輸系統跟這些點做連接,甚至是優化班次與班次間的銜接問題,如果做得好絕對是個加分項目,目前也只能等報告出爐後,再來仔細研究一下裡面的細節內容,所以究竟嘉義藍線的未來會如何,就讓我們繼續關注下去吧!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h7dwGZjDOj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解碼中的沙龍
9.0K會員
90內容數
目前專注於全台灣各縣市交通建設、重大工程與區域發展的YouTube頻道,這裡是圖片與稿件的存放區,歡迎到YT觀看最新影片!
2025/04/18
市政路延伸工程是個從台中工業區附近,延伸到七期西側的道路建設,最近傳出第一標工程,即將完工通車的消息,可能會讓不少人有種「終於等到通車」的感覺,畢竟整個工程從開始規劃、到現在傳出通車消息,已經超過20年,似乎可以翻一下過去的政府文件,看看究竟中間發生哪些事情,為什麼短短2公里的路,要等這麼久呢。
Thumbnail
2025/04/18
市政路延伸工程是個從台中工業區附近,延伸到七期西側的道路建設,最近傳出第一標工程,即將完工通車的消息,可能會讓不少人有種「終於等到通車」的感覺,畢竟整個工程從開始規劃、到現在傳出通車消息,已經超過20年,似乎可以翻一下過去的政府文件,看看究竟中間發生哪些事情,為什麼短短2公里的路,要等這麼久呢。
Thumbnail
2025/04/11
最近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公布了2024年國道最熱門路段與交流道數據,從各項排名來看,國1好幾個路段幾乎都榜上有名。剛好從頻道開創以來,說過不少跟國1拓寬、交流道改善的相關工程,有些間隔也已經超過一年,就來看看2024年的排名,還有這些拓寬計畫,目前進度走到哪裡,什麼時候會完工通車呢?
Thumbnail
2025/04/11
最近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公布了2024年國道最熱門路段與交流道數據,從各項排名來看,國1好幾個路段幾乎都榜上有名。剛好從頻道開創以來,說過不少跟國1拓寬、交流道改善的相關工程,有些間隔也已經超過一年,就來看看2024年的排名,還有這些拓寬計畫,目前進度走到哪裡,什麼時候會完工通車呢?
Thumbnail
2025/04/04
台南捷運最近的新消息真的很多,像綠線原本是規劃從平實轉運站,接到台南地方法院,但有不少在地人此反對,直到今年2025年初,市政府總算公布了最新修改方案,最有趣的地方是,部分路段從高架改成地下,這就出現滿多值得討論的地方。同時除了綠線,其他包括藍線、藍線延伸、紅線、深綠線,又有哪些不一樣的變化呢?
Thumbnail
2025/04/04
台南捷運最近的新消息真的很多,像綠線原本是規劃從平實轉運站,接到台南地方法院,但有不少在地人此反對,直到今年2025年初,市政府總算公布了最新修改方案,最有趣的地方是,部分路段從高架改成地下,這就出現滿多值得討論的地方。同時除了綠線,其他包括藍線、藍線延伸、紅線、深綠線,又有哪些不一樣的變化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選擇提早準備路程 2.選擇公車代替捷運 在台北市移動,幾乎都選擇捷運,再走路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1.選擇提早準備路程 2.選擇公車代替捷運 在台北市移動,幾乎都選擇捷運,再走路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後車站區 在這個炎熱的夏日,我們選擇了嘉義市的後車站區作為旅行的目的地。這裡並不是旅遊的熱門景點,但正因如此,它保留了許多原汁原味的城市風貌和當地人的生活節奏。我們入住的飯店,正好位於後車站區最高的鬧鐘大樓,每天清晨從房間窗戶看出去,整個城市的景象在晨曦中慢慢蘇醒。 旅行的早晨 旅行的早晨,我
Thumbnail
後車站區 在這個炎熱的夏日,我們選擇了嘉義市的後車站區作為旅行的目的地。這裡並不是旅遊的熱門景點,但正因如此,它保留了許多原汁原味的城市風貌和當地人的生活節奏。我們入住的飯店,正好位於後車站區最高的鬧鐘大樓,每天清晨從房間窗戶看出去,整個城市的景象在晨曦中慢慢蘇醒。 旅行的早晨 旅行的早晨,我
Thumbnail
🛵嘉義 租機車 嘉義租機車 嘉義機車旅遊 嘉義騎車旅遊 (嘉義火車站取車) 📌騎乘機車遊嘉義,快速又方便 自己的行程自己掌握,細細品味嘉義風情 📌選擇值得信賴的租車公司,盡情享受騎車旅遊的樂趣 📌有多種方案及車種可以選擇 ⬇️完整說明網址⬇️ 👉https://adcenter
Thumbnail
🛵嘉義 租機車 嘉義租機車 嘉義機車旅遊 嘉義騎車旅遊 (嘉義火車站取車) 📌騎乘機車遊嘉義,快速又方便 自己的行程自己掌握,細細品味嘉義風情 📌選擇值得信賴的租車公司,盡情享受騎車旅遊的樂趣 📌有多種方案及車種可以選擇 ⬇️完整說明網址⬇️ 👉https://adcenter
Thumbnail
嘉義對於興建輕軌的盼望,其實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畢竟早在高鐵正式通車前,原本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之間,是打算以輕軌落連接,不過後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計畫取消,並且換成現在我們看到的BRT系統。究竟目前嘉義輕軌的推動進度到哪裡?對於這個計畫,目前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以及周遭還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
Thumbnail
嘉義對於興建輕軌的盼望,其實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畢竟早在高鐵正式通車前,原本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之間,是打算以輕軌落連接,不過後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計畫取消,並且換成現在我們看到的BRT系統。究竟目前嘉義輕軌的推動進度到哪裡?對於這個計畫,目前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以及周遭還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
Thumbnail
令人意外地,從嘉義居然可以搭區間快到台東,時間又快、價錢又便宜,就是做到屁股有點酸。但是相對自強等快車,看+拍窗外美景的時間絕對足夠,能夠為自己放假的心情預先做個鋪墊。
Thumbnail
令人意外地,從嘉義居然可以搭區間快到台東,時間又快、價錢又便宜,就是做到屁股有點酸。但是相對自強等快車,看+拍窗外美景的時間絕對足夠,能夠為自己放假的心情預先做個鋪墊。
Thumbnail
雖然說是搭火車的嘉義微旅行 但是沒有任何想法,也沒有安排行程 然後還坐過頭,到水上才趕快下車 只好再等50分鐘、再坐回嘉義 原本想的很美好,4人騎著U拜可遊嘉義 連app都下載好了 一出嘉義火車站的大門 哇!太陽也太大了吧 立刻轉身走向計程車招呼站
Thumbnail
雖然說是搭火車的嘉義微旅行 但是沒有任何想法,也沒有安排行程 然後還坐過頭,到水上才趕快下車 只好再等50分鐘、再坐回嘉義 原本想的很美好,4人騎著U拜可遊嘉義 連app都下載好了 一出嘉義火車站的大門 哇!太陽也太大了吧 立刻轉身走向計程車招呼站
Thumbnail
又來到二水車站 今天天氣真好 又揪團四人成行的搭火車小旅行 一台車剛好,直接往水里火車站 路線跟上次一樣 往嘉義 二水火車站是轉運站 我們的目標是嘉義 但是有可能到一半臨時改變到斗六也有可能 自由行就這麼隨便(是隨興吧) 到二水車站之後,沒有等很久 往嘉義的火車就到了 沿途風
Thumbnail
又來到二水車站 今天天氣真好 又揪團四人成行的搭火車小旅行 一台車剛好,直接往水里火車站 路線跟上次一樣 往嘉義 二水火車站是轉運站 我們的目標是嘉義 但是有可能到一半臨時改變到斗六也有可能 自由行就這麼隨便(是隨興吧) 到二水車站之後,沒有等很久 往嘉義的火車就到了 沿途風
Thumbnail
高雄的輕軌
Thumbnail
高雄的輕軌
Thumbnail
意外被編輯嚴選,所以改免費公開。 住家附近的輕軌站終於開放使用,趁著休假去晃晃。
Thumbnail
意外被編輯嚴選,所以改免費公開。 住家附近的輕軌站終於開放使用,趁著休假去晃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