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關鍵,讓貧窮焦慮遠離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主計總處公布的貧富差距數字】

最近主計總處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結果顯示,2021年時每戶家庭平均財富1638萬元,而前20%家庭平均財富5133萬元,後20%家庭平均財富僅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

上一次的家庭財富分配統計在1992年公布,每戶家庭平均財富526萬元,而前20%財富家庭與後20%家庭,財富分配差距16.8倍。

從1992年前後20%差距的16.8倍,到2024的66.9倍,貧富差距真的愈拉愈大。

 

【有人類開始,差距一直存在著】

 

人類在狩獵時期,為了生存,彼此間的合作很重要,因為只要一天沒獲取食物,就有可能危急生命,大家唯要的想的是,就是如何捕獵獲得食物來源。

唯一的差距就是,一些狩獵技巧優秀或者運氣好的人,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而技能較差或不幸的人則可能陷入食物不足。

 

到了農業時期,懂得種植技巧後,開始有存糧的概念,影響食物能存儲多寡,最重要就是天氣,只要天氣好大豐收,家家戶戶能存下來的糧食就多。

當時存在的差距是,擁有土地者,就可以擁有更多的糧食;沒有土地者就成為佃農,幫地主工作,以獲取足夠吃飽的糧食。

 

工業時期開始,絕大部分的人都投入了生產的行列,多數人成為藍領階級,只要擁有比別人更突出的技能,就能成為白領階級。除非你是擁有工廠的經營者,不然都是授薪階級,此時的差距並不致於產生太大的社會問題,因為賺錢的來源大部分來自於生產。

 

如今,資本主義加上網路科技,拉大了差距,不再只是狩獵、農業、或者工業時期間些微的差距。一旦擁有資金及資源,加上適時的槓桿,就能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於是「貧富差距」、「M型社會」這樣地名詞就被創造出來,富人與窮人的差距愈拉愈大。

 

 

【縮減貧富差距2關鍵】

 

相信大部分的讀者,包括我,就是落在主計總處公佈的最後那20%的人。

我們有二種選擇,一種就是順服並選擇躺平;另一種則是再努力一下,尋找生命的破口。

 

若你選擇後者,你該努力學會的是什麼?

 

投資:

就是將儲蓄投入市場,利用分身替你帶來額外的收入。試想,若你的投資,每年替你帶來一個大學生的年薪,再加上主動收入,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輕鬆。

 

除了實際的金錢投資,透過學習投資自己的大腦,當具備深厚的財商思維,必定能為你帶來更多的財富。

 

網路槓桿:

我很喜歡「納瓦爾寶典」作者所提的「網路槓桿」,網路是低成本又最有效的媒介。

早在網路需要用室話撥接的時期,除了跑網咖玩天堂或世紀帝國外,誰能想像未來可以靠它做電商賺錢,甚至利用流量來變現。

 

很多人藉由影片分享自己的生活、知識,而獲得更多的金錢,這是以前無法料想的到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朋友未來也想當直播主或youtuber的原因。

 

思考一下,除了本業外,若你將你的專業或者興趣,只是透過網路分享給其他人,長久下來,認同你的觀點的讀者,勢必可以成為你流量,運用得當,這些注意力將會額外替你帶來收入。

 

 

【注意力在哪,就可以成為什麼人】

 

我想主計總處關於貧富差距這項統計,總是會讓很多人感到焦慮。焦慮讓你將注意力放在最後那20%,最後注定成為那些人。相反的,若你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成為那前20%的人,這樣地念頭一定會促使你做出不一樣的行動,才有機會成為前20%的人。

 

貧富差距,直覺就是用金錢的多寡來衡量,但有時我們忽略的差距,不僅僅是錢而已,更多的是「思維」。


--------------------------------------------------------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看見懸緝的創作

👉🏽FB粉絲團:廣告製片懸緝圖創正能量

👉🏽圖像創作(投資理財):IG

👉🏽圖像創作(圖像創作):IG

👉🏽影片創作:YOUTUBE



avatar-img
182會員
230內容數
我是廣告製片「懸緝」,我用「圖像創作傳達正能量」。 這個專題,藉由圖像創作,除了表達創作意念外,更希望透過文字的描述, 傳達自身對生活的想法及生活哲學。 更希望讀者藉由圖像創作能讓讀者得到更多的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懸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好的演員,是不斷地「挑」出來的】   一次在影片案會議上, 客戶終於把演員選出來了, 為什麼用「終於」,   因為在這會議之前, 就已經找了幾十位演員, 結果客戶說演員方向不對, 不夠國際感, 不符合商品價值, 於是我們又再重新調整了演員方向。 這次的會議等於是重新
 【被起承轉合框住的我們】 大部分的人認為寫作是件很難的事情, 會造成這樣的想法, 可能是從國小開始的作文課, 一直被教育一定要將「起承轉合」運用好, 才能拿到高分才是好文章, 導致對於「寫作」, 認為是件很難的事。   而經過幾年的寫作經驗, 我認為與其執著在起承轉合的框架
這幾天經歷了第二次的露營,相較於第一次,這次很多事情比較能進入狀況,包含全家彼此間的搭帳默契,以及過程中的情緒。畢竟露營就是從無到,總會參雜彼此間做事的先後順序,包含收拾、整理、東西擺放位置…等,可以的就溝通妥協,無法妥協的就讓「情緒」消化一下。 之前總以為露營就是隨時隨地可以處於放空的狀態,
四十歲以前,我的生活軌跡圍繞在工作上,絕大部分的注意力就是放在如何賺更多的錢? 至於對生活的定義,我只能用「淡如水」來形容。 更別說「熱情」這個詞彙,壓根不會出現在我的生活中。 讀到這本書的契機,是開始經營自媒體後, 認識了同樣在經營自媒體的Emily Wu,她也是從公司體制中離開,
相信大部分投資者都有一個痛點, 包含我當初進入股市時也是, 總是花了很多時間學習, 凡事基本面或者技術面, 無論不斷地努力研究, 但賺錢總是沒有我的份。 若投資路上還是持續有這樣地困擾, 那就花幾十分鐘的時間看一下這部影片, 相信對你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投資的奧義」這本
為何一位出生在印度貧窮家庭的小孩, 最後卻能成為矽谷傳奇天使投資人呢? 而「納瓦爾寶典」這本書就給了我們解答 相信每個人都想成功, 但僅僅只是努力是不夠的, 因為方向不對, 再怎麼奔跑也沒有用。 世界上除了財富外, 最公平的就是, 每個人一天都有24小時可用, 那為什麼少
  【最好的演員,是不斷地「挑」出來的】   一次在影片案會議上, 客戶終於把演員選出來了, 為什麼用「終於」,   因為在這會議之前, 就已經找了幾十位演員, 結果客戶說演員方向不對, 不夠國際感, 不符合商品價值, 於是我們又再重新調整了演員方向。 這次的會議等於是重新
 【被起承轉合框住的我們】 大部分的人認為寫作是件很難的事情, 會造成這樣的想法, 可能是從國小開始的作文課, 一直被教育一定要將「起承轉合」運用好, 才能拿到高分才是好文章, 導致對於「寫作」, 認為是件很難的事。   而經過幾年的寫作經驗, 我認為與其執著在起承轉合的框架
這幾天經歷了第二次的露營,相較於第一次,這次很多事情比較能進入狀況,包含全家彼此間的搭帳默契,以及過程中的情緒。畢竟露營就是從無到,總會參雜彼此間做事的先後順序,包含收拾、整理、東西擺放位置…等,可以的就溝通妥協,無法妥協的就讓「情緒」消化一下。 之前總以為露營就是隨時隨地可以處於放空的狀態,
四十歲以前,我的生活軌跡圍繞在工作上,絕大部分的注意力就是放在如何賺更多的錢? 至於對生活的定義,我只能用「淡如水」來形容。 更別說「熱情」這個詞彙,壓根不會出現在我的生活中。 讀到這本書的契機,是開始經營自媒體後, 認識了同樣在經營自媒體的Emily Wu,她也是從公司體制中離開,
相信大部分投資者都有一個痛點, 包含我當初進入股市時也是, 總是花了很多時間學習, 凡事基本面或者技術面, 無論不斷地努力研究, 但賺錢總是沒有我的份。 若投資路上還是持續有這樣地困擾, 那就花幾十分鐘的時間看一下這部影片, 相信對你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投資的奧義」這本
為何一位出生在印度貧窮家庭的小孩, 最後卻能成為矽谷傳奇天使投資人呢? 而「納瓦爾寶典」這本書就給了我們解答 相信每個人都想成功, 但僅僅只是努力是不夠的, 因為方向不對, 再怎麼奔跑也沒有用。 世界上除了財富外, 最公平的就是, 每個人一天都有24小時可用, 那為什麼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家庭收入來源管理 基礎收入=期待的生活費用X家庭人口數 應有收入=基礎收入+房貸本息+退休金儲蓄+教育金儲蓄 家庭預算編制 設定長期目標 年度儲蓄目標 預測家庭年收入 計算家庭支出預算 檢視及差異分析 家庭儲蓄運用策略 家庭現金流量 (1)現金流入 (2)現金支出 (3)工作儲蓄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台灣的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還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本文將探討金融資產集中、房地產和股市、產業結構、貧富差距擴大的影響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先說結論: 主計總處時隔30年,再次發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貧富差距從16.8倍擴大至66.9倍。前20%家庭資產淨值平均每戶5133萬元,與最貧窮20%家庭資產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 進一步觀察,前20%家庭的金融資產總額為3,809萬元,後20%的家庭只有222萬元,差距超過17倍。而房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Thumbnail
77% 的人將陷入新型貧窮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兩年內,高達77%的人口將成為所謂的"新型窮人"。這一驚人數字反映出當前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均,以及中產階級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新型窮人的出現預示著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擴大,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Thumbnail
2023結束了,最近看到新聞說股民平均賺百萬,我相信這個數字是真的,台灣人比你想像的有錢,這些極有錢的人拉高了平均,但是我認為這計算方式有瑕疵。
家庭收入來源管理 基礎收入=期待的生活費用X家庭人口數 應有收入=基礎收入+房貸本息+退休金儲蓄+教育金儲蓄 家庭預算編制 設定長期目標 年度儲蓄目標 預測家庭年收入 計算家庭支出預算 檢視及差異分析 家庭儲蓄運用策略 家庭現金流量 (1)現金流入 (2)現金支出 (3)工作儲蓄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台灣的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還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本文將探討金融資產集中、房地產和股市、產業結構、貧富差距擴大的影響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先說結論: 主計總處時隔30年,再次發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貧富差距從16.8倍擴大至66.9倍。前20%家庭資產淨值平均每戶5133萬元,與最貧窮20%家庭資產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 進一步觀察,前20%家庭的金融資產總額為3,809萬元,後20%的家庭只有222萬元,差距超過17倍。而房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Thumbnail
77% 的人將陷入新型貧窮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兩年內,高達77%的人口將成為所謂的"新型窮人"。這一驚人數字反映出當前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均,以及中產階級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新型窮人的出現預示著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擴大,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Thumbnail
2023結束了,最近看到新聞說股民平均賺百萬,我相信這個數字是真的,台灣人比你想像的有錢,這些極有錢的人拉高了平均,但是我認為這計算方式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