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新近,霍爾馬克頻道電影(Hallmark channel movies )為了對十九世紀著名英倫小說作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表示敬意,一連多個週末推出了幾部與奧斯汀名著《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相關的電影,叮噹要説這幾部電影趣味盎然,是非常精彩的作品,讓人回味無窮。

raw-image

驚世名著《傲慢與偏見》出版於一八一三年,是小說作家珍·奧斯汀的代表作。作品描述一名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納特(Elizabeth Bennett)和富有的紳士達西先生(Mr. Darcy)之間的愛情故事,內容反映了十九世紀英倫鄉紳階層的禮節、成長、教育、道德和婚姻的狀況。

raw-image

小說故事環繞在英倫哈特福德郡(Hartfordshire)的一個小城鄉。朗伯恩莊園(Longbourn House)的班納特先生(Mr. Bennet)是一名地方鄉紳,育有五個漂亮的女兒。由於要嚴格遵守限嗣繼承的規則,意即財產只能傳給男性繼承人,妻子和女兒都無法獲得任何產業承繼權利。因此班納特太太(Mrs. Bennet)特別擔心丈夫死後家庭會一貧如洗,只好天天寄望家庭中有女兒能攀龍附鳳,締結良緣,以此供養其他家庭成員,免於流離失所。

作者通過班納特太太的無知和無助建構了故事的骨架,然後延伸出很多有趣的情節,尤以男主角的傲慢與女主角的偏見,在互動中產生許許多多的矛盾、衝突和誤會,故事非常生動精彩。

誠然《傲慢與偏見》一直在文學界中享富盛名,其中精彩的內容固然是吸引觀眾的主要原因,可是書中各個人物亦叫人難以忘懷,無怪乎很多學者和讀者將《傲慢與偏見》譽為一生中最愛的書籍。

一個多世紀以來,《傲慢與偏見》是世界文壇上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全球銷量早已超過二千萬冊。它啟發了很多現代文學衍生作品,小說更多番被改編為戲劇、電影和電視劇,小說再版又再版,還有非官方的文學續集等等都證明了奧斯汀的作品深受世人愛戴。

raw-image

如果尚未有機會閱讀《傲慢與偏見》的朋友們,不妨到圖書館借來原著或翻譯本一看,你或許會被十九世紀的英倫面貌所吸引,說不定跟伊麗莎白一樣放下偏見,最後愛上了外表高傲但非常英俊和善良的達西先生?!


書中名句: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都需要一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 Happiness in marriage is entirely a matter of chance.

(婚姻的快樂與否純屬命運) 



《傲慢與偏見》故事人物介紹:

raw-image

-伊莉莎白·班納特(Elizabeth Bennet)

班納特家中二小姐,二十歲,故事的女主角。

活潑開朗、聰明機智、幽默風趣、心思細膩,對許多事都極有主見而不屈從於世俗的觀念,喜愛以嘲諷的角度看待自己不喜愛的人和事。

初期由於聽見達西先生對自己的批評,導致誤會不斷加深。但在誤會化解後,與達西先生心靈相通,最後終成眷屬。


-費茲威廉·達西(Fitzwilliam Darcy, Mr. Darcy)

富有的紳士,英格蘭德比郡(Derbyshire, England)大地主, 故事的男主角。

外表英俊的達西先生是賓利先生的好朋友,因著個性內斂,不善與人相處,往往被陌生人誤會,認定他生性高傲冷酷,經常引來不少批評。事實上,達西先生為人善良,慷慨大方,而且疼愛妹妹。最後達西先生與伊麗莎白誤會化解,結為夫婦。


-班納特先生(Mr. Bennet)

住在英格蘭哈特福德郡(Hartfordshire, England)鄉間的紳士,育有五名女兒。

由於他的財產需要由男性繼承,所以在他死後,他的遺產將由關係不親近的表親柯林斯先生繼承。班納特先生對他的兩位大女兒,分別是溫柔的珍和聰敏的伊麗莎白特別寵愛。然而卻不喜歡他的妻子和三個小女兒的愚昧和不理性,經常嘲笑她們的愚笨。

班納特先生是一個沉默、善變、幽默和善諷的人,他對自己失敗的婚姻不存希望, 經常冷眼旁觀妻子的愚昧。


-班納特太太(Mrs. Bennet)

班納特先生的妻子,一個非常平庸,見識淺薄又長舌的女人。  

班納特太太人生中最關注的事就是五個女兒能嫁得好,因為班納特先生的大部分遺產將由柯林斯先生繼承,故此她的生活重心只看重女兒的終生大事來保障自己的未來。


-珍‧班納特(Jane Bennet)

班納特家中大小姐,二十二歲,與伊莉莎白是最親密的姊妹。

珍是五個姊妹中公認最漂亮的一位,而且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但性格矜持內斂。她相信人性本善,凡事都往好處想,總是笑容滿面,認為世上沒有壞人。

珍和賓利先生一見鍾情,最後排除萬難結為夫妻。


-瑪莉‧班納特(Mary Bennet)

班納特家中三小姐,十九歲,自認在外貌上遜於其他姊妹。

因此經常強調自己的學問及音樂方面的素養,渴望被人讚美而急於表現自己,可惜經常強差人意,最終成為唯一還留在家裡的女兒,陪伴母親。


-凱瑟林·班納特,又名凱蒂(Catherine Bennet, Kitty)

班納特家中四小姐,十七歲,身體較為纖細脆弱。

凱瑟林雖然經常與妹妹麗迪亞相伴,但她脾氣沒有麗迪亞的壞。後因經常和兩位較年長的姊姊往來,見識大有長進。


-麗迪亞·班納特(Lydia Bennet)

班納特家中五小姐,十五歲,長得最高。 愛慕虛榮,個性天真魯莽。

由於得到母親偏愛,麗迪亞的行為舉止非常隨便無禮,最後她更與韋克翰先生私奔,幸好在達西先生的大力幫助下,兩人才能完婚。


-夏洛蒂·盧卡斯(Charlotte Lucas)

鄰近盧卡斯(Lucas)家中的長女,二十七歲,長相平凡。

夏洛蒂是伊麗莎白的好朋友,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世故的人生觀,她對愛情及婚姻的觀點和伊莉莎白截然不同,最後為了將來的生活保障而嫁給了柯林斯先生。


-威廉‧柯林斯(William Collins)

班納特先生的表親,是班納特先生主要財產繼承人。

柯林斯先生是一個自以為是,嘮叨和勢利的人,他經常奉承其資助人-凱瑟琳·德波夫人。柯林斯先生曾向伊麗莎白求婚但被拒,最後與願意聽他吐苦水的盧卡斯小姐結婚。


-查爾斯·賓利(Charles Bingley)

富裕紳士,是達西先生的好朋友。

賓利先生面容俊俏,個性隨和,活潑外向,但容易受別人影響。他與珍一見鍾情,是班納特太太寄予厚望的女婿人選。


-路易莎·赫斯特夫人(Louisa,Mrs. Hurst)和 卡洛琳·賓利(Caroline Bingley)

賓利先生的姊妹,兩人面容姣好但非常高傲,經常輕視班納特家族及其他地位比她們低的人。 卡洛琳更是因為仰慕達西先生而仇視伊麗莎白。


-喬治安娜·達西(Georgiana Darcy)

達西先生的妹妹,比達西先生年輕十多歲,約十五歲。

性格含羞內向,多才多藝,崇拜哥哥。與伊麗莎白成為姑嫂,關係良好。


-凱瑟琳·德波夫人(Lady Catherine de Bourgh)

達西先生的姨媽,柯林斯先生的資助人,她曾幫助柯林斯先生成為當地牧師。

德波夫人是富有的貴婦,門第觀念很深,傲慢專橫,一心想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達西先生,所以非常反對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的婚事。


-安妮·德波(Anne de Bourgh)

德波夫人的獨生女,達西先生的表親,體弱多病。


-喬治·韋克翰(George Wickham)

達西先生的兒時玩伴,也是吸引伊莉莎白的年輕軍人。

韋克翰先生生性放蕩不羈,為了報復達西先生,到處傳播毀謗他的謠言,讓伊莉莎白對達西先生產生偏見。後因揮霍過度,欠債累累,最後和麗迪亞私奔結婚。可惜婚後厭倦麗迪亞。


-費茲威廉上校(Colonel Fitzwilliam)

德波夫人的的外甥,達西先生的表親,是一位非常和藹可親的紳士。


-菲力太太(Mrs. Philips)

菲力太太是班納特太太的姊妹,住在鄰近的市鎮,與班納特一家頗為親近。


-愛德華·嘉迪納(Edward Gardiner)

嘉迪納先生是班納特太太和菲力太太的兄弟,在倫敦做生意, 聰明而且有教養。


-嘉迪納太太(Mrs. Gardiner)

嘉迪納先生的妻子,是珍和伊麗莎白喜歡的舅媽。


珍·奧斯汀小資料:

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於漢普郡的史蒂文頓(Steventon, Hampshire)出生,是英國著名的小說作家。

raw-image

奧斯汀生長在一個大家庭。父親喬治·奧斯汀( George Austen)是教會的一位堂區長,父家祖業是製造羊毛織品,透過從事羊毛產業而躋身擁有土地的下層階級鄉紳。母親卡珊德拉·利(Cassandra Leigh)是一個殷實的鄉紳家庭之女,並且來自貴族男爵利氏(Leigh)家庭的一員。

父母於1764年4月26日在巴斯(Bath)沃爾科特(Walcot Church)教堂結婚。二人婚後育有六男兩女,依次序為詹姆斯(James)、喬治(George)、愛德華(Edward)、亨利(Henry)、法蘭西(Francis)、卡珊德拉(Cassandra)、珍(Jane)和查理斯(Charles)。奧斯汀和姐姐終身未婚,姊妹是最好的朋友和知己。

1783年,奧斯汀和姐姐按照家庭傳統被送到牛津(Oxford)安·考利太太(Mrs. Ann Cawley)那裡接受早期教育,同年又跟著老師去了南安普敦(Southampton )。不幸地兩個女孩得了斑疹傷寒,奧斯汀差點喪命, 隨後回到家中學習。

1785年,奧斯汀和姐姐一起到了寄宿學校接受教育。 學校課程可能包含了法語、拼字、針線、舞蹈和音樂,還有戲劇等等。1786年12月,姊妹返回家中,因為父親無法同時承擔兩個女兒上學的費用。奧斯汀接下來的教育是透過閱讀大量書籍完成,同時亦得到父親和哥哥們指導學問。

此外,奧斯汀私下參與戲劇演出。在她7歲到13歲期間,家人和朋友籌劃上演一系列舞台劇,包括理查·謝立丹(Richard Sheridan)的《情敵(The Rivals)》和大衛·加里克(David Garrick)的《上流社會(Bon Ton)》。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典下奧斯汀在幽默和諷刺方面的天賦。

由於奧斯汀家庭在一個開放、愉快、無拘束的氛圍中生活,舉凡與家庭立場相反的政治或社會觀點經常在家中被提及和討論。奧斯汀自1786年從學校回家以後,餘生一直住在家裡進行學習和創作。

1816年初,奧斯汀開始身體感到不適,但她沒有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仍然積極寫作和參與家庭活動。不幸地,身體健康狀況持續惡化,最後在1817年7月18日去世,享年41歲。

奧斯汀的主要作品在1811年至1818年間首次出版。分別是1811年的《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1813年的《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1814年的《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和1815年的《愛瑪(Emma)》。其後奧斯汀也寫了三本小說,分別是在1818年,她去世以後才出版的《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和《勸導(persuasion)》,然而最後一部小說尚未完成,奧斯汀便去世,小說最終被命名為《桑迪頓(Persuasion)》。

她的大部分作品揭示了十八世紀末英國地主和鄉紳的生活,小說情節經常反映女性為了追求社會地位和經濟保障而把婚姻當作投資交易,其中第二部出版的小說《傲慢與偏見》更是被世人評價最高的作品。

由於早年奧斯汀以匿名出版作品,故在世時只得到寥寥評論,沒有讓她聲名大噪。直至1869年,她去世52年後,侄兒為她出版了《珍·奧斯汀回憶錄(A Memoir of Jane Austen)》,讓公眾和讀者得以認識奧斯汀,瞬間令她的名望得到巨大轉變。

在二十和二十一世紀,以奧斯汀作品為題的評論文章和文學選集大量湧現,大大確立了她成為聞名世界的英國作家。奧斯汀的作品經常成為其他文化藝術形式的靈感來源,她的小說幾乎從不停版,深受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


以下連結是香江電台 粵語廣播劇《傲慢與偏見》一九七三年首播

https://www.rthk.hk/radiodrama/1classics/f_hauteur_prejudice_19.htm






歲月中的點點滴滴就是叮噹珍貴的回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4 新年快樂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叮噹與文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復活節 2024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遲來的慰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趣的數字組合日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歷久不衰的永恆愛情經典 - 讀珍奧斯汀Jane Austen《傲慢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是一部經典的愛情小說,描述了伊莉莎白和達西之間跨越階級和偏見的愛情故事。無論在哪個年代,願每個人都擁有追尋自我與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avatar
Nga
2024-03-07
傲慢與偏見:女孩書籍中的六人行說到肥皂劇,我們有六人行,換作為書籍,我們有的是傲慢與偏見。 最近就有這麼一部類似主題的電影,對的,就是芭比。 芭比的導演以別為過往的方式訴說女權,更準確的說是平權、平等。 因爲傲慢與偏見實在有名,早已被各種音樂與戲劇引用,但是想「追本溯源」,故借了此書回家閱讀一番。 這本書特別的是,可以從
Thumbnail
avatar
Jeanna Chen
2023-09-03
傲慢與偏見與殭屍 (2016)這是一部相當奇妙的電影,殭屍的加入與《傲慢與偏見》這個經典愛情之作格外契合,形成一個浪漫又恐怖的故事。 其實仔細想想並不意外,因為當年珍·奧斯汀創作《傲慢與偏見》就是在批判滿眼財富的功利婚姻,而婚姻的形容詞,不就是浪漫又恐怖嗎?
Thumbnail
avatar
瑟西
2022-11-15
傲慢與偏見 (2005)我大愛《傲慢與偏見》!從1995年BBC製作、由柯林佛斯飾演達西先生的影集,到2005年綺拉奈特莉飾演伊莉莎白的電影,這個故事超越了時間,幾乎可以說是愛情故事裡,永恆的經典之作。但它不只是愛情。 珍·奧斯汀描寫情感的功力太強大
Thumbnail
avatar
瑟西
2022-11-14
《傲慢與偏見》:改變我人生的一本書什麼樣的人,愛讀什麼樣的書。我喜歡的書,的確訴說著我「公開的祕密」。《傲慢與偏見》是我讀過最多遍的書。
Thumbnail
avatar
鴿白妮
2022-07-18
《傲慢與偏見》▍標籤讓我們記住一個人,但撕下籤紙才能記得更長久 ▍無臉畫電影改編自經典文學作品《傲慢與偏見》,即使故事時空背景與現代思維相去甚遠,但我們仍非常認同其中原著作者及電影編導所傳達的概念意義。經過多次製作,這本小說有不同的電影和劇集的版本,每一次改編都能喚起舊時代的共鳴及新一輩的參與,或許這就是每隔幾年便有改版的存在必要,經典不死,世代間的對話就不會停滯。
Thumbnail
avatar
無臉男女
2021-07-11
傲慢與偏見 —《奶酪陷阱》緣起 還記得珍‧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中,男女主人公對彼此的第一印象嗎? 男主人公不善與人相處的孤僻總讓人誤會是個傲慢冷酷之人,而活潑機智卻總愛以自己的角度揣度他人的女主人公,從第一印象開始就不以為然地對他產生了偏見。這是小說中很經典的開端,而如何消弭彼此的偏見則成了故事中最耐人尋味的過程。 《奶
Thumbnail
avatar
末冰
2020-10-15
【傲慢與偏見】2005【傲慢與偏見】的2005年電影版本,在原來的古典味道中加入新式英倫喜劇的橋段,自然也有其可觀處。對我來說,這個版本唯一的缺憾處,就是我希望達西先生能夠是1995年版的柯林佛斯主演,不過這自然又是我的一種偏見囉!!
Thumbnail
avatar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
2018-05-22
傲慢與偏見 - 從一則台灣詐欺犯被遣返的新聞談起 網路上有一些華人(台灣人、中國人)在菲律賓的臉書討論區,有些網友提到菲律賓人的時候總是帶著輕蔑的語氣,讓人覺得很不舒服。這些華人充滿著「有錢的傲慢」,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他們的價值觀以「金錢」掛帥,所以他們也以「金錢」來衡量人。於是銀行存款多的就是上等人,而銀行存款少的就成了下等人。
Thumbnail
avatar
孫婕/ FM Obligacion
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