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有整理了兩個跑鞋的品牌 (源自法國的HOKA、來自瑞士的ON) 進入日本市場的歷程,這篇文章要再來整理另外兩個鞋子的品牌 (來自美國的Allbirds跟VIVAIA) 進入日本市場的方式。
Allbirds是美國D2C新創,VIVAIA是由中國籍創辦人在美國設立的品牌。兩個品牌都是以「環保、永續」為概念的鞋子,所以在進入日本市場時的通路、行銷上,跟HOKA、ON跑鞋有很大的不同,比較起來更可以看出產品受眾、屬性的不同,如何影響進入日本市場的策略。
另外,台灣也有許多服飾或鞋子的品牌想要進入日本市場。面對這麼大眾化的市場,要怎麼樣能從眾多品牌之外跳出,抓住一部分的受眾,個人覺得真的很難,或許能從這兩個品牌中學到一些東西。
(先說我們在日本不是作鞋子的品牌。可能看了太多鞋子的網頁,看到了很多鞋子品牌的廣告,所以想說來作個整理)
按照慣例,這種進入日本市場的文章,我們整理這幾個內容:
首先,先整理一張表比較VIVAIA、Allbirds、HOKA、on如下:
HOKA是母公司的日本法人來執行,ON最先是找代理商、後來也是自己成立法人操作,Allbirds跟VIVAIA又是如何執行日本當地的營運呢?
Allbirds 進入日本市場的執行團隊,是直接在日本當地招當地員工,成立日本法人,自己來操作品牌,最開始的第1、2號員工都是找來過去 Nike Japan工作的經理人,只能說很有錢。有可能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代理商;也有可能是品牌端想要主導日本的發展,擔心代理商的模式會影響到品牌。(Allbirds是Direct To Consumer 新創起家,注重與消費者的互動、溝通)
(後記: 2024年6月之後,Allbirds會交給日本的代理商Goldwin經營)
VIVAIA 的執行團隊是找日本當地的代理商協助進入日本市場。找的是一家叫「株式会社ptmind」的代理商,原本是專作網站分析SaaS產品的公司,本業看起來跟VIVAIA沒什麼直接的關聯,VIVAIA等於是他們的新事業。ptmind的創辦人是在日本唸書的中國人,有可能是因為這樣牽上線 (VIVAIA的創辦人也是中國人)。
HOKA、ON跑鞋主打運動族群,所以通路廣舖運動用品店。Allbirds跟VIVAIA不是主打運動,那通路怎麼舖呢?
Allbirds 進入日本市場最開始的通路是在原宿的直營店 (2020年1月) 開幕,官方網站之後(2020年4月)才上架,之後在2021年在東京開第二家直營店,目前(2024年)在日本總共開三家直營店。(感覺又是一個非常豪華的通路策略) 據Allbirds創始成員的說法,開直營店是希望直接面對消費者,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聲音快速修正產品。
VIVAIA 的通路主要以線上網站為主。2022年日本網站上線,陸續在銀座松屋百貨、涉谷西武百貨、伊勢丹百貨各大百貨開快閃店,讓消費者可以直接試穿。2024年4月在涉谷的東急プラザ 開了第一家直營店面。(快閃店仍在日本全國各地百貨公司舉辦)
HOKA跟on都是跑鞋,最開始的受眾是跑步的人,在行銷上有具體推廣的管道,基本上是參加馬拉松活動宣傳、贊助馬拉松選手、經營馬拉松社群,再透過口碑慢慢擴展到其他的受眾
Allbirds跟VIVAIA的品牌概念圍繞著「永續、環境保護」(個人覺得在日本是一個關心度相對低的概念),在行銷上要如果具體地推廣到「注重永續」的受眾呢?
Allbirds 最初期的行銷重點放在以公關的方式,喚起永續議題以及主打allbirds如何幫助保護環境以促進購買,具體來說是請公關公司來訪問Allbirds創辦人、請youtuber開箱Allbirds產品、上女性雜誌。Allbirds日本的行銷負責人認為透過公關的方式,加強整個日本社會對永續、環保的重視、以及對Allbirds的願景,培養出自然流量是對品牌成長比較好的方式。
VIVAIA 最初期的行銷的主力放在線上廣告,包括Facebook、Google、Yahoo等。原本VIVAIA也是主打「永續、環保」的概念,但後來VIVAIA的廣告代理商發現這樣的ROAS太低,購買一直起不來,所以把訴求改成了消費者在穿鞋時的各種問題,包括「母趾外翻」、「後腳跟摩擦」等,ROAS開始有改善。另外,網紅行銷、電視行銷也是樣樣來 (非常有狼性的行銷)
接下來是開發式討論,比較主觀,可以自己評估參考。簡單講,作者覺得 Allbirds是個不良示範,VIVAIA在執行上是個值得學習、參考的對象。
個人覺得品牌進入市場初期,不確定性高,應該是以找當地企業合作,不是自己成立法人、找員工;另外,初期還沒有知名度,應該是依靠他人的流量為主,直接開直營店感覺是最後的選項;最後行銷初期要找到市場會買單的特點(Product Market Fit),而非堅持「品牌價值」。
Allbirds是直接成立法人、雇用當地員工、開直營店、然後堅持「永續」概念的行銷,感覺失敗的機會很高。相對VIVAIA 是找當地合作代理商、到各百貨開快閃,然後適宜地調整品牌的價值,符合當地市場。
尤其是VIVAIA「調整品牌價值,符合當地市場」的部分,我們自己也反省了目前在經營的品牌的訴求定位,接下來會再多花時間、了解日本當地消費者的問題,再優化我們的廣告。另外,約2年的時間、IG粉絲5萬人、LINE朋友16萬人,花預算的規模、力道也是值得參考。過一段時間後,再回來跟大家更新這兩個品牌的後續狀況。
另外的幾個感想是:
1.我們過去進入日本市場的操作模式都是先執行群眾募資,再來是上亞馬遜/樂天市場,架設官網、接下來才打實體通路。但感覺鞋子 (服飾) 都不適合這一套模式,可能VIVAIA的方式比較能參考。(或者學Allbirds開直營店的也可以...)
2. 目前也有一些來自台灣的鞋子品牌,大家也可以參考。
以上是這次的整理內容,希望對大家進入日本市場時的計劃有幫助。
如果大家看完有什麼感想,歡迎在下面或討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