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時代:大眾文化的困境,以及專業菁英的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個時代是聲量、流量掛帥的時代,對流量的重視大大改變了我們當代的文化,從我們的社交、到我們的娛樂、知識的擷取、乃至關乎我們社會與國家的政治議題,全部都被聲量/流量給改變了風貌。

那麼,這個重視聲量與流量的風氣是如何崛起的呢?

Web 2.0改變了商業與社會的遊戲規則

我認為Web 2.0 是重要的關鍵詞,他的出現,讓人們發現原來聲量和流量可以轉化為巨大的利益,從而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在 Web 1.0 時代,信息流動是自上而下的,權力集中在社會少數人手中。記得在網路剛興起的時期,網路就像是政府、商業組織、藝文人士的公佈欄,他們在網頁上貼出他們的訊息,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一般人也就照單全收。好一點的,是他們會在網頁放上留言板,網友可以在留言板上留下自己的訊息,但互動性並不高。

然而進入Web 2.0時代,隨著 Facebook、Twitter 和 YouTube 等社交平台的興起,情況開始發生改變。這些平台讓普通平凡人也能創造聲量,甚至與大公司或有權勢的人競爭。粉絲頁的互動帶動了流量,而流量也直接影響了市場和公眾觀點。

這讓庶民階級獲得了前所未有權力的提升,過往許多價值的優劣、遊戲的規則都是由上流階級、知識份子定義的,如今庶民們可以靠著流量(及其帶來的商業利益)翻身,於是許多領域的面貌都有了轉變。

流量對音樂的轉變

在音樂領域,這種變化尤為明顯。過去,音樂的創作和欣賞往往由專業人士主導,但現在,所謂的迷因音樂,如周杰倫的《牛仔很忙》和 PSY 的《江南Style》,證明了即使是不那麼具有音樂性的作品,只要能引起大眾的共鳴,同樣能夠取得巨大成功。

人們也開始喜歡從抖音聽音樂了,這類作品通常節奏感鮮明,或是朗朗上口,即便有時聽起來俗氣,卻讓人不知不覺接受了。這是庶民階級的美感,比起透過音樂傳達什麼深刻理念,比起音樂形式製作得如何精緻,他們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在情緒上得到立即的共鳴。

3426828 1

3426828 1

而這也讓音樂產生了一個明顯的轉變,那就是音樂時間明顯變短。過往,音樂家為了展現自己精心的構思與製作,很多時候歌曲都會很長,出現7、8分鐘,甚至超過10分鐘的歌曲都不奇怪。但如今,時長短的歌曲卻比比皆是,不滿3分鐘的歌曲比比皆是。

過往一個藝人創作一張專輯,可能懷抱著製作一個藝術品的心情在製作,歌詞簿要精心設計,曲目要費心思安排,聽一張專輯就像在看一本詩集或小說,裡面蘊含了藝人想要傳達的意念。但如今更流行的,是聽眾在YouTube或串流平台聽自己想聽的歌,歌曲的優劣或流行與否是看點閱率,看這些歌曲能不能變成發燒歌曲。

流量對文學的影響

文學也受到了 Web 2.0 的影響。以現代詩為例,過去現代詩作品,受到文化思潮以及政治環境的影響,作品往往較為艱澀難解,許多讀者常常會嘟喃看不懂新詩,覺得他們「太藝術」了。但現在,簡單直白、甚至帶有勵志成分的金句,已經變成詩作能夠走紅重要的因素。

現在許多文學或新詩的粉絲專頁,常常會節錄詩作的金句,製成圖片,貼在專頁上,吸引網路鄉民點讚。在IG上也常常可以看到,有文青會手抄詩句,拍成圖片供人點讚。

儘管有越來越多文學創作者開始反省詩作金句化、雞湯化的現象,但這其實反映了原來小眾的詩文學受到了大眾文化的影響,體現了大眾在文學創作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流量對社會與政治的改變

政治領域的變化同樣顯著。過往的政治多是由上而下傳達理念,政治人物往往是社會的菁英,他們引領政治風潮、或引導平民百姓追隨其理念。通常是他們由上而下提出什麼理念,他的支持者就跟著領導人進行各種政治運動、社會運動。

可是現在 Web 2.0 以後,庶民老百姓的意見份量變得越來越重要了,甚至產生了許多具有社會影響力的KOL。所以政治人物也開始注重聲量流量,開始和KOL相互feat,開始迎合庶民老百姓的意見。

然後由於庶民老百姓和知識份子不同,他們的文化資本相對沒那麼高,他們對一些政策、理念、專業性議題無法迅速理解,因此對於社會議題他們更多的是情緒上的表現和抒發。所以我們會發現比起理性訴說理念,越來越多政治人物為了吸取流量,他們會選擇做一些滑稽的表演、講一些不入流的笑話,以迎合選民的情緒;他們講話口不擇言或罵髒話,戲謔嘲諷政敵,進行人身攻擊,因為這樣可以迅速激起人民的情緒,甚至更嚴重的是挑起仇恨,因為這是產生情緒最快、最強烈的一種方法。

所以你會發現,許多嚴肅的社會議題越來越難用理性的角度來討論,它更多是訴諸於情感、訴諸於煽動。這也就是流量政治、聲量政治的一個體現。

流量時代的利與弊

Web 2.0的變革帶來了許多改變,就好的來說,他讓人更重視了庶民、大眾階級的生活,過去他們始終是被忽視的一群。社會的權力運作邏輯,在過去的歷史中,他們多是被支配的階級。而如今,我們甚至有時可以看到庶民的價值觀、品味主導了社會的風潮。

另一方面,過去的專業領域都太過專精於自身的專業,失去了和大眾對話溝通的能力。甚至,專業領域會沉溺在自己的小圈子裏,看不起通俗文化,鄙視現實的經濟利益。久而久之,忌俗的他們失去了大眾的理解與尊重,繼而落入了憤世的矛盾裡。

所以,對於聲量的重視,積極的一面,是讓我們知道要生活在這世道,必須更接地氣一點,更理解一般人的悲歡喜樂。

ピコ太郎的PPAP曾經紅極一時,但在缺乏音樂相關專業的狀況下,他也就真的只能紅「一時」而已了。

ピコ太郎的PPAP曾經紅極一時,但在缺乏音樂相關專業的狀況下,他也就真的只能紅「一時」而已了。

但過度迎合流量也有其弊端。在流量的世界裡,專業和深度往往被忽視。通俗文化的淺薄可能導致整個社會專業程度、理性論述的水準下降。現在,我們可以感受到,專家的意見經常令人昏昏欲睡,反倒是外行的網紅獲得了強烈的支持,抖內賺得盆滿缽滿。許多有才的藝術家、文學家,他們的創作乏人問津,不被了解,人們的審美更加重視在快娛樂之上。

然而,過分迎合大眾的做法,可能會導致個體的獨特性和專業性被犧牲,從而易於被取代。舉例來說,政治其實也是一門專業:政治論述的生產、各個領域間的溝通協調、基層的經營等,都是一門學問。但若將心力都放在聲量的擷取,長遠而言,是削弱自身的政治專業與實力。反之,大眾永遠不會缺乏娛樂消遣的標的,一旦大眾覺得政治小丑不再有趣,他們就會擁抱新歡,沒有專業的政治人物也就被淘汰了。

小結:學習在自我與他人間保持平衡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流量驅動的世界,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每個聲音都能被放大。這意味著,那些更具情感、更能渲染大眾情緒的內容,無論其藝術價值或深度如何,都有可能成為主流。

但這是雙面刃。一方面,它打破了傳統精英對文化的控制,某方面來說,這是一種民主化。但另一方面,雖然人人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理論上應該讓文化更加多元,然而大眾階級的從眾性,卻反而導致了專業與多元文化的脆弱性,讓我們的視野變得從眾且單一。

過去這段時間來,許多專業人士在面對流量的挑戰時,經常感到時不我與的無力感,但這何嘗不是一個反思自身是否過度自溺的契機?同樣的,近來越來越多KOL出包,其實這也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反省生活是不是過度被流量牽著走?

也許,如何保持自身獨立性,又不失去與他人的關係,是我們一生中必須不斷思考的議題。也許,如何保持自身獨立性,又不失去與他人的關係,是我們一生中必須不斷思考的議題。




avatar-img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場展覽揭開了藝術治療的面紗,四位創作者透過畫布,將他們與自傷、自殺意念、自殺企圖等黑暗掙扎歷程化為色彩。
「匱乏」有時是一種心理上的幻覺。人們常常假定資源不足、時間不夠,所以拼了命累積,死命地追著金錢跑。對於妨礙囤積的任何動作,就會被視為是浪費、沒效率。
芸森的作品的確很溫柔、也很輕盈,輕盈到,覺得這樣的美好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消逝。我覺得這正是芸森的作品的魅力所在。
此篇探討文學創作中的敍事視角、政治正確與倫理議題。我藉由藤原新也的作品,談及如何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中。對於散文是否能虛構,我認為以閱讀效果角度看這問題,重要的是讓讀者有帶入感。此外,我也引述攝影與流行歌曲的案例討論倫理標準的多變性,認為藝術家應以藝術專業面對創作爭議。
「藝術」的概念,其實是這兩三百年才發明的概念,而人類繪畫的行為卻很早就有了。然而隨著當代藝術越來越重視理念、哲思的重要性時,繪畫的技巧、繪畫獨有的感性、語言等等都被這些觀念性的東西給壓抑了。
人們經常對新事物感到癡迷。然而在追求新科技、新思想、新技術時,常常不自覺將新的價值放得過大,忘卻了使用工具的「人」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
這場展覽揭開了藝術治療的面紗,四位創作者透過畫布,將他們與自傷、自殺意念、自殺企圖等黑暗掙扎歷程化為色彩。
「匱乏」有時是一種心理上的幻覺。人們常常假定資源不足、時間不夠,所以拼了命累積,死命地追著金錢跑。對於妨礙囤積的任何動作,就會被視為是浪費、沒效率。
芸森的作品的確很溫柔、也很輕盈,輕盈到,覺得這樣的美好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消逝。我覺得這正是芸森的作品的魅力所在。
此篇探討文學創作中的敍事視角、政治正確與倫理議題。我藉由藤原新也的作品,談及如何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中。對於散文是否能虛構,我認為以閱讀效果角度看這問題,重要的是讓讀者有帶入感。此外,我也引述攝影與流行歌曲的案例討論倫理標準的多變性,認為藝術家應以藝術專業面對創作爭議。
「藝術」的概念,其實是這兩三百年才發明的概念,而人類繪畫的行為卻很早就有了。然而隨著當代藝術越來越重視理念、哲思的重要性時,繪畫的技巧、繪畫獨有的感性、語言等等都被這些觀念性的東西給壓抑了。
人們經常對新事物感到癡迷。然而在追求新科技、新思想、新技術時,常常不自覺將新的價值放得過大,忘卻了使用工具的「人」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三個人、一個點子,一個新時代。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在網紅時代,為了吸引觀眾,一些網紅創作內容低質化、散佈假新聞、忽略個人隱私等問題成為普遍現象。為瞭解決這些亂象,建議加強內容品質和監管,提高觀眾的媒體素養,並規範網紅的行為。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化は止まることを知らず、Web1.0からWeb2.0へと移行することで、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ウェブ体験が一般的となりました。この記事では、Web2.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2.0の定義 Web2.0は、2000年代初頭から中頃にかけて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
Thumbnail
自媒體藉由網際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 或稱「個人媒體」、「公民媒體」。 在網路技術,由部落格、共享協同運作平台與社群網路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現今這時代 需快速博眼球 刺激感官 才有流量?
Thumbnail
如果有在接觸行銷或者網紅相關的訊息,多半會信奉一個道理: 「流量可以帶來錢潮!流量越多越好!有流量就有錢!」 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Yes and no。 就我的觀察,真正能透過流量、點閱率賺到錢的,都是那些真正有認真在思考「流量如何變現」的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三個人、一個點子,一個新時代。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在網紅時代,為了吸引觀眾,一些網紅創作內容低質化、散佈假新聞、忽略個人隱私等問題成為普遍現象。為瞭解決這些亂象,建議加強內容品質和監管,提高觀眾的媒體素養,並規範網紅的行為。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化は止まることを知らず、Web1.0からWeb2.0へと移行することで、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ウェブ体験が一般的となりました。この記事では、Web2.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2.0の定義 Web2.0は、2000年代初頭から中頃にかけて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
Thumbnail
自媒體藉由網際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 或稱「個人媒體」、「公民媒體」。 在網路技術,由部落格、共享協同運作平台與社群網路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現今這時代 需快速博眼球 刺激感官 才有流量?
Thumbnail
如果有在接觸行銷或者網紅相關的訊息,多半會信奉一個道理: 「流量可以帶來錢潮!流量越多越好!有流量就有錢!」 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Yes and no。 就我的觀察,真正能透過流量、點閱率賺到錢的,都是那些真正有認真在思考「流量如何變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