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具啟發性的精簡故事只有兩句對白,
一位富翁的喪禮上,一人耳語另一人:
另一人認真回答:
你得到什麼啟發呢?
卓越經典《與成功有約》的最後一堂課是由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遺作提供,給你在人生各階段追求向上心態的指引,活出漸強人生,最好的人生、最大的貢獻、成就,甚至快樂,都不僅是過去,更總是在前方等著你。
──史蒂芬.柯維
如果你曾在人生某部分極為成功,難免會有休憩旁觀、坐享其成,輕鬆度日的傾向。然而,追求向上人生的意義在於不只關注過往成就或失敗,而是要向前看,探索下一個值得的目標或重要貢獻。
「100年以後,你的銀行有多少存款、你開什麼牌子的汽車、你住什麼樣的豪宅都已經沒有人在乎了,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幫助過一個孩子,他因為你而不一樣,而這個世界因為他而不一樣。」
人生可能遭遇重大挫折,如突然事故、失業、或面對不治之症。你會讓這些遭遇決定你的人生嗎?或許這是面對挑戰的時刻,調整人生方向,繼續前行,做出重要貢獻。
「人生的下半場,不應該是走下坡的,就跟籃球賽或棒球賽一樣。籃球的第三節第四節,以及棒球七局後,往往是最精采,且會被永遠記得的時刻。」
你可以從正職退休,但請千萬不要從為生命做出極有意義的貢獻退休。保持好奇心,看看你還能成就什麼。
生命的意義是找到自己的禮物,生命的目的是把禮物分享給別人。——畢卡索
如同藝術家畢卡索說:「生命的意義是找到自己的禮物。」每個人的禮物都不一樣,每一個禮物都有值得珍惜的地方,我們要發現的是屬於自己的禮物。一旦能找到自己的禮物,畢卡索這句話的後半段就會顯得非常有意義了:「生命的目的是把禮物分享給別人。」
讓自己愈來愈好,就有機會讓自己身邊周圍的人也愈來愈好,如此正向循環下去,我們都有機會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貢獻。
柯維也是人,他面臨身體與精神上的退化-失智,如書中最後一章「結語」所述。但他與家人們,依然保持正向態度,持續朝著更好的人生前進,也希望藉由這些言教與身教,協助每個有緣份的讀者,活出精采一生。
作為結尾,我想分享這本書「柯維和家人逝去的故事」,本書共同作者辛希雅.柯維.海的姪女瑞秋.柯維。年僅21歲的瑞秋因為憂鬱而在史蒂芬.柯維死後兩個月後接著離開人間。瑞秋的父母當然是傷心欲絕,但同時為了幫助更多像她女兒被憂鬱症所困擾的人,他們成立了基金會要來幫助大家。
書中寫道,瑞秋的父母當初在成立基金前,其實壓根沒有動力成立什麼基金會,他們只想要自己的女兒回來。但另一方面來說,他們內心的聲音告訴自己,雖然女兒已經離世了,但世間還有很多人都還在受苦,如果基金會能及早幫助到這些被困在心靈裡的人,這些人或許有機會更快樂地過生活。
這故事讀起來讓人有點鼻酸,天底下最悲痛的事情就是要接受心愛的親人逝去。然而,我曾經聽過一個想法,如果一個人能把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變成禮物,那麼他的人生就沒什麼好畏懼了。雖然天底下不可能有相同的喪子之痛,但這對父母的作為,值得啟發人心去做比「自身還大」的事情,讓自己的人生如同放大符號漸漸變好。
人的生命,早晚會有來到終點的一天,但只要認真去活好每一天,依然可在終點前綻放自己,為後人創造出更好的生命起點。
願我的引路+你的閱讀=更好的漸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