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問題的態度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位年輕人,擁有一間房子。這間房子裡面,裝了很多的燈具。這些燈光讓這間房子在夜晚的時候充滿了光亮。


隨著使用時間越來越久,這些燈具,開始出現一些狀況。有的燈具有時候會一明一暗的閃爍,有時候又很正常。有些燈具有這些現象之後置之不理,過陣子就又恢復正常。有些燈泡則是會從忽明忽暗,變成永遠的不發亮。


儘管有些燈不亮了,這位年輕人還是不以為意。因為房間內還有很多燈會亮。雖然暗了一點,但是也不妨礙生活上什麼事情。年輕人有時候會想要修理一下,但是身邊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所以這些燈泡也就讓它放在那邊沒處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這位年輕人也走向中年,然後變成老年人。他開始有了老花眼,看近的東西都看不清楚。這時候她突然覺得室內燈光好像太暗了。


他想把這些壞掉的燈具換掉,可是他已經老到無法爬上梯子更換那些燈泡。他開始想,如果當初不要貪便宜,多花一點錢買好一點的燈具,是不是那些貴的燈具品質比較好,就比較不會那麼容易壞?現在是不是房間就不會那麼暗了?


然後這位老人開始向鄰居抱怨他的房間很暗。鄰居就問:那你為什麼不花錢請人來幫你修燈具換燈泡呢?老人說道:因為我沒剩下多少錢,我這些錢要省一點用,不然錢花光我就沒有生活費了。


鄰居又問:那你為什麼不請你小孩來幫你換呢?

老人說:小孩那麼忙,專程請他來幫我換燈泡,這樣太不好意思了。

老人說道:這政府應該有一個制度可以幫助我們這些獨居老人處理這些事情。這政府真的太糟糕了。


說著說著,此時又有一個燈泡開始閃了。

鄰居問道:這個燈泡是不是要壞了,要不要找人來修一下?

老人說道:那個喔,不要管它啦!這顆燈泡三不五時就會閃,放一下自己就會好了。



這故事好像很荒謬對吧?

我自己隨著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看了很多身邊朋友的變化,開始覺得有一些很值得深思的現象。我們都像故事中的年輕人,一開始有一間很明亮的房間。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周遭開始出現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我們放著不處理,好像自己就好了。有些問題放著不處理,好像也不影響什麼。可是隨著時間的積累,我們的人生開始累積了越來越多的問題,然後等我們老了之後想要處理,才發現我們已經無力回天。於是我們開始抱怨過去,抱怨現在,抱怨未來。把一切問題歸咎於時間、他人,但是不是自己。

就算此時發現了新的問題,這些人還是用以前的態度和方法持續地看待新問題。儘管他們已經察覺到這樣的情境很熟悉。


我看著這個人,開始回想,他是如何從以前那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變成現在這個到處抱怨的糟老頭的。

我怎麼也搞不清楚,到底甚麼東西把他變成這樣的。


382會員
395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