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 to Sticker,一個可以將頭貼轉換成AI貼紙的網站

Face to Sticker,一個可以將頭貼轉換成AI貼紙的網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Face to sticker 是一個在Replicate上很熱門的model。使用者只要透過上傳自己的大頭照,後台就會快速的將你的圖片變成貼紙。

raw-image

後台的操作很簡單,只要先上傳一張照片,然後點擊Generate並等待約30-45秒之後,就會產生圖片。


在facetosticker網站註冊之後會得到3個免費的credit,而每次產生圖片會扣除一個credit。

如果credit用完的話可以重新儲值,目前網站上有Basic plan、Starter plan以及Premium plan。三者的價格分別是7.9美金20點、12.9美金50點以及19.9美金80點。


目前網路上有越來越多的AI圖片應用出現,Face to sticker則是近期滿熱門的一個主題。

跟face to sticker類似的服務還有這個Scribble Diffusion 的服務,可以將素描轉換成AI圖片。

不得不說以人像為主題出發的各種AI圖片變化真的滿熱門的,這種感覺就像是IG上的濾鏡一樣,不過多了更多AI的影子在裡面。

也許未來這種AI圖片站也會越來越少,更多的則是直接嵌入在手機App裡面操作也不一定?

avatar-img
RJ的沙龍
12會員
19內容數
所謂的獨立開發者(Indie Hacker)往往代表的是一個人探索需求、打造產品、營運推廣,可以將它想像成一個個人的創業團隊。這個專題主要會介紹我在獨立開發產品中學到的事、重要的觀念以及及時的相關訊息等等。如果你對獨立開發或是打造被動收入有興趣,希望這個專題的文章能夠幫上忙、為你解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J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發現有很多的網站的做法都是先找到某個不錯的關鍵字,然後直接用關鍵字當作網域名稱。 接著把網站首頁作為主要頁面,然後其他頁面圍繞著相同主題然後堆廣首頁。 這樣做的好處是,因為首頁一般來說擁有最高的權重。如果可以把首頁作為主要頁面並集中推廣,那就有機會搶下這個關鍵字。 主要的關鍵字就是
過去這一年是AI相關應用大爆發的一年,在過去一年中有各種主題的AI工具出現。 最熱門的主題可能是資訊總結(Chat with pdf)、AI對話助手(chatgpt求解、客服)以及AI圖片等等。 Replicate是一個著名的API網站,你可以在上面透過API使用各式各樣不同model的服務。
在做網站或是做產品時,大家可能最煩惱的問題之一是:「到底哪些東西是人們會願意使用的?」。 另外一個問題可能是:「我不知道哪裡要從哪裡找資料來源?」。 但是事實上,很多網站其實都是免費、公開的資料重新組成、包裝之後,就變成一個可以解決人們問題的產品。 像是以下的案例包含了, 用公司統編查公司資
在工具類的產品當中,有很多常見的工具形式。比如說Generator、Downloader、Converter等等形式。其中Generator可能是最常見的類型。 所以今天想要介紹一些常見的Generator,並將其進行分類。
​做產品時除了盈利模式、產品功能之外,選擇在哪裡做產品也是一個需要考量的點。​ ​畢竟產品最後能夠取得多少影響力跟價值,往往是多種因素的乘積。 ​像是使用者數、競爭程度、付費意願、付費價格等等。 ​我稍微整理了一些熱門的產品平台,這些平台上的產品數字如下。 ​ - ​蘋果手機 app:
​在看過各式各樣的產品之後,下一步就是要選擇題目開始開發了。 ​但是要開始之前,也許要先注意自己的產品是屬於哪一種盈利模式。 ​畢竟都花那麼多時間打造產品了,自然希望有所收獲。 ​不同產品可能適合不同的盈利模式,而不同的盈利模式會有不同的經營推廣方式。 ​比如說透過廣告費賺取收入,最重要的也
最近發現有很多的網站的做法都是先找到某個不錯的關鍵字,然後直接用關鍵字當作網域名稱。 接著把網站首頁作為主要頁面,然後其他頁面圍繞著相同主題然後堆廣首頁。 這樣做的好處是,因為首頁一般來說擁有最高的權重。如果可以把首頁作為主要頁面並集中推廣,那就有機會搶下這個關鍵字。 主要的關鍵字就是
過去這一年是AI相關應用大爆發的一年,在過去一年中有各種主題的AI工具出現。 最熱門的主題可能是資訊總結(Chat with pdf)、AI對話助手(chatgpt求解、客服)以及AI圖片等等。 Replicate是一個著名的API網站,你可以在上面透過API使用各式各樣不同model的服務。
在做網站或是做產品時,大家可能最煩惱的問題之一是:「到底哪些東西是人們會願意使用的?」。 另外一個問題可能是:「我不知道哪裡要從哪裡找資料來源?」。 但是事實上,很多網站其實都是免費、公開的資料重新組成、包裝之後,就變成一個可以解決人們問題的產品。 像是以下的案例包含了, 用公司統編查公司資
在工具類的產品當中,有很多常見的工具形式。比如說Generator、Downloader、Converter等等形式。其中Generator可能是最常見的類型。 所以今天想要介紹一些常見的Generator,並將其進行分類。
​做產品時除了盈利模式、產品功能之外,選擇在哪裡做產品也是一個需要考量的點。​ ​畢竟產品最後能夠取得多少影響力跟價值,往往是多種因素的乘積。 ​像是使用者數、競爭程度、付費意願、付費價格等等。 ​我稍微整理了一些熱門的產品平台,這些平台上的產品數字如下。 ​ - ​蘋果手機 app:
​在看過各式各樣的產品之後,下一步就是要選擇題目開始開發了。 ​但是要開始之前,也許要先注意自己的產品是屬於哪一種盈利模式。 ​畢竟都花那麼多時間打造產品了,自然希望有所收獲。 ​不同產品可能適合不同的盈利模式,而不同的盈利模式會有不同的經營推廣方式。 ​比如說透過廣告費賺取收入,最重要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