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配文──介紹文還是心得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直想寫跟「業配文」有關的文章,這次就來講講「業配文」與「文章」之間的事吧!

雖然多數的人都認為我是「作家」(已出書),但是也有藝術家認為我是「部落客」,「作家」和「部落客」這兩個身分,我個人還是更傾向前者,主要是我的收入大部份來源還是以寫書、出書,或是幫出版社做些文字編輯、採訪編輯的工作,也因為如此,所以我常常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部落客寫「業配文」這回事。

從字面上看,「業配文」這回事,就是以收費或互惠方式幫廠商曝光打廣告,那在文字的宣傳上,第一點就必須跟廠商溝通,第二點就是注意不要踩到法律界線。因為第二點,所以我接的業配也多以吃喝玩樂為主,而在我的文章當中,除了介紹我所體驗的「項目」,也會加入我的「心得」。


但是,我曾經看過有個例子,有個人抱怨廠商將他的文章一退再退,要他修改,廠商要他寫心得文,他都已經寫好了,實在不知道廠商還要改什麼?最後,我將他被廠商抱怨的心得文翻出來一看,啞然失笑。

以「業配文」來說,那篇文章的確達到曝光的效果,廠商利用他的平台,將產品推出去。但是那篇文章,超過60%幾乎都是將廠商給的資訊直接複製貼上,剩下40%也只是提到他今天很開心獲得產品進行體驗等字眼。

通常業配文的字數不會太多,以平常寫作,動輒一、兩千字起跳的我來說,在看1500字,甚至是800字以內的文章來說,那位廠商真是太客氣了。我們以800字來說好了,800字有60%就是廠商給的資訊,也就算約240字左右才只有自己的內容,而這200多字左右的內容,還不一定跟產品有關。

也就是廠商希望的「心得文」,跟對方以為的「心得文」是有落差的。

底下的說明,或許能讓大家更快明白:

「心得文」=產品的感受

「介紹文」=介紹產品的特性

「介紹文」所寫的都是客觀的東西,例如瓶身的大小,或是ml,都是可視且數據化,而那位部落客將使用產品的觸感,都是使用廠商所提供的字眼,簡單來說,完全看不到他的「自我感受」,以及腦袋裡的「想法」。

有的廠商可能只想借助部落客的平台及粉絲的數量,達到「曝光」的目的,但是也有廠商看重部落客的文字力量,而這些部落客的文字力量,往往含著他腦袋的想法,還有真正的感受。

而在想法及感受當中,再加上一點個人的經驗或是生命故事,就算這篇文章是業配文,讀者照樣買單。


寫業配文其實不容易,絕對不是隨便拍幾張照片,隨便寫幾個字就沒事了,我身邊有太多認真的部落客,還有幾位是專職的部落客,他們在照片的構圖、調色,平台版面的配置,跟讀者的互動,包括現在短影音興起,他們又花了一筆錢在腳架、服裝,包括自己的髮型都在注意。

我盡量從部落客,以及廠商的角度去看雙方合作這回事,因為我幫廠商寫過文,也幫廠商找過人。有優質的部落客,也有優質的廠商,那麼,不適合的部落客或廠商,永遠只有一次合作的機會。

那部落客在寫文字的部份,如果你想讓自己的文章品質更佳,想讓更多廠商看到,就要注意自己的文字力。比如說用字遣詞是否準確,還有辭彙的豐富度,例如:美食除了「好吃」,還可以寫什麼?衣服除了「漂亮」兩個字,還有其它的形容詞嗎?另外一個就是這篇文章的主題,你的「業配介紹文」裡究竟有沒有自己的「心得」?

現在的確是影像當道的年代,但「文字」並沒有因此消失,因為人們還是透過文字在溝通,所以在寫業配文時,也請「輸出自己的想法」,字數可以不用多,二、三十字也可以增加你文章的溫度。

這是我十多年接業配的經驗,希望對一些想要增加自己文字能力的部落客朋友有所幫助,在這裡提供一個方式,就是想像沒有照片或影片時,先以文字輸出自己的想法,再去修改用字遣詞,或是增加豐富度,至於如何在業配文中寫故事,或許下次再另外寫篇文章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洛琳的沙龍
124會員
412內容數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故事」、「寫作」、「文章」、「文字」。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自由工作」、「WFH」、「接案心得」。
梅洛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立體」人物並不一定是討喜的,很可能讓人討厭,甚至氣得牙癢癢地,但他可以可愛又可恨,或是可恨又可憐。
Thumbnail
2025/04/27
「立體」人物並不一定是討喜的,很可能讓人討厭,甚至氣得牙癢癢地,但他可以可愛又可恨,或是可恨又可憐。
Thumbnail
2025/04/20
先說小說開頭,「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但是,這不代表它不能鋪陳。      「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Thumbnail
2025/04/20
先說小說開頭,「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但是,這不代表它不能鋪陳。      「開頭」是吸引編輯、讀者想要看下去的重要部份,所以開頭吸引人的話,才會看下去。
Thumbnail
2025/04/13
在確認自己想要寫什麼故事,幾乎在同時,就可以決定想要寫「什麼樣的故事」,或是「想要寫主角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13
在確認自己想要寫什麼故事,幾乎在同時,就可以決定想要寫「什麼樣的故事」,或是「想要寫主角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媒體創作需要發揮自身長處,重視讀者體驗,並建立品牌信任。除了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外,還需注意多平臺試金和持續學習提升。建議作者重視 SEO 關鍵字,例如「自媒體創作」、「網路內容創作」等。
Thumbnail
自媒體創作需要發揮自身長處,重視讀者體驗,並建立品牌信任。除了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外,還需注意多平臺試金和持續學習提升。建議作者重視 SEO 關鍵字,例如「自媒體創作」、「網路內容創作」等。
Thumbnail
很多朋友在問:我想開始從事行銷工作,如果完全沒經驗我該如何開始? 我會說:開始寫部落格吧! 說真的,我知道短影音在現在才是主流,但只要文字沒有被消滅的一天,行銷的工作就永遠會跟文字綁在一起
Thumbnail
很多朋友在問:我想開始從事行銷工作,如果完全沒經驗我該如何開始? 我會說:開始寫部落格吧! 說真的,我知道短影音在現在才是主流,但只要文字沒有被消滅的一天,行銷的工作就永遠會跟文字綁在一起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Thumbnail
或許不久之後,想陷害一個人,要改口稱讚他是當網紅的練武奇才,趕快去做自媒體。
Thumbnail
或許不久之後,想陷害一個人,要改口稱讚他是當網紅的練武奇才,趕快去做自媒體。
Thumbnail
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流量高不代表訪客投入度(engagement)就高。
Thumbnail
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流量高不代表訪客投入度(engagement)就高。
Thumbnail
看看最近流行的是什麼?答案很顯而易見,就是網路自媒體,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曝光的機會,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現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想法、觀點、專業,把內容放到網路上都能被人看見你的才華。不論任何種類的自媒體,其本質上都需要「文案」學會寫作正是這時代最好的投資。
Thumbnail
看看最近流行的是什麼?答案很顯而易見,就是網路自媒體,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曝光的機會,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現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想法、觀點、專業,把內容放到網路上都能被人看見你的才華。不論任何種類的自媒體,其本質上都需要「文案」學會寫作正是這時代最好的投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