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聊饅頭包子】這家「飲食界的台積電」,為何被台灣繼承者們公認「最難接班」企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護國神山 台積電,連股神 巴菲特 都投資,說起來,台灣也有一家「飲食界的台積電」,包括前英國首相 強森、好萊塢大明星 阿湯哥 都搶著到店內學個幾招,該企業服務品質、技術規格、品牌價值一流,令同業望塵莫及,它就是始終大排長龍、就算漲價客人仍然打死不退的 鼎泰豐

說起包子,天津狗不理、叉燒包、小籠包、灌湯包、生煎包,你最愛哪一款?你想過嗎,到底先有包子還是先有饅頭?中國大陸南方城市為何習慣把包子稱作饅頭?

包子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諸葛亮,傳說 諸葛亮 攻打南蠻,在七擒七縱之後終於收服孟獲,當大軍班師回朝要渡過瀘水時,突然風浪大作,大軍動彈不得,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孟獲告知需要砍殺四十九人的頭顱祭河,方可平安渡江,但諸葛亮不忍再殺生,傳令廚師將麵團做成人頭造型,內餡塞入牛羊肉,名曰「蠻頭」,意思是「蠻人之頭」,軍隊用此祭河,最後平安渡河,此物流傳到北方,「蠻頭」才改為「饅頭」。不只是中國南方,就連日本的饅頭,也是有內餡的,諸葛亮也被稱為麵點始祖。

至於現在大家所說的「包子」,開始於宋朝,宋朝人愛吃,也懂吃,宋朝上至皇帝下至世家子弟都很喜歡吃羊肉包,天子庶民都愛包子。

在台灣,饅頭是沒有餡的,有餡的叫包子,最富盛名的莫過於汁鮮味美一口吞的 小籠包,把「小籠包」變成「台灣」的代名詞,讓小籠包站上國際舞台的,就是鼎泰豐。

鼎泰豐創辦人 楊秉彞 1927年出生於中國山西,21歲時因為爆發 國共內戰,他坐上「花蓮號」,從上海漂洋過海來到臺灣闖蕩,剛開始是個小小賣油郎,31歲時他以24萬元買下台北信義路店面,創立「鼎泰豐油行」,賣花生油。後來花生油被罐裝沙拉油打趴,1972年楊秉彝在好友的建議下,將信義路店面改為一半賣油、一半賣小籠包。

轉型賣小籠包後,事業反而大旺,1995年楊秉彞把棒子交給長子 楊紀華,靠著一顆顆「黃金18摺」小籠包收服全球人的胃,1993年鼎泰豐獲紐約時報評選為全球十大美食餐廳之一,是唯一入選的華人餐廳,目前鼎泰豐在全球共175家分店,其中有9成分店都在海外,包含美國、中國、新加坡、泰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尼、美國、澳洲、英國等14國都有據點。

就像台積電靠領先技術,傲視全球,把 三星 遠遠拋在腦後,鼎泰豐的成功秘訣,來自於對食材、服務、流程管理的高標準化要求,如果說一家餐廳好吃,靠著是食物,這叫硬道理,若想要再更上一層樓,可得靠軟實力,而鼎泰豐的軟實力就是「人才」。

好人才哪兒來?靠重金禮聘!鼎泰豐的外場服務人員,起薪39K,廚師月薪50K以上,就連實習生都有31K,平時還有微笑獎金,每個月靠笑容可以多幫賺個3–5千元,鼎泰豐被稱為「幸福企業」,很多南部父母,很驕傲就讀餐飲學校的兒女,能夠被選上進入鼎泰豐實習。

根據統計,台灣 餐飲業 含計時員工在內,流動率高達30%到40%,但在鼎泰豐,僅僅約2%,這不只是餐飲業奇蹟,連其他產業都做不到,董事長楊紀華捨得把錢花在員工身上,集團營收高達56%都拿來付員工薪水,比一般同業控制人事成本在三到四成,還要高出許多,這是放眼台灣中小企業或大財團都罕見的胸襟。

外界預估鼎泰豐每年進帳高達百億元,但楊紀華始終堅持不上市,目的是希望用「高待遇」留住好員工。

從家族關係圖來看,二代五個孩子從小就從爸爸楊秉彝身上,學到「學吃虧」、「喜聞過」、「勤節儉」及「明事理」這些家訓,楊秉彞65歲時,把接班棒子交給楊紀華,而楊紀華不負所托,靠著「細節控」精神,一手把鼎泰豐推上世界舞台,2018年英國倫敦店開幕吸引前首相強森一起學小籠包,成功幫台灣打響「美食外交」經典一炮。

今年三月,鼎泰豐人人稱「老爺」的楊秉彞,享耆壽96歲,辭世,而第三代 楊翔舜 也老早安排進入集團工作,不少餐飲業接班人私下開玩笑說:「楊翔舜應該是最難接班的繼承者」,畢竟楊紀華打下的鼎泰豐「天花板」,太高太難以超越了,在這裏我要衷心幫楊翔舜打氣,小籠包的好味道,就像鑽石一樣,一顆永流傳。

製圖資料來源 : 鼎泰豐官網、《照亮鼎泰豐的太陽》、今周刊、三立「台灣亮起來」、中央社

============================================================

✅訂閱 「晉聊些五四三」YT頻道

👍按讚「晉聊些五四三」FB

👀追蹤「晉聊些五四三」IG

🎧收聽「晉聊些五四三」Podcast

    晉聊些五四三
    晉聊些五四三
    我是吳佳晉 aka 晉聊些五四三主持人 aka 家族傳記作家只說家庭,怕太沉重 只談傳承,怕太心累 只講金錢,怕太俗氣 只好什麼都聊,盡情五四三 只好什麼都笑,一笑治百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進一步聊停損策略這篇文章記錄了在停損策略方面的新思考,從固定停損轉為移動停損,並介紹不同情況下的設定條件。為了提高存活率,建議可以根據回測形貌找到適合自己的停損點設置條件。該文章還分享了移動停止的及區間盤整的各種停損法,目的是最大化保留獲利和波動餘裕。
    Thumbnail
    avatar
    淡藍羽翼的投資書庫
    2024-01-20
    日料食記|台北·萬華區【瞞著爹 壽司創始店】#近西門捷運站瞞著爹 壽司創始店是我在日料店工作的手足分享的愛店,「喜歡日料的人,怎麼能沒吃過瞞著爹的無菜單呢?」這是他日料榜單中,推到不能再推的愛店👍🏼👍 店家有做一般單點料理,也有無菜單形式的消費方式,只是無菜單需要提前預約,目前預約可致電或網路預約,而他的網路預約也有詳細的訂位說明
    Thumbnail
    avatar
    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冒險鹿
    2023-07-04
    【談心技巧】安慰❹流程,「療」進女孩的心坎裡!傾聽做的不夠細緻,等於安慰只做了半套,這邊筆者幫大家整理了必殺安慰的四個流程,也是筆者在專業晤談中,安撫案主情緒的基礎程序。
    Thumbnail
    avatar
    心理師 M
    2023-05-08
    鼻咽癌記事4-當時放療進行式(下)從充滿破洞的咽喉插鼻胃管可不是好玩的事,我只記得好幾位護理師來,有沒有壓住我我也記不得了,只記得她們要我一直吞嚥,我一邊吞,一邊吐,一邊流淚,整件衣服好像都是痰,終於護理師說成功了,然後拍X光片確定有沒有在胃裡。
    avatar
    王導
    2023-04-04
    走進診療室那一天當視野縮小到很小很小,只看得到眼前的失去的那一天,連抓在手裡的浮木都攔腰折斷,我開始哭。無法克制地覺得世界再也沒有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茫然跟虛浮的狀態開始影響到我的生活,我甚至把裝著溫蒂漫步專場票券的信封袋丟掉,直到專場開唱當天才依稀想起那個信封。 安安各位病友。
    Thumbnail
    avatar
    C8H11NO2
    2022-03-01
    【日常】公車站聊近況 國慶連假的那幾天,有些人相約去爬山,有些人早已約好朋友,準備來場輕旅行,但在補習班工作的同行們大概都跟我一樣,全心全意都投入在幫助國一新生備考,戰戰兢兢地迎接連假結束之後的第一次段考。   其實段考也沒什麼,不就是平常心對待就好了嗎?這對已經考過一年、兩年試的國二、三生來說的確是如此,但對於小國一
    avatar
    2021-10-12
    俗女村~走進菁寮老街走進菁寮老街,有滿滿的古早味,俗女村有陳嘉玲的足跡,還有純樸的味道與人文 周末假期,走了一趟很久以前就想要來的地方,就這麼慕名而來,也被周圍的無米樂農村所吸引,綠油油的稻田,一望無際,真的好療癒~
    Thumbnail
    avatar
    凡昕老媽
    2021-10-03
    醫療進步竟然使得人體的體溫連年下降?紅外線測溫儀測到的溫度為什麼會偏低?關於體溫的小知識人體平均正常體溫為攝氏37ºC,這個數據的起源是1851年由德國內科醫生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收集2萬5千名病人的腋下體溫後得到的結論。但根據2020年高達67萬筆統計的數據顯示,現代人的平均體溫已降至攝氏36.6ºC。
    Thumbnail
    avatar
    SwiTube|SwiTube編輯團隊
    2021-02-03
    為走不進診療室裡的人搭一座橋──懼學家長團體與《空橋上的少年》作者有約主講:蔡伯鑫 主持:林亮吟(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日期:2020/06/14(日)14:30-16:00 地點:台北,小樹屋南京三民 ▍我的後記 「曼陀羅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曼陀羅。 那就是最好的地方,也是一切根本的所在。」 ──《空橋上的少年》,p.407 你捨得吃掉嗎,這個像藝術品一樣的…
    Thumbnail
    avatar
    蔡伯鑫
    2021-01-29
    鼻咽癌記事3-當時放療進行式(上)前提 在網路上看了許多人的治療心得,大多都是看到放射影響小,復原快速的案例,試想也是因為狀況不錯才願意分享,但我自己的經驗截然不同。以下正文自己邊回想都不忍直視,但不是讓病友們感到害怕恐懼,畢竟每個人副作用都不相同,醫生也是說年輕人會對治療反應較敏感,老年人因感官退化會較遲頓,感受會不同。
    avatar
    王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