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與哭聲——法國梅村閉關紀行(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梅村一隅。

梅村一隅。

閉關:一個渴望重新開機 (shut down) 的衝動

三月中,我繳交完學校第一個 Unit 的所有作業,包含一個全本舞台劇本、電視劇本和廣播劇的大綱和前十頁開場劇本。

我感到筋疲力盡。彷彿突然之間穿越過馬拉松的終點線,在虛脫的同時,意識到,傾刻間失去了繼續奔跑的目標。

所以,我在為了什麼而奔跑呢?


我這樣問著自己,但心中毫無答案。


彷彿已經實現了許多夢想,但仍有更多更多的夢想有待實現,數不清的願望等待完成,日復一日,我感覺我的生活像是一個又一個的 dress rehearsal(註1),從來不是真正的登台演出。

我好疲憊,厭倦一切人、事、物,紛擾而充滿噪音的都市,閃動的夜的燈火,暗地裡的情慾,那一顆顆為了爭逐名利而激動著的心...

我只想將一切洗掉,重新來過。


就在這樣的心境下,我報名了法國梅村(Plum village)的一週閉關(retreat)。

'Retreat' 意指為退後、往後移、撤退、退出、改變、靜修、休養...

正是此刻的我所需要的。

3月29日-4月5日,2024年,從倫敦隻身一人飛到南法波爾多(Bordeaux)的梅村,關閉了手機,沒有買網路,就這樣,送給自己人生中難得的七天的空白。

抵達梅村(Plum village):Lower Hamlet(甘露寺)

我在 29 號當晚 11 點多抵達梅村的 Lower Hamelt。整個村莊都熟睡著。

梅村分為三個村莊:Upper Hamlet(男僧眾居住)、Lower Hamlet 和 New Hamlet(後兩者為女僧眾居住)。因為錯過了下午的註冊,我只能於隔天入住預定好的住宿。所以當晚我直接睡在禪堂裡。

意外的,我一點不覺得可怕。

面前是一尊佛像,頭微微歪向右首,斂目含笑。

我感覺很安心。好像,回到家了。

躺在僧人事先為遲到的我準備好的,打坐坐墊拼成的床墊上,我昏睡了過去。

夢裡,一對身著黑衣的韓國夫妻跪在佛前痛哭,哀慟他們失去的愛子。

醒來時,只覺得心下惘惘的。

Lower Hamlet small hall 小禪堂裡金身的佛像。

Lower Hamlet small hall 小禪堂裡金身的佛像。


隔天天一亮,我加入了其他閉關者(retreatant)的行列。

按表操課,每天的行程是天還沒亮,在滿天繁星的注視下,到大禪堂(Big Hall)打坐、上香、吟唱(chanting ),打著手電筒摸黑走到食堂。7:30 用早餐,之後展開一天的活動:走禪、修習法門、聽課。12:30 吃午餐、放空、聽課練習、曬太陽、喝茶、跟貓玩。18:00 吃晚餐、打坐...

梅村的修習法門與生活緊密結合,最基本的有呼吸禪(sitting meditation)、走禪(walking meditation)、吃飯禪(eating meditation )。

Wait a second, 吃飯也算禪修嗎?

是的。並且一點都不容易。

食禪(Eating meditation): 享受每一口食物

在食堂(Dining hall) 用餐時,每個人都從取餐區斟酌拿取適量的食物,可以選擇的都是道場裡的師姐(sisters)們烹調的素食。

從取餐開始就是練習的一部分。

  • 練習感謝
    排隊取食前,雙手合十,感謝面前的食物和為我們準備食物的僧眾,受食的因緣。在心中憶念這句話 'This food in my hand is the body of the cosmos.'(在我手中的食物是因緣的具現。)
  • 不可貪心
    因為是自助式的,每個人都必須依照自己當下的狀態取餐,避免吃不完浪費食物。並且取餐完畢不可走回去再次取餐。我記得第一天的早餐和午餐,我都有剩下食物沒有吃完,於是反省並練習下一次取適當的量,一次一次逐步改進。
  • 與寂靜同桌共食
    在吃飯的過程中噤語(Noble silence)。從取餐到用餐完畢的過程中是完全禁語的,捨去了聊天寒暄的社交模式,強迫每一個人專注在咀嚼嘴裡食物的過程。
  • 練習等待
    一桌六個人為一個單位,如果自己先坐下了,就等待這桌坐滿六個人後,六個人合掌對視、微笑,才開始用餐。用餐完畢也會合掌後才離開。

我必須說,起先這樣的用餐過程對我來說彷彿酷刑。非常的痛苦和尷尬。

我吃得很快,又無法享受食物的滋味,只想快快吃完,快快離席。但是規定是用餐開始後 20 分鐘會有一個鐘聲,此時方始能夠離席,於是我只能強迫自己放慢吃飯的速度。

但隨著練習專注在咀嚼飯菜這件事上,漸漸的,我克服了奔忙的心態,回到吃飯的當下,不再匆匆趕往下一個目標,也不再懼怕在寂靜中與他人共食。

-

此刻回到倫敦的我,仍在獨自用餐的時候遵循這樣的方式。吃飯不配手機、不看影片,練習全身心專注在面前的飯菜和進食這件事上。

-

為什麼要這樣吃飯呢?

這是一行禪師(Thầy Nhất Hạnh)(註2)的智慧方便。一行禪師為創辦梅村的僧人,他生長於越南,曾在戰爭中經歷顛沛流離的歲月流亡到法國,在南法重新建立「梅村」(Plum village)這個佛法修行道場。

他以平等、反歧視(Non-discrimination)、反戰的精神為西方社會知名,一生提倡正念(midfulness)的生活,倡導只要全神貫注地做每一件事,那麼每一件事就都是佛法。

This cup of tea in my two hands, (在我兩手之間的這杯茶)
mindfulness held pefectly.(全心全意的托持)
My mind and body dwell,(我的身心安住)
in the very here and now.(就在此時此刻)
raw-image


於是,喝茶、吃飯、行走無不是禪;說話、思考、呼吸無非是禪。

學習微笑

在梅村的訓練下,我忘記了查看手機,忘記了回覆信件,忘記了該要煩惱的決定...專注在觀察落葉、雲朵、花瓣的顏色、蔬菜的滋味和鐘聲的嗡嗡共鳴。

儘管行程緊湊,但這裡的空氣中散發著一種奇異的慵懶氛圍。宛如陶淵明詩中的桃花源一樣,花瓣翩翩飛落,靜寂的灑在土壤上,不知名的鳥兒在枝頭歡快歌唱,婉轉嘹亮...使人快樂得鼻酸,近似鄉愁。

在這裡沒有人急匆匆地趕路,一切都是慢慢的,悠悠的,輕柔的,體貼的,所有人的臉上都漾著一抹神秘的微笑。

行走在梅村的小徑上,如果迎面而來一位閉關者,我們會直視對方的眼睛,報以微笑;如果是一位僧人,我會止步,雙手合十於胸口,頷首向那位僧人問候。對方也會停下腳步,合掌微笑。一霎那間,感受到時間靜止於這一刻。

在微笑中我看見生起的蓮花,燦然芬芳。

坐禪(sitting meditation):打坐是為了享受

我一直非常懼怕打坐。

不僅是因為先天血液循環不好,只要坐上半個小時就會腳麻到失去知覺,並且,我很害怕面對坐下來時,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千方百計逃避,掩蓋的問題。

無處可躲。

所有的念頭都像雪片那樣紛飛下來,淋在我身上。

真的,我就像坐在雨中那樣,毫無遮掩,只能任由自己被暴雨摧殘。

然而隨著每一次打坐的練習,我學習接受自己這樣的一顆心。

接受風雨,酷暑,暴虐的情緒,不仁慈的話語,接受逃跑和追逐,以及那一張張烙印在眼裡的影子,難以忘懷的眼神......


我不逃了。


不知道在哪一刻意識到——不管逃去哪裡,還是擺脫不了自己這一顆心。

我所能做的,就是陪伴著它,坐著,只是坐著,什麼都不做。

這樣就夠了。


如果連我都不能夠對自己慈悲,怎麼可能對他人溫柔?


以梅村師姐們(sisters)的說法就是,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夠了。當好好的照顧自己,就是在照顧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師長,我們的好友,我們的冤家仇人,我們的環境,整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

好好的照顧自己(take care of yourself)。

當我們好好照顧現在的自己,就是在照顧我們的過去和未來,因為未來是由現在組成的,現在的我們是由過去組成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一份集體意識中的一個細胞(cell),而這份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就如一片汪洋,乘載著每一份意識。

身為一顆露珠有一顆露珠可以獨善其身的功課,在圓滿這個功課之時,也同時貢獻了好的能量到汪洋中。

We don't try to become a buddha.
We just enjoy sitting and accept ourselves as we are.
(我們不企求成佛,
我們只是享受坐著,
並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

於是我坐著,坐著,只是坐著。看著自己的這一顆心,坐著。

好好的,坐在此時此刻的這一念心中。

raw-image


回到呼吸:我知道我在呼吸

我感覺,真正開始改變我的是梅村的呼吸法。
有一句一行禪師說過的話,關於呼吸,因為耳熟能詳而朗朗上口,是這樣的。

Breathing in, I know I'm 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 I know I'm breathing out.
Breathing in, I have arrived.
Breathing out, I am home.

That's it.

聽起來簡單的不可思議,但是,請試著在心中默念並跟著深呼吸,吐氣,將氣息平緩下來,讓呼吸往下走到肚子(丹田)的位置,那麼我們可能會發現,一切都改變了。

隨著安住在這份呼吸中,我不再渴望逃跑,不再眷戀過去,不再飢渴未來。

我安住於呼吸,只是呼吸。

吸氣,我知道我在吸氣。
吐氣,我知道我在吐氣。
吸氣,我已經抵達。
吐氣,我到家了。

就這麼簡單,但又非常不簡單。

因為這份呼吸是我們生命的真實,是每一刻需要時時覺察的念心。

回到自己,回到家。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了。

進入 Lower Hamlet 的路標。

進入 Lower Hamlet 的路標。

聆聽鐘聲:練習全然放下

我特別喜歡梅村的一個傳統,也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教法。

每當鐘聲響起時,不管我們手裡正在做什麼、想什麼,都在那一剎那全然的放掉。

練習徹底的,全然的放下。

只是聆聽鐘聲。

靜止,停在此時此刻,持續的呼吸,覺察呼吸。

安住,

安住在此時此刻裡(in the here and the now)。



(未完)


註1:著裝彩排。在正式演出前演員會穿上正式的演出服裝,與技術人員進行最終彩排。

註2:一行禪師是國際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作家、詩人、和平主義者,也是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的提倡者。在越戰期間他被迫流亡海外,在法國南部波爾多創立「梅村正念禪修中心」(Plum Village Practice Centers),面向西方大眾教授佛法及正念的生活。





avatar-img
9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no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看了週五晚上位於倫敦南華克站(Southwark station)邊上的 Young Vic 劇院正在演出的 The Homecoming,品特(Pinter)於1964年寫作的劇本。這齣戲說得就是女性以「性」作為武器,進而掌握權力的故事。
昨天去了英國當地一家小眾電影院 ArtHouse Crouch End 看了 National Theatre Live(NT Live) streaming 的 ‘Skylight’ ,2015年的製作,由 Carey Mulligan 和 Bill Nighy 飾演 Kyra 和 Tom.
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出失去摯愛的創痛? 如同劇名:After Life,在澈底愛過活過之後,還剩下什麼? 還有什麼是足以留下來的理由,在靈魂被撕成碎片,隨著所愛之人逝去之後? 原來世間真有一種苦叫做「愛別離」,與所愛生生分離, 這是多麽重的刑罰,注定要踽踽獨行,獨自走過生命的荒原。
2018 年的電影《睡著也好醒來也罷》(日語:寢ても覚めても)是日本導演濱口龍介執導的劇情長片,改編自柴崎友香的長篇戀愛小説,並入圍第 71 屆坎城影展官方競賽單元。
推薦一部適合在深夜細細品味的印度電影“Sir ”,2018 年上映橫掃各大國際影展的觀眾票選獎 台灣翻譯為「孟買夜未眠」,但英文的'sir'在印度就是傭人對男主人一貫的稱謂 富有的男主人愛上自己的女傭...這樣看似芭樂的愛情故事設定,卻沒有韓劇「浪漫滿屋」的譁眾取寵,全篇透露著成熟的觀察,由
“You can think you’re run away from something but actually you’ve been carrying it with you the whole time.” (你也許認為你成功逃離了,但其實你一直都背負著它。) (老師請下:The E
我看了週五晚上位於倫敦南華克站(Southwark station)邊上的 Young Vic 劇院正在演出的 The Homecoming,品特(Pinter)於1964年寫作的劇本。這齣戲說得就是女性以「性」作為武器,進而掌握權力的故事。
昨天去了英國當地一家小眾電影院 ArtHouse Crouch End 看了 National Theatre Live(NT Live) streaming 的 ‘Skylight’ ,2015年的製作,由 Carey Mulligan 和 Bill Nighy 飾演 Kyra 和 Tom.
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出失去摯愛的創痛? 如同劇名:After Life,在澈底愛過活過之後,還剩下什麼? 還有什麼是足以留下來的理由,在靈魂被撕成碎片,隨著所愛之人逝去之後? 原來世間真有一種苦叫做「愛別離」,與所愛生生分離, 這是多麽重的刑罰,注定要踽踽獨行,獨自走過生命的荒原。
2018 年的電影《睡著也好醒來也罷》(日語:寢ても覚めても)是日本導演濱口龍介執導的劇情長片,改編自柴崎友香的長篇戀愛小説,並入圍第 71 屆坎城影展官方競賽單元。
推薦一部適合在深夜細細品味的印度電影“Sir ”,2018 年上映橫掃各大國際影展的觀眾票選獎 台灣翻譯為「孟買夜未眠」,但英文的'sir'在印度就是傭人對男主人一貫的稱謂 富有的男主人愛上自己的女傭...這樣看似芭樂的愛情故事設定,卻沒有韓劇「浪漫滿屋」的譁眾取寵,全篇透露著成熟的觀察,由
“You can think you’re run away from something but actually you’ve been carrying it with you the whole time.” (你也許認為你成功逃離了,但其實你一直都背負著它。) (老師請下:The 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結果後來天氣開始變冷,我就沒有繼續跑步了。
久久不見,展信悅。 最近我南征北討的考試,生活被考程准考證火車高鐵初試試教口試分數成績榜示給追著跑,靜下心來好好看完一本書的時間都沒有。自然也沒辦法坐在書桌前好好寫封信給你。 隔著千山萬水,希望這些枯澀的文字能夠捎帶我的思念。 今年的六月很特別。不僅僅是正式與代理考季的交界月份,更因為我開
Thumbnail
淚眼以對 說不出心裏的話 驪歌尚未響起 已經開始思念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前言: 瘋狂的期末甫結束後,整個人的能量狀態宛如還在剛衝刺完的跑步機上,按下stop後速度瞬間慢了下來,而身體還停留在輸送帶上被移動著,或許人的能量狀態也是存在著慣性作用力。雖然依然殘存熬夜多天的疲憊感,這幾天其實滿享受這種慣性作用力的,是一種暴寫狀態的後燃效應...
慢慢地,生活逐漸回到原來的軌道。 看著逐漸腫大的腰圍,開始回到原來跑步的頻率,開始準備身手審視自己的體能該參加哪一場賽事。 生活的重心不該是與天地不仁對抗,接納即是修行。 修行在俯仰吐納之間。 有人在出國期間放了一本書在秘書桌上,回到辦公室,秘書遞給了我,我問說「這是什麼?」 秘書說不知道
01/26/2019 起風了。 飄雨了。 敲鐘了。 再一堂,就完成了。 加油!   坐在屋簷下的階梯,望向大樓的廊道。 看著他的背影,步入試場。 鐘響後,我默默的離開。 一百分鐘後,再回到集合點,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人生,永遠都有新的開始。
今天是開學第一週的最後一天,才剛開始卻宛若終結。 「我好累...」 但我沒有向任何人道出,因為我比誰都清楚,這不只是牢騷。
【記震憾教育】 炮火下 我們匍匐前進 爬過鐵絲網 滾進壕溝 而當我竭力嘶聲吶喊 一股革命的狂熱 厥然而起 終於疲憊的身子 拖著踱步的跳蹌 苦笑中 依舊朗口唱著戰歌     依舊喃喃地答著數 【記守夜】 那是個夜裡 風 ─ 雨 ─ 交加 我側身難寢 想著遙遠的北方       想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結果後來天氣開始變冷,我就沒有繼續跑步了。
久久不見,展信悅。 最近我南征北討的考試,生活被考程准考證火車高鐵初試試教口試分數成績榜示給追著跑,靜下心來好好看完一本書的時間都沒有。自然也沒辦法坐在書桌前好好寫封信給你。 隔著千山萬水,希望這些枯澀的文字能夠捎帶我的思念。 今年的六月很特別。不僅僅是正式與代理考季的交界月份,更因為我開
Thumbnail
淚眼以對 說不出心裏的話 驪歌尚未響起 已經開始思念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前言: 瘋狂的期末甫結束後,整個人的能量狀態宛如還在剛衝刺完的跑步機上,按下stop後速度瞬間慢了下來,而身體還停留在輸送帶上被移動著,或許人的能量狀態也是存在著慣性作用力。雖然依然殘存熬夜多天的疲憊感,這幾天其實滿享受這種慣性作用力的,是一種暴寫狀態的後燃效應...
慢慢地,生活逐漸回到原來的軌道。 看著逐漸腫大的腰圍,開始回到原來跑步的頻率,開始準備身手審視自己的體能該參加哪一場賽事。 生活的重心不該是與天地不仁對抗,接納即是修行。 修行在俯仰吐納之間。 有人在出國期間放了一本書在秘書桌上,回到辦公室,秘書遞給了我,我問說「這是什麼?」 秘書說不知道
01/26/2019 起風了。 飄雨了。 敲鐘了。 再一堂,就完成了。 加油!   坐在屋簷下的階梯,望向大樓的廊道。 看著他的背影,步入試場。 鐘響後,我默默的離開。 一百分鐘後,再回到集合點,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人生,永遠都有新的開始。
今天是開學第一週的最後一天,才剛開始卻宛若終結。 「我好累...」 但我沒有向任何人道出,因為我比誰都清楚,這不只是牢騷。
【記震憾教育】 炮火下 我們匍匐前進 爬過鐵絲網 滾進壕溝 而當我竭力嘶聲吶喊 一股革命的狂熱 厥然而起 終於疲憊的身子 拖著踱步的跳蹌 苦笑中 依舊朗口唱著戰歌     依舊喃喃地答著數 【記守夜】 那是個夜裡 風 ─ 雨 ─ 交加 我側身難寢 想著遙遠的北方       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