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寫字慾望的人硬要寫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沒有寫字慾望的人硬要寫文章,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呢?

這篇文章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書寫的,用的是手機連方格子平台,很隨意的寫些東西。

會想這樣亂寫是因為,這兩天寫了一篇稍微正式的文章:⟨流量時代:大眾文化的困境,以及專業菁英的挑戰⟩。因為稍微用力的寫了文章,所以現在才想隨意亂寫。

在寫流量時代這篇文的過程,我有點回想起以前在社文所寫Bourdieu、寫社會階級、寫品味的小論文時的感覺。

很懷念哪,雖然寫論文時覺得很辛苦,但那是學術形式的創作。

這篇寫流量的文章雖然沒有那麼學術,但的確喚起了過往的記憶,有讓我想要重新寫一些嚴肅一點的東西。

話說回來,想要寫跟流量相關的文章,這個想法很久了。我這篇寫出來的2000字短文,其實應該沒有我真正想講的1/5。

而想寫的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討厭流量橫流這件事。

幾個月前加入threads以後,我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好注重流量,讓我非常驚訝。

其中有許多人會說著同樣的話:「都沒有人關注我的作品,我快撐不下去了!」

蛤?三小?你對創作的愛就那麼膚淺嗎?那祝福你早點撐不下去,別浪費時間創作了。

真正的愛是,即便你走入了人煙罕至的境地,感受到孤獨,無人可理解,但你還願意堅持,這才是對創作的愛。

創作一定要揭露那人們所罕知、幽微的心情,要感受那種境界,一定會面對孤獨的。

如果只是想要聲量,不要創作,當個討好大家的商人更容易成功。

總之,我厭惡流量讓整個社會變得很平面、很膚淺。

看看柯文哲、徐巧芯、高嘉瑜、統神、館長這些人,對我來說他們都是很欠缺深度的人,只有很浮面的情緒在橫流而已。我不喜歡。

這幾天我一直有個念頭,或疑問,我好奇那些優秀的文學家,他們是不是內向者偏多?或者在創作時,能激發內向的氣息?

我認為一定要能適度地靜下來面對自己的內在,才有可能寫出深刻的作品。而這必須要有內省的能力。

那些雞湯作家,某方面來說,是外向的,因為他們想讓內在和外在世界調和,所以引入了外向的能力。

而內省的人,他感受的是內在的脆弱、騷動,並且沒有要論斷對錯,就只是誠實的、純粹的面對內在罷了。

我認為一流的藝術家,必須要有這樣的能力。

而流量的世界,讓這樣的內省變得好像很愚蠢,我對這樣的世界感到難過。

鹿,即便如此庸俗的象徵,也從詩裡絕跡了。將來的神獸,或許會是皮卡丘。一袋米要扛幾樓?

avatar-img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讓黑暗多一些轉圜、多一點幽默的感覺。陰影的反面不是光明,而是有傷卻不決絕。
我們有一天 會有夠長的人生 任人隨意翻閱
很久沒有畫情緒比較強烈的圖了 試著用簡單的顏色和構圖 就算生活再怎麼好轉 還是要在心裡留住那種難過呀無奈呀憤怒之類的情緒 一定要對這個世界、對自己有所不滿的 是要連神都給拋棄的那種
權衡之下 美 是可以捨棄的 有草冒出頭的 女僕 就夠了 在這失去深度的時代 我們只需 扁平的微笑 如果人生 最終不免一屎 那就喝杯 兌水的 貓屎咖啡吧
叮咚。 「你好,歡迎光臨小西百貨。」 「小西?小西?不是小北?」 「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全世界都有東南西北,所以小西小北要共存共好。」
你不能臃腫 不能百無聊賴 最好多產輸出 最好多多跑步 最好跟上時代的步伐 學學區塊鏈元宇宙NFT以及不斷變形的AI 最好錄個podcast或當直播主 也可以變成學識淵博的部落客 變可以剝削自己獲得業配的網紅 或者像吳明益那樣吹捧認真努力的精神 像詩人那樣在對的時機適度感傷 你可以化身國師說這是天象的
我想讓黑暗多一些轉圜、多一點幽默的感覺。陰影的反面不是光明,而是有傷卻不決絕。
我們有一天 會有夠長的人生 任人隨意翻閱
很久沒有畫情緒比較強烈的圖了 試著用簡單的顏色和構圖 就算生活再怎麼好轉 還是要在心裡留住那種難過呀無奈呀憤怒之類的情緒 一定要對這個世界、對自己有所不滿的 是要連神都給拋棄的那種
權衡之下 美 是可以捨棄的 有草冒出頭的 女僕 就夠了 在這失去深度的時代 我們只需 扁平的微笑 如果人生 最終不免一屎 那就喝杯 兌水的 貓屎咖啡吧
叮咚。 「你好,歡迎光臨小西百貨。」 「小西?小西?不是小北?」 「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全世界都有東南西北,所以小西小北要共存共好。」
你不能臃腫 不能百無聊賴 最好多產輸出 最好多多跑步 最好跟上時代的步伐 學學區塊鏈元宇宙NFT以及不斷變形的AI 最好錄個podcast或當直播主 也可以變成學識淵博的部落客 變可以剝削自己獲得業配的網紅 或者像吳明益那樣吹捧認真努力的精神 像詩人那樣在對的時機適度感傷 你可以化身國師說這是天象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要有那種不會一兩句話就換行、不使用大量小標輔助、不考慮SEO、不聳動或「工具導向」的文字。要有那種讓人覺得「好長好麻煩」但偶爾還是願意讀的內容。要有那種讀完朦朦朧朧、不自己腦補一些事情就會覺得有讀跟沒讀一樣的「空泛」文字;而不是只有那種會讓自己覺得「喔!我學到了一個好用的技巧」的文章。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找個地方,自在地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如果心中沒有什麼話想要迫切、急切的說出來
Thumbnail
1) 你相信有寫字欲這種東西嗎? 有時候在某個平台你就是寫不出來,沒有話要說。 或許也和在哪個平台的讀者群有關。是否靠窗有關,窗外是否有月光有關。 我想起高中那本日記本,我從來都只有自己讀,我是唯一的讀者。 2) 一件事重複第三次於我大概就是絕望了。於別人或許有其它理由,原則云云、承諾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以下是個人感受,不是在批判他人)
我一段時間沒有發表文章了,因為每次想寫作就有點挫折。 常常在網路上很多人都說部落格都死了,現代人都在看短影片或滑ig看圖片,視覺化的資訊傳播才是主流,長文現代人已經沒耐心看了,每次看到這些我就想問自己寫文章沒人要看幹嘛要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要有那種不會一兩句話就換行、不使用大量小標輔助、不考慮SEO、不聳動或「工具導向」的文字。要有那種讓人覺得「好長好麻煩」但偶爾還是願意讀的內容。要有那種讀完朦朦朧朧、不自己腦補一些事情就會覺得有讀跟沒讀一樣的「空泛」文字;而不是只有那種會讓自己覺得「喔!我學到了一個好用的技巧」的文章。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找個地方,自在地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如果心中沒有什麼話想要迫切、急切的說出來
Thumbnail
1) 你相信有寫字欲這種東西嗎? 有時候在某個平台你就是寫不出來,沒有話要說。 或許也和在哪個平台的讀者群有關。是否靠窗有關,窗外是否有月光有關。 我想起高中那本日記本,我從來都只有自己讀,我是唯一的讀者。 2) 一件事重複第三次於我大概就是絕望了。於別人或許有其它理由,原則云云、承諾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以下是個人感受,不是在批判他人)
我一段時間沒有發表文章了,因為每次想寫作就有點挫折。 常常在網路上很多人都說部落格都死了,現代人都在看短影片或滑ig看圖片,視覺化的資訊傳播才是主流,長文現代人已經沒耐心看了,每次看到這些我就想問自己寫文章沒人要看幹嘛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